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勇良
又快到楊梅季節(jié)了。十來歲時,我覺得寧波人是把吃楊梅當節(jié)日過的,后來去的地方和經歷的事多了,才知道把一些瓜果季節(jié)當成節(jié)日,并不局限于寧波人。
十來歲那年的楊梅季節(jié),有一天回家時,我發(fā)現爸媽把楊梅都吃完了。我記不得我有沒有鬧,大概是發(fā)了一些小脾氣,我媽給了我一枚五分錢的大鋼镚,讓我自己去買小半斤楊梅吃。我拽著錢,卻坐到了小人書攤的小板凳上,連著看了三本連環(huán)畫。
去年的楊梅季節(jié),我以前的室友帶著我們幾個同學,重返他曾插隊過的“第二故鄉(xiāng)”——慈溪的一個小山村。50年前,我們這一行四人中的女同學去山區(qū)插隊,另一位男同學去了北方農村;我未能升入高中,去了建筑公司當泥瓦工。
同學當年插隊時的大隊長,早已熱情地在等候我們。大隊長的兒子國海,與同學同年。國海笑著對我們說:“你們同學是勞動好手,他挑140斤擔子上山,我挑90斤追不上。”
這是當年的典型村,條件相對好一些。同學第三年拿9分的底分,全年掙了4100個工分,值410元,扣去隊里分的糧食等,到手現金240元。那時城里國營工廠小青工,通常36元一個月。我們幾人由衷感慨,同學很強。
同學指著一間快要坍塌的小房子說:“當年就住這樣的房子,國海家的房子略好一些?!彼终f:“飯自己做,國海家會給他端些菜來。家里給我?guī)淼娜?,我喜歡一餐吃完,不是反正就要吃完的嘛。”女同學很有同感,說:“曾一次性吃了一斤奶糖。我那時夢想是一口吃掉一個蘇式月餅,但從沒實現過,而現在已不敢吃了?!蓖瑢W因為沒肉吃,油很少,勞動強度大,一天吃三斤米。
女同學笑了起來。她對同學說:“怪不得你讀書時糧票不夠,需要我們給你,哈哈哈哈!”
大隊長已80多歲,1959年畢業(yè)的高中生,當過村里的記工員、會計。大隊長有一間令我們非常羨慕的書房,平??纯磿?、寫寫字,間或做些農活。說話間,他拿出他的書法長卷,請我們欣賞。
同學后來也當了記工員。那年頭,工分是農民的飯碗,記多記少相差太大了,外地人在村里沒親戚,加之同學實誠,村民比較放心。記工員最苦的是每天晚飯后要去隊部記賬,同學晚上收工后,自己做飯,人很累了,但這份職責令他不能立馬休息。記工員顧名思義是每天必記,這對一個不到二十歲、仍不時要想家的孩子,未免又是一個考驗。
我那天突然想到,我的這位室友為什么總是謙讓正直。讀書時每逢我與他爭論,總是他先行“熄火”。后來工作時,同學也讓掉了首次單位分房機會。艱難歲月永遠是人生的最好導師。
此行主題是楊梅。我是第一次登楊梅山,地上踩的,眼里見的,手上碰到的,全是楊梅。這是國海弟弟家的楊梅山,約130多棵,今年收入約6萬元,成本很低。大隊長說:“今年是楊梅豐收年,從未見過如此掛滿枝頭的楊梅?!蔽彝陼r就聽大人講,楊梅有大小年。我問大隊長:“今年是楊梅大年吧。”哪知道,這一問引出了一段改革開放令楊梅大小年消失的傳奇。
大隊長說:“自從楊梅山分到戶里后,大家非常注意加強管理。果實多時,會有意識地打掉一些,倒不是為了降低產量,是想讓養(yǎng)分集中,提高品質。因為減少了當年的養(yǎng)分消耗,來年產量影響也就少了。另外大家選擇優(yōu)良品種,打頂矮化。這樣的操作之后,楊梅不僅產量穩(wěn)定,而且逐年提高?!?/p>
楊梅通常是要請人采摘的。某一年的行情是一個上午300元工資,一包煙,一餐比較不錯的午飯,合計近400元。采摘從早晨5時至午飯時分,能采10筐左右,每筺可賣100元,采摘人工費相當于銷價的40%。不過我們那天吃到的和帶回家的楊梅,大隊長和國海為了確保每顆楊梅都是最甜的,是親自一清早上山采的。那是滿滿的情意。
國海說:“到了楊梅旺季,一些工人不愿待在廠里,因為采楊梅收入高。疫情沒影響楊梅銷售,價格仍較好?!蔽覀円宦飞峡吹?,到處都有賣楊梅的小攤,村里楊梅快遞極忙。這時,我看到一位中年男子駕著車過來,停好車后走向村里的一個作坊。我職業(yè)性地冒昧問他:“去買楊梅嗎?”他說:“不是,去買包裝箱?!?/p>
這么一個小山村,多半農居以城里人的眼光,都是大別墅。楊梅只是他們收入的一部分,主要收入是創(chuàng)業(yè)辦廠等。村民創(chuàng)辦的最大一家企業(yè),職工1萬多人,在慈溪、江蘇鹽城、湖北孝感和天津武清,擁有5個生產基地。
這個村子以我的眼光看還是有一點亂。一段圍墻用涂料粉刷一新,相鄰一段是低標號水泥砂漿粉刷,年久駁落。當我轉入新區(qū)時,才看到整整齊齊的一幢幢漂亮獨棟,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別墅。
楊梅山下,紅色路面游步道赫然入目,路旁有嶄新的公共廁所,浙江的新農村建設由此可見一斑。河邊有一幢粉墻黛瓦大宅子,威武的大門外掛著一把大鎖,主人平常大概不住在這里。路另一側的一些舊房子,有可能是外來流動人口居住,還有一些沒了屋頂和門窗,正在等待著拆遷。
50余年歲月變遷,楊梅的艷麗與鮮甜更勝于昔日。我現在因為怕酸著牙齒,已經不敢多吃了;然而那歲月的沉淀,卻令我在楊梅山上有不盡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