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芳
小班幼兒初入園,他們對幼兒園的生活既陌生又好奇。教師不僅要耐心引導幼兒學習基本的生活自理,也要幫助幼兒建立集體生活的規(guī)則意識?!芭抨犠摺边@件事盡管看起來很簡單,但要讓小班幼兒學會并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開學后的第二周,有一天吃完午飯后,我?guī)е⒆觽內ド⒉?。我讓孩子們排成一列,后一個拉著前一個的衣服下擺,大家一起慢慢往前走。半路上,排在隊列中間的小明忽然發(fā)現自己鞋子上的魔術扣松開了,他便停了下來,蹲下身去,想把魔術扣貼好。跟在他后面的小君來不及“剎車”,一下子撞上去,撞倒了小明。由于小君拉著小明的衣服下擺,小明這一摔,把小君也帶倒了。接著,跟在小君后面的小琪也一起摔倒了。小明蹲下產生的連鎖反應,一下子讓三個孩子摔倒了,尤其是小君夾在中間,受到的沖擊力最大,她的嘴唇在碰撞中磕破了皮。這次事件令我反思,排隊時該不該讓孩子一個拉著一個走?
關于排隊走,我們平時對孩子的要求是一個跟著一個走。可是,在入園前,孩子們在生活中幾乎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他們習慣于被大人牽著走、抱著走、背著走,在他們的小腦袋里并沒有“一個跟著一個走”的概念。
以往我們在組織剛入園的小班孩子排隊走時,為了確保孩子不掉隊、不走丟,往往會讓孩子拉住前面同伴的衣擺,大家一起往前走。整支隊伍走起來就像一條毛毛蟲,歪歪扭扭的。仔細想想,這樣走路確實較好地避免了孩子掉隊、走丟的情況,但也增加了很多不安全因素,不利于孩子建立“一個跟著一個走”的概念,也不利于孩子學習排隊走的正確方法。讓孩子們一個拉著一個走,有三點不利:一是在走路過程中如果隊伍里有一個孩子突然出狀況,在他前后的孩子都會受影響,甚至可能像多米諾骨牌那樣一起摔倒;二是在走樓梯時,特別是下樓時,因為前后有落差,孩子互相拉著,很容易踩空或者被絆倒;三是這樣走路很容易使孩子養(yǎng)成走路東張西望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習慣了被人牽著走,而不是自己跟著隊伍有序地行進。
反思之后,我覺得應該放開手,讓孩子自己學著“一個跟著一個走”。那么,怎樣讓孩子學會安全、有序地排隊走呢?根據小班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水平和學習特點,我認為,首先要讓孩子了解什么是“一個跟著一個走”,然后讓孩子親身體驗并練習“一個跟著一個走”。我是通過以下策略幫助孩子學習“一個跟著一個走”的。
1.閱讀繪本,了解什么是“一個跟著一個排好隊”
小班孩子好模仿,我選擇了適合3歲左右孩子閱讀的“小熊寶寶”系列繪本中的《排好隊一個接一個》,通過集體閱讀繪本,引導孩子們觀察畫面中小熊、小河馬、小兔子、小貓咪一起玩游戲時一個跟著一個排好隊的樣子,讓他們發(fā)現這些小動物們在排隊時是一個一個地緊緊跟在小伙伴后面的,不會離開隊伍或超越前面的小伙伴。孩子通過對畫面的欣賞以及教師的解說,理解了“一個跟著一個”的意義。我在閱讀區(qū)里也投放了一些關于如何排隊的繪本,引導孩子們自主閱讀,從而對繪本中小伙伴們“一個跟著一個”的畫面加深印象。同時,我還制作了繪本里動物角色手偶,投放在閱讀區(qū),鼓勵孩子利用手偶來表演繪本故事。由此,小動物們排隊一個跟著一個的情景通過手偶的操作得以形象地展現。孩子對排隊有了一定的認知,初步獲得了一種秩序感。
2.模仿卡通人物,體驗“一個跟著一個走”
小班孩子喜歡可愛的卡通人物,于是我通過他們喜歡的動畫片引導他們進一步了解什么是“一個跟著一個走”。比如,動畫片《小豬佩奇》中有佩奇、喬治、丹妮、蘇西排著隊走的情景,我就適時引導孩子們關注,讓孩子們認識到原來這就是“一個跟著一個走”。我還將卡通人偶排好隊,引導孩子觀察學習,幫助孩子在具體情景和抽象指令之間建立聯系。然后,我組織孩子們分組體驗“一個跟著一個走”。之所以采用分組的方式,一是考慮到每個組人數不多,這樣就降低了難度,孩子很容易將隊伍排整齊;二是考慮到一個組在體驗的時候其實也是在給其他組做示范,孩子們可以相互學習。孩子們選擇佩琪、喬治等他們喜歡的角色來扮演,一組一組排好隊,在自編兒歌《一個跟著一個》的輔助下,主動、投入地學習。
3.借助標記提示,理解“一個跟著一個排好隊”
適宜的環(huán)境可以為小班孩子的學習提供支架。在集體生活中,孩子常常會遇到需要排隊的情景,我便借助生活中的標記引導孩子自主學習排隊,內化并自覺遵守排隊的規(guī)則。比如,在喝水環(huán)節(jié),孩子有時需要排隊接水,我就在茶水桶前方的地板上貼了一對跟著一對的腳印標記。孩子們踩在腳印上,自然而然就一個跟著一個地排好了隊。隊首的同伴接完水離開,排在第二個的孩子就往前一步去接水,后面的孩子也都跟著往前,找到前面一對腳印踩上去,非常有序。
4.創(chuàng)設游戲化情景,學習“一個跟著一個走”
對于小班孩子,如果只是簡單地對他們說“要排好隊”,他們很難做得好,常常會出現邊走邊嬉鬧、隊伍歪歪扭扭、不時有人掉隊的情況,沒走多久,隊伍就變得零零散散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需要排隊出行的情況時,我會為孩子創(chuàng)設游戲化的情景,引導孩子遷移已有經驗,自覺地“一個跟著一個走”。
比如,我曾給孩子們播放解放軍叔叔走隊列的視頻,解放軍叔叔威武的形象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創(chuàng)設“學習解放軍”的情景,孩子們一聽便馬上進入角色,學習解放軍把隊伍排整齊,昂首挺胸、精神飽滿地揮動雙臂,一個跟著一個向前走。又如,我創(chuàng)設“開火車”的情景,每個孩子是一節(jié)“車廂”,要緊緊跟著前面的同伴,誰要是掉隊了,“火車”就斷開了。再如,我和孩子曾經在戶外觀察螞蟻運糧食的情景,螞蟻便是一個跟著一個走的。我創(chuàng)設“小螞蟻運糧食”的情景,引導孩子們扮演“小螞蟻”,有序地排著隊前進。這些情景都能激發(fā)孩子自覺地“一個跟著一個走”。
蒙臺梭利說過:我們對兒童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他一生,也會決定他一生。對小班孩子來說很難的事,只要方法正確,就會變得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