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湘玉 李繼云 蔣媛媛
人文關懷是一種以人為基本的護理理念,護理實踐中的人文關懷是指護理人員對患者所實施護理關懷行為的一種能力。目前,針對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能力培養(yǎng)已經成為了醫(yī)療衛(wèi)生體質改革工作中的重要內容[1]。急診科作為危重癥患者的一線科室,服務對象具有病情緊急等特點,急診護士是否可以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臨床護理服務將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護患關系產生直接的影響[2]。因此,只有提高急診護士的人文關懷能力,才能為急診科內患者提供人性化的臨床護理服務,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本研究選取了150名急診護士作為研究的對象,通過對急診護士人文關懷能力現(xiàn)狀的調查,旨在為急診護士人文關懷能力的提升及相關培訓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jù),報道如下。
1.1 調查對象 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法選取某三級醫(yī)院內的150名急診護士作為研究對象。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①急診科內工作的正式護士;②擁有護士職業(yè)資格證書;③可以獨立完成臨床護理工作;④知情同意且自愿參與研究。
1.2.2 排除標準:調查期間因病假、事假、產假或外出進修學習等未在崗位者。
1.3 方法
1.3.1 調查工具:①一般資料調查量表:調查急診護士的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職稱、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婚姻狀況以及培訓情況等。②人文關懷能力調查(Caring Ability Inventory,CAI)量表:該量表共包括耐心、認知和勇氣3個基本維度,共計37個條目,各條目均采用7級評分法,其中有13條為反向評分,量表總分為37~259分,得分越高說明調查者的人文關懷能力越強[3,4]。
1.3.2 調查方法:正式開始本次調查前,向所有急診護理人員表明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并告知相關詳細的填寫要求,經研究對象同意后不記名填寫,當場回收,剔除缺項等不合格問卷后,對合格問卷進行整理。本研究共計發(fā)放150份調查問卷,剔除其中缺項和不合格的問卷,共計回收有效問卷143份,有效回收率為95.33%。
1.4 判定標準 參照國際關懷能力評分標準[5]對急診護士的CAI得分情況進行分級:評分>220.3分為高水平,220.3~203.1分為中等水平,<203.1分為低水平。
2.1 一般資料 研究納入的143例急診護士中,男19例,女124例;年齡19~53歲,平均年齡(28.32±5.88)歲,其中<24歲32例,24~30歲56例,31~40歲28例,41~50歲22例,>50歲5例;已婚96例,未婚47例;接受過人文關懷培訓81例,未接受過62例;護士41例,護師48例,主管護師35例,副主任護師及以上19例;大專53例,本科69例,研究生及以上21例;工作時間<3年45例,3~6年39例,7~10年32例,>10年26例。見表1。
表1 急診護士的一般資料 n=143
2.2 CAI評分 CAI評分耐心(58.89±8.32)分,認知(73.24±10.66)分,勇氣(53.15±6.31)分,總分(185.53±18.83)分,急診護士的CAI總評分為(185.53±18.83)分,處于國際關懷能力評分標準中的低水平。見表2。
表2 急診護士的CAI評分 n=143
2.3 不同一般資料急診護士的CAI評分
2.3.1 不同性別急診護士的CAI評分 女性急診護士CAI評分中的耐心和總分均明顯高于男性急診護士(P<0.05),但不同性別急診護士的認知和勇氣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性別急診護士的CAI評分
2.3.2 不同年齡急診護士的CAI評分 不同年齡急診護士的CAI評分不同,低年齡段急診護士的CAI評分明顯低于高年齡段(P<0.05),CAI評分隨著急診護士年齡的增長而升高。見表4。
表4 不同年齡急診護士的CAI評分 分,
2.3.3 不同職稱急診護士的CAI評分:不同職稱急診護士的CAI評分不同,低職稱急診護士的CAI評分明顯低于高職稱(P<0.05),CAI評分隨著急診護士職稱上升而提高。見表5。
表5 不同職稱急診護士的CAI評分 分,
2.3.4 不同文化程度急診護士的CAI評分 不同文化程度急診護士的各項CAI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不同文化程度急診護士的CAI評分 分,
2.3.5 不同工作年限急診護士的CAI評分 不同工作年限急診護士的CAI評分不同,低工作年限急診護士的CAI評分明顯低于高工作年限(P<0.05),CAI評分隨急診護士工作年限的增長而升高。見表7。
表7 不同工作年限急診護士的CAI評分 分,
2.3.6 不同婚姻狀況急診護士的CAI評分 不同婚姻狀況急診護士的各項CAI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8。
表8 不同婚姻狀況急診護士的CAI評分 分,
2.3.7 不同人文關懷培訓情況急診護士的CAI評分 接受過人文關懷培訓急診護士的各項CAI評分及總分均明顯高于未接受過人文關懷培訓的急診護士(P<0.05)。見表9。
表9 不同人文關懷培訓情況急診護士的CAI評分 分,
隨著傳統(tǒng)護理模式向責任制整體護理的轉變,人文關懷逐漸成為了護理教育工作和護理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成為當前背景下護理研究的主要方向[6]。人文關懷護理是指醫(yī)護人員在護理全過程中,基于人道主義的精神,對患者生命與健康、人格與尊嚴、權益與需求等方面所給予真誠關懷、精心照護服務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人文關懷護理遵循以患者為中心的基本原則,除了為患者提供臨床所必需的常規(guī)護理服務以外,還為患者提供了情感、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服務,對加快恢復患者的身體健康狀況,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意義[7]。而急診科室所收治的患者,具有發(fā)病急驟、病情復雜、病情變化快、疾病譜廣、不可預測因素多等特點,患者容易產生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且大多數(shù)患者及其家屬對診療的要求高、心情急、期望值大,這給護理服務也帶來了更多的難點。與普通患者相比,急診科患者需要得到醫(yī)務人員更多的關注和關懷,因此將人文關懷護理用于急診科護理服務中很有必要。
為進一步明確目前國內急診護士的人文關懷能力水平,促進臨床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本次研究中, 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方法選取某三級醫(yī)院內的150名急診護士作為研究對象,收集護士的人口學資料,通過CAI量表調查入組護士的人文關懷能力,并對影響護士人文關懷能力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人文關懷能力CAI量表包括37個調查項目,滿分為259分,評分越高則代表急診護士的人文關懷能力越好。本次研究調查可見,納入急診護士的CAI平均評分為(185.53±18.83)分,明顯低于人文關懷能力國際常規(guī)評分標準中的最低標準(203.1分)。在張笑軍等人的研究中[8],通過對國內護士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護理人員的CAI總分顯著低于國外常模的人文關懷能力評分,這一結果與本文的研究結果相符,提示我國護士的人文關懷能力普遍較低。分析認為,可能是因為國內對于人文關懷護理模式的應用較晚,對人文關懷能力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護士人文關懷能力較低。因此,提高對人文關懷護士的重視,進一步加強急診護士乃至所有護士的人文關懷護理能力水平已迫在眉睫。
本研究進一步分析了急診科護士不同人口學資料與人文關懷能力評分差異。其中,護士中男性19名,女性124名,急診護士女性組的CAI評分中的耐心維度和總分均明顯高于男性組(P<0.05),但不同性別急診護士的認知和勇氣維度評分相比并無明顯差異(P>0.05)。提示相較于男性,女性急診護士的在護理服務中要更為耐心,因此人文關懷能力中的耐力度更好。此外,研究還發(fā)現(xiàn)不同年齡、職稱和工作年限的急診護士CAI評分也有明顯不同。低年齡段、低職稱和低工作年限的急診護士CAI評分明顯低于高年齡段、高職稱和高工作年限的急診護士,提示年齡、職稱和工作年限會對急診護士的人文關懷能力產生較大的影響。一方面,隨著護理人員年齡的增長,工作年限的增加,會逐漸積累更多的護理工作經驗,個人的情感、能力、觀念和護理服務態(tài)度等各方面均會得到提升,從而使得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能力得以提高[9]。另一方面,職稱的提高,也代表著護士綜合素質能力與護理服務水平的提升,對促進人文關懷能力的提升自然有著積極的影響。相關研究[10]指出,患者在住院期間非常需要護理關懷照顧、健康教育及心理支持。提示加強急診護士人文關懷能力,針對性別、年齡、職稱等相關影響因素予以個體化的培訓,能使護士以更加良好的姿態(tài)服務于臨床護理中,從而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健康發(fā)展。
在文化程度和婚姻狀況方面,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婚姻狀況的急診護士CAI各維度評分及總評分均無明顯差異(P>0.05),提示文化程度與婚姻狀況并不會對急診護士的人文關懷能力產生明顯的影響,這與相關文獻的研究結果[11,12]較一致。此外,接受過人文關懷培訓的急診護士CAI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均明顯高于從未接受過人文關懷培訓的急診護士(P<0.05),提示人文關懷培訓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因此,醫(yī)院應進一步提高對急診護士人文關懷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并通過多種有效的方式方法定期加強對急診護士的人文關懷培訓,使護士充分掌握人文關懷的護理理念,做到在護理過程中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提供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護理,充分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
綜上所述,急診護士的整體人文關懷能力水平較國際常模水平低,不同性別、年齡、職稱和工作年限的急診護士的人文關懷能力不同。人文關懷培訓可以有效提高急診護士的人文關懷能力,醫(yī)院應該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加強對急診護士的人文關懷培訓,以提高急診護士整體的人文關懷能力,進一步促進護患關系和諧、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