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歷史轉折中的人文知識重構*
    ——以新時期中國女性文學研究的發(fā)生為中心

    2021-07-13 05:49:30董麗敏
    開放時代 2021年4期
    關鍵詞:婦女意識文學

    ■董麗敏

    [內容提要]20世紀70年代末的歷史轉折給當代中國既有人文知識體系帶來了挑戰(zhàn),也為女性文學研究這類新領域的出現(xiàn)提供了契機。本文試圖從文學創(chuàng)作、理論譯介和生命經(jīng)驗這三個方面入手,分析女性文學研究的發(fā)生及其對新時期人文知識體系重構的影響,同時指出:女作家的創(chuàng)作及相關批評借助爭議性愛情敘事,切入并轉移了有關當代倫理道德變遷的討論,為立足于情感維度的女性“個人”正當性的確立創(chuàng)造了契機;來自域外的“婦女文學”概念范疇,借助在正典與現(xiàn)實互動中生成的譯介政治,參與了本土女性文學知識譜系的建構;女學者努力將個人生命經(jīng)驗凝練為知識生產(chǎn)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僅拓展了女性文學研究空間,還進一步探索了溢出知識生產(chǎn)邏輯的女性理論生成的可能。通過建立在對“女性”乃至新的“人”的理解基礎上的一系列知識構造,新出現(xiàn)的女性文學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時期中國人文知識重構的復雜面向及其內在癥候。

    在當代中國的知識生產(chǎn)格局中,類似“女性文學”①研究這樣的新興知識領域值得關注:一方面,借助對“女性”這一特殊的“人”的維度的強調,“現(xiàn)代”意義上的女性文學研究在新時期中國的興起,很大程度上開風氣之先,②較早體現(xiàn)了社會轉型所帶來的對“人”的認識和理解的變化,以及試圖在更為復雜多元的社會文化格局中重構文學/人文知識的努力;另一方面,女性文學研究在之后的發(fā)展中始終偏于一隅而未能對主流文學研究以及更大層面的社會文化產(chǎn)生實質性影響的情形,也表明新時期以來以新的“女性”/“人”的想象為基礎的“新”的政治正確性,要想真正接通地氣,改變已有的知識生產(chǎn)狀況并介入社會文化進程,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

    可以說,女性文學研究的遭際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很大程度上折射了新時期以來文學研究試圖回應當代社會文化語境所形成的新的探索及其問題所在,值得進一步討論。要理解女性文學研究的發(fā)展歷程,作為前提,顯然需要首先回答這樣一系列問題:女性文學研究為什么會在20 世紀80 年代的中國出現(xiàn),它到底承載了當時怎樣的對“女性”/“人”的理解,又是如何回應社會文化變遷對知識生產(chǎn)轉型要求的,等等。

    圍繞上述問題,本文試圖從三個方面來分析女性文學研究的發(fā)生及其對新時期人文知識重構的介入:以張潔發(fā)表于1979 年的《愛,是不能忘記的》(載《北京文學》1979 年第11 期)為創(chuàng)作個案,結合相關文學論爭,來分析文學領域如何借助愛情敘事,一定程度上支撐了強調“情感”維度的80 年代女性“個人”正當性的確立;以朱虹發(fā)表于1981 年的《美國當前的婦女文學》(載《世界文學》1981 年第4 期)及其衍生研究為理論個案,來討論學界如何譯介域外“婦女文學”資源,并將其轉化為本土女性文學研究方案;以李小江為80 年代的研究者個案,來探討女性經(jīng)驗如何經(jīng)由文學研究而進一步被知識化和理論化,參與當代女性研究知識體系的構造。本文希冀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在上述文學事件所形成的綜合性視野中,討論女性文學研究復雜的知識構成及其所折射的新時期人文知識的多元面向和內在癥候。

    一、“女性”正當性的確立:歷史轉折中的愛情敘事及其討論

    要討論新時期“女性文學”研究的發(fā)生,作為前提,像張潔、張辛欣、張抗抗、宗璞、戴厚英、遇羅錦等人在20 世紀80 年代前后發(fā)表的一批表現(xiàn)個人情感的作品,③顯然是無法繞過去的。這不僅是因為,這批作品以對女性情感尤其是愛情的強調,突破了以皈依集體為旨歸的“前三十年”女性作家的書寫格局,更為重要的是,這批作品還在很大程度上被認為開啟了新時期以來以個人主體為中心的女性文學乃至主流文學的書寫大幕。那么,作為敘事符碼的“女性”是如何產(chǎn)生出來并獲得正名的,女性書寫的內在邏輯轉換又是如何完成的,由此形成的“女性文學”又與歷史轉折之間形成了怎樣的關系,等等。上述問題因為涉及了當代文學/知識轉型的核心要害,值得進一步探討。

    可以以當時最受矚目的《愛,是不能忘記的》④為例,來把握一下“女性文學”如何在歷史轉折中脫穎而出并建構其正當性的。這部小說主要是從女兒姍姍的視角,呈現(xiàn)其母親鐘雨有點另類的愛情故事。作為故事的講述者,姍姍一開始就強調了自己“卅歲”而未婚的大齡姑娘身份,凸顯其與同齡的共和國之間的反差,這一身份設定,彰顯了新一代女性企圖從“前三十年”致力打造的國家認同中抽身出來回到日常生活中去的愿望。在這樣的敘事人視野中,鐘雨的形象也就顯得相當復雜:作為女性,鐘雨“生得并不漂亮”,擁有“沒有什么女性溫柔的低沉的嗓音”,但又充滿了知識分子“優(yōu)雅、淡泊”的氣息;作為母親,她顯然并不是一個成功的范導者,傳遞給女兒的更多是“一生里總是伴著許許多多的失敗”;作為作家,“文章寫得也比較美”,但她真正的作品卻是從未發(fā)表的私密情感記錄《愛,是不能忘記的》??梢钥闯觯阽娪晟砩?,既有對“前三十年”的婦女解放經(jīng)驗的承襲,包括對傳統(tǒng)女性氣質(如溫柔)的否定,對既有的賢妻良母格局所規(guī)定的母職、妻性的規(guī)避,對工作婦女身份的自覺接受等,也有與新時期性別文化觀念較為一致的內容,如對知識女性的偏愛與首肯,對個人世界神圣性的建構與守護,等等。由此,鐘雨的形象具有了特定歷史內涵所賦予的內在張力,既被命名為“痛苦的理想主義者”,而暗含了對“前三十年”烏托邦氣息的一種保留,也可以被隱喻為“夾在書頁里的那些已經(jīng)枯萎了的花”,而代表著新時期文學對被壓抑的現(xiàn)代知識分子浪漫傳統(tǒng)的一種招魂。

    由這樣的主人公設定出發(fā),鐘雨與老干部欲說還休的婚外戀故事也就具有了豐富的解讀空間??梢宰⒁獾?,男主人公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來自他那成熟而堅定的政治頭腦,他在動蕩的革命時代的出生入死的經(jīng)歷,他活躍的思維、工作的魄力,文學藝術上的素養(yǎng)……”細究這精神力量的構成,既有面向公共空間的革命思想與實踐,也有屬于私人范疇的知識分子式的修養(yǎng)、愛好等,男主人公的魅力大致糅合了超越世俗生活之上的革命性與筑基于日常生活的普通人性這兩個不同的維度,從而體現(xiàn)出小說嘗試整合“五四”以來分別立足于個體與社會的兩種不同愛情話語的企圖。男、女主人公的精神結構基本吻合,由此奠定了兩人相戀的基礎。但需要注意的是,相似的精神結構似乎并沒有產(chǎn)生兩情相悅的平等愛情關系,鐘雨更多用崇拜乃至單相思式的方式,二十多年來熱烈而卑微地仰視著對方,但“其實,把他們這一輩子接觸過的時間累計起來計算,也不會超過廿四小時”。肉身在戀愛現(xiàn)場“缺席”,甚至只能用文字、想象等方式來模擬事實上不存在的相戀場景,使得這場苦戀一方面以情感的自主性與純粹性,彰顯了鐘雨極其強烈的女性主體意識;另一方面,當這種主體意識是以高度克制的,甚至是無我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的時候,又會因為其封閉性和靜止性,使其完成度飽受質疑——這不僅是在情感世界內部,甚至還會讓人懷疑鐘雨作家身份的有效性——如果注意到鐘雨的那篇《愛,是不能忘記的》盡管袒露了“一顆灼人的、充滿了愛情和痛苦的心”,但仍然只是自言自語、無法面世的私人札記的話,那么,鐘雨是否可以經(jīng)由寫作而成長為具有行動力的歷史實踐主體,顯然也是存疑的。

    從深層次看,這一愛情故事還在很大程度上指向了“前三十年”與“后四十年”道德倫理的轉換問題。鐘雨之所以愛而不得,并不是得不到男主人公的情感回應,而在于男主人公擁有革命時代形成的特殊婚姻——因受惠于老工人的舍命掩護,“他,出于道義,責任,階級情誼和對死者的感念,毫不猶豫地娶了那位姑娘”;另一個因素則是男主人公在1969 年因為質疑“理論權威”而慘死。在這樣的情節(jié)設計中,鐘雨殘缺而凄婉的愛情故事,指向就頗為復雜:一方面,處在“第三者”的位置上,這樣的愛情顯然不僅對革命倫理而且對傳統(tǒng)民間倫理都有所僭越,很難得到普遍認同;另一方面,這樣的愛情因為女主人公極度克制并付出了一生的幸福,且并沒有對老干部的婚姻家庭造成實質性破壞,又比較容易被諒解。更為重要的是,在反思“前三十年”激進左翼思潮的歷史轉折期,這樣的與宏大歷史存在緊張關系的愛情,很容易被看作歷史車輪碾壓下的一種個人性代價而獲得同情。正是在母親心路歷程的映襯下,女兒姍姍從個人出發(fā)的愛情選擇就顯得理所當然,這構成了對“法律”“道義”“責任”“義務”等面向公共空間的精神倫理規(guī)定性的一種反思甚至是顛覆,最終成為其以“告別革命”的姿態(tài)接續(xù)母親精神遺產(chǎn)進而建構新的自我,開啟新時期的重要依據(jù)。陳曉明因此總結為“這是對貶抑人的倫理學發(fā)起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張潔的感傷情調卻成為思想解放運動的敏銳觸角,它給‘大寫的人’注入了情感內涵”。⑤

    可以發(fā)現(xiàn),《愛,是不能忘記的》提供了一些關于愛情、婚姻乃至倫理道德的富有爭議性的看法,這構成了1980 年前后文學批評激烈交鋒的焦點所在。黃秋耘比較早肯定了鐘雨式的愛情的正當性,提出:“為什么我們的道德、法律,輿論、社會風氣……等等加于我們身上和心靈上的精神枷鎖是這么多,把我們自己束縛得那么痛苦?而這當中又究竟有多少合理的成分?”⑥在他帶有明顯歷史創(chuàng)傷的視野中,“愛情”作為個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具有“天然的”合理性,而與階級、集體、社會等聯(lián)系在一起的法律習俗、倫理道德等,則被看作是打上了“前三十年”烙印的“精神枷鎖”,需要警惕甚至被拋棄。唐摯肯定小說“渴求擺脫鐫刻著私有制度烙印的一切習慣、情感、規(guī)范和傳統(tǒng),渴求擺脫那散發(fā)著市儈氣息的、庸俗的婚姻關系,渴求精神生活高度和諧、高度豐富、高度一致的純真的愛情”,⑦進一步將精神性的愛情與世俗性的婚姻對立起來,并將婚姻與私有制勾連在一起,與作者張潔的創(chuàng)作意圖形成了直接的呼應:“恩格斯曾經(jīng)說過:‘只有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我的這篇小說,就是想用文藝形式表達出我讀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的體會”⑧。需要注意的是,從邏輯上來看,他們顯然又與恩格斯的分析大相徑庭——如果注意到“只有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這一說法,其實是恩格斯批判資產(chǎn)階級契約式婚姻所得出的結論,⑨那么,唐摯他們對“愛情”的肯定,便因脫離了特定的歷史語境而成了一種在邏輯上有問題的簡單挪用。這樣的挪用之所以如此理直氣壯,顯然在他們看來,這樣的“愛情”可以超越特定的階級性并指向普遍“人性”,以此為切入口,就可以指證“前三十年”社會在“德性政治”的維度上已經(jīng)遭遇了危機而需要被切割,同時,可以以退回到“自然人”的方式為人道主義思潮爭取浮出歷史地平線的機會。

    作為討論的另一方,有一些批評家并不認可鐘雨式的愛情,而更強調建立在階級認同基礎上的婚戀的正當性。李希凡認為,不能簡單地將“愛情”從“道義”“階級情”“同志愛”等范疇中抽離出來,并視為與之截然相對之物:“當年,在無產(chǎn)階級‘道義’的感召下,他能夠把階級情、同志愛轉化為愛情,并毅然獻給‘那位姑娘’,試問,什么樣的愛情能比這種愛情更高尚!”⑩在他看來,“愛情”需要與特定的社會歷史內容聯(lián)系在一起考察,老干部那種建立在階級情誼基礎上的愛情更有現(xiàn)實根基。肖林則進一步指出老干部的婚姻有穩(wěn)定的基礎:“老干部是出于階級情誼和妻子結合的,他們在斗爭中共同親密生活了幾十年。他們基于斗爭生活的婚姻有何市儈氣息?有何庸俗?又在哪里鐫刻著私有制度的烙印呢?”?可以發(fā)現(xiàn),李希凡等人對老干部婚姻的肯定,不僅強調了愛情所應有的現(xiàn)實煙火氣,更凸顯了愛情不僅是“情”,還有與“恩”“義”等日常倫理相連通的一面,且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恩格斯有關無產(chǎn)階級婚姻愛情的觀點,即“只有在消滅了資本主義生產(chǎn)和它所造成的財產(chǎn)關系”的前提下,才會有可能產(chǎn)生共同的“人性”,進而形成真正的愛情乃至平等的兩性關系秩序。?在立足于階級/集體倫理的愛情觀映照下,鐘雨這種偏于知識分子個人立場的愛情被認為是缺乏現(xiàn)實根基的,尤其是與社會主義倫理道德不符的。?

    從表面上看,雙方的爭議落在“愛情”上,實質卻體現(xiàn)了隱藏在“愛情”背后的對社會意識形態(tài)理解的巨大差異性。這當然與作品本身對“愛情”的“社會寓言”?化處理有關,如喬以鋼就指出:“那時女作家們講述愛情故事的動機并不單純,因為在愛情書寫的表層下,往往潛在地將20世紀50 年代至70 年代的國家倫理秩序作為批判對象”?,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爭議體現(xiàn)了文學研究在回應70 年代后期歷史轉折時所出現(xiàn)的內部分化甚至危機——無論是黃秋耘等人借助知識分子的創(chuàng)傷愛情所建立的斷裂性史觀,還是李希凡等人通過堅持階級認同式婚戀所表現(xiàn)出來的連續(xù)性史觀,都企圖用相對簡單的方式來處理復雜的歷史轉折對于文學知識轉型的挑戰(zhàn),他們更多的是在個人情感與共同體倫理、自然性與階級性、知識分子與工人階級等多重二元對立關系中,選擇了其中一端作為自己的站位,而沒有去好好處理更具挑戰(zhàn)性的二元對立結構問題,因而只是折射了過渡時期意識形態(tài)的爭斗乃至分裂,沒能導向更具統(tǒng)合性的社會文化構造。

    伴隨著李子云、吳黛英、劉慧英、金燕玉、盛英等一批女性研究者陸續(xù)介入對《愛,是不能忘記的》的討論,一種立基于“女性”的文學研究維度逐漸形成氣候,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對上述討論的延伸和轉移。早在1980 年,李子云就試圖從女作家的創(chuàng)作角度來把握《愛,是不能忘記的》,認為其“不失為一篇有新意、有特色的作品”,但她并不認同張潔所謂“痛苦的理想主義者”的說法,認為鐘雨式的愛情理想與當下現(xiàn)實生活距離太遠,無法“與大多數(shù)人的迫切需求相統(tǒng)一”?。數(shù)年后,李子云又認為《愛,是不能忘記的》這一類側重于“表現(xiàn)內心”的作品,雖然是基于女性本身的氣質及傳統(tǒng)道德對于女性的規(guī)范而產(chǎn)生,但“打破了文學無不直接表現(xiàn)政治、政策方面的重大問題的單一局面?!貏e是打破了幾十年來不允許接觸有關人性問題的禁忌”?。有意思的是,其后李子云的評價又發(fā)生了變化,她肯定《愛,是不能忘記的》揭露了“存在事實上的男女不平等”,但又“并不贊成諸如以女性的觀點重新改寫歷史、組合社會等主張”,更批評女性文學將“婦女或人的自我意識”簡單理解為“性愛的意識”,實際上具有“某種程度的貴族化傾向”。?在這一系列對《愛,是不能忘記的》等作品的評論中,李子云對“女性文學”研究維度的建構呈現(xiàn)出鮮明的介入現(xiàn)實的意識:一方面,通過對女性問題尤其是女性情感問題的凸顯,一定程度上賦予了女性文學反思“前三十年”歷史創(chuàng)傷的功能;另一方面,盡管承認女性問題的特殊性,但又不因此主張女性問題需要被優(yōu)先處理,而希望它與其他人群的訴求能形成一致,這實際上又很大程度地承襲了基于“人民性”的思考格局,從而保留了“前三十年”的理論積習。在這樣復雜的關系處理中,大概可以感覺到李子云試圖以“女性文學”維度探索兼顧“斷裂”與“延續(xù)”的新的文學研究范式的努力,但同時她也表現(xiàn)出了某種耐人尋味的左右徘徊性——如何在“斷裂”與“延續(xù)”的博弈間尋找超越二元對立的合適站位,如何在女性的特殊利益訴求和大多數(shù)人的普遍訴求之間尋找讓渡空間,如何使之真正具有理論生產(chǎn)性而不是流于和稀泥。在新的總體性社會意識形態(tài)尚未建立起來的前提下,這樣的“女性文學”研究顯然還沒有足夠的能力來獨自推進這些難題的解答,反而可能因為在“女性”與“大多數(shù)人”之間游移不定而很難得到普遍認同。

    與李子云有所不同,吳黛英對于《愛,是不能忘記的》等作品的關注,主要落在“女作家特有的筆調”上,并用“孤獨者”“感傷”“內心世界”等具有女性本質主義色彩的概念來加以描述,?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之前討論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將研究格局從社會文化場域轉移至相對封閉的女性文學領域。在其后的論文中,吳黛英正式使用了“女性文學”這一新概念,來研究包括《愛,是不能忘記的》在內的女作家作品,并歸納出了新時期“女性文學”的一系列特征:“多日常生活的細波微瀾,多女作家們所熟悉的普通平凡的小人物,多家庭、婚姻、友誼這樣一類與人生比較接近的題材和內容??傊宰骷乙话銇碚f比較喜歡并擅長于寫‘小題材’、‘小人物’和‘小事件’”?!稅郏遣荒芡浀摹分匀匀槐徽J為是“成功之作”,在她看來,是因為女作家的創(chuàng)作具有“從兩性間這種生理和心理的差異出發(fā)”的“情大于理”的特點,而學界應該對這一特點保持理解與認可。?可以說,通過對《愛,是不能忘記的》等作品的評析,吳黛英大致給出了一個較為完整的“女性文學”理解,即以具有本質主義意味的女性“自覺意識”為立足點,將與時代社會有所區(qū)隔的“寫‘小題材’、‘小人物’和‘小事件’”作為“女性文學”的基本追求,以“情大于理”當作女性作家處理自身站位的合法依據(jù)。?經(jīng)過這樣的降維處理,“女性文學”便以承認既有文化積淀所造就的“女性”特殊性為基點,在很大程度上蛻變成了“女性”自己的文學,由此規(guī)避了李子云將“女性文學”置于社會意識形態(tài)重建格局之中而可能遭遇到的理論挑戰(zhàn),并將社會轉型思潮對于文學研究范式轉換的要求置換為文學場域內部秩序的重組,邊緣的、情感的、審美的“女性”敘事逐步抑制并取代主流的、理性的、現(xiàn)實的宏大敘事的過程。

    還有一些女性文學研究者則試圖通過凸顯女性“自我發(fā)現(xiàn)”和“自我表現(xiàn)”的重要性,在《愛,是不能忘記的》這一類作品中探尋更為激進的女性文學研究空間。劉慧英認為這些創(chuàng)作“標志著女性自我意識逐漸覺醒的過程,是女性要求有人的尊嚴、平等的表現(xiàn)”;?金燕玉進一步將張潔所書寫的另類愛情從特定社會語境中抽離出來,視之為女性主體建構的表現(xiàn),并賦予其可以凌駕于倫理道德體系之上的正當性,指出:“對所謂‘變心’‘背叛’行為已不是用通常的道德去簡單地進行判斷和譴責,而是用愛情的尺度去衡量和剖析,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盛英則將愛情放大為一種女性特有的情感力量,并將其放在人性與政治性彼此對抗的格局中而予以肯定:“張潔銘記《愛,是不能忘記的》,她率先把愛情題材從單純的政治文化模式中走出來,進入到更高的人性追求中”。?在這樣的“女性文學”研究格局中,伴隨著女性立場的日益彰顯,鐘雨式的愛情被逐漸從原先的道德倫理爭議性抽離出來,與一種相對獨立的女性自我意識的生發(fā)勾連在一起,其關涉的議題復雜性被進一步收縮,最終被納入與現(xiàn)實政治文化相對立的抽象的“人性”覺醒格局中,從而以對女性個人的肯定為出發(fā)點,以私領域獨立于并且優(yōu)先于公領域為邏輯架構,建構出了女性及女性文學可以從歷史地平線上噴薄而出的依據(jù)。

    可以說,上述幾種對于《愛,是不能忘記的》的分析,從不同的方向致力于為作品中的女性及其情感遭際正名,并試圖為既有的文學研究體系添上“女性”維度。這一努力,既包含著對之前婦女解放實踐及其文化表述的一種反思,即“針對50—70 年代婦女解放理論的性別觀念及其歷史實踐的后果”,希望“從‘男女都一樣’的文化表述中分離出來”,試圖“將性別差異正當化”,?更為重要的,其中還體現(xiàn)了歷史轉折對于文學研究話語重構的需要——置身于社會分化/觀念分化所帶來的個人與共同體之間的緊張對峙格局中,“女性文學”的出現(xiàn),某種意義上可以被視為階級話語在一定程度上失效之后,為紆解既有政治文化格局中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爭議難題,通過對建立在新的身份政治基礎上的個人及文學命名方式的探索,潛在地指向新的文學共同體甚至社會共同體的建構。但另一方面,“女性文學”研究內部對于女性及女性文學的不同理解及其各自所面臨的問題,也表明,無論是選擇介入、降維還是轉移,“女性文學”研究的探索盡管別開新路,但如何在歷史脈絡中有效承接好既有理論難題并創(chuàng)造性地加以推進,并不能一蹴而就。

    二、“婦女文學”的建構:域外資源譯介及其本土化努力

    與“女性文學”創(chuàng)作及批評的發(fā)生形成某種呼應,域外尤其是歐美發(fā)達國家的女性文學研究資源也在這一時期逐漸進入中國,構成了討論當代中國女性文學研究興起的又一個值得關注的維度。如果說在歷史轉折時刻,“女性文學”創(chuàng)作更多是以文學的方式來回應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復雜的接續(xù)/斷裂關系的話,那么,女性文學研究資源的譯介顯然并不只是簡單的知識植入或復制行為,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別求新聲于異邦”的知識選擇、重組,甚至再造的意味。如何在“譯介政治”的視野中來把握域外女性文學研究資源的進入,呈現(xiàn)被大而化之的西學東漸這一描述方式所遮蔽的知識轉型的復雜性以及隱身于其后的知識生產(chǎn)者的各種細致考量,也成了討論20 世紀80 年代女性文學研究興起乃至人文知識轉型所需要重視的問題。

    1981 年,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朱虹發(fā)表了《美國當前的“婦女文學”》?,第一次較為系統(tǒng)地介紹了19 世紀后期以來美國的女權運動與婦女文學的發(fā)展狀況,特別是梳理了“婦女意識”這一后來被廣泛使用的概念,被認為是從理論上為“現(xiàn)代”意義上的女性文學研究在新時期中國的發(fā)生提供了鏡鑒。之所以會有這篇論文,按照朱虹的回憶,緣起于她的域外訪學經(jīng)歷。1980 年,作為“哈佛燕京學社與中國中斷聯(lián)系30 年后的第一批訪問學者之一”,朱虹來到美國哈佛大學訪學,“記得當時讀過E·肖沃爾特(Elaine Showalter)的《她們自己的文學》(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盡管她談的是英國女性文學的傳統(tǒng),但對我的啟發(fā)不僅限于英國,也不僅限于文學,而是啟發(fā)了我從性別角度而來的‘女性意識’,這為我打開了新的研究空間?!?該論文因此可以被看作是20 世紀七八十年代之交中西知識生產(chǎn)重新互動的結果,它從“婦女文學”這一特定領域折射了處在歷史轉折中的中國學界如何從特殊的歷史站位出發(fā),汲取異域新知,進而調整既有人文知識體系的過程,值得關注。

    《美國當前的“婦女文學”》一開始就指出:“當前婦女文學的熱潮是六十年代后期女權運動引申出來的”,由此從三個方面對美國“女權運動”這一“婦女文學”的前提展開了分析。首先,將女權運動與20 世紀60 年代美國左翼運動低潮聯(lián)系在一起進行考察,認為,因為“無產(chǎn)者”這一概念的失效與退場,才使得“婦女階級”可以作為一種新的替代性名稱/力量粉墨登場,女權運動因此可以納入左翼革命的脈絡中,被視為對其的一種差別化的接續(xù)與發(fā)展。其次,朱虹注意到美國女權運動“從歷史淵源來講,可以說起始于一百二十多年前的黑人解放運動。最早的婦女運動也是婦女爭取參加廢奴運動的權利”。這一歷史追溯,使得女權運動又與黑人民權運動這樣的少數(shù)族裔抗爭運動勾連在了一起,因此,它被認為既分享了亞文化特有的對于主流文化的抗爭性,又在亞文化內部與之對抗并成為一種反動。再次,文章認為美國女權運動興起最根本的緣由,還在于“機械化的發(fā)展與教育的普及”所導致的婦女處境的變化,即“受過教育的中產(chǎn)階級白人婦女”似乎獲得了“平等的就業(yè)機會”,但“美國生活方式本身又迫使她必須呆在小家庭里為消費而奔跑”。在巨大的雙重壓力下,“既操家務又有職業(yè)”的“超級婦女”們普遍產(chǎn)生了對現(xiàn)實的不滿以及試圖改變自身處境的強烈愿望,促使女權運動最終成為可能。

    擱置在上述討論格局中,美國女權運動的內涵就顯得相當駁雜:一方面,女權運動盡管立足于婦女群體,但其實它與其他抗爭性社會運動之間存在著疊合、交錯、替代等諸種關系,這使得它既可以大致被歸總在左翼思潮之內,又不局限于此,既與階級問題、種族問題等有關,也在很大程度上指向了對其的反動乃至克服,可以被看作是社會“總體性”變革運動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引入“超級婦女”作為女權運動興起的主要依托力量之后,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女權運動就不能被簡單理解為具有整體意義的“婦女”運動,而更應被看作是“受過教育的中產(chǎn)階級白人婦女”群體自我賦權的運動。在此前提下,階級、種族等維度顯然都將被排除在外,女權運動社會關涉度因此相當有限,正如貝爾·胡克斯(Bell Hooks)所批評的,白人女權主義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婦女們可以超越民族和種族的界限形成政治聯(lián)合的可能性”。?這樣的對女權運動興起緣由的梳理,在邏輯上顯然是具有纏繞性的。

    基于這樣的背景分析,《美國當前的“婦女文學”》在主體部分對“婦女文學”及“婦女意識”概念所進行的討論,也就相當耐人尋味。作者指出,“婦女文學”對“‘女權運動’和‘婦女研究’作出了有力的反響”,“促成了學術研究重新發(fā)掘和評價文學史上女作家的作品,批判過去文學史對女作家的貶低和忽略”。作為評價“婦女文學”的主要標準,“婦女意識”這一核心概念至關重要:“婦女研究圍繞的一個中心觀念是‘婦女意識’,婦女文學的批評標準也還是‘婦女意識’”,如何理解這一概念因而成為該論文的重點所在。朱虹認為,“婦女意識”作為“一個橫跨國界、種族和社會存在的抽象概念”,來源于法國女作家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在《第二性》中從存在主義視域對婦女問題的發(fā)現(xiàn)。很大程度上,“婦女意識”被認為是婦女之為婦女的本質規(guī)定性,但長期以來由于受男權壓抑,處在“第二性”境遇中的婦女,其“婦女意識”逐漸喪失。要恢復婦女真正的“自我”主體角色,就需要喚醒、激活甚至重構“婦女意識”。從具有鮮明女權主義色彩的先驗的“婦女意識”出發(fā),英國女作家伍爾夫(Adeline Virginia Woolf)的《一間自己的房間》被認為是提出了“以‘婦女意識’為中心的文藝觀”:“婦女的特殊生活條件決定了她在觀察世界和分析性格方面的特點以及這種特點決定她在創(chuàng)作中最適合采用的體裁”,倡導“創(chuàng)造一種有自己的特點的婦女文學”。這里的“婦女意識”顯然帶有本質主義特征,具有與男性世界相區(qū)隔乃至對立的色彩。有意思的是,朱虹在其文章中指出,學界對“婦女意識”的理解有一個逐漸深化的過程,因認識到文藝領域中存在著的“歪曲丑化的婦女形象是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結構在政治、經(jīng)濟方面的需要反映在文藝中的結果”,開始將美學問題與政治經(jīng)濟學的闡釋打通,“婦女文學”研究由此具有了回應現(xiàn)實的意識,在此基礎上嘗試走出形式主義批評藩籬,“與現(xiàn)實緊密結合”,進入了20 世紀30 年代的“左傾的文藝批評傳統(tǒng)”,并指向了“一個文藝批評中的根本問題,即作家的社會存在、意識形態(tài)與創(chuàng)作的關系……所以,也可以說‘婦女意識’角度的批評還多少是屬于歷史主義和社會學觀點的批評”。據(jù)此,“婦女意識”這一概念一定程度上獲得了社會歷史維度,而具有了某種可以嵌入歷史/現(xiàn)實結構的理論生產(chǎn)性。

    可以看到,在朱虹的視野中,“婦女意識”主要源自先知先覺的知識女性及其創(chuàng)作的“婦女文學”,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其之前將美國女權運動的主體定位為“受過教育的中產(chǎn)階級白人婦女”群體的說法相一致。不同的是,《美國當前的“婦女文學”》勾勒了“婦女意識”從抽象的觀念層面到文學敘事層面,最終到政治經(jīng)濟層面的復雜遷徙與轉化過程——這既可以被看作一個概念史意義上的語詞不斷被歷史化的過程,也可以被視為由其統(tǒng)領的文藝創(chuàng)作及批評實踐不斷尋找對話乃至斗爭對象從而其內涵逐漸豐富起來的過程。由此,“婦女意識”似乎可以擺脫因為定位在“受過教育的中產(chǎn)階級白人婦女”群體而產(chǎn)生的本質主義預設,在一定程度上打通自我與現(xiàn)實、觀念與實踐、文藝與政治等一系列二元對立項,并通過婦女文學及婦女文學批評而找到接通地氣進而拓展當代知識生產(chǎn)的有效路徑,從而大致彌合了之前關于美國女權運動分析中所產(chǎn)生的悖論。

    作為一種印證,《美國當前的“婦女文學”》的后半段還以“婦女意識”為依據(jù),對19 世紀后期以來的美國婦女文學的發(fā)展軌跡進行了歷史分期,認為:第一代作家以伊迪斯·沃頓(Edith Wharton)等為代表,“大部分用傳統(tǒng)的眼光看待世界,她們寫出了婦女在狹隘天地中的苦悶,但還缺乏明確的作為女性的自我意識”;第二代作家以弗蘭納里·奧康諾(Flannary O’Connor)等為代表,“更明確地譴責男女不平等,并且把婦女的處境作為一個社會問題提出來”;第三代以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等為代表,“抗議的基調更尖銳,把婦女問題跟全社會的不合理狀況,甚至跟人類存在的荒誕狀態(tài)聯(lián)系起來,而且有更多的心理深度”??梢哉f,朱虹以“婦女意識”的發(fā)育程度為標尺對三代女性作家的區(qū)分相當清晰,并借助具有社會進步論意味的線性歷史描述方式,一定程度上探索了建構不同于主流文學史的“婦女文學史”的可能性。但需要指出的是,這里的“婦女意識”,其內涵相對靜止固定,主要與女性自我的發(fā)現(xiàn),批判男女不平等,呼喚建立在良好兩性結構基礎上的社會正義等內容勾連在一起,很明顯屬于20世紀60 年代之后的現(xiàn)代女權主義的范疇。這樣的“婦女意識”,顯然還沒能真正“嵌入一個特定時期”,“把發(fā)生在女人身上的事和時代的其他發(fā)展聯(lián)在一起”,?并依據(jù)具體的社會歷史語境與文學形態(tài)相應地發(fā)生變化。憑借這樣相對固定的“婦女意識”直接去評判婦女文學的發(fā)展歷程,就會面臨類似于瓊·斯科特(Joan W.Scott)所提出的“去歷史化”的質疑:“到底‘婦女’是一個單一的范疇,還是一個具有極大差異的范疇?到底‘婦女’是先歷史而存在,還是歷史所形成的社會范疇?”?當抽象的概念無法與具體的社會歷史語境結合而被賦形的時候,概念與作品、立場與語境、當下與歷史之間的不匹配甚至斷裂也會是顯而易見的,因而,作者對于“婦女意識”這一概念的具體使用,并沒有真正貫徹其在理論史層面所希冀的那種開放而流動的建構主義思路,“婦女意識”概念也就沒法擺脫其優(yōu)先于并且凌駕于現(xiàn)實之上的位置預設,由此出發(fā)來評判婦女文學和建構婦女文學史在操作層面就會存在隔膜而帶來問題。

    大致來說,《美國當前的“婦女文學”》以“婦女意識”為核心展開的對于美國女權運動和婦女文學的譯介,致力于建構一種不同于主流的另類文學理解并努力賦予其正當性,但在概念內涵的把握、邏輯的推演乃至理論框架的設定等方面,仍然留下了一些問題。這固然體現(xiàn)了美國婦女文學在其崛起過程中本身所具有的復雜性以及由此所造成的理論深描的困難,但如果引入譯介學的視野來加以考察的話,那么或許可以說,隱藏在這些問題背后的像朱虹這樣的譯入地學者特定的問題意識、知識結構與文化選擇可能更值得關注——對朱虹而言,“婦女文學”到底意味著什么;她所理解的“婦女文學”與典范意義的“婦女文學”是否一致;“婦女文學”的譯介對其既有的知識結構到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等等。

    正是在這樣的追問下,《美國當前的“婦女文學”》與作為其學習藍本的美國學者肖瓦爾特的《她們自己的文學——英國女小說家:從勃朗特到萊辛》?之間的關系,在“影響的焦慮”的意義上,就有必要進行清理。可以注意到,盡管后者討論的是19 世紀以來的英國女性寫作,但是兩者之間的相似性還是顯而易見的,比如說都努力論證“女性寫作”(或者說“婦女文學”)作為“一種亞文化的產(chǎn)物”如何“在與占優(yōu)勢的主流文化的關系中演變”,并逐漸浮出歷史地表,最終“不帶性別痕跡地參與文學主流”?,比如說都強調“女性意識”(female consciousness)之于“女性寫作”的重要性,“寫小說的女人從來都是有自我意識的,只是她們很少作出自我界定”。?再比如說,兩者都分別將近百年來的英美女性文學劃分為三個時期,雖然具體劃分時限略有不同,但還是可以明顯看到《美國當前的“婦女文學”》的劃分標準基本參照了肖瓦爾特。?

    需要指出的是,兩者之間仍然存在值得關注的差異性。首先,肖瓦爾特并不認為存在著一種“集體”意義上的“女性意識”,而更強調“女性意識”具有代際性特征,是每一代女作家在其特定的歷史境遇中形成的自我意識?!皬哪撤N意義上說,每一代女性作家都發(fā)現(xiàn)自己并沒有歷史,被迫再次重新發(fā)現(xiàn)過去,一次又一次地鍛造屬于自己性別的意識”。其次,她并不認同那種本質主義意義上的“女性文學”理解,認為所謂“‘女性文學’應自覺地共同專注于清晰地表達女性經(jīng)驗,并‘在自身驅動力’的指引下進行自主的自我表達”的說法,是值得反思的“女權主義烏托邦思維”的產(chǎn)物,更應該“寬泛地看待女性文學傳統(tǒng),把它同更大范圍內女性自我意識的演變過程、同任何一個少數(shù)群體在與主流社會的關系中找到自我表達方向的方式聯(lián)系起來”,“女性文學”因此并不簡單地等同于“女性主義文學”。?在這樣的認識基礎上,她認為女性文學研究“考察的并非天生的性別態(tài)度,而是在特定的地點和時間段內,女作家自我意識轉化為文學形式的方式”,由此大致歸納出了英國女性文學經(jīng)歷的“女性的(Feminine),女權的(Feminist),女人的(Female)”三個發(fā)展階段,但頗有意味的是,她特地強調了女性文學史甚至女作家個人創(chuàng)作軌跡的多元性,無法被納入到單一的線性歷史描述框架中。?

    以這樣的論述作為參照,就可以發(fā)現(xiàn),盡管《美國當前的“婦女文學”》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歸入《她們自己的文學——英國女小說家:從勃朗特到萊辛》的跨國傳播譜系中,但是其在概念界定、邏輯架構乃至歷史觀念等方面,還是呈現(xiàn)出了某些值得進一步討論的異質性,如對于“婦女意識”的女權主義維度的格外強調,對于“婦女文學”研究與左翼文學批評關系的關注,還有對于文學線性描述模式的偏愛等。這些異質性因素表明,譯介者并沒有完全蟄伏在母本典范的陰影下,而是一定程度上對其有所保留、選擇甚至改造的,這正可以被視為譯介者在本土語境中形成的主體性的一種體現(xiàn)。但因此而出現(xiàn)的諸如名與實、史與物、內與外等尚未進一步理順的問題,也意味著,譯介者試圖賦予歐美婦女文學知識體系的新的闡釋維度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外在于這一體系而有待于進一步完成的,或者更準確地說,譯入地的問題意識與譯出地的知識資源尚未很好地對接、碰撞與整合,產(chǎn)生出新的更有闡釋力的知識范疇。

    這樣的具有過渡意味的“婦女文學”理解,顯然折射了歷史轉折期人文知識體系方興未艾的變動狀態(tài),其后會如何演變,在反哺的意義上又會給學術生產(chǎn)帶來怎樣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探討??梢砸灾旌?0 世紀80 年代前后對于《簡·愛》闡釋的變化為例,來看看被譯介進來的“婦女意識”及“婦女文學”如何演繹出了更為明晰的發(fā)展軌跡,并影響了研究者的知識構成與價值判斷。在發(fā)表于1979 年的《〈簡·愛〉——小資產(chǎn)階級抗議的最強音》中,朱虹將簡·愛定位為有“人格和尊嚴”的“英國小資產(chǎn)階級婦女的典型形象”,認為這一形象代表了英國小說中的“新式主人公”,通過她,小說一方面樹立了“人的價值、人的精神世界的豐富、人(哪怕是孩子)的感情和尊嚴的不可辱不可犯”的時代精神的正當性;另一方面,則“對英國貴族資產(chǎn)階級統(tǒng)治的不合理性,對他們所代表的價值的空虛和虛假進行了強有力的揭露與抨擊”,并“深邃激越地控訴了踐踏人的價值、浪費人的生命的資本主義制度”。由此,她認定小說的主要價值在于代表了當時的進步力量對不平等社會秩序的反抗:“當英國工人階級在文藝上還沉默的時候、當社會主義革命還沒有提到日程上的時候,簡·愛式的抗議確實起到抨擊現(xiàn)存秩序不合理性的戰(zhàn)斗作用”。?

    在1987 年發(fā)表的《〈簡·愛〉與婦女意識》中,簡·愛的意義則主要被朱虹認為是以“我不是天使,我就是我自己”這樣的現(xiàn)代婦女意識顛覆了“家庭中的天使”這樣的傳統(tǒng)理想婦女形象,簡·愛的故事成為自覺挑戰(zhàn)男性中心主義歷史書寫的“‘她’的故事(her story)”:“透過表面上規(guī)范化的故事程式,《簡·愛》全書激蕩著婦女對男性壓迫著的憤怒抗議和要求男女平等的呼聲”,并指出《簡·愛》的“婦女意識”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揭露、控訴男性的壓迫;與‘家里的天使’模式針鋒相對,塑造作為強者的正面婦女形象;真實地描寫婦女的天然感情”。她認為小說的最大貢獻在于呈現(xiàn)了兩性之間的不平等關系:“它把這部小說第一層次的社會意義推向縱深,挖掘出階級社會貧富對立背后的一種更廣泛、更有普遍性的矛盾,即男性對女性的壓迫”。?

    對照兩篇論文,可以發(fā)現(xiàn),朱虹對于《簡·愛》的討論,大致經(jīng)歷了從馬克思主義文學社會學向女性文學研究范式的轉型,借助“婦女意識”這樣的理論發(fā)明,她將簡·愛從反抗資產(chǎn)階級價值觀的小資產(chǎn)階級典型代表還原為反抗四位男性壓迫的女性強者。這一處理,在女性立場上顯然要比《美國當前的“婦女文學”》更為激進,在社會介入度上卻有所退卻——朱虹顯然已經(jīng)不再糾結于是否要在“婦女意識”中嵌入社會內容,也不再討論“婦女文學”的時代意涵,而更多想要強調“理直氣壯地把女人當作女人來描寫”,甚至要“充分而大膽地描寫女人的‘偏見、觀念、激情和規(guī)范’”,才能“真正在文學中確立婦女的主體意識”。?當“婦女文學”最終蛻變?yōu)檫@樣的邏輯設定時,當然可以說,它在某種程度上為新時期中國的文學研究體系重構提供了一個新的資源和參照,但不同的闡釋語境、不同的問題意識、不同的理論脈絡碰撞所形成的異質性,顯然還是沒能成為構想新的在地化知識生產(chǎn)的起點,相反,“婦女文學”話語在自覺不自覺地終止了與時代社會的對話之后,很大程度上蛻變?yōu)橐环N似乎可以自成一體、自我繁殖的獨立邏輯,從而封印了其內蘊的革命性能量。類似于“婦女文學”這樣的域外理論資源的進入,到底是拓展了知識生產(chǎn)的縱深度,還是會因為用一種研究維度簡單替代另一種維度而產(chǎn)生新的研究盲區(qū),仍然是值得商榷的。

    三、從女性文學研究到婦女研究:個人經(jīng)驗知識化的多元路徑探索

    進一步討論新時期“女性文學”研究的發(fā)生問題,可以發(fā)現(xiàn),作為鏈接知識與社會的中樞,知識分子尤其是知識女性在知識轉型中的作用值得探討——她們如何理解20 世紀70 年代末開啟的歷史轉折,如何將自身的經(jīng)驗“文學化”乃至“知識化”,如何在新的知識生產(chǎn)格局中推動“女性”這一新的立場/資源浮出歷史地表……在這一過程中,個體經(jīng)驗中的“女性”、認知范疇中的“女性”與知識生產(chǎn)中的“女性”到底構成了怎樣的關系,無疑是觸及“女性文學”研究乃至女性研究肌理深處的核心問題??梢砸援敶袊鴭D女研究奠基者之一的李小江為個案,來看看女性個體經(jīng)驗如何進入文學研究,并在知識/學科的分化與整合中最終轉化為具有“轉型中國”特點的婦女研究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更強調以“婦女”而非“女性”為旨歸,顯然涵蓋著李小江獨特的生命體驗和性別文化理解。

    在個人回憶中,李小江提供了一個頗具文學色彩的自我成長故事,并將之作為一個個案來回溯婦女研究在新時期中國女性知識群體興起的現(xiàn)實/情感基礎。作為與新中國共同成長的一代,1951 年出生的李小江其童年記憶明顯打上了“前三十年”婦女解放實踐特有的烙?。骸靶r候我比一般男孩子還‘野’,喜歡爬樹、翻墻、打彈弓,不喜歡穿鞋,更不喜歡梳頭”,同時,這也指向了“男女平等”的社會氛圍所內蘊的性別意識的缺失:“在一個‘平等’的社會環(huán)境中,要自覺認識自己的性別身份是困難的,我知道自己是女人,卻不認為‘她’有什么特殊含義,不知道‘她’與男人有什么不同”。也因此,“生為女性”的自我身份覺醒被定格在了一個特殊時刻,一個父親在“文革”中挨批斗同時也是在場的女兒月經(jīng)初潮的重合時刻:“一時間,黑色的墨汁和紅色的血仿佛交織在一起,無情地將我拋擲在做女兒的憤怒和做女人的屈辱中……那時,我恨自己生為女性”。?這一富有戲劇性的場景敘述,傳遞出了相當豐富的信息:于歷史洪流中觀看父親被辱的創(chuàng)傷體驗顯然成了女性意識覺醒的一種催化劑,但對女兒角色的自覺認同,使得這種覺醒并不是以類似挑戰(zhàn)父權制這樣的子女一代慣常的方式來進行的,而是以父女聯(lián)盟的方式來共同應對外部世界的殘酷,這使得女兒的覺醒更多帶有反抗國家父權制而非家庭父權制的意味而具有了特定的時代內涵。疊合于其上的月經(jīng)初潮的慌亂與恐懼,無疑以身體為中介,既提示了成長時刻的到來,又宣告了生理意義上的“男女平等”的不可能,也指向了對“前三十年”婦女解放實踐中性教育缺失的反思。

    有意思的是,在李小江的敘述中,構成其從事婦女研究直接動力的,并不是上述的個人創(chuàng)傷經(jīng)驗,而是新時期初期基于自身經(jīng)歷所發(fā)現(xiàn)的相當不愉快的“婦女解放”陷阱:“一個新的陷阱,一個雙重角色、雙重負擔、雙重人格的當代女性的陷阱”。?李小江的這一說法充滿了張力,一方面她意識到了在“前三十年”“男女平等”話語影響下的個人成長道路,使她形成了“獨立的人格”,“獨立的行為方式和價值標準”,并將事業(yè)作為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主要目標;另一方面,“婚姻和生育”這樣的事件的發(fā)生,又使她領悟到為人妻、為人母的女性日常生活角色的無可替代性。因此,所謂“雙重角色”陷阱的說法,其實頗為糾結,既彰顯了她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認可了“前三十年”婦女解放實踐之于其個人主體性的塑造,也表現(xiàn)出了她在反思這種主體性構造過程中對基于身體經(jīng)驗的“女性”自我意識的一種強化。

    從這樣的個人“生命體驗”出發(fā)并試圖想要回應,1979 年,李小江選擇了攻讀“西歐文學”專業(yè)碩士學位,意欲以文學研究的方式來為自己也為同時代的婦女群體“尋找歷史”。?此后,她陸續(xù)撰寫了一批以“文學中的婦女和婦女形象”為主題的論文,這些論文或者聚焦歐美文學關于社會轉型中婦女困境的描繪,?或者分析二戰(zhàn)后日本女作家對于種族歧視中婦女屈辱命運的揭露,?或者討論當代女性文學中職業(yè)婦女所面臨的“女性雄化”“角色緊張”“尋找自我”等問題,?或者呈現(xiàn)中國婦女創(chuàng)作傳統(tǒng)的發(fā)展軌跡及其現(xiàn)代演變,?或者探究文學創(chuàng)作模式中的性別差異,?等等。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論文議題豐富,視野開闊,試圖征用古今中外各種文學資源來把握婦女生命的真相。有意味的是,在這里文學其實只是研究對象或場域,而具有“現(xiàn)實感”的婦女問題才是分析的出發(fā)點。這樣的討論,顯然并不是在文學內部打開的,而更多的是從外在的婦女維度進入,因而結論往往是以這樣的文學社會學形態(tài)出現(xiàn):

    西方各國的現(xiàn)代婦女文學,是在資本主義基礎上,中產(chǎn)階級發(fā)展壯大的正常產(chǎn)物,是婦女覺醒的文學。而中國的現(xiàn)代婦女文學,則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環(huán)境中,一場革命運動的產(chǎn)物,它超前于社會基礎出現(xiàn),是覺醒婦女的文學。?

    因為在女性文學研究中旗幟鮮明地將回應自身“身為女人”的困惑的預設放置其中,李小江所希冀的“婦女”與“文學”的結合,因此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情懷與政治性指向,這顯然與當時大多數(shù)學院派女性文學研究者更注重“審美文學性”的研究站位有所區(qū)別。從這樣的設定出發(fā),她逐漸意識到,文學價值并不等同于社會價值,?文學領域無法只是接受社會維度的考量和質詢,僅僅從文學入手,很難真正觸及“女人的生存原因和歷史命運”。?

    基于這樣的認識,李小江逐漸領悟到文學研究乃至人文學研究“科學化”的必要性:

    女性的問題實則是人自身的問題:與人的進化同步,與人的存在同構。對女人的認識,必須借助科學的方法(盡管它是不完善的)去反思人類的全部存在,并將牽動著眾多的乃至整個人文學科。51

    這一反思頗有意味,既發(fā)現(xiàn)了就婦女論婦女的研究視野的有限性,又暗示了僅從文學這樣的情感/審美產(chǎn)品進入婦女問題領域可能產(chǎn)生限制與盲區(qū)。至此,以“婦女”為原點,探索對“人”的整全性理解,并在此基礎上打破女性文學研究的藩籬,在“學術”和“政治”的雙重視野中,建立具有多學科共同參與的“婦女研究”(婦女學),才成為其嘗試在更大的知識生產(chǎn)格局來學術化個人經(jīng)驗的一種選擇。52基于這一建立在人生經(jīng)驗基礎上的學術道路探索,李小江的“婦女研究”所表現(xiàn)出的問題意識、研究立場、邏輯理路等,便呈現(xiàn)出了某種與學院派女性研究有所區(qū)別的獨特性。

    比如,分析新時期婦女研究勃興緣由時,李小江會推己及人,特別關注知識女性的“女性意識”所發(fā)揮的巨大作用:“知識婦女對十年浩劫乃至歷次政治運動中婦女特殊命運的反省和對女性角色扭曲的控訴,特別集中地表現(xiàn)在新時期早期女作家的作品中。解放以來長期壓抑的女性意識終于萌發(fā),是以發(fā)出‘女性的聲音’和女性的困惑面諸社會的”。在此基礎上,她認識到:“作為真正的婦女解放運動,除了政治、經(jīng)濟等等的社會變革和保證之外,必須伴之以一場意識和文化的革命”。基于對女性文學作品表達的“女性意識”的深刻認同,李小江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在社會生活場域展開的“前三十年”的婦女解放運動所存在的婦女群體自身意識/性別文化觀念缺失的問題,并將之作為新一輪婦女解放的主要突破口。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強調了“女性意識”覺醒的重要性,但她是將“女性意識”放在“政治、經(jīng)濟等等的社會變革和保證”的前提下來討論其推進的可能性的,是將其作為“婦女解放”整體系統(tǒng)工程中的一環(huán)來看待的,并沒有將其孤立起來而與歷史相割裂,相反,因為認識到“中國的婦女解放是特定的歷史范疇中特殊的意識形態(tài)產(chǎn)物……中國婦女解放和西方女權運動出自完全不同的兩種根系”,因而“女性意識”更多被認為是她們這代人經(jīng)歷了“男女平等”的社會生活之后所需要解決的新問題:“即使是在男女平等的社會生活中,婦女仍然有自己的不同于男人、而且也不希冀與男人等同的需求和問題”。53在這一認識框架中,“女性意識”作為一個反思“前三十年”婦女解放史的概念,仍舊是試圖被嵌入歷史實踐之內而不是從外部來加以理解的,但這一概念如何在強調自身與“男女平等”話語對峙的同時,建立起二者之間新的內在關聯(lián),從而使其獲得不同于域外自由主義女性主義知識體系那種“女性意識”的新內涵,仍有待補充。

    比如,在思考新時期初期婦女問題的特點和形態(tài)時,李小江會自覺地以研究者站位的移動來呈現(xiàn)不同的婦女問題理解方式:一方面,她認識到改革是“多年來求之不得的好事”,“沖擊著政體中的官僚主義、理論界的教條主義、經(jīng)濟上的平均主義和每個人的惰性”,但另一方面她也發(fā)現(xiàn)改革“沖擊著女人”:“我們不能不正視女性在社會生產(chǎn)中的生理問題和生育問題;在實力競爭中,婦女普遍素質偏低和雙重角色性質,顯然于女人及包容女人的企業(yè)競爭不利”,然而,婦女所遭遇的這一系列問題“卻往往不被人們看作社會問題,而是婦女自身的問題”,之前她所遭遇到的“雙重壓力”問題因此被理解為婦女對此處境的一種被迫應對,并不是自愿選擇的結果。一方面,她依據(jù)“社會主義理想原則(平等原則)”認可了國家對婦女解放的有力扶助,使得“我國婦女的社會解放程度很高”,但另一方面,“從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出發(fā),她又認為處在社會分工弱勢地位的婦女被排斥、被貶低,是有現(xiàn)實依據(jù)的。當李小江將婦女問題放置到“改革”“生產(chǎn)力發(fā)展”“社會主義”等不同格局中時,其復雜性以及處理難度就被呈現(xiàn)出來了。如何打通實踐與理論之間的隔閡,突破“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與自我發(fā)展的努力”這樣的女性立場預設,在更有現(xiàn)實感的視野中去探索更有包容性與針對性的處理方案,顯然構成了新的挑戰(zhàn)所在。54

    再比如,在探尋新時期婦女研究資源上,李小江一開始就明確將馬克思主義婦女學說作為理論起點:“我從事婦女研究的起點并不是西方女權主義經(jīng)典理論,而是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中有關婦女、婚姻、家庭的論述”。由此出發(fā),她強調要將中國婦女解放區(qū)別于西方女權主義:“中國婦女解放不同于西方女權運動,具有‘立法超前’性質。是社會主義革命的產(chǎn)物而不是女權主義運動的結果”,55并認為“婦女解放是人類的一部分,婦女解放是不能與人類解放分開的。只有當人類在生產(chǎn)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實現(xiàn)了完全的解放,整個社會成為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的時候,婦女才能在最終意義上獲得解放”,所謂“婦女解放的標準……一言以蔽之,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56因而,當代中國的婦女理論“主要任務已經(jīng)不再是單純地呼吁女權,也不是召喚婦女革命,而是以婦女的社會性解放為起點,在觀念中向人類本體回返”。57盡管如此,結合中外婦女運動實踐,她又發(fā)現(xiàn)“婦女解放”概念不能完全被經(jīng)典理論所涵蓋:“婦女走上社會并不等于解放”,“階級解放不等于婦女解放”,“男女平等不等于婦女解放”,“生產(chǎn)力發(fā)展不同于婦女解放”,58通過將“婦女解放”與“階級解放”及相關范疇進行切割,李小江所屬意的婦女研究在立足點上實際又與馬克思主義婦女學說有所區(qū)別。在上述邏輯架構中,可以看到,婦女解放作為人類社會解放重要構成的一面得到了凸顯,這顯然是呼應了馬克思主義婦女學說的基本觀點,但同時又強調了婦女解放的特殊性,將具有“人的、性的、情感的”這樣“有性的人”59作為婦女解放的目標,便與新時期“人道主義”思潮形成了某種曲徑通幽的呼應,在很大程度上包含著以人道主義的馬克思主義來反思甚至替代階級論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的意味。這樣的內在悖論,某種意義上正是折射了歷史轉折期意識形態(tài)的含混性。60

    從個體經(jīng)驗出發(fā)又能有所突破而形成與社會現(xiàn)實對話的自覺意識,從文學研究出發(fā)反思“前三十年”婦女解放實踐的教訓又汲取了馬克思主義婦女學說的相關資源,強調宏大視野中的婦女問題的思考又往往注重女權的伸張……作為新時期中國婦女研究的草創(chuàng)者之一,李小江的個人經(jīng)歷、知識結構、時代站位、認知方式等充滿了各種富有意味的矛盾與張力。一方面,這些矛盾與張力的存在,意味著她對于婦女以及婦女研究內涵和特點的把握,并不完全合乎邏輯,但也需要看到,那些溢出知識生產(chǎn)邏輯的矛盾與張力,因為對應了歷史轉折期特有的既混亂雜糅又元氣淋漓的社會文化狀況,而具有某種需要珍視的接地氣的性質以及各種有待于進一步挖掘的可能性,這很可能意味著她比其他局限于知識內循環(huán)的學院派女性研究者更為深入地把握住了歷史轉折時期婦女研究的根基所在,正如王玲珍所指出的“這種具體的歷史、社會體驗具有質疑和抗衡抽象、跨體制、跨歷史的普遍性價值的潛質”。61但另一方面,如何突破這些矛盾與張力,形成更具有整合性乃至超越性的研究視野,進而在促動婦女研究更為有效地與時代社會對話的基礎上,探索更有現(xiàn)實針對性的理論生長空間,仍值得進一步思考。

    如果結合李小江之后的婦女研究道路加以對照的話,可以發(fā)現(xiàn),盡管她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的婦女研究,在社會苦難中覺醒,它出現(xiàn)在十年浩劫之后——這與西方國家婦女研究高度文明的社會條件不同,中國婦女研究的萌生,是以男女平等的社會生活為起點的,這又與西方女權主義的產(chǎn)床不同”,62但是,從知識女性出發(fā)對于女性立場的堅守以及在此前提下對所有有可能妨礙婦女解放的因素的警惕和反思,使她在之后的婦女研究中更愿意倚重“女性自我意識”“主體性”“知識分子”等概念,也更為注重個體化的女性主體建構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民間的婦女研究”。在日趨抽象的二元對立格局中,就會很容易形成這樣的對20 世紀80 年代婦女運動的意義闡釋:“作為自主的主體,中國婦女的‘女性意識’真正覺醒;作為有獨立意志的社會群體,‘女人’真正站立起來”,63從而又在很大程度上與學院派婦女研究者殊途同歸。基于這樣的判斷,在“分離”的意義上來處理新時期婦女研究在學術與現(xiàn)實中的位置就不可避免:“在理論上,從傳統(tǒng)的婦女解放理論中分離出來;在學科建設上,從傳統(tǒng)的人文科學規(guī)范中分離出來,單獨立項;在現(xiàn)實運動中,從國家塑造婦女的傳統(tǒng)中分離出來,并與西方女權主義運動保持相當?shù)木嚯x”64。可以說,李小江總結的這三個“分離”的說法,標志著其所引領的婦女研究最終還是與以往的歷史實踐、知識生產(chǎn)格局乃至婦女運動傳統(tǒng)進行了切割,這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其建構起了邏輯嚴密同時也是帶有自我封閉意味的理論架構,并使其在特定意義上成為無本之末、無源之水。因此,盡管她一直希望中國婦女研究能“與西方女權主義運動保持相當?shù)木嚯x”,但三個“分離”所導致的其與本土婦女解放歷史實踐以及理論傳統(tǒng)的明顯疏離,卻不期然地在90 年代與新自由主義經(jīng)濟體制相攜而來的域外女權主義/“社會性別”理論65形成了某種默契,并為后者的長驅直入乃至取而代之打開了方便之門。

    四、余論

    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梳理,本文大致勾勒出女性文學研究作為一種新興知識領域在20 世紀80 年代初期興起的基本情形:《愛,是不能忘記的》以具有“社會寓言”意味的爭議性愛情,借助歷史轉折的悲情宣泄,強力驅動被宏大敘事壓抑的知識女性以悲劇形象重返歷史舞臺,通過為其反常的個體性情感敘事賦予某種正當性,一定程度上為女性文學乃至新時期文學以“去政治化的政治”姿態(tài)突出歷史重圍提供了某種依據(jù);《美國當前的“婦女文學”》立足于對美國女權運動及婦女文學的介紹,卻分明投射進了作者在乍暖還寒的新時期初期“放眼看世界”時所特有的矛盾與糾結,因而其所著重譯介的“婦女意識”概念,會在抽象的典范與具體的語境之間徘徊不定,使得以此為核心的“婦女文學”很大程度上要在本質主義與建構主義之間尋找平衡,既需要生產(chǎn)異質性又需要克服異質性,這樣的兩面性構成了其特殊的理論邏輯起點;作為“共和國一代”,李小江從個體生命經(jīng)驗出發(fā)的對于婦女文學及婦女研究的理解,既植根于新中國婦女解放實踐脈絡內部的經(jīng)驗與教訓,也寄托了其希望走出“性溝”而指向“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目標的努力,其內在的多重張力以及企圖有所切割/彌合的努力,相當程度上體現(xiàn)了變動時代知識的碎片化、學科領域的分化及重建新的人文知識的艱難。

    可以說,女性文學研究在崛起過程中,大致處理了歷史與現(xiàn)實、中國與西方、經(jīng)驗與知識、學術與政治等幾個重要的問題域,而這些問題域,也正是歷史轉折中的文學乃至人文學科普遍需要面對和處理的重大挑戰(zhàn)。應該說,女性文學研究以一種相對特殊的知識生產(chǎn)方式,為新時期中國的文學乃至人文知識體系的重構提供了自己的方案——它不只是簡單疊加上了“女性”這一新的學術維度,更為重要的是,試圖以具有復雜的歷史-現(xiàn)實意涵的“女性”為切入口,呼應并推動諸如“人”“人性”“人道主義”“新時期”“現(xiàn)代化”等一系列概念/思潮的建構,并由此支撐多元人文知識存在的正當性。另一方面,建筑在這樣的知識構造基礎上,女性文學研究在新時期后期逐漸走向“跨歷史的、普遍性的,不以經(jīng)濟生產(chǎn)模式的變化而變化”66的抽象化存在的事實,又表明,如何擺脫淪為學院知識生產(chǎn)內循環(huán)產(chǎn)物的命運,進一步從歷史實踐層面凝練出更有回應性的人文知識構成,在此基礎上激活其內蘊的活力與生產(chǎn)性,使其具備雷蒙·威廉斯(Raymond Henry Williams)所說的“文化唯物主義”的品格,真正成為能夠與總體性的社會歷史進程相輔相成的力量,在今天看來,仍然是有待完成的復雜而艱巨的任務。

    注釋:

    ①在當代中國知識生產(chǎn)格局中,存在著諸如“女性文學”“婦女文學”“婦女書寫”“女性寫作”等多種名稱,本文不準備對這些相似概念加以辨析并統(tǒng)一為今天通行的概念名稱,而希望保留這些概念名稱以呈現(xiàn)歷史風貌。需要說明的是,在通常情況下,“女性”與“婦女”這兩個概念的所指基本一致,如在翻譯領域,“女性意識”與“婦女意識”一般都翻譯自“female consciousness”,但不同時期譯入地的知識話語流變會導致不同的譯法,本文第二部分所涉及的“female consciousness”,朱虹的翻譯(1981 年)與韓敏中的翻譯(2012 年)的不同,可以印證這一點。但也有學者較為強調“女性”與“婦女”這兩個概念的社會歷史意涵有所差異,而會在使用上有所側重,如本文第三部分所討論的李小江就更愿意使用“婦女研究”概念,而不是今天更常見的“女性研究”概念。

    ②吳黛英認為“女性文學”是“新時期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和喉舌”。吳黛英:《新時期“女性文學”漫談》,載《當代文藝思潮》1983年第4期。

    ③這批作品包括:宗璞的《我是誰》(1979 年)、張潔的《愛,是不能忘記的》(1979 年)、遇羅錦的《一個冬天的童話》(1980 年)、張辛欣的《我在哪里錯過了你》(1981年)、張抗抗的《北極光》(1981 年)、戴厚英的《人啊,人!》(1981年)等。

    ④張潔:《愛,是不能忘記的》,載《北京文學》1979 年第11期。以下段落中對該文的直接引用,不再一一注明。

    ⑤陳曉明:《勉強的解決:后新時期女性小說概論》,載《當代作家評論》1994年第3期。

    ⑥黃秋耘:《關于張潔作品的所想》,載《文藝報》1980 年第1期。

    ⑦唐摯:《純真愛情的呼喚》,載《文匯增刊》1980 年第2期。

    ⑧孫五三:《一個普通人——記女作家張潔同志》,載《青春》1980 年第7 期。

    ⑨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頁。

    ⑩李希凡:《“倘若真有所謂天國……”》,載《文藝報》1980年第5期。

    ?肖林:《試談〈愛,是不能忘記的〉的格調問題》,載《光明日報》1980年5月14日,第4版。

    ?恩格斯指出:“這一代男子一生中將永遠不會用金錢或其他社會權力手段去買得婦女的獻身;而這一代婦女除了真正的愛情以外,也永遠不會再出于其他某種考慮而委身于男子?!眳⒁姸鞲袼梗骸都彝?、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第84—85頁。

    ?楊柄:《據(jù)說,“愛”是不能忘記的……》,載《當代文藝思潮》1983年第1期。

    ?戴錦華:《涉渡之舟:新時期中國女性寫作與女性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頁。

    ?喬以鋼:《新時期女性文學的愛情書寫與現(xiàn)代啟蒙敘述》,載《長江學術》2006年第1期。

    ?李子云:《深刻細致,但也要寬闊——談張潔的創(chuàng)作特色》,載李子云:《涓流集》,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5年版,第25—31頁。

    ?李子云:《女作家在當代文學史所起的先鋒作用》,載《當代作家評論》1987年第6期。

    ?李子云:《她們正在崛起——序香港三聯(lián)書店編〈大陸女作家作品選〉》,載《小說評論》1988年第5期。

    ?吳黛英:《張潔小說藝術特色初探》,載《求是學刊》1981年第3期。

    ?吳黛英:《從新時期女作家的創(chuàng)作看“女性文學”的若干特征》,載《文藝評論》1985年第5期。

    ?吳黛英:《新時期“女性文學”漫談》。

    ?劉慧英:《談女作家作品的主題傾向》,載《當代文藝思潮》1982 年第3 期。

    ?金燕玉:《論女作家群——新時期作家群考察之三》,載《當代作家評論》1986 年第3 期。

    ?盛英:《大陸新時期女作家的崛起和女性文學的發(fā)展》,載《理論與創(chuàng)作》1993年第5期。

    ?賀桂梅:《當代女性文學批評的一個歷史輪廓》,載《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

    ?朱虹:《美國當前的“婦女文學”》,載《世界文學》1981年第4 期。以下段落中對該文的直接引用,不再一一注明。

    ?孫繼成:《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早期探路人——訪著名英美文學專家、翻譯家朱虹教授》,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年5月30日,第2版。

    ?[美]貝爾·胡克斯:《女權主義理論:從邊緣到中心》,曉征、平林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3—4頁。

    ?[美]伊沛霞:《內闈:宋代的婚姻和婦女生活》,胡志宏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1頁。

    ?[美]瓊·斯科特:《女性主義與歷史》,載王政、杜芳琴(主編):《社會性別研究選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8年版,第365頁。

    ?美國學者肖瓦爾特所著的《她們自己的文學——英國女小說家:從勃朗特到萊辛》(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British Women Novelists From Bronte to Lessing)1977 年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主要討論了19 世紀以來的從勃朗特到萊辛的近二百位英國女小說家的創(chuàng)作。

    ?[美]伊萊恩·肖瓦爾特:《她們自己的文學——英國女小說家:從勃朗特到萊辛》,序言“這二十年:重返《她們自己的文學》”,韓敏中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3頁。

    ?[美]伊萊恩·肖瓦爾特:《她們自己的文學——英國女小說家:從勃朗特到萊辛》,第2頁。

    ?肖瓦爾特將英國女性文學分為三個時期:“出現(xiàn)男性筆名的19 世紀40 年代到1880 年喬治·艾略特去世的這個時期定為‘女性階段’(the Feminine phase);把1880—1920 年,或說爭取婦女選舉權的時期定為‘女權階段’(the Feminist phase);把20 世紀20 年代至今定為‘女人階段’(the Female phase),當然,1960 年左右進入了自我意識的新階段”。參見[美]伊萊恩·肖瓦爾特:《她們自己的文學——英國女小說家:從勃朗特到萊辛》,第10—11頁。

    ?同注?,第2頁。

    ?[美]伊萊恩·肖瓦爾特:《她們自己的文學——英國女小說家:從勃朗特到萊辛》,第9、10頁。

    ?朱虹:《〈簡·愛〉——小資產(chǎn)階級抗議的最強音》,載《讀書》1979年第5期。

    ?朱虹:《〈簡·愛〉與婦女意識》,載《河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5期。

    ?同注②。

    ?李小江:《家國女人》,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年版,第3、5頁。

    ?同上,第7—8頁。

    ?李小江認為“文學”在尋找女人的歷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由于女人在社會生活中失落,哲學中沒有女人,史學上也沒有女人的位置,那么誰記載了女人呢?就只有文學”。參見劉寧、劉曉麗:《從婦女研究到性別研究——李小江教授訪談錄》,載《晉陽學刊》2007年第6期。

    ?這方面李小江發(fā)表的論文有《試論〈人間喜劇〉中的老處女群》,載《河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 年第2 期;《勃朗特姊妹的創(chuàng)作背景》,載《河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 年第2 期;《英國女性文學的覺醒》,載《外國文學研究》1986年第2期,等等。

    ?李小江:《日本當代女性文學的典范——〈非色〉》,載《外國文學研究》1988年第2期。

    ?李小江:《當代婦女文學中職業(yè)婦女問題——一個比較研究的視角》,載《文藝評論》1987 年第1 期;《尋找自我:當代女性創(chuàng)作的基本母題》,載《文學自由談》1989年第6期。

    ?李小江:《中國婦女文學的歷史蹤跡》,載《文藝評論》1986 年第5 期;李小江:《覺醒中的困惑——早期現(xiàn)代女作家與莎菲女士》,載《文藝評論》1986年第6期。

    ?李小江:《“圣母-夏娃”與“救世主-撒旦”——有關創(chuàng)作模式的性別差異問題》,載《外國文學研究》1989 年第4期。

    ?李小江:《覺醒中的困惑——早期現(xiàn)代女作家與莎菲女士》,載《文藝評論》1986年第6期。

    ?李小江:《婦女研究與婦女文學》,載《文藝評論》1986年第4期。

    ?力石:《尋求完美與和諧:訪著名婦女學研究者李小江》,載《民主與科學》1990年第3期。

    51 李小江:《夏娃的探索》,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頁。

    52 1987年,李小江在鄭州大學成立了國內高校第一個“婦女研究中心”,標志著“婦女研究”正式進入學科化、體制化進程。李小江:《婦女研究的緣起、發(fā)展及現(xiàn)狀——兼談婦女學學科建設問題》,載《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4期。

    53 李小江:《告別昨天:新時期婦女運動回顧》,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5、34頁。

    54 參見李小江:《改革與中國婦女群體意識的覺醒》,載《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8年第4期。

    55 李小江:《家國女人》,第15、31頁。

    56 李小江:《人類進步與婦女解放》,載《馬克思主義研究》1983年第2期。

    57 李小江:《夏娃的探索》,第22頁。

    58 李小江:《改革與中國婦女群體意識的覺醒》,載《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8年第4期。

    59 “有性的人”是李小江發(fā)明的概念,“它既不同于傳統(tǒng)哲學中對抽象的‘人’的泛論,也不同于女權主義對女性‘人’的張揚”,指“作為生物個體而相對獨立的人,總是以其特定的性別身份存在于人類社會中”。參見李小江:《婦女研究在中國》,載杜芳琴、王向賢(主編):《婦女與社會性別研究在中國:1987~2003》,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頁。

    60 有關新時期“人道主義”討論的情況,可參見賀桂梅:《“新啟蒙”知識檔案——80 年代中國文化研究》,第一章“‘回到十九世紀’——人道主義思潮”,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51—114頁。

    61 王玲珍:《重審新時期中國女性主義實踐和性/別差異話語——以李小江為例》,載《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6期。

    62 李小江:《婦女研究在中國》,載杜芳琴、王向賢(主編):《婦女與社會性別研究在中國:1987~2003》,第7頁。

    63 劉寧、劉曉麗:《從婦女研究到性別研究——李小江教授訪談錄》,載《晉陽學刊》2007年第6期。

    64 李小江:《家國女人》,第16頁。

    65 具體論證可參見宋少鵬:《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婦女——為什么中國需要重建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批判》,載《開放時代》2012年第12期。

    66 王玲珍:《重審新時期中國女性主義實踐和性/別差異話語——以李小江為例》。

    猜你喜歡
    婦女意識文學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我們需要文學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增強“四個意識”發(fā)揮“四大作用”
    人大建設(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意識不會死
    奧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當代婦女的工作
    視野(2017年4期)2017-02-15 19:33:28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人大建設(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婦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則
    海峽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09:57
    我與文學三十年
    小說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
    強奸罪立法和執(zhí)法中對婦女的性別歧視
    激情 狠狠 欧美|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人| 欧美另类一区| 欧美日韩国产mv在线观看视频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内射极品少妇av片p|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成人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xxx大片免费视频| eeuss影院久久| 国产大屁股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a在线观看| 午夜日本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韩国av在线不卡| 午夜激情久久久久久久| 麻豆成人av视频| 听说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高清|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国产综合懂色|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国产真实伦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免费av毛片视频|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 寂寞人妻少妇视频99o| 一级黄片播放器|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香蕉精品网在线| 免费不卡的大黄色大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老女人水多毛片| 亚洲色图av天堂| 亚洲不卡免费看|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深夜a级毛片| 涩涩av久久男人的天堂|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1000部很黄的大片| 日本免费在线观看一区|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一区二区av电影网| 中国国产av一级|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 插阴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与韩国留学比较| 大陆偷拍与自拍|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国国产精品蜜臀av免费|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秋霞在线观看毛片|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欧美极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深爱激情五月婷婷|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h| 精品酒店卫生间| 九九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中国三级夫妇交换|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老女人水多毛片| 69av精品久久久久久| 精品人妻视频免费看|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5aaaaa淫片|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女人十人毛片免费观看3o分钟|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汤姆久久久久久久影院中文字幕|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av在线老鸭窝|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日韩在线高清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7久久精品| 中国国产av一级|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色婷婷99| 亚洲无线观看免费|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在线观看|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人妻在线| 午夜激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四区av|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亚洲综合色惰|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自拍欧美九色日韩亚洲蝌蚪91 |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日本视频| 亚洲不卡免费看| 免费观看无遮挡的男女| 色吧在线观看|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少妇人妻久久综合中文|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成色77777|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男女国产视频网站|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激情 狠狠 欧美|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免费看a级黄色片|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一二三四中文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真实男女啪啪啪动态图|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影院123| 亚洲av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自拍偷在线| 亚洲av.av天堂| 欧美xxⅹ黑人| 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真实原创|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 www.色视频.com| 日韩强制内射视频|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男男h啪啪无遮挡| 日韩三级伦理在线观看|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另类一区|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 亚洲无线观看免费| freevideosex欧美| 97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www在线观看| 91aial.com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www.色视频.com| 嫩草影院精品99| 久久久久网色| 中文字幕人妻熟人妻熟丝袜美|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我要看日韩黄色一级片| 在线 av 中文字幕| 国产乱人偷精品视频| 免费看光身美女|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大香蕉97超碰在线| 国产乱人偷精品视频| 免费看光身美女|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九色|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少妇人妻 视频|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男人狂女人下面高潮的视频| 亚洲av一区综合|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又爽又黄无遮挡网站|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爽电影|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久久97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在线观看| 欧美高清性xxxxhd video|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一级毛片黄色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tube8黄色片|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xxx大片免费视频|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天堂网av新在线| 国产免费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综合色av麻豆| 99热全是精品| 欧美+日韩+精品|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一二三四中文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鲁丝片午夜精品|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欧美| av在线播放精品|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99久播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6| 美女被艹到高潮喷水动态|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综合色av麻豆| 国产视频内射| 欧美日本视频|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各种免费的搞黄视频| 美女内射精品一级片tv| 亚洲国产成人一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谢|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亚洲精品视频女| 女人十人毛片免费观看3o分钟|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人妻一区二区av|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大全7|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国产永久视频网站| 禁无遮挡网站|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偷拍熟女少妇极品色|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五月天丁香电影| 成人高潮视频无遮挡免费网站|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va| 新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 免费看a级黄色片|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天天一区二区日本电影三级| 国产亚洲最大av| 尤物成人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在线看a的网站| 卡戴珊不雅视频在线播放|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www.色视频.com| 欧美3d第一页|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人体艺术视频欧美日本| 色播亚洲综合网|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一片|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亚洲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欧美97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九九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免费观看性生交大片5|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三级普通话版| 91精品国产九色|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毛片女人毛片|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6|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液的使用体验| 777米奇影视久久| 女的被弄到高潮叫床怎么办|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 麻豆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高潮美女av|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免费大片18禁|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v毛片|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欧美另类一区|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韩国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产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v毛片|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 涩涩av久久男人的天堂|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超碰97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真实伦在线观看| 老司机影院成人|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91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97在线视频观看| 真实男女啪啪啪动态图| 久久久久久伊人网av|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91aial.com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成人无遮挡网站| 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久久人人爽av亚洲精品天堂 |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av片|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 免费观看性生交大片5|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液的使用体验| 听说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高清|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亚洲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看|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极品天堂在线|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www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亚洲三级黄色毛片|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免费少妇av软件|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6| 少妇丰满av| 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免费视频|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婷婷色麻豆天堂久久| 黄色视频在线播放观看不卡|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影院|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麻豆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王馨瑶露胸无遮挡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 自拍欧美九色日韩亚洲蝌蚪91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久久精品国产鲁丝片午夜精品|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成人国产麻豆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欧美xxⅹ黑人|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色婷婷|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国产综合懂色| 日韩成人伦理影院| 欧美xxⅹ黑人|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69人妻影院| 在线免费十八禁| av在线app专区| 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 色哟哟·www|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欧美最新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freevideosex欧美|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欧美日本视频|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高清毛片免费看|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 乱系列少妇在线播放| 欧美最新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成人av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晚上一个人看的免费电影|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亚洲精品日韩av片在线观看| 婷婷色综合www|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一级爰片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av福利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别揉我奶头 嗯啊视频| 午夜日本视频在线|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网址你懂的国产日韩在线|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又爽又黄a免费视频| 国产真实伦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 欧美3d第一页|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性色av| 亚洲av免费在线观看| 婷婷色综合www|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亚洲激情五月婷婷啪啪| 在线观看国产h片| 国产精品伦人一区二区| 欧美高清性xxxxhd video| 亚洲天堂av无毛| 国产精品一区www在线观看|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欧美日韩视频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二| 国产大屁股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eeuss影院久久| 亚洲国产色片|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亚洲国产色片|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嫩草影院精品99| 99久久人妻综合| 神马国产精品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男女国产视频网站| 成人鲁丝片一二三区免费|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99精品国语久久久| 在线观看国产h片| 一级黄片播放器|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最近中文字幕2019免费版|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人妻少妇|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大话2 男鬼变身卡| 亚洲国产欧美人成| av播播在线观看一区| 麻豆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谢|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亚洲国产av新网站| 如何舔出高潮| 91aial.com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乱来视频区|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免费观看无遮挡的男女| 熟女av电影|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九九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国国产精品蜜臀av免费| 内地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h| 亚洲精品第二区| 国产高潮美女av|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少妇的逼水好多|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av在线老鸭窝|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一级黄片播放器|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影院| 舔av片在线| 在线观看人妻少妇| 黄片wwwwww| 色播亚洲综合网|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色吧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怡红院男人天堂|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黑人高潮一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 少妇熟女欧美另类| 中国美白少妇内射xxxbb| 久久99精品国语久久久|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观看|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九色| 免费av不卡在线播放|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18禁动态无遮挡网站|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精品一区在线观看国产| 嘟嘟电影网在线观看| 永久免费av网站大全| 欧美激情在线99| 欧美97在线视频| 国产极品天堂在线| 大香蕉97超碰在线|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内地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在线观看三级黄色| 国产免费又黄又爽又色|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潮喷喷水|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tube8黄色片|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99久播 |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黄网站久久成人精品| 欧美bdsm另类| 最近的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精品国产露脸久久av麻豆|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亚洲精品一二三| 免费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网址你懂的国产日韩在线|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噜噜|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成人二区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专区久久|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男插女下体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av|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91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观看免费一级毛片| 免费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自产自拍| 久久97久久精品| 亚洲最大成人中文|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一二三| 免费大片18禁| 欧美人与善性xxx| 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91狼人影院| 久久人人爽av亚洲精品天堂 | 日韩电影二区|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口| 在线观看三级黄色| 国产探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欧美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99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十八禁网站网址无遮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