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怡
(江蘇省江陰初級中學,江蘇 無錫 214400)
最近,我校的一位物理老師上了一堂題為“比熱容”的教學研究課。讓學生從情景體驗中引入比熱容的概念、從探究實驗中形成比熱容的概念、從類比聯想中建立比熱容的概念、從應用練習中鞏固比熱容的概念、從歸納提升中深化比熱容的概念
[1],得到了參與教學研究的教師的充分肯定。認為這是一堂“滲透課程理念、感悟體驗教學、展示物理美感”的好課。我也深深地體會到“寶劍鋒從磨礪出”這句至理名言的深刻內涵,因為這堂課凝聚了我校物理教師的集體智慧,課堂上的精彩完全來自于幕后那鮮為人知的“磨課”。
本文中的“磨”,就是指磨課,教師站在多個維度,對自己所執(zhí)教的課進行多維度、全方位的評價、分析、反思、調整,再執(zhí)教的過程。磨課對于剛走上講臺的新手或還沒有站穩(wěn)講臺的老師而言,是全面提升自己基本素養(yǎng)的關鍵策略之一,也是深入研究教材、學生的關鍵策略。同樣,即使是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也需要不斷地進行精心磨課,才能使自己不斷地接近教學中的理想,形成具有自己個性特色的教學風格。
磨課是我校物理教研組的一個品牌,它已經成為物理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一種行為方式,并形成了這樣的共識:磨課要磨在課前,有備課的味道,但與備課卻又不同。
磨課的自我要求比備課高,不斷打磨出的課有可能成為放心課、樣品課,甚至成為教學藝術的精品;
磨課對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比備課要足得多,這樣的課應該經得起推敲,而背后付出的心血也是有目共睹、觸目驚心的。
磨課有一個反反復復打磨的過程,磨課教師水平提升的幅度遠比備課的大。這是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飛速提升的關鍵策略。
磨課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必須全身心地投入才行。既然如此辛苦,那我們?yōu)槭裁催€要日復一日、孜孜不倦地去磨,乃至成為我校物理組的一個品牌呢?
在課堂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我們都會通過分析教材發(fā)現可以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結合教學重點和難點才會去分析學生的學情和生長的需要,也只有經過課堂教學的反復推敲、打磨,才能真正鎖定重點和難點,也才能真正悟出課堂突破重點、難點的關鍵策略,策略因生而言、因時而變,只有在不斷的打磨過程中,才能真正有所突破、有所提升。
比如,在執(zhí)教蘇科版“比熱容”的過程中,我們只有突破磨課,我們才能理清其中的教學思路和策略,在突破比熱容概念建構的過程中,我們始終有條明線,那就是為什么夏天的中午,沙子比水燙,學生思考,中午夏天,升溫,沙子和水都會吸熱,此時沙子比水燙,就說明沙子吸熱升溫比水快,或者說沙子和水同樣升高1℃的話,沙子所需的時間短,水所需的時間長。帶著這一明線去探究,而探究和探究的結構就是暗線,因為,在探究的過程中,控制變量法、比值法定義等,都迎刃而解。
磨課一味的上課,再上課,而是在每一次上課后都有新的反思與總結,有新的思考與變化,是帶著新收獲,發(fā)現新問題的過程,以此往復,獲取最佳的教學策略,即教學藝術的關鍵所在。
這位老師上“比熱容”這堂課已經5 年(送走3 屆學生),每年上3 次(教3 個班級),但每次上課給人的感覺不一樣。因為他是從教研組集體的磨課中帶著新的發(fā)現重新出發(fā),通過課前磨導學稿、課后磨教后感,一年接著一年的堅持磨。由于有了前一年的磨課筆記,加上對當年新的中考試題的分析研究,就會對教材的處理有了新的認識,對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就有了新的突破,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也就有了鐵的保證。由于磨課是物理組的集體行為,也就導致了學校的中考物理成績一直處于市的領先位置,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教研組。
磨課最終的效果就是達成共識,是學生與教材之間的共識,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共識,也是教師與教材之間的共識,達成什么共識,那是課堂教學策略鎖定的共識,是教育真諦的共識,是教育本質的共識,即揭秘教育真諦。雖然磨課的過程很艱辛,有事會來回往復、此起彼伏,但是,最終深入的打磨,必定會收獲共性的規(guī)律。就拿物理學科而言,那就是打磨出物理的本真味道,并把它上升為物理概念教學的調味藝術三部曲:“課伊始,味已生”“課進行,味正濃”、“課結束,味猶存”。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享受樂趣,體驗成功,并努力使之逐漸成為自己的教學風格,從而使物理課不斷與學生產生共鳴,為學生所喜歡?!氨葻崛荨边@堂教學研究課的成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磨課后將會真正促進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促進教學效果的事半功倍。覺得磨這節(jié)課,值!經過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無悔磨課,物理教師的教學水平有了快速的發(fā)展。許多教師在市、縣、校的課堂教學基本功比賽中獲得一、二等獎。
磨課究竟磨什么?我校的物理教師已經形成了這樣的共識:磨課不是磨課堂的面面俱到,而是磨課堂教學的設計思路、磨教學過程中的細節(jié)處理,磨個性特色的張揚凸顯,從中磨出的是思考能力、磨出的是教育智慧、磨出的是教學風格。
決定一堂課好壞的關鍵是教師的思考能力,反映其思考能力的是課堂教學的設計思路。磨就是要對課中的問題情景窮追不舍,形成思路;根據學生的層次差異,因材施教。
這位教師通過精心磨課,在“比熱容”這堂課的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的親身體驗分為引入、形成、建立、鞏固、深化這五個步驟,每個步驟與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對應關系如圖1 所示。從而形成了一條鮮明的教學思路。
圖1 對應關系
如果說磨思路設計是從大處著眼的話,那么磨教學過程中的細節(jié)處理就是從小處著手,二者是辯證的統(tǒng)一。規(guī)律通常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規(guī)律一般都潛伏在細節(jié)中。磨課要關注細節(jié)的處理,才能逐漸接近教育教學的規(guī)律。一個教師如果能善于磨教學細節(jié)的處理,久而久之,磨出的是棋高一籌的教育智慧。就能把先知前賢已經得出的教育真諦通過實踐內化為自己的智慧[2]。你不磨,就悟不到真諦;你不磨,就不會有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這位教師在磨《比熱容》這堂課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比較抽象的“比熱容”概念,作了這樣的細節(jié)處理:先舉一個熟悉的例子讓學生類比體驗?!爸星锕?jié),北京旅游團來南京二日游,其中男士30 人,女士40 人,經統(tǒng)計,在南京的2 天中男士共消費12000 元,女士共消費30000 元,怎樣比較他們的消費水平?”學生會從每人每天的消費金額的比較中得出消費水平(A)=總金額(B)/[人數(C)×天數(D)],即A=B/(C.D)。然后讓學生聯想類比,得出:比熱容(c)=吸收的熱量(Q)/[質量(m)×升高的溫度(Δt)],即c=Q/(m.Δt)。這樣的細節(jié)處理,就能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把握抽象的“比熱容”概念,真正突破了本堂課的教學難點,促進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
磨課最終磨的是個性,是特色,是自我;追求的是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并使之張揚凸顯。經過多年的課堂打磨,也初步形成了這位教師自己的教學風格。就是善于應用課堂教學中的調味藝術,并通過課堂的互動,將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充分展示出來。
這位教師對課題的引入做了這樣的打磨:剛剛上課的時候,教師創(chuàng)設迎合學生興趣的活動情境,讓學的是借此走近生活,走近物理。
比如,在剛才導入過程中,學生已經猜想沙子吸熱升溫比水快,或者說沙子和水同樣升高1 攝氏度的話,沙子所需的時間短,水所需的時間長。此時教師追問學生,啟發(fā)學生去設計實驗,此時的設計,也就水到聚成。
師:如何設計我們的猜想呢?你需要準備哪些器材?生:準備沙子和水?
師:對沙子和水有什么要求?生:質量相等。
師:還需要什么器材來模擬剛才的“夏天中午”。生:酒精燈加熱
師:有了這些器材你還需要什么器材?生:溫度計
師:交流一下,想想我們該怎么進行實驗,你有幾種方法?生1:我們可以給相同質量的沙子和水加熱,看誰升溫快?生2:我們還可以給相同質量的沙子和水加熱,看看升高相同的溫度,誰需要的時間長?
在領悟了“好課必須多磨”“多磨才會提升”“磨出教育智慧”的基礎上,物理組成功地解決了“如何磨課”的問題,除了個人“自磨”外,還采取了“互磨”“引磨”“研磨”等磨課方式。努力使之成為提高我校物理教學質量的一個叫得響的品牌,并從中磨礪出教師自己精彩的人生。
學校物理組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先集體一起磨課,然后由一個老師執(zhí)教,再集體點評、推敲打磨,并結合各個教師的自身特點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自磨,在此基礎上才去上課實踐。這樣不斷地打磨,不斷地由不同的老師去實踐。就能使成熟的教育智慧集體共享。這種互磨的方式,尤其對年輕老師幫助很大,這是物理組教師能快速成長的重要原因。
專家、名師的站位會相對較高,他們對教材、學生的掌控能力是我們普通教師所不及的。為此,如果在磨課的過程中,如果有專家或者名師引領你去磨課的話,此時,我們需要深入領悟專家和名師的意思,真正教案專家的指導與自己的課堂融為一體,將思想與觀點轉變成自己的教學策略和行動準則。
磨課,不僅是磨課,更是磨自己,磨自己對教材、學生、課堂的深入理解和感悟,磨自己對前面一節(jié)課的自我消化、分析、調整、突破的能力,一節(jié)課經歷多次打磨以后,課堂變得相對成熟,甚至是成功,此時,我們就要善于將我們的反思、收獲整理成課堂實錄,再結合專家、教材、同行的建議,將建議背后的理論高度上升至一定的位置,此時就可以形成教學論文、經典案例等,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就此開辟一條陽光大道。
總而言之,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機會,對自己的課堂進行不斷的打磨,常態(tài)課,可以走進教材、同行的課堂,自我磨課,公開課、比賽課,可以要求同行、專家,一起走進自己的課堂,深入打磨,打磨成精品課、放樣課,并通過課后的反思、總結,形成論文,以此促進教學水平的飛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