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心理學中的薩提亞流派,借用冰山的形象深入梳理了一個人行為背后的東西。就一個人而言,我們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為,而更大一部分的內在世界卻藏在更深層次,不為人所見,恰如冰山。在學校當中,有些“問題行為”之所以無法被理解,是因為我們沒有看到這些行為背后,即“冰山”下面的內容,想要了解這些,需要我們帶著好奇、開放的態(tài)度和學生深入地交談。我的課堂上有個小方同學,是他讓我看到了“問題行為”背后還有那么美麗的色彩。
“小方,站起來!”一個戴著眼鏡,略顯黑瘦的男生迷迷糊糊地站了起來,我已經記不清這是自己第幾次在心理課堂上打斷這個孩子睡覺了。小方同學無所謂的態(tài)度,讓我非常不滿,差點兒就要在課堂上跟他分辯個“是非黑白”。可我轉念一想,小方今年初一,正是“自尊心爆棚”的年紀,他本該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是什么讓他甘愿成為同學和老師茶余飯后的談資呢?想到這里,我決定找個時間好好和他談一談。
在飯后的午休時間,小方同學走進心理室,他顯得很不耐煩,雙手插著兜一臉不屑地坐到了我面前。即使心理室中只有我和他兩個人,他依然充滿戒備。我起身關上了門,順便坐到了他的側面。
“很高興你能來,小方同學,我并不是要和你說學習的事情,而是覺得你可能需要幫助,在這里我并不想做你的老師,而是想做你的朋友?!蔽以噲D建立我們之間的信任關系。
“我很好,不需要幫助?!毙》酵瑢W的回答很是生硬。
“嗯,我的意思并不是說你有問題,你能過來找我,證明其實你心里還是有期待的吧,不如你嘗試著相信我一下,也許我真的能給你一些幫助?!?/p>
我們的談話就在這樣的氛圍下開始了。小方之所以總是遲到和睡覺是因為自己沉迷電子游戲,每天都要玩到很晚。小方告訴我,他自己在苦練游戲中的技術,想當游戲主播,因為這樣可以掙錢,幫助家里。他的家庭有些困難,母親生病無法工作,一家的重擔全都壓在了父親身上,家里還有一個剛滿三歲的弟弟。我意識到這雖然是小方給自己打游戲找的一個理由,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還是有心照顧家里的,是個懂事的孩子。當我問他是否有掙到錢的時候,小方用沉默告訴我,事情并沒有他想象中的那么順利。
小方還告訴我,他對自己很不滿意,覺得自己的表現很差,沒人喜歡自己。我知道對自己的否定是十分糟糕的體驗,而且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也很難贏得別人的青睞和欣賞。所以我決定讓小方同學嘗試著接納自己,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優(yōu)點上。小方有個姑姑很疼他,他家里的電腦都是姑姑出錢買的,我想借助姑姑的喜歡來讓小方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嘗試真正地接納自己。
我讓小方思考姑姑為什么喜歡他,小方一開始給出的答案都是外在的條件,例如:姑姑自己沒有孩子,姑姑跟自己是親戚等。為了讓小方了解到“他自身本就值得姑姑喜歡”,而不僅是這些外在的客觀條件,我開始用他喜歡的游戲的“可玩性”舉例。小方意識到姑姑喜歡自己是因為自己的“優(yōu)點”,可他仍然不明白自己身上有什么地方值得姑姑對自己這么好。
我意識到小方需要從理性的認識上升到感性的體驗上,所以有意識地引導話題走向感受方面:“聽起來游戲很吸引你,我想知道,游戲能給你
帶來什么感覺呢?”為了增進了解,我打算問小方更深入的問題。
“尊重!”
小方在短暫的沉默之后給了我這樣的答案,我看到他在說出這兩個字的時候,淚水在眼眶里打轉,兩只眼睛憋得紅紅的。在接下來的交談中我了解到,游戲中的世界給了小方現實世界中體驗不到的尊重感。小方由于家境不好,很是自卑,總覺得周圍的人看不起他,而游戲給了他更加“公平”的環(huán)境,他想用游戲掙到錢,讓一直反對自己打游戲的爸爸媽媽尊重自己,也讓周圍的人更加“看得起”自己。
這時候我突然覺得眼前并不是那個早上遲到、上課遲到的“壞學生”小方,而是一個充滿倔強、善良懂事、努力抗爭的少年。當我將自己的感受反饋給小方的時候,他的眼淚再也止不住地流淌了出來。在這眼淚當中,我感受到了小方與自己“和解”的開始,也就是說他看到了自己身上寶貴的東西,并開始嘗試接納它。
這次談話之后,我發(fā)現課堂上的小方漸漸有了改變,遲到和昏昏欲睡的情況少了很多,與同學交往中也流露出了更多的自信,好像融入了一個小團體,有了要好的朋友,臉上也出現了更多的笑容。嘗試接納自己的小方同學,靠自己的努力,在現實生活中獲得了更多的尊重。
、小方同學的變化也鼓舞了我,讓我認識到“問題行為”僅僅是最淺顯的表象,不能依照它們作出判斷,當我們用心去感受去交流的時候,才能了解到每一座冰山下面蘊含的巨大能量,看到每個人最美麗的真摯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