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稿子是我在萬籟俱寂的凜冬深夜伏案而寫的。這也是我一年中為數(shù)不多的最喜歡的時候之一了。其它時候大多是夏日大海邊臨近破曉前,抑或是深秋中的山林黃昏時分,等等。其實它們中的有些我并未親身體驗過,不過在想象中就別有一番滋味。至于春天,我是不大喜歡的,起碼現(xiàn)在是這樣。有些時候,我很畏懼開頭一類的事物,因為那種滿溢著的希望感和將會歷經(jīng)的漫長的時間。其實我倒很喜歡這種寧靜到有些哀傷的氛圍。
一些時候,我享受用電腦碼字的快樂,因為可以隨時查閱詞匯和語法,和朋友在線聊天,或是走神兒去瀏覽別的網(wǎng)站之類的。而另外些時候,我則更鐘情于用紙筆敘說,這時我會挑一大段空白的時間,盡量斟酌著遣詞造句,然后努力把字寫得再好看一點兒。正如我偶爾喜歡聽流行樂,偶爾想要聽純音樂。但我一直都很熱衷于聽下雨聲,雨滴滑落屋檐,雨聲由遠(yuǎn)及近,淅淅瀝瀝,令我心安。當(dāng)然,這也限于我不出門待在家的日子里,那樣倍覺歲月靜好。如若我要出門,我會祈禱一整天風(fēng)和日麗。其實看雨落下來也是一幅美得很的畫面。漫天大雪對我來說未免有些寂寞了,可能蒙蒙細(xì)雨更適合我發(fā)呆吧。有時候我覺得雨聲和聽過的一些民謠也很相像,就是那種內(nèi)里的令人安定的感覺。
這次我用了一支很高級的走珠筆,據(jù)說超級流暢,我希望我也能流暢地寫下去。一般我都是用中性筆或者鉛筆寫的,這樣方便隨時修改,可是用了這支筆讓我多了幾分虔誠的態(tài)度。我還撕了很中意的本子的紙張,那是一本花里胡哨的硬抄本,很厚實,像一塊小磚頭那樣。我挑了兩張最順眼的來寫,同時我盡量寫得密密麻麻以免造成浪費,而且這樣看起來也成就感滿滿?,F(xiàn)在,我寫字的這張紙是草綠色的,左上方有一個照相機(jī)式的圖樣。
“咔嚓”,要是我能順手挽留住時間就好了,或者時間能凝固在這一刻就好了,永永遠(yuǎn)遠(yuǎn)的那種。媽媽在一旁睡著,眉頭緊鎖,不知是因為夢著了什么,還是平日里生活的壓力留下的痕跡。而我正輕嘆一口氣,緩慢地記錄下腦海中瞬息萬變的想法。忽然覺得我好像一只捕捉著生活的靈感的蝸牛。
這大概是我迄今為止唯一一次這么隨性地寫稿了吧。因為這次我沒有翻來覆去地講道理,沒有灌長篇大論的心靈雞湯,也沒有舉什么例子或者詳盡描寫什么人物了。這次我一氣呵成,又顯得隨心所欲。
外面甚至起風(fēng)了,我真想打開窗戶,感受一下子,也讓自己稍微清醒一會兒。有時候真的好喜歡北方的漫長的冬天,但是因為自己又很怕冷,于是自相矛盾。而且,好像并不是我開頭所說的萬籟俱寂,因為此時我聽見村子里偶爾有一兩聲狗吠,遙相呼應(yīng)著。在夜晚,在冬天,在四下寧靜里,我才感覺我仿佛擁有了整個世界一樣。
也是寫到這兒我才發(fā)覺,媽媽臨睡前給我溫的牛奶早已涼透。那么別再磨蹭,快些喝下它,早些歇息吧。
對了,偷偷告訴你一個小秘密吧,這是我寫過最沒頭沒尾但勝在輕松的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