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俊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趵突泉院區(qū)藥學部,山東 濟南 250011)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機體內胰酶在各種病因作用下被激活,使患者機體內出現(xiàn)水腫、胰腺組織自我消化、壞死及出血等癥狀,更有甚者引發(fā)全身炎癥反應,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危及患者生命[1]。臨床對于急性胰腺炎治療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主要以胃腸減壓、禁食、抑制消化酶分泌或抗炎等方式進行控制性治療,但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急性胰腺炎屬中醫(yī)“脾心痛”、“胃脘痛”范疇,發(fā)病部位為脾、膽、肝,且多以實、熱為主,病機為“不通則痛”[2]。本研究用龍膽瀉肝湯輔治急性胰腺炎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93例,均為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收治患者,隨機編號1~93號,奇數(shù)號為對照組47例,偶數(shù)為觀察組46例。對照組男25例,女22例;年齡24~67歲,平均(45.51±8.46)歲;病程1~64h,平均(32.59±10.33)h。觀察組男24例,女22例;年齡25~65歲,平均(45.54±8.56)歲;病程2~63h,平均(32.61±10.45)h。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符合西醫(yī)《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14)》[3]與中醫(yī)《急性胰腺炎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4]診斷標準,為肝膽濕熱證。主癥為身目皆黃且分明,脘悶腹脹,脅肋疼痛;次癥為困倦乏力,惡心嘔吐,皮膚瘙癢;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
納入標準:發(fā)病長于72h,近3個月未使用生長抑素及中藥治療。
排除標準:對研究所用藥物過敏,伴心腦血管疾病,溝通障礙,伴感染性腹膜炎。
兩組均給予禁食、胃腸減壓及抗炎對癥治療。并用烏司他?。◤V東天普生化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80712)100000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靜脈滴注。
觀察組加用龍膽瀉肝湯。藥用龍膽、黃芩、梔子各10g,當歸、生地、澤瀉各20g,柴胡、甘草、車前子各l0g,大黃5g,瓜蔞30g。伴腹脹加香附、香櫞各10g,伴嚴重黃疸加赤芍、紅花各10g,腹脹甚加香櫞、香附各10g,口干加天花粉、石斛各10g。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服用。
兩組治療1個月為一療程,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
MCTSI評分[5],分胰腺壞死、胰腺炎性反應、胰外并發(fā)癥,經CT圖像顯示按不同嚴重程度計分,輕度0~3分,中度4~7分,重度8~10分,分值越高則病情越嚴重。
檢測指標:腸功能恢復時間、腹痛、腹脹緩解時間及禁食時間。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臨床痊愈:體征、癥狀消失,肝功能正常。顯效:體征、癥狀基本消失,經肝功能檢查后,較原值下降大于70%。有效:體征、癥狀基本消失,經肝功能檢查后,較原值下降50%~70%。無效:體征、癥狀無明顯變化或惡化,肝功能經檢查較原值下降小于30%或升高。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MCTSI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MCTSI評分比較 (分,±s )
表2 兩組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MCTSI評分比較 (分,±s )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觀察組 46 4.26±1.37 2.74±1.22 5.520 <0.001對照組 47 4.18±1.43 3.60±1.35 2.022 0.046 t 0.275 3.221 P 0.784 0.002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h,±s )
表3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h,±s )
組別 例 腸功能恢復時間腹痛及腹脹緩解時間 禁食時間觀察組 46 74.57±40.88 67.68±37.26 96.74±45.33對照組 47 96.24±44.76 91.37±38.73 117.65±40.37 t 2.436 3.005 2.350 P 0.017 0.003 0.021
人體主要的代謝器官為肝臟,急性胰腺炎的發(fā)生主要因胰腺自身消化及胰酶激活,而微循環(huán)障礙、胰腺缺血、胰腺感染、腸道細菌異位及氧自由基損傷等均可導致急性胰腺炎重癥化[7]。烏司他丁主要從尿液中提取糖蛋白,屬于蛋白酶抑制劑,可通過抑制胰酶活性,達到治療目的。
中醫(yī)認為急性胰腺炎的發(fā)生主要由于暴食、情志刺激、酗酒或于蛔厥、膽石疾病,濕熱邪毒蘊結而致,治療原則為除濕熱祛邪毒[8]。龍膽瀉肝湯源于宋代《和劑局方》,多用于肝膽濕熱證[9]。方中龍膽草瀉火除濕,梔子、黃芩燥濕清熱、瀉火解毒,澤瀉、車前子清熱利濕,當歸補血,生地養(yǎng)陰,柴胡理氣疏肝,大黃清熱通便、利濕退黃,瓜蔞通腑降逆、宣肺理氣,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降中寓升,瀉中有補,瀉火而不伐胃,祛邪而不傷正。藥理研究表明,龍膽草可降低利膽及谷丙轉氨酶水平,與黃芩可共同保肝。梔子煎劑及醇提取液有助于促進膽汁分泌,改善膽作用,使血中膽紅素水平降低,有利于快速排泄血液中膽紅素[10]。當歸可使肝功能恢復與再生。柴胡有抗炎作用,同時亦可降低血漿膽固醇,有助于利膽、抗肝損傷、抗脂肪肝及降轉氨酶。生地黃煎劑可避免肝糖原的減少,起到保肝作用。甘草中含有甘草甜素及甘草浸膏,具有抗過敏、抗炎效果,亦有解毒作用。
龍膽瀉肝湯輔治急性胰腺炎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