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jīng)濟與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語言全球化現(xiàn)象日漸凸顯。英語作為重要的交際工具,逐漸成為高校及教師關注的焦點,大學英語課程有效開展,促進學生應用英語能力以及交際水平的提升。對大學英語而言,其教學模式及內容設計,不同程度上影響課堂實際教學成效。因此,為獲取良好的教學成效,大學英語教師應積極將自身教學理念加以更新,通過多途徑實現(xiàn)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本文在闡述英語對當代大學生重要性的基礎上,分析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優(yōu)化策略。
【關鍵詞】高校;英語教學;問題;策略
【作者簡介】于秋潭,臨沂大學費縣校區(qū)。
大學英語是高校學生核心課程之一,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高校教師應積極指出當前教學中的不足,并根據(jù)教學目標及學生學習能力,不斷將教學模式變新,從而以多元化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不斷提升。21世紀前十年,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以教育信息化為特征,依托計算機開展英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21世紀第二個十年,大學英語教學面臨新的機遇,應不斷總結經(jīng)驗,滿足新時代發(fā)展要求,努力開創(chuàng)大學英語教學新局面。
一、英語對當代大學生的重要性
立足客觀層面,當代大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性,主要源于自身及現(xiàn)代社會需求,所以可將這種需求作為切入點考量。首先,當代大學生學習英語是為滿足個人需要。滿足自身需要主要包含兩方面,即內在需要與外在需要,外在需要主要指受外部環(huán)境支配影響,內在需要主要指主觀方面需求。伴隨語言全球化,多數(shù)單位招聘時對應聘者的英語水平十分關注,特別是外資企業(yè),具有較好的英語素養(yǎng)為學生就業(yè)提供便利,學生能說一口流利的外語,會凸顯自身核心競爭力。其次,更好地學習國外先進科學技術。全球競爭日漸激烈的今天,若想提升民族競爭力,應加強科學技術研發(fā),高校學生學習英語,可便利獲取國外先進的思想及技術,從而為我國快速發(fā)展貢獻自身微薄之力。最后,提高自身思維能力。漢語與英語所屬不同的語言體系,兩者存在較大差異,殊不知語言具有一定的互通性,漢語詩意較多,邏輯性較少,而英語具有較多時態(tài)、詞性等方面變化,可為學生提供新的思維方式,所以學生學習英語對自身思維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二、我國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
1. 教學理念及方法滯后。培養(yǎng)及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成為大學英語教學核心內容之一,英語作為實踐性較強的科目,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展示實踐平臺,以此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英語水平?,F(xiàn)階段,多數(shù)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將重點置于英語詞匯、語法等知識層面,對學生實際掌握狀況未能準確把控,忽視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積極性難以提升,通常以機械及記憶學習英語相關知識。此外,教學考核手段單一,仍以閉卷考試為主,未能將多媒體教學手段加以利用,使大學英語教學質量不佳。
2. 教學體系薄弱。如今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為與時代發(fā)展潮流接軌,各大高校積極引入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以此為教師教學方式的選取提供更多途徑。實際教學中,多數(shù)教師使用先進設備頻次較低,主要以自身習慣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目標僅為應對各類考試,自身能力并非實際提升。調查表明,我國本科學生中前往美國留學的學生,80%需進入語言學校學習,這其中97%的學生已經(jīng)順利通過大學英語六級考試。由此表明,受應試教育體制影響,我國學生學習英語應以對考試為主,并未從本質上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
3. 師資隊伍建設有待加強。教師自身專業(yè)水平對學生的學習成效十分關鍵,大學英語的實踐性較強,對教師綜合素養(yǎng)提出較高要求?,F(xiàn)階段,部分高校英語教師以外聘為主或返聘退休人員,他們的教學理念及模式未能更新,應用各類先進設備能力不足,使大學英語教學互動的開展缺乏有利的支持后盾。部分教師未能根據(jù)學生實際狀況制訂科學的教學方案,造成學生學的是“啞巴”英語,實踐能力較為薄弱,不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此外,未能科學規(guī)劃大學英語教學,教學目標及教學活動開展具有盲目性,院校對學生英語實踐學習未能加以重視,缺乏定期對教師進行系統(tǒng)性培訓,使教師難以掌握當前最先進的教學理念,最終導致英語課堂教學質量不佳。
三、完善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策略
1. 明確大學英語教學任務及要求。對大學英語教學而言,學生學習并非零基礎,學生在中學階段均以接受過英語教育,掌握基礎性語言技能及知識?!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英語為基礎教育階段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強調為學生打好基礎,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大學英語為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使命及任務為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不僅需與高中英語做好銜接,而且應展示高等教育的特征,強化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以此滿足國家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洞髮W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將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明確為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尤其針對聽說能力,為學生在后續(xù)學習、工作中的交際奠定基礎。
大學英語教學中,將聽說置于核心位置,并非將其他技能削弱。加強學生聽說能力,主要基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學生英語學習進程中,閱讀不可忽視,其為聽、說、寫等的重要基礎,學生學習中直接接觸應用途徑,仍以閱讀為主。研究表明,大學英語應加大學生閱讀量,擴展學生學習深度。教師應立足學生實際需求層面,遵循因材施教原則,明確教學目標,將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落于實處。
2. 創(chuàng)新大學英語教學方法及手段。大學英語教學方式為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選用先進的教學手段,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提升英語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大學英語教學中,主要選用以下幾種方式教學。
其一,啟發(fā)式及直觀式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是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重要舉措,而且是啟發(fā)式教學的核心驅動力。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啟發(fā)式教學,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師生交流情感。如講解“Why I Teach”相關知識時,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實際狀況,以小故事為課堂導向,與學生分享自己從事教師職業(yè)的歷程,激發(fā)學生興趣,從而對學生學習課程具有良好的啟發(fā)作用。直接教學法,主要依附于直觀圖片、實物等,將英語知識呈現(xiàn),使學生快速將所學知識掌握。
其二,合作教學。為學生營造愉悅、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是取得良好教學成效的重要基礎,需加強師生、生生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學生思維活躍,為大學英語教學有效開展提供便利。積極開展合作學習活動,使每個學生的能力有所提升,并給學生提供實踐平臺,進行小組合作分享,利用英語將自身見解分享,提升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如分析“World of Mystery”一文時,教師可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并以小組競賽方式展開教學,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間內搜集與題目相關的詞句,整理詞句最多的小組獲勝,以此激發(fā)學生好勝心,全身心投入教學中。
其三,情景教學法。實施情景教學法,不僅使學生思維活躍,而且促進學生自主找尋解決問題方法。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與生活貼近的情景,以此降低學習難度,為學生過渡提供便捷,使學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掌握英語知識。
3. 打造高素質專業(yè)化大學英語教師隊伍。促進大學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高素養(yǎng)教師為核心因素?!皯Υ蛟煲恢I(yè)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養(yǎng)英語教師隊伍?!贝髮W英語教學關乎學生語言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對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要求較高。為積極與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接軌,應加強建立課堂與計算機結合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實踐機會。同時,高校高素養(yǎng)教師資源匱乏,應加大引入高素養(yǎng)教師,打造高質量教師隊伍,要求其應用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式,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此外,高校英語教師應遵循以人為本教學理念,實時關注英語知識更新,準確把握英語教學改革方向,優(yōu)化自身教學模式,為培養(yǎng)與社會發(fā)展相吻合的人才奠定基礎。
4. 建立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茖W、合理的英語教學評價體系,不僅可檢測教師教學成果,而且?guī)椭鷮W生將認清自身不足。一方面,采用形成性評價,并將這種評價方式貫穿于學生學習環(huán)節(jié)中,對學生全方位狀況進行評價,不僅包含學生實際表現(xiàn)、學習態(tài)度,而且涉及學生參與學習狀況。評價的主要目標為,幫助學生依托自身優(yōu)勢開展英語學習活動,循序漸進將學生綜合素養(yǎng)提升。另一方面,采用終結型評價方式。教師實際教學過程中,以單元為單位,每個教學單元完成之后,根據(jù)學生實際狀況,選取合適的評價方式,如選用口語、筆試以及聽力聯(lián)合方式,檢測學生實際學習狀況并將其進行總結,增強學生不斷應用英語的意識及能力。因此,教師應根據(jù)學生實際狀況,建構完善的評價體系,將學生實際學習狀況加以展示,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提升。
四、結語
大學英語為學生必修科目之一,其不僅為學生后續(xù)學習、就業(yè)提供便利,而且增強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所以高校師生應對大學英語加以重視。現(xiàn)階段,部分高校對英語教學缺乏正確認識,在師資配備、教學模式等方面略顯不足,致使教學成效不佳。因此,為進一步提升教學成效,應積極明確大學英語教學目標及任務,通過多途徑實施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加強高素養(yǎng)師資隊伍建設,構建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為促進學生英語能力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池曉玉.基于理性角度的大學英語教改環(huán)境下對說課的幾點思考[J].農(nóng)家參謀,2018,570(01):143-144.
[2]李衛(wèi)霞.關于《大學英語讀寫譯》授課的幾點思考——以Get the job you want一文為例[J].智庫時代,2019,192(24):108+110.
[3]項伙珍.關于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幾點思考[J].長江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36(04):30-32.
[4]黃瑩.新形勢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科教文匯, 2018(26):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