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立
(北京市懷柔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影像科 北京 101400)
近年來我國急腹癥患者人數(shù)不斷增多,急腹癥的發(fā)病率正呈現(xiàn)為逐年上升的趨勢,急腹癥在臨床中主要是指患者的盆腔、腹腔以及腹膜后臟器或者是組織出現(xiàn)病變后,導致患者出現(xiàn)以腹部為主要病變區(qū)的疾病[1]。大部分的急腹癥患者均會隨著的其病情的進展而出現(xiàn)不同的臨床表現(xiàn),最常見如潰瘍病急性穿孔、急性闌尾炎等等,疾病發(fā)生后,患者以程度不同的腹痛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如果病情較為嚴重,甚至會引發(fā)腸梗阻、腹部出血等重癥,不僅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可能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及時對急腹癥患者開展對癥治療,是改善其臨床預后的關鍵,而準確的診斷則是對癥治療的重要依據(jù)[2]。目前,臨床診斷急腹癥的方式主要包括病理學診斷、B超診斷以及CT診斷等,其中的多排螺旋CT重建技術影像診斷以其簡單易行、準確率高等優(yōu)點,成為近年來臨床急腹癥診斷的主要方式?;诖耍疚难芯苛硕嗯怕菪鼵T重建技術用于急腹癥影像診斷中臨床意義,現(xiàn)將內(nèi)容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診的96例急腹癥患者,當中共有男性36例,女性60例,年齡21~66歲,年齡均值(43.15±3.22)歲,所有患者均有明顯的腹部疼痛癥狀,疼痛類型:腹部劇烈疼痛者27例,腹部輕微疼痛者29例,腹部絞痛16例,腹部劇烈鈍痛24例;入院原因:發(fā)熱入院47例,腹瀉入院20例,惡心嘔吐入院29例。
入組標準:患者均無麻藥過敏現(xiàn)象;均出現(xiàn)明顯的發(fā)熱、腹痛以及嘔吐等臨床表現(xiàn);研究已經(jīng)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授權,倫理號(20190356);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已同意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先天性心臟病者;凝血功能存在障礙者;重要器官功能重度衰竭者;重度感染者;精神、認知以及語言表達等明顯異常,無法正常溝通交流或配合診斷者。
儀器:選擇Siemens64層螺旋CT儀(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參數(shù)設定為電壓120 kV,電流250~300 mA,層厚8 mm、層間距8 mm,重建層厚度為的1.25 mm。
掃描方法:先以多排螺旋CT對患者進行掃描檢查,再采用重建技術對掃描圖像進行分析處理,診斷時需要依據(jù)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選擇與病情相符的掃描方法,疑似為炎癥或者是結石者,實施全面平掃;疑似為血管栓塞、主動脈瘤或者是腹部腫瘤者,實施增強CT掃描;疑似為消化道占位者,實施掃描前,先給予適量的造影劑,具體方法為:取患者仰臥體位,再以平掃或者是增加CT掃描患者整個腹部,掃描前對儀器相關參數(shù)進行合理設備,電壓:120 kV,電流設:280 mA,掃描層距:5 mm,層厚度:5 mm,重建層厚度:1.25 mm;若需要實施增強CT掃描,則給予適量的非離子對比劑,以碘海醇300 mg/mL為佳,劑量選擇1.5 mL/kg,采用高壓注射器,以3.5 mL/s的速度于患者肘靜脈注射,靜脈期掃描在對比劑注入后50~60 s開展,動脈期在注入25 s后開展,掃描完成后,將獲取圖像傳輸至醫(yī)生工作站,全面觀察患者的病變位置與周圍組織結構狀態(tài),再以最低密度、常規(guī)軸位攝影及多平面重建技術的實施拍照,并進行記錄。
以病理診斷結果作為參照,統(tǒng)計發(fā)析多排螺旋CT技術影像診斷準確率。
研究相關的所有數(shù)據(jù)均以SPSS 22.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數(shù)據(jù)以率(%)表示,以χ2對不同診斷方式的結果差異進行檢驗,當P<0.05時,則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CT診斷結果顯示,19例為闌尾炎,22例膽囊炎/膽石癥,21例為泌尿系統(tǒng)結石,7例為腸梗阻,8例胰腺炎,19例為其他疾病,1例誤診,診斷準確率98.95%與病理診斷準確率100.00%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分析CT診斷結果的準確率
急腹癥是臨床中較多見的疾病類型,疾病類型較多,且引發(fā)急腹癥的相關因素比較復雜,所以,急腹癥患者的臨床癥狀也比較多樣化,但各類該疾病其出現(xiàn)的臨床癥狀又不具備顯著的特異性,多數(shù)患者均以腹部疼痛為主,無法通過臨床癥狀對其疾病類型進行準確的判斷,為后續(xù)對癥治療提供依據(jù),需要通過更為科學、有效的方式進行疾病診斷[3]。在以往的臨床中,診斷急腹癥時方法主要包括問診、X射線片檢查以及身體體檢等,雖然可以更加準確的診斷出急腹癥患者具體的發(fā)病原因,但對于患者具體的病情嚴重程度與病變的位置則無法精準掌握,難以為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可靠依據(jù)[4]。
在實際的臨床中,急腹癥主要包括了急性闌尾炎、急性腸梗阻、急性穿孔以及急性胰腺炎等,而引發(fā)急腹癥的病因也非常多,多見如炎癥、感染、梗阻或者是腹部出血等,而大部分的患者在病發(fā)后均會出現(xiàn)程度不同的腹痛癥狀,對其正常的生活、工作造成影響[5]。急腹癥的發(fā)病通常都比較急,且以下腹疼痛、壓痛癥狀為主,一些患者還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癥狀,雖然部分疾病可以通過病史詢問、體格檢查等方式確診,但由于急腹癥的臨床表現(xiàn)多樣化、且復雜,為了確保疾病診斷的準確率,還需要對其他的疾病合并因素進行考量,故此,多數(shù)情況下都無法對不同疾病進行準確區(qū)分,而急腹癥患者想要得到確切、有效的治療,又必須有準確的疾病診斷作為依據(jù),因此,除了常規(guī)的詢問病史、體格檢查以及肝腎功能等檢查方式之外,臨床還主張以B超、X線、MRI以及CT重建技術等影像學方式進行輔助診斷,而多排螺旋CT重建技術正是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項診斷技術[6]。多排螺旋CT重建技術是近年來在臨床中得以廣泛應用的一種新型疾病診斷技術,其工作原理主要通過數(shù)學領域當中的逐次近似法,對掃描獲取到的影像學圖像具體情況作出解釋,比如現(xiàn)存一個原始圖像就可以通過迭代法將更深層次的理論和實際投影值進行對比分極,再依據(jù)最優(yōu)的原則,將最佳的影像值選擇出來,以此得到更加清晰、無偽影且無噪聲的高清診斷圖像,目前,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排螺旋技術已經(jīng)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推廣,包括同時涉及到了頭頸部及胸部CT、心血管以及灌注掃描等,且有多項研究顯示,采用CT診斷可以對患者的損傷部位或者病變部位進行準確定位,全方位掃描其肺底區(qū)域、兩側膈頂、雙腎下以及恥骨位置等多個位置,可為疾病診斷提供更加完整的信息數(shù)據(jù),從而提升疾病診斷準確率[7]。
本次研究也顯示,多排螺旋CT重建技術用于急腹癥診斷的準確率達到了98.95%,與病理診斷結果100.00%差異不顯著(P>0.05),表明多排螺旋CT重建技術在臨床急腹癥診斷中確實有著極高的應用價值,例如闌尾炎患者其CT主要表現(xiàn)為闌尾擴大且增粗,橫徑一般超過6 mm,甚至可能高于10 mm,其內(nèi)部存在單發(fā)或者是多發(fā)闌尾結石,闌尾壁可見到明顯的增厚異常現(xiàn)象,以環(huán)狀呈現(xiàn),密度顯示較為均勻;膽囊炎則以膽囊擴大、膽囊壁明顯增厚為主要表現(xiàn),增強掃描可見膽囊顯著強化;泌尿系統(tǒng)結石以輸尿管呈現(xiàn)為高密度結石影及軟組織顯示低密度影為主要表現(xiàn),同時伴隨不同程度的腎積水或者是輸尿管積水現(xiàn)象;胰腺炎以胰腺彌散性或者是局部增大為主要表現(xiàn),邊緣模糊,平掃密度均勻顯示,周圍的脂肪層顯示模糊,積液極少;腸梗阻以腸腔和腸管腸壁改變?yōu)橹饕憩F(xiàn)等??傊?,CT技術可以為急腹癥患者的疾病判斷提供準確依據(jù),疾病診斷準確率較高[8]。
綜上所述,多排螺旋CT重建技術用于臨床急腹癥影像診斷中,疾病診斷準確率較高,不僅可以準確掌握患者的病癥情況,還能及時發(fā)現(xiàn)隱蔽或者微小的病灶,對患者的腹部病變進行準確判斷,從而為后續(xù)治療提供可靠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