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佳 遼寧省鐵嶺市中心醫(yī)院 (遼寧 鐵嶺 112300)
內(nèi)容提要: 目的:對腦梗死患者采取頸部血管超聲檢測其頸動脈的狹窄情況。方法:選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腦梗死患者為觀察組;另選同期50例體檢人群為對照組,對比頸部血管超聲檢查結(jié)果。結(jié)果:對照組頸動脈狹窄的檢出率、無狹窄發(fā)生率、頸動脈血管的中膜厚度、Hcy水平均優(yōu)于觀察組,P<0.05;觀察組不同狹窄程度的Hcy水平與中膜厚度與狹窄程度呈正比,不同狹窄程度差異明顯,P<0.05。結(jié)論:頸部血管超聲檢測腦梗死頸動脈狹窄及狹窄程度的價值頗高。
臨床中,腦部血管造影技術(shù)是診斷腦梗死伴頸動脈狹窄病變的金標準,具有較高的敏感性,臨床價值頗高,但是該手段也存在一定的有創(chuàng)性,并且檢查費用比較高,可能增加患者的經(jīng)濟壓力[1];而頸動脈血管超聲檢查則經(jīng)濟實惠,逐步獲得廣泛運用,為了分析此種檢查手段對腦梗死伴頸動脈狹窄情況的診斷效果,此次研究納入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入的50例腦梗死患者與50例健康體檢人群,并詳細分析其超聲檢查情況,現(xiàn)總結(jié)如下。
從本科室收入的腦梗死伴頸動脈狹窄病變患者中,隨機選取5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收入本科室的起始時間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將5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另選取同期健康體檢人群50例作為健康對照組(簡稱,對照組)。觀察組男性:女性=30例:20例;年齡40~74歲,平均(58.00±4.35)歲。對照組男性:女性=29例:21例;年齡40~75歲,平均(58.00±4.30)歲。2組受檢者在年齡、體重及性別方面對比的結(jié)果未見有明顯的差異性,可施予進一步的對比,P>0.05。
借助西門子S2000彩超,探頭為L12-3、和L12-5,2組受檢者保持仰臥體位,檢查其一側(cè)的頸動脈時需受檢者的頭部側(cè)偏向另一次約45°,展開全面的縱切面、橫切面檢查,同時仔細檢查雙側(cè)的頸總動脈及其分叉部位的情況,觀察其中膜厚度,檢查斑塊情況。
于超聲檢測完畢的次日,采集2組晨起空腹狀態(tài)下的5mL靜脈血,常規(guī)抗凝及離心處理后借助日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器測定血清Hcy水平。
①比較2組受檢者人的血清Hcy水平,該指標水平若高于15μmol/L即可診斷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②比較2組受檢者的頸動脈狹窄檢出率,同時對比狹窄程度,觀察兩組患者頸動脈狹窄程度,其中,狹窄率=(1-橫斷面血管最小直徑/遠端正常血管的直徑)。無狹窄為0、狹窄率不超過30%視為輕度狹窄、狹窄率處于31%~70%視為中度狹窄、狹窄率處于71%~99%視為重度狹窄、100%則視為完全閉塞[2]。③對比2組頸動脈不同狹窄程度的中膜厚度與Hcy水平。
數(shù)據(jù)用SPSS22.0軟件處理,狹窄檢出率及狹窄程度為n、%表達,χ2檢驗;中膜厚度與Hcy水平為±s表達,t檢驗,P<0.05時有意義。
表1數(shù)據(jù)提示觀察組頸動脈狹窄的檢出率較對照組高,P<0.05。
表1. 對比2組受檢者頸動脈狹窄的檢出率 (n=50)
表2數(shù)據(jù)提示觀察組頸動脈血管的中膜厚度與Hcy水平均較對照組高,P<0.05。
表2. 對比2組受檢者頸動脈中膜厚度及血清Hcy水平(n=50,±s)
表2. 對比2組受檢者頸動脈中膜厚度及血清Hcy水平(n=50,±s)
組別 中膜厚度(mm) Hcy(μmol/L)觀察組 1.88±0.52 36.76±8.47對照組 0.66±0.14 6.30±1.78
表3數(shù)據(jù)提示對照組無狹窄所占比例較觀察組高,重度狹窄、中度狹窄與輕度狹窄所占比例均較觀察組低,P<0.05。
表3. 對比2組受檢者頸動脈血管的狹窄程度(n=50,n/%)
表4數(shù)據(jù)提示觀察組Hcy水平與中膜厚度均隨著狹窄程度而增加,呈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即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的狹窄越嚴重,其中膜厚度與Hcy水平越高,不同狹窄程度之間存在明顯差異性,P<0.05。
表4. 對比腦梗死頸動脈不同狹窄程度下的Hcy水平與中膜厚度(n=50,±s)
表4. 對比腦梗死頸動脈不同狹窄程度下的Hcy水平與中膜厚度(n=50,±s)
狹窄程度 Hcy(μmol/L) 中膜厚(mm)完全閉塞 47.66±12.08 2.10±0.70重度狹窄 31.30±7.58 1.70±0.58中度狹窄 25.66±4.33 1.32±0.35輕度狹窄 12.50±2.86 1.00±0.30無狹窄 8.08±1.05 0.66±0.18
本研究中,50例健康體檢者頸動脈狹窄的檢出率是6.00%(3/50),較腦梗死觀察組的86.00%(43/50)低,組間可見顯著的差異性,P<0.05。其中,對照組無狹窄發(fā)生率是94.00%,而觀察組則為14.00%,且觀察組的中度狹窄率、重度狹窄率、完全閉塞率依次是40.00%、16.00%、4.00%,均較對照組高,組間有顯著的差異性,P<0.05。證實了腦梗死患者發(fā)生頸動脈狹窄的風險頗高。另外,腦梗死觀察組的頸動脈血管的中膜厚度與血清Hcy水平均較對照組高,組間可見顯著的差異性,P<0.05,說明腦梗死患者頸動脈血管中膜厚度與血清Hcy水平均比健康人群的高,可能是因為Hcy作為含硫的氨基酸,水平升高會加速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凋亡,生產(chǎn)大量的氧自由基而算上頸動脈血管,同時還促進了炎性因子的產(chǎn)生而加重患者腦部炎癥,導(dǎo)致病情加重[3,4]。另外,腦梗死患者頸動脈不同狹窄程度下的Hcy水平與中膜厚度方面來看,觀察組患者的Hcy水平與中膜厚度均隨著狹窄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呈現(xiàn)出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的狹窄越嚴重,其中膜厚度與Hcy水平越高,不同狹窄程度之間存在明顯差異性,P<0.05。進一步說明了Hcy水平在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狹窄方面起到促進作用,通過頸動脈超聲檢查,能夠獲得滿意的檢出率,同時也可以詳細檢測出中膜厚度,判斷狹窄程度。同時結(jié)合檢測血清Hcy,使得臨床診斷的準確性獲得提高[5,6]。
綜上所述,頸部血管超聲用于腦梗死并頸動脈狹窄病變的臨床檢查過程中,能夠明確檢測出頸動脈的中層厚度,同時聯(lián)合血清Hcy檢測,更能提高檢測結(jié)果的精準性,且頸動脈血管超聲具有操作簡單、無創(chuàng)性、經(jīng)濟實惠等優(yōu)勢,值得在臨床中全面推崇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