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夢佳
今年2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召開地方總站干部專題會議,宣布總臺黨組關于明確總臺各地方總站召集人、副召集人的決定。會上,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兼總編輯慎海雄強調,要“蹄疾步穩(wěn)”地推進地方總站組建工作,助力總臺事業(yè)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以出色業(yè)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從2018年總臺率先設立上??傉荆皆O立河北總站、北京總站等地方總站,以及非洲總站等海外總站相繼揭牌。媒體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總臺正借助組建區(qū)域站點的方式,逐步實現成為“國際一流新型主流媒體”的目標。
2018年3月,《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提出整合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組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yè)單位,歸口中宣部領導。
同年4月17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正式揭牌亮相。隨后,總臺加快了組建地方站點的步伐。先是長三角總部和上??傉咀鳛榭偱_第一個區(qū)域總部和地方總站正式設立,一年后總臺又與廣東省人民政府簽約,在廣州設立粵港澳大灣區(qū)總部、廣東總站,在深圳設立大灣區(qū)新聞采編中心。
進入2021年,總臺相繼揭牌了重慶總站、浙江總站、河北總站、北京總站、山東總站。通過觀察,我們不難發(fā)現各地正依托地方總站,不斷與總臺建立合作,并有所側重地進行業(yè)務布局。
以上海為例,人才培養(yǎng)和版權交易可謂是兩大重點。資料顯示,目前總臺上??傉疽雅c復旦大學簽約,共建上海總站—復旦大學融媒體實踐基地,加強融媒體教學合作和融媒體生產培訓,促進人才培養(yǎng)。
此外,由總臺上??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沃民高科等共建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版權交易中心(簡稱CMG版權交易中心)已上線了1.0版,可提供“一站式版權服務”“版權產品服務”“版權信息大數據服務”,具有“DCI證書發(fā)放”“版權交易”“熱門版權輪播”“版權社交服務”等功能。據悉,CMG版權交易中心2.0版本建設已在推進中,將建設成為既服務于總臺自身,同時又面向全社會的國家級互聯網版權公共基礎設施。
廣東方面,圍繞粵港澳大灣區(qū)做起了文章。2019年9月,作為我國首個專門面向粵港澳大灣區(qū)播出的國家級電臺頻率——總臺粵港澳大灣區(qū)之聲開播。2個月后,總臺粵港澳大灣區(qū)中心正式啟用。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jié)目中心負責人介紹,大灣區(qū)之聲頻率和新媒體不僅聚焦財經科創(chuàng)、生活資訊服務,加強財經及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等資訊采集和政策解讀。在語言類型上,以粵語播出為主,并設有客家話、潮汕話等方言節(jié)目,更加貼近大灣區(qū)聽眾的收聽習慣。受眾目標年輕化,設置了多檔年輕人關注的文體娛樂、網絡熱點、文化精品等節(jié)目,以及滿足青年生活就業(yè)需求的創(chuàng)業(yè)指導、心理疏導類節(jié)目。
與北京的合作更是以“冬奧會”為切入點,全面發(fā)力“超高清”。不僅啟動了“冬奧來了”全媒體行動,簽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全媒體宣傳合作協(xié)議》;總臺北京總站還與北京市門頭溝區(qū)政府簽約,總臺超高清示范園落戶北京市門頭溝區(qū),通過總臺8K超高清頻道,最終實現“科技冬奧·8K看奧運”的目標。
此外,重慶主打的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建設、河北深入推動的京津冀協(xié)同、山東基于齊魯大地豐富文化資源的挖掘以及浙江通過打造“短視頻基地”聯動長三角經濟,均體現了總臺作為主流媒體集團積極對接國家重大區(qū)域戰(zhàn)略的責任與擔當。
據悉,總臺目前正在建設甘肅總站、河南總站等地方總站,將實現在全國每一個?。ㄗ灾螀^(qū)、直轄市)設立一個地方總站的目標。
從此前總臺公布的地方總站的職責,我們不難看出:
忠實履行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職責使命,堅持把“陣地前移、一線發(fā)聲”放在要求的首位;而“精準向中央反映地方實情和輿情動態(tài),加強和改進輿論監(jiān)督”“盡快完善總部各平臺與總站之間的宣傳報道協(xié)調機制,努力提高地方總站全媒體生產能力”以及“加強與地方黨委政府、宣傳部門以及兄弟媒體的溝通聯系,堅持深耕細作,厚植為民情懷,為地方改革發(fā)展提供輿論支持”,則是要求地方總站要作為總臺宣傳報道的“先鋒隊”,在傳播方面縮小新聞快速反應半徑,在獨特內容、地方特色上下功夫,提供最權威、最真實、最及時的報道。
除了組建地方總站以外,總臺還相繼揭牌了亞太總站以及非洲總站。根據職責表述來看,非洲總站成立后,將進一步強化統(tǒng)籌總臺在非報道機構,進一步提升總臺在非洲地區(qū)的引領力、傳播力和影響力。亞太總站的設立,將整合統(tǒng)籌亞太各地海外資源,為連結港澳、東南亞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地區(qū)的精準傳播帶來新一輪的發(fā)展機遇。
為了更好地推進國際化傳播,總臺早在2019年就成立了國際傳播規(guī)劃局,下設綜合處、項目統(tǒng)籌處、海外品牌推廣處、亞洲處、西亞非洲處、歐洲拉美處、美洲大洋洲處、漢語推廣處、海外評估核查處等9個處級部門。
近幾年,總臺更是在國際傳播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和成效。
平臺方面,以總臺CGTN為例,截至2020年9月已建成一網、一端、一集群國際傳播矩陣,在Facebook、INS、Twitter等17個平臺開設了CGTN主賬號,多語種賬號海外粉絲達到2.5億,其中,CGTN海外英語主賬號活躍粉絲有1.5億。
其中,系列時評文章《十評中國成功的秘密》聯合十余個國家的主流媒體記者共同策劃制作,經CGTN全球媒體網絡聯盟發(fā)布后,獲得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等58個國家和地區(qū)的740家海外網絡媒體轉載,累計觸達海外用戶4億多人次。
內容方面,總臺充分發(fā)揮《央視快評》、《國際銳評》、《玉淵譚天》、CGTN評論矩陣、《海峽時評》、《大灣區(qū)之聲熱評》等品牌產品輿論威力,不斷增強發(fā)聲能力。
央視動漫則實施了“熊貓+”國際品牌計劃,與不同國家的代表性動物或卡通形象結伴,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資料顯示,目前已與新西蘭合作《熊貓和奇異鳥》、與俄羅斯合作《熊貓和開心球》、與葡萄牙合作《熊貓和盧塔》、與南非合作《熊貓和小跳羚》。
2020年總臺制作的抗擊疫情60分鐘紀錄片《戰(zhàn)役24小時》,在北美總站的紀錄片欄目播出后,全球多家媒體均表示希望能播出該紀錄片。此外,總臺還針對北美地區(qū)用戶習慣發(fā)布音頻產品,對話在武漢的總臺記者,產品上線后幾小時內點擊量突破22萬。
技術方面,央視網在海外社交平臺直播中,通過智能翻譯功能實現了直播產品的英文同步解說,廣受海內外受眾的歡迎。
央視網的熊貓頻道已進行了多場熊貓4K/VR信號的回傳直播。以《大熊貓VR直播,360度超萌體驗》為例,直播不僅在自有平臺播出,同時針對國內微博、海外Facebook進行精心策劃,給用戶提供線上“沉浸式吸貓”的全新體驗。網友紛紛表示,“高級,看得好清楚!”“5G厲害,云吸貓!”
對此,慎海雄強調,國際傳播是總臺重要的一項職責使命,也是核心業(yè)務之一?!翱偱_要講好中國故事,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必須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努力錘煉內功,做到‘敢講’‘會講’‘能講’?!?/p>
至于具體做法,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兼總編輯慎海雄提出——
發(fā)揮網紅傳播在頭條工程、重大主題報道中的重要作用,加強重要地區(qū)重點語言網紅評論員培養(yǎng),細化分類、深耕內容,實現差異化發(fā)展;
以移動融媒體直播、慢直播、微視頻、視頻博客、圖文等多種形式,生動講述中國故事,讓海外受眾更易于接受、理解和喜愛;
完善網紅工作室孵化機制、考核評價體系、數據監(jiān)測體系,為加強國際傳播提供科學評價依據;
要加快構建海外傳播新格局,加強海外總站建設,優(yōu)化海外傳播資源配置,建設多語種本土化傳播平臺集群;
大力推進總臺國際傳播人才隊伍建設,加快培養(yǎng)出一批“社會活動家”“外交家”型駐外記者。
去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fā)了《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fā)展的意見》,意見提出“盡快建成一批具有強大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逐步構建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主流輿論格局”;此后,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fā)的《關于加快推進廣播電視媒體深度融合發(fā)展的意見》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內容闡述。在“加快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一項中,文件提到“強化制度保障,支持結合區(qū)域優(yōu)勢特點,推進節(jié)目聯合制播、服務便利互通、產業(yè)聯動發(fā)展,共建共享新平臺、新品牌、新業(yè)態(tài)”。
可以說,總臺組建地方總站、海外總站只是媒體深度融合的其中一步,未來總臺還需要強化對G7和G20國家的內容傳播力度,加大與西方主流媒體合作力度;更新互動手段,提高軟性傳播的深度和廣度;不斷對接地方,結合當地重點發(fā)展目標,主動融入經濟生活……從中央到地方,從國內到海外,唯有將媒體影響力擴展到人、到細分領域,總臺的媒體深度融合之路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