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謙
嘿,吃水果的時候不許吐子兒!
為了讓動物——當(dāng)然包括你們?nèi)祟悺运臅r候乖乖把子兒吞下去,我們當(dāng)種子的可費了不少心思。我們不斷演化,調(diào)整大小和構(gòu)造等,就是為了讓動物吃我們的時候“一不小心”吞下去。
你問我們都費了哪些心思?好吧,看你這么好學(xué),我決定送你一本《防吐子兒指南》,要好好閱讀哦!
動物幫子兒挪地方
植物發(fā)芽靠種子,也就是你們?nèi)祟惓Uf的子兒,這個道理大家都懂。為了更加有效地傳播,我們都想盡可能地“跑”遠(yuǎn),遠(yuǎn)離母株,而不是扎堆在母株附近。這確實有點兒難度,畢竟我們既沒腿又沒翅膀,不能自主運動,實在沒法“跑”遠(yuǎn)。
如果搭上動物順風(fēng)車,結(jié)果就大不一樣了。舉個例子,有一天,一只狗狗進(jìn)入西瓜地,吃了一大塊瓜,連瓤帶子兒一起吞進(jìn)肚。吃完以后,狗狗跑去很遠(yuǎn)的地方拉了個臭臭,順便把西瓜子兒帶去了新地方。
你肯定注意到了,這個故事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狗狗吃下西瓜。沒錯,要搭上動物的順風(fēng)車,水果得好吃,能吸引貪嘴的動物才行。為此,我們的植物媽媽用很多年演化出果實“好吃”這個特點,吸引喜歡吃水果的動物們。
有件事兒我得說一下:在植物和動物演化的歷史上,彼此都有最匹配的對象。比如說,蘋果子兒的傳播者是比人類體形更大的動物,人類不是蘋果子兒最理想的“順風(fēng)車”。所以,你們吃蘋果的時候把子兒吐掉,蘋果并不怎么在乎。
防吐子兒絕招
用美味吸引動物的果實把傳播的接力棒遞給了我們——種子。哎喲,壓力好大!
要成功地搭上動物順風(fēng)車,我們得阻止動物吐子兒。為了完成這個任務(wù),我們繼續(xù)在演化的道路上狂奔,最終練就了以下幾個絕招:
絕招1:有些種子身體細(xì)小,并被果肉包裹住。比如火龍果、獼猴桃等水果的種子就是這方面的佼佼者。大家和果肉親密貼合在一起,讓動物吃果肉的時候徹底忽略“吐子兒”。
絕招2:有些種子能散發(fā)苦味。如果動物在嘴里使勁兒咀嚼水果,種子要么和果肉一起被吞,要么被吐出來。為此,有些種子演化出帶苦味的毒素,一旦被動物咬到,就用苦味攻擊動物的味蕾,阻止對方繼續(xù)咀嚼。比如,橘子的果肉很甜,種子很苦。
絕招3:有些種子表面包裹著一層黏液,能夠避免自己被動物的牙齒咬到。百香果就是這方面的典范。不信的話,下次你吃百香果的時候試試看,保證你咬不到子兒。
奮戰(zhàn)消化道
順利通過口腔,被動物吞下之后,我們的任務(wù)還沒完成。別忘了,消化道對種子來說也是個兇險的所在。胃酸、腸道的擠壓……面對如此多的挑戰(zhàn),實力不強的話,種子很可能命喪消化道。
于是,我們繼續(xù)在演化的道路上狂奔,最終擁有了以下兩個絕招:
絕招1:用堅硬的外種皮護體。大部分種子都擁有堅硬的外皮,全方位保護自己。比如,西瓜子兒的殼就夠硬!
絕招2:靠完美的身形暢行無阻。想想看,如果種子是菱形的,在動物的消化道會遭遇什么?首先,菱形的種子不方便吞咽,分分鐘卡在喉嚨里;其次,菱形的種子在腸胃中特別容易被碾磨;最后,菱形的種子不方便被動物排泄出來。因此,大部分種子演化成了扁平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