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丹
(廣東省梅州蕉嶺縣蕉城鎮(zhèn)中心小學 廣東 蕉嶺 514100)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同時也將“立德樹人”首次確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為構建“雅智數(shù)學”課堂,提升學生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為其高雅人生奠基,我們課題組進行了小學“雅智數(shù)學”教育的建設與研究。根據“雅智數(shù)學”課堂“雅言雅行、智學智長”的核心理念和“為其高雅人生奠基”的目標追求,我對“雅智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流程進行了設計構思,即在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總結提升、學以致用等五個教學基本環(huán)節(jié)進行了探索并實踐。本文以北師版六年級上冊《看圖找關系》一課的教學為例,談談對“雅智數(shù)學”課堂的探索與實踐。
創(chuàng)設一個恰當?shù)膶W習情境,可以增加學習活動的生動性、趣味性、直觀性,能夠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和自主性,從而激發(fā)學生智慧的生成。課前,我先在課件出示兩幅圖,問:同學們,根據拉弓情況,你認為誰能射得更遠呢?用猜測抓住孩子們好奇的天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營造活躍的氣氛。在猜測中滲透弓的彎度與射程這兩種量之間的關系。在學生初步感受圖表可以清晰、簡潔地描述量與量之間的關系時,引出課題——《看圖找關系》。就這樣,兩幅圖片,一個問題,將學生帶入學習情境,使他們產生求知的期待,為后續(xù)學習、生成智慧,做足了準備。
在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讓自主探究成為每一堂課的起點。讓學生帶著學習任務進行自主學習,學習的效果自然比教師直接講授好得多。在“汽車行駛速度”這一例題中,我先引導學生觀看描述公交車起步和到站時速度變化的視頻及其在主題圖中的對應演示。接著,讓學生自主探究:根據主題圖,尋找信息,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學生帶著學習任務,在自主探究中不斷質疑與思考,對圖表的理解不斷深入,智慧也在自主探究中不斷生長。
課堂中,我們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盡量多給學生思考與參與的時間,不要急于趕進度;盡量將話語權交給學生,不要過快地講結論;盡量將糾錯的機會留給學生,不要總想代辦。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提升他們的智慧。在自主探究這一環(huán)節(jié)之后,我讓學生聯(lián)系課本中的問題,先同桌之間、再四人小組之間,互相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表中速度與時間的變化情況。
(1)公共汽車從解放路站到商場站之間共行駛了___分。
(2)在第1分鐘內,汽車行駛速度從0提高到____米/分。
(3)從___分到___分,汽車行駛速度在增加。
(4)從___分到___分,汽車行駛速度在減少。
(5)從___分到___分,汽車行駛速度保持不變,是____米/分。
最后,我引導學生一起回顧圖表的分析過程,總結出看圖找關系的方法。這樣,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被廣泛調動了起來,釋放出了潛在的能力。同時,智慧也在生生交流、師生交流中得到了提升。
有了第一個例題的“扶”,在第二個例題“時間與音量關系變化”中,我選擇了“放”。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結合課本中的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匯報。
(1)從觀眾開始進場到全部退場,一共經過了多長時間?
(2)比賽開始前半時,足球場內的音量是如何變化的?
(3)上半場什么時間足球場內的聲音變得非常大?可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4)中場休息時,足球場內的音量如何變化?
(5)描述下半場足球場內音量變化的情況以及比賽的情形。
(6)比賽結束時足球場內的音量變得如何?
把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讓他們在“觀察”、“思考”、“交流”、“展示”等一系列的活動中,做數(shù)學、玩數(shù)學、思數(shù)學,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從而獲得知識技能、數(shù)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全面發(fā)展。
在總結提升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匯報學習成果,總結學習收獲,讓他們對本課所學的知識再次回顧,旨在讓他們生發(fā)收獲的成就感。在《看圖找關系》結課環(huán)節(jié),我問學生: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有的學生說最大的收獲是學會了看圖;有的學生說最大收獲是會通過圖進行分析問題;還有些學生說最大的收獲是拓展了視野,發(fā)現(xiàn)簡單的圖表也能延伸出有趣的數(shù)學關系……這個過程,既讓學生鞏固了學習成果,又提高了概括能力,使他們在體驗學習快樂的同時,也享受到學習成果,并在總結提升中生成智慧。
學以致用就是將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在實際中進行應用。在學習《看圖找關系》后,我以身示范:從講臺上走到學生中,中途停下來指導學生,最后又走回講臺。我要求學生先用語言描述老師的“時間與路程”的變化過程,再問學生:下面哪幅圖描述了老師的行為?
當學生能準確指出圖2與我的行為匹配時,我讓他們再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件或行為可以用圖1或圖3來描述呢?讓學生進行開放式的看圖編故事。這樣,學生把知識轉變?yōu)樗仞B(yǎng),同時,也發(fā)展了自己的智慧。
最后,我運用“‘雅智’課堂表現(xiàn)評價表”,評價學生整節(jié)課在“言、行、學、長”等方面的課堂表現(xiàn)情況,評價的等級包括A、B、C級。學生先進行個人評價,再由組長評價,最后交由教師統(tǒng)一評價。
總之,雅智課堂的建構,是對素質教育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它更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不斷地發(fā)現(xiàn)、開發(fā)學生的智慧,從而促進每個學生的智慧、才華得到有效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