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和寫作一直都是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兩個部分,讓學生盡享閱讀,可以不斷地提高他們知識儲備能力,對于拓寬學生的視野來說是重要的一個方式,豐富的閱讀能力也可以為學生的寫作能力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本文內容將會根據(jù)我國近些年來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向大家講解一下語文讀寫結合的重要性。
【關鍵詞】讀寫結合;小學語文教學;應用研究;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13-0073-02
【本文著錄格式】劉楊.基于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外語文,2021,20(13):73-74.
引言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就是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把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結合起來。根據(jù)我國現(xiàn)階段的教學情況可知,很多語文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是把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割裂開進行講解,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在我國現(xiàn)階段的教學中存在很大的弊端。其實這種教學模式是錯誤的。讀與寫兩者并不是分開的,它們兩者之間有一種相互關聯(lián)的聯(lián)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進行課外知識的積累對于他們的寫作能力來說是一種很有效的提升。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積累很多素材,這些素材在他們寫作的過程中往往都會運用到。
一、我國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有一定的誤區(qū)
很多語文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會形成一種錯誤的認知,他們認為學生只要有良好的寫作能力就行,因此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并不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并不能很好地接受到這方面的教育,因此他們也會形成一種思想,認為閱讀能力對于他們來說毫無用處,還有一些語文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過于注重閱讀能力,認為學生只要有足夠的閱讀知識,就可以在寫作的過程中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其實這兩種情況都是一種錯誤的思想,這些老師并沒有認識到讀寫結合的重要性,他們只是獨立地看待讀寫的關系。
(二)在教學時采取讀寫分離的教學模式
盡管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不斷強調讀寫結合的重要性,但是很多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依舊采取讀寫教學分離的方式進行教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閱讀和寫作的關系并沒有明確的定位,他們還是以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很多語文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過于強調對文本的理解,他們認為學生只要對課文的內容有所了解和研究就可以了,并未將寫作方式與課文內容有效地結合起來,有些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認識不到對閱讀的講解。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本身就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點,再加上我國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大多數(shù)都是對學生閱讀能力有強行的要求,并沒有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有太大的要求。這也是導致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寫作能力較差的一大原因。如果只是階段性的教學,對于學生的影響還不是太大,如果老師長此以往,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三)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有待提高
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是否可以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效地結合,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語文老師的,如果一個語文老師對于讀寫結合有著清醒的認知,那么他就會給學生不斷地普及讀寫結合。但是我國現(xiàn)階段的教學現(xiàn)狀是,有些語文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觀念較為落后,很難適用讀寫結合這種教學方式,他們無法接受一些新的教學方式,這是導致我國讀寫教學無法很好結合的一大原因。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不夠成熟,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大多都需要老師的引導和教育,如果老師的教學素質不高,是無法實現(xiàn)學生身心素質提高的。老師在給學生講解寫作方式的過程中,通常都會給學生講解一些模板,但是這些模板老師很少對它進行創(chuàng)新,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給學生授之以漁,可以讓他們去進行更深一步的學習。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行讀寫結合的意義
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在國際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如何才可以讓我國的語言擁有更多的影響力,是我們應該重視的一個問題。當語文老師提起語文學習中的重點內容,一定會講到閱讀和寫作,很多語文老師都認識到了閱讀和寫作對于語文的重要性,但是很少有老師把兩者很好地結合起來,閱讀和寫作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具有重要的意義。一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不斷地進行知識積累,那么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他會比別人擁有更多的優(yōu)勢。在寫作的過程中,他們可以利用自己豐富的知識儲備,把自己學習到的一些手法運用到寫作過程中去,讓學生擁有豐富的讀寫結合能力對于學生在高中時期的學習來說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更多的競爭力。
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讓他們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精神,利用文字把自己身邊的一些客觀事實通過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用寫作的方法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傳遞一些自己想要傳遞的信息。讀寫結合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教學模式,它不僅僅體現(xiàn)了一種教學方式,還是老師教學思想的一種體現(xiàn)。
三、實現(xiàn)我國讀寫結合的有效措施
(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
我國經(jīng)歷的新課程改革,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被確定下來,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學生在課堂上的重要性,而老師成為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客體,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為學生服務,積極地引導學生去進行更深一步的學習,幫助學生掌握一些語文的基礎知識,讓他們可以解決自己學習中的一些難題。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老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因此,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確保自身的語文文化素養(yǎng),只有老師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才可以更好地對學生展開語文知識的教學,這樣學生才能具備更好的語文閱讀能力。
每一個語文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存在差異,但也要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需要不斷地接受一些新的教學方式和專業(yè)化的培訓,通過自己的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如果一個語文老師想要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語文讀寫結合學習,就需要自己去進行實踐,探索一些語文讀寫結合的有效方式。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學會引導學生的想象能力,讓他們大膽地進行創(chuàng)作。比如說,語文老師在講課本上的某篇文章時,可以借助一些其他老師的講課視頻,集合他們的有效教學方法,認真地做一些筆記,然后在自己的課堂上展開語文讀寫教學。
(二)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進行讀寫結合
小學生在小學時期的語文學習中正處于對學習的探索時期,這個時期對于學生來說是關鍵的一個學期,老師在這個時期要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敢于在課堂上不斷地表現(xiàn)自己。小學時期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過于敏感,因此他們過于注重老師對自己的評價。老師在發(fā)現(xiàn)問題的時候,不能只對學生進行批評,要適當?shù)毓膭顚W生進行創(chuàng)新,那么才可以讓學生有效地進行讀寫結合學習。對于學生來說,老師可以選取一些獎品頒發(fā)給學生,比如一些學生在讀寫結合中取得一些優(yōu)秀的成績,老師可以適當?shù)亟o他們一些獎勵,學生得到獎勵后會變得更加積極、自信。
(三)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讀寫結合的興趣
興趣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它可以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給學生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配合老師進行學習。每一位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希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為只有學生從內心深處熱愛這門學科,才可以為它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老師們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比如說,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一些課外知識的閱讀,小學生對于童話故事有著很大的興趣,老師可以帶領學生閱讀童話故事,然后讓學生去進行自己的創(chuàng)作,學生在讀過童話故事之后進行自己的創(chuàng)作,可以讓他們有更多想象的空間。而且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對于這些故事極其感興趣,因此他們樂于參與到讀寫結合中去。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認識到學生興趣的重要性,要學會把握小學生的興趣所在,然后展開更深一步的學習。
四、結束語
根據(jù)上文內容我們可以知道,小學時期的語文教學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時期。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付出更多的精力,要努力為學生語文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培養(yǎng)他們的讀寫結合能力。不斷地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能力,提高自身的語文素質,引導學生不斷地進行學習。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讀寫結合的有效研究,不斷地找出一些新的策略來促進學生讀寫結合。讀寫結合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只有把兩者很好地結合起來,才可以讓學生擁有更好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唐保海.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0).
[2]蘇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J].讀寫算,2020(27).
[3]蘇紅征.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20(72).
作者簡介:劉楊,女,1982年生,山東煙臺人,本科,一級職稱,研究方向為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