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國
曉娜是個職場女性,在一家公司上班。她工作積極,待人熱情,不論是接待顧客,還是與同事交流,曉娜總是面帶微笑,讓人想到燦爛的陽光。有人說她是“快樂的天使”,有人說她是朋友們的“開心果”,還有人說她有一張“招牌笑臉”。
然而,最近曉娜變了,臉上總是陰云滿天,聽不到她的笑聲,更看不到她的笑臉。更讓人意外的是,兩天前曉娜居然請病假不能上班了。同事們去看望曉娜,只見待在家里的曉娜沒有了往日的笑容,表情木然,目光呆滯。有知情者說,曉娜去看了心理醫(yī)生,有的還說,曉娜得了抑郁癥。
實際上,曉娜不是得了抑郁癥,只是因為與丈夫鬧了一場不愉快,陷入了抑郁狀態(tài);也沒有去醫(yī)院看心理醫(yī)生,只是開始了與心理咨詢師的合作。
同事們都感到困惑不解:曉娜不是每天都滿臉笑容嗎?怎么因為一場不愉快,一下子就如此抑郁了呢?
一說到抑郁,人們往往首先就會想到滿臉愁容的人。其實,有一種抑郁是躲在笑容背后的。曉娜遭遇的抑郁狀態(tài)就是躲在笑容背后的抑郁。
有人把這種躲在笑容背后的抑郁,叫作“微笑抑郁癥”。其實這種說法不妥。抑郁狀態(tài)和抑郁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通俗地說,關鍵看這個人的抑郁是否有外在的緣由,有外在緣由,就是抑郁狀態(tài);沒有外在緣由,才是抑郁癥。曉娜因為夫妻沖突導致抑郁狀態(tài),有明顯的外在緣由,所以不是抑郁癥。正是基于這樣的理解,不妨把類似曉娜這樣的抑郁叫作“微笑型抑郁”。
微笑型抑郁多發(fā)生在都市白領或從事服務行業(yè)的人身上。這樣的人由于職業(yè)的養(yǎng)成,在人前總是面帶微笑,以至于被大家看成快樂的開心果。但是這只是表面現(xiàn)象。因為這樣的“笑”,就像喜劇演員在舞臺上的笑,并不是發(fā)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以至于察覺不到自己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或者察覺到了內心的困擾也不愿向人傾訴,讓消極情緒不斷在內心積蓄。如此壓抑的消極情緒一旦被觸發(fā),就會陷入抑郁狀態(tài),甚至會比一般人來得更快,更嚴重。因此可以說,微笑型抑郁危害更大。
一是因為微笑型抑郁的隱蔽性。通常人的抑郁情緒會自然顯露出來。但是,微笑型抑郁者的抑郁情緒卻是隱蔽的。他們的微笑往往是給自己戴上的面具,掩飾了內心的抑郁情緒,成了一種心理防御機制。這樣,自己和別人都難于覺察到存在的抑郁情緒。
二是因為微笑型抑郁的滯留性。通常的抑郁情緒因為顯露出來,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在有意無意之間會以種種方式,如情不自禁地宣泄訴說,得到化解和消除。微笑型抑郁由于讓抑郁隱蔽起來了,于是閉塞了抑郁情緒宣泄的渠道,錯失了抑郁情緒化解的機會。于是,抑郁情緒成了一種有害的滯留物,滯留在內,難以消除,成為潛在的心靈毒素。
三是因為微笑型抑郁的增強性。滯留在內心的抑郁情緒不是原封不動的,而是在心理上形成一種增強效果。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像滾雪球那樣越滾越大。日積月累,惡性循環(huán),越來越強烈,一旦觸發(fā),表現(xiàn)得也更為嚴重。
首先是積極調整認知? 要正確認識表情與心情的關系。不錯,人的外部表情會影響到內部心情,比如眉頭舒展、嘴角上翹、面帶笑容等。因此,人需要學會調控自己的面部表情。再有,作為成人,也需要學會適時地掩飾內心活動。這些與微笑型抑郁者給自己帶上微笑的面具,一味掩飾內心,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對此有了充分認識,就有了不再強顏歡笑的心理動力。此外,還要破除非理性觀念。不論什么原因導致的抑郁狀態(tài),都有非理性觀念作怪。比如,“我必須要微笑待人,才能被人接納”,是微笑型抑郁者往往會有的非理性觀念。破除這樣的非理性觀念,認識到微笑不是應對所有情境的良方,有助于微笑型抑郁者不再盲目地強作笑容。
其次是勇敢摘掉面具? 對于微笑型抑郁者,最重要的不是用微笑來掩飾,而是學會勇敢地摘掉微笑的面具。勇敢地拿出行動來,在日常生活中不再總是強作笑顏,甚至不妨來點矯枉過正,讓自己有話就說,有不高興就表達,有郁悶就宣泄。也許因此有時候會暫時損傷了自己的微笑形象,卻可以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讓心靈立于不敗之地,不是最重要的嗎?
最后是學會及時宣泄? 通常,人們出現(xiàn)抑郁狀態(tài)會表露出來,也就比較容易得到及時化解。微笑型抑郁的危害,說到底就在于錯失了這樣的機會。所以,微笑型抑郁者最需要的是學會及時宣泄抑郁情緒,不再把抑郁情緒滯留在心,主動找到宣泄的出口。具體說來,可以把心中的憂愁、煩惱、痛苦、悲哀等,向你的親朋好友傾訴出來,該哭的時候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場,別怕丟面子。大雨過后有晴空,宣泄之后心中的抑郁會一掃而光。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像曉娜那樣,向專業(yè)人員傾訴,尋求專業(yè)的心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