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季高
《以“小人之心”度偽君子之腹》(《雜文月刊》2021年3月上原創(chuàng)版)一文寫到:漢朝時,大臣袁昂無意中得罪皇上身邊太監(jiān)趙同。趙雖無才德但得皇上寵愛,平時動輒“打小報告”,讓無辜大臣“躺著中槍” ……
司馬遷在《史記·袁盎傳>中記載:“孝文帝出,趙同參乘,袁盎伏車前曰:‘臣聞天子所與共六尺輿者,皆天下英豪。今漢雖乏人,陛下獨奈何與刀鋸余人載!于是上笑,下趙同。趙同泣下車。”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亦有“同子參乘,袁絲(袁盎字)變色”之典故。
由此可見《以“小人之心”度偽君子之腹》一文中的袁昂,實為袁盎之誤。袁盎(約前200年——前150年),西漢名臣,為人剛直,富有才識,為漢文帝所賞識。南北朝時南梁名臣袁昂((461年-540年)已是在袁盎600年之后了,與之風馬牛不相及?!鞍骸保g二聲,“盎”,àng四聲,可能兩字音同聲不同而造成的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