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歲
我在凌晨一點半刷到那個男孩跳樓的微博,滑動屏幕的指尖一停,夜晚的遲鈍保護(hù)我的心臟維持原本的頻率,可耳邊響起窸窸窣窣的聲音,提示我并不是真的沒感覺。
困乏被清醒取代,我找出完整的視頻,一打開就看到男孩的媽媽沖上前,一系列動作行云流水,先給了他一巴掌。
接著是第二巴掌。
再然后,掐住他的脖子訓(xùn)斥他。
不算喧鬧的走廊里,三五個穿著整齊校服的同學(xué)在背書、路過、忙自己的事,沒有想象中夸張的注視。很快,男孩的媽媽跟著老師離開了,男孩鎮(zhèn)定地站立在那兒,自然、安靜得我?guī)缀踝呱?,我甚至把進(jìn)度條往后拉了一大半,正好看見他突然利落地翻上窗臺,縱身一躍。
姿態(tài)仿佛十幾歲的少年在耍帥,是要翻墻去網(wǎng)吧,跟哥們兒大戰(zhàn)一場后,回去的路上不忘買杯奶茶給喜歡的女孩子,順便自夸一下自己的痞酷。
如若真如此,該多美妙啊,我七八歲的時候就羨慕中學(xué)生,到了中學(xué),依舊覺得那是最好的時光。可是總有人,選擇放棄生命,我每次都想問,你把剩下的幾十年送給我好不好,我想長生不老,或者你去醫(yī)院里看看,那些渴望生卻不得的人。
還想問問他們,這樣離開,不會不甘心嗎?
其實從小學(xué)開始就經(jīng)常站在馬路中央想“如果這樣離開這個世界也挺好”的我,挺理解那種灰暗時刻的。
記不清具體的情況了,大概是連續(xù)很多個中午放學(xué)的時候,我媽都會搞突襲——去我奶奶家搜我藏在柜子里的小說,去學(xué)校找老師了解我的情況,然后在我走出校門的那一刻,用額頭深深的川字和兇狠的、夾雜著方言的話語將我籠罩在恐懼中。
那種感覺很奇特,明明背著沉重的書包走在地上,我卻覺得身子輕飄飄的,無助地感覺自己在這個世界無處落腳。不好意思哭,因為四周還有不少同路的同學(xué),可明明繃不住弦了,還要時刻提防著我媽突然推搡的一巴掌。
要躲得不狼狽,要假裝自己很輕松,是個天不怕地不怕面子倍兒足的厲害角色。還要按捺住忐忑的心,在外面都這樣了,回家以后迎接我的會是什么呢?那一刻過往相似的狼狽悉數(shù)涌來,覺得往后的漫漫年月也看不見光,心想干脆逃開吧,世上無難事,只要肯逃避。
那時候我對死亡的概念還不夠滿,也沒有太多的恐懼,甚至?xí)еc兒得意的威脅:“我離開這個世界了,爸爸媽媽,你們好好后悔吧!”
后來的某一天開始,我突然怎么都想不通,因為過往太糟糕才想放棄生命,可來到這個世界一遭,至少該跟生活打個平手。
小時候同學(xué)打我一下,我一定要找機(jī)會還回去一巴掌,現(xiàn)在我難過了一天,憑什么沒等到再開心一天,就離開?
而且這個世界也不會因為我而改變。
我有多幼稚,大人就有多自我。
我把微博熱搜上這個男孩的故事講給我媽媽聽,還沒來及說,他是因為在課上打牌被老師喊了家長,我媽就干脆利落地丟來兩句話:“他媽媽打他說明他該打,是他不好,他要是做好事,他媽媽會打他?”
第二句就更司空見慣了,我媽說:“那別的小孩兒怎么不挨打?”
“因為別的父母很好。”我平靜地說完,心里又輕又涼。
有點兒諷刺的是,似乎會因為這樣一則新聞反思自己行為的父母,多半本就不會讓孩子有過激行為。
認(rèn)識的一個很棒的女孩附言轉(zhuǎn)發(fā)過一條微博:有時候真覺得,不管什么事,只要我媽接受我、理解我、原諒我,我就可以不在乎全世界的看法。后來她補充:“事實上就是,不管什么事,我媽永遠(yuǎn)接受我、理解我、原諒我,正是她盲目的相信和夸贊讓我快樂地長到現(xiàn)在。就算我平凡平庸無奈,她也會覺得我的小孩兒天下第一可愛。”
好溫暖好有底氣的話?。∧憧?,那些我們心目中的完美家長,本就是孩子的安心港灣;而在大庭廣眾之下打自己的孩子,最該得到教訓(xùn)的家長和老師,似乎也只會繼續(xù)我行我素,甚至雪上加霜,在自己孩子的褲腿踹上兩串泥印。
即便不是旁觀者,即便時間能倒流,我仔細(xì)想了很久,答案依舊是:犧牲任何一個人都沒有一丁點兒的用處。
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我也清楚人的劣根性——永恒的失去和改變才會讓大人保持清醒,去爬愛的階梯,聲嘶力竭地痛哭和后悔,可他們就像成績不好的學(xué)生,考試前一邊心里七上八下,一邊還是抱著僥幸的心理痛快淋漓地看漫畫,一旦有轉(zhuǎn)機(jī),又原形畢露。
想起以前有個老師,也會挨個打考試成績不過關(guān)的同學(xué)的手心,每次打人前他都要說:“我問過我自己了,我現(xiàn)在一點兒都不生氣,只是在按照規(guī)定懲罰你們?!碑?dāng)時我覺得,她在說奇怪的話作秀,后來才發(fā)現(xiàn),克制和冷靜的人才能不做過分的事,不用承擔(dān)巨大的后果。
這些大人不愿意懂,但我希望我們都懂,然后我們一起期盼未來。
長大后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
彼時的我,沒有長成小學(xué)時以為的那樣:絕對自由、強(qiáng)大的人,反而因為多看了10年這個世界,有了更多害怕的事情,我害怕生病,害怕離別,害怕災(zāi)禍和背叛拋棄,但我也在日漸豐富的視野中,找到了自己的愛好和目標(biāo)。
我開始想背唐詩宋詞,終于察覺它們動魄的美;我可以賺零花錢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了,我還存了張數(shù)目不大的存折;如果再重現(xiàn)小學(xué)和初中時那樣忐忑、迷茫、憤恨的時刻,我不用逃開這個世界了,我可以短暫逃去另一座城市,看異鄉(xiāng)的風(fēng)景,撫平波濤洶涌的心海。
最重要的是,世界一點點在我眼前開闊起來,渴望的事物越發(fā)多起來,我也舍不得離開這個世界了。
當(dāng)然,我過去想的也沒錯,原生家庭的問題并沒有太多改善,我也還是沒長成別人家的孩子,但我寫了一些故事,收到了一些說我的文字很治愈的留言,暫時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也很滿足。
你是不是也有一瞬間,沖動之下誤以為放棄生命,與這世界抗衡的做法很棒很酷啊?但我只知道,這樣無法贏過傷害我們的人和事物。
韓劇《是精神病也沒關(guān)系》里,男主教女主,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就雙臂交叉放在自己的肩膀上,輕輕地拍,聽起來就很舒服溫暖。其實啊,我們能得到的始終只有我們給自己的,只有我,能時刻擁抱我。
所以賭氣的時候別再傷害自己啦,被無力感包裹時,就擁抱著自己熬過一點點時間吧,把未來當(dāng)一個盲盒,說不定就抽中了隱藏大獎呢?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