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
(湖北省荊州市胸科醫(yī)院感染科,湖北 荊州 434000)
乙肝肝纖維化于臨床屬于慢性乙型肝炎重要的病理階段,因各項致病因素引發(fā)內(nèi)在結(jié)締組織產(chǎn)生異常增生,若不及時治療,則將發(fā)展為肝硬化,增加臨床治療的難度[1]。目前,臨床對該病的治療以核苷酸類似物等抗病毒藥物為主,但研究發(fā)現(xiàn),此類藥物單獨使用效果不佳,對肝纖維化程度的改善情況不明顯,且長期服用易產(chǎn)生耐藥性,影響整體效果[2-3]。近年來,中西藥物結(jié)合治療慢性乙肝應(yīng)用廣泛,中醫(yī)認為肝纖維化屬于“痛瘕”“積聚”等范疇,病機可歸納為正虛血瘀,而鱉甲煎丸具有化瘀解毒、健脾益氣之功效,可發(fā)揮理想的治療效果[4]?;诖?,本研究旨在探究鱉甲煎丸輔助治療乙肝肝纖維化的療效及對肝功能、脾腫指數(shù)及肝纖維化指標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122例乙肝肝纖維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1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肝功能Child-Pugh分級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已獲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納入標準: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特殊患者抗病毒治療專家共識》[5]中慢性乙肝診斷標準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者;臨床各項檢查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合并心、腦等器官病變者;近3個月內(nèi)曾服用影響Hcy水平的藥物者;意識及溝通障礙者;對本研究藥物存在過敏反應(yīng)者。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肝、抗病毒藥物治療:護肝口服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北京塞洛菲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010,規(guī)格:228 mg×96 s),初始劑量為每次456 mg,每天3次,后期維持劑量為每次228 mg,每天3次;抗病毒治療口服賀維力阿德福韋酯片(天津葛蘭素史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I20050651,規(guī)格:10 mg)每次10 mg,每天1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予以鱉甲煎丸(國藥集團中聯(lián)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42020772,規(guī)格:3 g×30袋/盒)每次3 g,每天2~3次。兩組均治療6個月。
1.2.2 檢測方法 于治療前及治療6個月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的靜脈血5 mL,離心提取血清并于-70℃條件下保存待測,通過邁瑞Mindray全自動生化分析儀BS-220(南京貝登醫(yī)療股份有限公司)測定兩組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LT)、谷草轉(zhuǎn)氨酶(AST)、總膽紅素(TBIL)、白蛋白(ALB)水平;通過邁瑞Mindray臺式彩色超聲多普勒診斷B超DC-N2S(南京貝登醫(yī)療股份有限公司)測定兩組影像學指標(右肝斜徑、門靜脈直徑、脾腫指數(shù));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透明質(zhì)酸(HA)、層粘連蛋白(LN)、Ⅲ型前膠原(PCⅢ)、Ⅳ型膠原(Ⅳ-C)水平。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前、治療6個月后肝功能(ALT、AST、TBIL、ALB)、影像學指標(右肝斜徑、門靜脈直徑、脾腫指數(shù))、肝纖維化指標(HA、LN、PCⅢ、Ⅳ-C)水平變化,并通過治療后的不良反應(yīng)評估用藥安全性。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nèi)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6個月后,兩組患者ALT、AST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而兩組TBIL、ALB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ALT、AST、TBIL、ALB水平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ALT,AST,TBIL,ALB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ALT、AST、TBIL、ALB水平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ALT,AST,TBIL,ALB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ALT,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ST,谷草轉(zhuǎn)氨酶;TBIL,總膽紅素;ALB,白蛋白。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 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 P<0.05
?
2.2 兩組治療前后影像學指標比較 治療6個月后,兩組患者門靜脈直徑、脾腫指數(shù)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而兩組右肝斜徑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右肝斜徑、門靜脈直徑、脾腫指數(shù)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right liver oblique diameter,portal vein diameter,and splenomegaly index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右肝斜徑、門靜脈直徑、脾腫指數(shù)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right liver oblique diameter,portal vein diameter,and splenomegaly index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 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 P<0.05
?
2.3 兩組治療前后肝纖維化指標比較 治療6個月后,兩組患者HA、LN、PCⅢ、Ⅳ-C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HA、LN、PCⅢ、Ⅳ-C水平比較(±s,μg/L)Table 4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HA,LN,PCⅢ,andⅣ-C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μg/L)
表4 兩組治療前后HA、LN、PCⅢ、Ⅳ-C水平比較(±s,μg/L)Table 4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HA,LN,PCⅢ,andⅣ-C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μg/L)
注:HA,透明質(zhì)酸;LN,層粘連蛋白;PCⅢ,Ⅲ型前膠原;Ⅳ-C,Ⅳ型膠原。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 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 P<0.05
?
2.4 兩組不良反應(yīng)比較 治療過程中,兩組均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yīng),且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腎功能等指標均無異常。
中醫(yī)學認為乙肝肝纖維化病機主要為正虛邪念,濕熱余毒未盡則導致氣血瘀滯,而阻于肝,治療則以活血化瘀、扶正益氣、健脾養(yǎng)肝為主[6]。中藥治療具有多靶點、多緩解針對性調(diào)控的特點,可有效逆轉(zhuǎn)肝纖維化程度的同時,增強其免疫功能,具有一定優(yōu)勢[7]。鱉甲煎丸出自于《金匱要略》,配方中鱉甲滋陰清熱、軟堅散結(jié),鷹蟲、露蜂房、赤硝、桃仁、丹皮、芍藥、大黃活血化瘀、解毒消癰;柴胡、桂枝、半夏、厚樸疏肝解郁、調(diào)理氣機;人參、陳阿膠大補元氣、補脾益肺,共奏益氣扶正、活血解毒之功效[8]。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肝功能得到明顯改善,且影像學檢查顯示門靜脈直徑、脾腫指數(shù)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證實在常規(guī)藥物的基礎(chǔ)上聯(lián)合鱉甲煎丸確可有效促進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的恢復(fù),與張文富等[9]研究結(jié)果一致。分析原因為,因鱉甲煎丸作為抗肝纖維化藥物,在積極進行病因治療的基礎(chǔ)上可發(fā)揮理想的臨床效果[10]。基礎(chǔ)治療藥物中阿德福韋酯片屬于通用型核苷酸類似物中的一種,主要運用于治療成年慢性乙型肝炎,口服后在體內(nèi)經(jīng)細胞激酶作用,發(fā)生反應(yīng),隨后生成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二磷酸阿德福韋,與ATP競爭性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復(fù)制所需要的逆轉(zhuǎn)錄酶,進而阻止病毒DNA鏈的延長[11]。而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藥物成分中含有大量的多稀不飽和脂肪酸,是細胞膜的重要組成成分,有利于緩解肝細胞脂肪浸潤[12]。兩者可在一定程度上發(fā)揮理想的護肝及抗病毒效果,利于鱉甲煎丸發(fā)揮抗肝纖維化作用?,F(xiàn)代藥理學研究顯示,鱉甲煎丸不僅可清除肝內(nèi)淤積并抑制膠原的形成,改善肝內(nèi)微循環(huán),進而減少肝組織細胞外基質(zhì)的沉集,促進肝細胞生長因子的表達,且還可直接降低血清ALT、AST水平并抑制相關(guān)炎癥因子釋放,從而緩解肝纖維化活躍狀態(tài)[13]。
細胞外基質(zhì)主要由膠原蛋白、糖蛋白等物質(zhì)組成,因致病因素引起異常沉積,進而在血清水平上表現(xiàn)為HA、LN、PCⅢ、Ⅳ-C水平明顯升高,且該類指標水平不僅標志肝纖維化程度,且與腫瘤生長、浸潤、轉(zhuǎn)移等相關(guān)[14]。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HA、LN、PCⅢ、Ⅳ-C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考慮可能是因鱉甲煎丸一方面可有效抑制肝星狀細胞活化,并提高膠原酶活性,促進膠原纖維降解,另一方面還可通過抑制白細胞介素-1(IL-1)、白細胞介素-4(IL-4)等炎癥因子的釋放,進而恢復(fù)肝組織損傷,起到明顯減輕肝纖維化程度的作用。另外,治療后,兩組患者均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yīng),證實用藥方案較安全。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護肝、抗病毒藥物的基礎(chǔ)上聯(lián)合鱉甲煎丸確可有效逆轉(zhuǎn)肝纖維化,并可促進肝功能恢復(fù)的效果,且不增加臨床相關(guān)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風險,值得臨床推廣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