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技學院,浙江杭州 310000)
在新時代條件下,社會樣貌悄然發(fā)生著革命性的變化,與之相應,教育也在同步產生變異。特別是在“互聯網+”與新冠疫情背景下,以MOOC為代表的在線課程大行其道,也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更好地結合線上與線下,形成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成為新的課題?!皩嵱枬B入”與“翻轉課堂”的結合是一種大膽的探索,可能為技術類課程教學帶來深刻的影響和意料之外的嬗變。
“實訓滲入”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技術課程授課方法?!皾B入”是一種完美融合的狀態(tài),如同水滴滲入土地?!皩嵱枬B入”是由教學大綱知識點帶動,將規(guī)范化的實際商業(yè)案例滲入到每一個知識點中,在知識點和技術點的傳授與學習中,學生學習到實用的技術,了解并體會到實際行業(yè)的要求。它并非簡單地以實際項目或案例帶入課堂或將學生帶入企業(yè)進行訓練,亦不會因為項目的生硬插入而破壞教學內容的系統(tǒng)性。“實訓滲入”是將案例“滲入”到大綱中,其真正有價值的部分來自“系統(tǒng)化”地滲入案例,其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實際項目為主導、以教師(或企業(yè)導師)為輔助,將項目中所涉及的角色、場景、動畫進行梳理,根據難度以及與教學大綱知識點的契合度調整整體授課內容和進度。
“翻轉課堂”是當前有效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通過對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過程的顛倒安排,“翻轉課堂”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并對課堂時間的使用進行了重新規(guī)劃,實現了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革新。從2007年美國洛磯山林地公園高中兩位化學老師的授課實驗開始,翻轉課堂從最初的以“為解決學生缺課問題并進行補救教學”為目的,逐漸演變進化為一種中心遷移的革命教學模式。在本教學改革實踐之前,“實訓滲入”與“翻轉課堂”作為兩種教學方法如何結合并且產生良好的化學反應是不確定的。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是將系統(tǒng)化案例替換原有的零散案例,直接由教師在課堂上講授并且演示,之后由學生實訓,這是一種“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教學過程的小幅度更新。而如果采用“拿來主義”將翻轉課堂的“結構”拿來,使學生的單向“接受”過程通過在線課程自學完成,而在課堂上則根據學生具體問題采用“面對面”“一對一”的方式來直接溝通以解決具體問題,則徹底將教學的主體身份由“教師”過渡到“學生”。由于“三維角色動畫(中級)”在線課程已經建設完畢并開課,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課堂上的單向教授過程,使得“翻轉課堂”的形式在本次教學改革中具備了基本的實施條件,“在線課程”這一形式尤其在2020年初開始的疫情期間更凸顯出其優(yōu)越性、可實施性甚至必然性。由于動畫技術性課程的特殊性,使得“單向傳授”與“雙向溝通”形成兩個必然的課程環(huán)節(jié)。在課下“單向”自學的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會遇到問題。而這些待解決的問題恰恰可以在“雙向溝通”環(huán)節(jié)得到解決,并且是通過真正的商業(yè)項目案例而得到真正的“消化式”乃至于“吸收式”解決。
教學改革實踐選擇以課程群而非單獨課程為載體,是由于單獨課程勢單力孤內容有限,缺少前后課程連貫,不足以完成商業(yè)動畫的全流程。因此,為了讓學生充分體會全商業(yè)流程,必須要求動畫技術類課程群的全面加入。這些課程包括“計算機圖像(動畫)基礎”“三維角色動畫”“三維短片創(chuàng)作”“設計展示”“動畫后期合成”等課程,這些課程作為動畫相關專業(yè)或者數字媒體技術專業(yè)的主干課程涵蓋了整個商業(yè)流程,是學生動手能力提升的關鍵課程群。課程群中所涉及的課程具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和關聯性,需要系統(tǒng)性的案例滲入其中,才會有完整、可見的效果。
傳統(tǒng)教學手段存在局限與改進空間。傳統(tǒng)的技術性課程的授課方法通常為“講授——演示——操作——再演示——再操作”,但這種方式強調教師主導而學生被動跟隨,教學效果差強人意,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上沒有進步空間。在“三維角色動畫”課程“行走循環(huán)”章節(jié),常規(guī)的做法是讓學生使用自行下載的裝配角色進行標準行走循環(huán)的訓練,包括身體起伏的S形曲線的確定、支撐腿擺動腿的確定、不同位置腳型的變形、臀部的形變、軀干的扭動、胳膊的擺動。通過這個步驟,使學生完成行走步伐的標準流程。但問題會出現在更多創(chuàng)造性的課程內容中,如“個性化行走循環(huán)”章節(jié),由于每個學生對于“個性化”的理解不同,角色選擇也不同,則出現較多的個性化問題,如孕婦的行走、瘦高個兒的行走、瘸腿人的行走、兒童的行走……為了做到具體化,需要教師“一對一”“面對面”地進行指導,但由于講課占用大量的課上時間,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指導,這是傳統(tǒng)課程上慣常遇到的問題,在技術難度較大的章節(jié),若學生所遇到的具體問題得不到解決,容易產生厭煩情緒,從而失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終導致失去學習信心。
在“實訓滲入”與“翻轉課堂”的實施中,本質上是要保證三點:第一是把學習主體還給學生,第二是保障學習自由,第三是因材施教。在本教學改革實施過程中,充分考慮到這三點的落實。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和中心,應由學生主導完成項目,交給學生完全的作業(yè)自主權,并自主決定如何做,怎樣做。在“三維角色動畫”課程實踐中,提供了四種不同方案供學生自由選擇:漫畫節(jié)選再現、電影橋段再現、平面動畫再現以及個人原創(chuàng)故事實現。教師以輔助和指導的方式參與到學生的實訓項目中。譬如,作業(yè)之一《復活節(jié)島之阿呆故事》,學生根據所繪分鏡制作動畫、調節(jié)曲線,當遇到技術性問題時(如曲線曲率調節(jié)、曲線上關鍵幀的出入方向調節(jié)),老師及企業(yè)導師在旁指導或糾正。在學習自由保障方面,給予學生最大的自由,學生自主選定項目、自主決定制作方法和軟件工具、確定項目流程和協作分工。相比往屆使用命題作業(yè)的辦法(臨摹周星馳電影橋段),本次教改實踐的選題更加多樣有趣,有兩人對話類型,有動作對打類型,有舞臺藝術(如相聲)類型,學生創(chuàng)作自由度明顯提高,短片質量相對往屆有極大提升。
在“三維短片創(chuàng)作”課程中,學生利用確定的項目及自選的模型創(chuàng)作了特定的動畫內容。這些動畫內容包括了已進行商業(yè)開發(fā)的《阿呆系列》漫畫、《大話西游》片段、《復活節(jié)島》片段等,在學生最終的短片作業(yè)中呈現出多樣并且高質量的特征。與往年采用的指定臨摹對象方式相比,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表現得更加突出,這一點從學生的提問頻率、出勤率、作業(yè)完整度、作業(yè)展積極性、作業(yè)成績等多方面得到充分驗證。相比實施此方案之前,教學效果產生了以下幾方面巨變:①實際商業(yè)案例的滲入使作業(yè)精彩度增加,學生興趣提升;②企業(yè)導師的加入帶來商業(yè)要求和工作流程,學生獲得具備實用價值的認知;③滲入的案例貫穿數門課程,其連貫性使學生了解到完整的工業(yè)流程;④專業(yè)教師在新案例教學中獲得新的提升;⑤教學資源庫得以豐富和更新;⑥企業(yè)在與學校的合作中發(fā)現并儲備人才,形成校企合作的互益狀態(tài)。
由于教學改革實踐效果及反饋良好,即可適當調整相關技術類課程群(主要包括“計算機圖像基礎”“三維角色動畫”“三維短片創(chuàng)作”)各課程的教學大綱。在調整過程中,根據行業(yè)背景和科技背景適當調整內容及作品展示方式等內容。在“三維角色動畫”“三維短片創(chuàng)作”的大綱修訂中,根據“實訓滲入”+“翻轉課堂”的總體思路重新調整教學大綱,并在后續(xù)的教學活動中不斷根據實際情況更新、修正。同時完善“三維角色動畫”在線課程并申報“三維短片創(chuàng)作”在線視頻課程,面對更多的校外網絡群體。在“設計展示”課程中,引入UE4引擎,嘗試對角色進行交互動態(tài)展示,將原本的“單向”展示拓展為“雙向+互動”,同時增加VR相關內容。
“實訓滲入”+“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印證了新時代背景下授課方式探索的無止境。大疫流行之際,迎來一場教育革命,這種革命的一大表現就是在線課程的勃興。雖然在線課程不可能全面替代面對面的線下授課,畢竟“面對面”的線下教學的直接性、便利性和嚴肅性是在線課程所不能比擬的,但不可否認的是,“翻轉”概念的影響力仍然在不斷擴大,許多教學法也都開始吸納翻轉的精神,通過翻轉與滲透的方式開拓出新的“人本主義”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堂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