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正常人每天需要攝入2200毫克的鈉含量,而一般人每天攝入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本身已含有部分鈉,這部分的鈉含量大概在1000毫克左右。除了這部分攝入的鈉,剩下的1200毫克鈉只需要再攝入3克食鹽,就基本上能達到人體鈉的需要。
可是,由于人們的膳食習慣改變和對食物的口味過分追求刺激可口,現(xiàn)在人們每天攝入食鹽量遠遠超過3克的水平。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查顯示,我國居民平均每人攝入食鹽12克,城市人為10.9克,農(nóng)村人為12.4克。
攝鹽太多,和高鹽飲食密切相關。高鹽飲食是指每日可用食鹽超過6克的飲食,其中包括通過各種途徑如醬油、咸菜、味精等調味品攝入鹽的量。研究發(fā)現(xiàn),食鹽量過多(每日超過10克以上),與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及誘發(fā)腦出血等的發(fā)生有直接關系。每日吃15克鹽的人群,高血壓的發(fā)病率約為10%,高鹽飲食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
經(jīng)過多年科普,人們都知道控鹽,但是,很多時候,鈉鹽是在我們不知不覺,或者誤解中登堂入室,進入我們身體的。有些食物吃起來不咸,卻含大量的鈉鹽,吃多可能超標、讓高血壓惡化。來看看跌破你眼鏡的高鈉食物有哪些?該如何避免超量攝???
這些食物別吃太多
美國健康網(wǎng)站Healthline整理出6大類含高鈉鹽的食物:
1. 冷凍食品類
冷凍生蝦:冷凍蝦為求保鮮,捕撈后通常會加入利于解凍時除濕的磷酸鹽。剛捕獲的中型生蝦,1尾含鈉量不到13毫克,但經(jīng)鈉鹽處理的冷凍蝦,就含約104毫克的鈉,高出足足8倍,吃上20尾就幾近超標。
冷凍調理包:如意大利面冷凍即食包,由于使用大量醬料調味,每份鈉含量高達約1150毫克,吃兩份就幾近達標。
2. 蔬果類
加工蔬果汁:部分市售蔬果汁為增添風味,會加入鹽,1瓶鈉含量約100~200毫克。雖然喝蔬果汁能補充纖維素,但飲用前也得留意鈉含量,避免誤認對身體沒負擔,就不小心喝太多。
罐頭蔬菜:罐頭蔬菜方便保存,但鈉鹽量也相當驚人,半罐豌豆罐頭或蘆筍罐頭就含超過300毫克的鈉,吃8個就會超標。
3. 精致肉類
罐頭肉品:罐頭食品的鈉含量都不低,如鮪魚罐頭平均含247毫克、雞肉或火雞肉罐頭平均約212~425毫克,有些牛肉罐頭更高達1393毫克,吃兩個就會超標。
肉干:同樣將肉品加工保存的肉干,小小一片鈉含量就有600多毫克,吃4片就會超量,得注意別一次吃太多。
火腿:每85克火腿,就含大概1117毫克的鈉,吃兩份就接近每天的建議量,應該避免當成主食,而是作為配菜就好。
4. 零食類
布丁粉:很多超市都有販售布丁粉,讓民眾買回家自己做布丁,但由于布丁粉須使用磷酸鈉、焦磷酸鈉等“結著劑”,有些產(chǎn)品每份就含約100~200毫克的鈉。
5. 泡面、湯底與醬料
泡面:泡面雖然方便,但湯頭含鈉量也非常高,小小一碗就有高達1500毫克的鈉,吃兩碗便會超量攝取。
高湯塊:雞湯塊、蔬菜高湯塊、火鍋湯底,由于添加了鹽和味精,通常每240毫升,鈉含量就多達900毫克。
番茄醬:買番茄醬時容易忘記看看鈉含量,但別忘了搭配蛋餅、薯條時,很容易就“失手加太多”,四分之一杯番茄醬便含多達321毫克的鈉,不可不慎。
沙拉醬:有些沙拉醬會添加大量鹽類,有些則添加味精及肉苷酸二鈉、鳥苷酸二鈉等增味劑,每2茶匙鈉含量約304毫克。
6. 其他發(fā)酵食品
墨西哥薄餅:制作玉米薄餅得用到鹽和小蘇打粉、發(fā)酵粉等蓬松劑,因此含有不少鈉鹽,每張8英寸的玉米薄餅,鈉含量約391毫克。
再制奶酪:不少人會吃奶酪減肥,補充鈣質又能提升基礎代謝率,但吃太多也得小心鈉超標。市售奶酪分為天然與再制兩種,其中,再制奶酪會添加磷酸鈉等質量改良劑,每28克奶酪就含377毫克的鈉。
警惕身邊的“鹽陷阱”
在我們身邊,有這些食品需要警覺其鈉含量,并采取應對辦法。
1.白吐司(面包):兩片半也有超過600毫克的鈉含量。早餐如果兩片吐司涂花生醬,要不超量都難。
解決方法:不妨選雜糧類的面包,雖然鈉含量高,但鉀含量也不低,又有纖維、植化素等優(yōu)質營養(yǎng)素。
2.低鈉鹽:低鈉鹽是以鉀取代鈉,但即便如此,5克重(約半湯匙)的低鈉鹽仍含有高達917毫克的鈉,不可不小心。
解決方法:可以使用白醋、果醋或檸檬、西紅柿等天然的酸味,或人參、當歸、枸杞等中藥材來取代鹽;也可運用香菜、海帶、香草等味道強烈的食材,帶出食物的原味。
3.麥片:早餐谷類脆片多宣稱低脂肪、低膽固醇、高纖,是不少人心目中的健康早餐選擇。但是,要注意選擇,有些品牌產(chǎn)品已達到高鹽標準(每100克食品含500毫克以上)。
解決方法:買麥片時看一下標示,有些廠牌含鈉量較低,差距達10倍以上。
4.檸檬夾心餅干:檸檬夾心餅干因為制作過程中加入添加物,造成每100克就有700多毫克的鈉。巧克力夾心餅干,也有500多毫克。
解決方法:水果、煮玉米是比較健康的零食選擇,葡萄干或蔓越莓干也可以考慮。
5.零卡果凍:許多標榜低熱量的零食如果凍、蒟蒻干,一看標識,竟含有約200毫克的鈉。
解決方法:特殊訴求或許吸引人,但還是要養(yǎng)成閱讀營養(yǎng)標示的習慣,例如標識低鹽堅果、低鹽高纖餅干,還是需先看清楚再決定。
6.運動飲料:運動飲料屬于高鈉飲料。以1罐600毫升容量來說,喝1瓶運動飲料就可能攝取了252毫克的鈉。
解決方法:許多人以為運動完后就得喝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但其實是誤解,應該打破這種迷信。
7.蔬果汁:有些蔬果汁為了增加風味,在加工過程中會加鹽,喝完1 瓶,可能就攝取了162毫克的鈉。
解決方法:其實水就是最好的飲料。況且,食用過多的鈉時,也應多喝水幫助排出體外。不然就是選擇有標示低鈉的飲品。
8.關東煮湯汁:半碗300克的關東煮湯汁,有可能就含高達615毫克的鈉。根據(jù)我們的用鹽習慣,一般家里煮的湯品大概也會用去1克的鹽,約400毫克的鈉。
解決方法:盡量使用新鮮食材自己熬湯,比較能掌控用鹽量,并使用食材的原味如牛蒡、柴魚、大蒜、西紅柿等提鮮。
9.主食拌醬:沙茶醬、肉臊子、蘑菇醬等調味料,雖然一湯匙鈉含量不會超過100毫克,如果是用來拌主食,例如意大利面、炒飯、焗面等,通常會加好幾匙,很容易就吃進過多的鈉。
解決方法:外食族吃飯前可先撥去多余的醬汁,或是主動要求店家,如燙青菜時少放肉臊子、醬油。最好少吃油鹽拌主食,以免養(yǎng)成重口味的習慣。
10.涼面:涼面看似清淡,一盒的鈉含量也高達1200~1265毫克。
解決方法:專家建議,碰到油面、米線等,可以加長水煮時間,讓鈉溶出。麻醬則要減量只用一半。
簡單4招? 控制每日鈉鹽量
1. 購買低鈉版食品
不論是肉品、果蔬汁或調味醬,市面上都有不少低鈉版產(chǎn)品,通常較一般產(chǎn)品少上25%的鈉,如低鈉沙拉醬,每份鈉含量只有10毫克。
也可以盡量選購未經(jīng)調味的產(chǎn)品。如冷凍蔬菜跟罐頭蔬菜一樣便利,但鈉含量就低許多,面包等食品則可挑選全谷雜糧類。此外,有機飼養(yǎng)的動物肉,鈉含量通常也比一般肉品少。
2. 加工食物過水再吃
罐頭蔬菜過水再吃,可以減少約9~23%的鈉;另外,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將再制奶酪過水3分鐘并風干,能有效減少高達63%的鈉。
3. 養(yǎng)成習慣,多看營養(yǎng)標示
我國食品都會清楚標示食品添加劑含量,平時養(yǎng)成習慣多留意,并以每日建議量2200毫克為分母,不時除一除、計算自己的攝取比例,就能有效避免吃太多。
4. 自己料理,避開加工食品
最根本的方法,是減少外食、多多下廚,并盡量選吃天然新鮮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