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媛琳 趙小倩 阮尚全 涂俊宏 孫苗佳
摘要:用磷酸和微波改性法制備臍橙皮改性吸附劑,以未改性臍橙皮作為對照,研究改性吸附劑吸附印染廢水中羅丹明B的性能,考察吸附劑用量、吸附溫度、pH值、吸附時間、羅丹明B初始質(zhì)量濃度對吸附性能的影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紅外光譜(SIR)表征臍橙皮改性前后的形貌特征和結(jié)構(gòu)特點。結(jié)果表明,當吸附溫度為30 ℃、pH值為7時,加入0.100 g吸附劑于35 mL質(zhì)量濃度為50 mg/L的羅丹明B溶液中吸附120 min,改性后的吸附率由改性前的8.75%提高到93.36%。掃描電子顯微鏡和紅外光譜表征結(jié)果顯示,改性吸附劑疏松多孔,暴露了更多活性基團,并發(fā)生結(jié)構(gòu)改變。吸附過程符合Langmuir、Fredunlich吸附等溫式,符合準二級動力學模型。綜合比較可知,改性臍橙皮渣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是一種具有潛在利用價值的生物質(zhì)吸附劑。
關(guān)鍵詞:臍橙皮;化學改性;吸附性能;羅丹明B;吸附劑
中圖分類號: O647.3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21)10-0201-06
印染廢水具有色度、化學需氧量、pH值、鹽度、硬度高的特點,是難處理的工業(yè)廢水之一,大量排放印染廢水會帶來環(huán)境的惡化,從而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因此其治理成為當前的重要任務(wù)。目前我國印染廢水處理技術(shù)效率較低,有效率為50%左右[1],處理方法有物理吸附法、化學處理法、電化學處理法、生物處理法等[2-6]。
我國農(nóng)林廢棄物來源廣泛,開發(fā)成本低、再生性能好,用于染料廢水的處理,既能充分利用資源,又能減輕環(huán)境壓力。柑橘皮富含多糖、半纖維素、纖維素、木質(zhì)素等高分子化合物,通過化學方法或物理方法改性處理后,能有效地改善其結(jié)構(gòu)特點并提高其吸附活性,因此改性柑橘皮成為材料領(lǐng)域的研究熱點之一[7-10]。臍橙在我國南方廣泛種植[11-12],目前其廢棄果皮的資源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加工橙皮和提取色素、精油、黃酮、果膠、橙皮苷、檸檬苦素、膳食纖維等功能活性成分等方面[13-18],用作吸附材料的報道較少,鮮見利用金堂臍橙皮渣的報道[19-22]。四川省金堂縣種植臍橙起于明末清初,2017年的種植面積已達1.34萬hm2,常年產(chǎn)量為13萬t,按果皮質(zhì)量分數(shù)20%~30%計算,在食用和食品加工中產(chǎn)生的果皮質(zhì)量為26 000~39 000 t,合理利用將會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
本試驗利用磷酸、微波法對廢棄的四川金堂臍橙皮渣進行雙改性處理,制得了改性吸附劑,并將未改性臍橙皮渣作為對照進行吸附試驗,通過研究吸附劑對染料羅丹明B的吸附性能,以期為金堂臍橙的綜合利用提供試驗方法和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主要儀器與試劑
T6新世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購自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SHA-B水浴振蕩器,購自上海璽袁科學儀器有限公司;TDL-5-A離心機,購自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UWave-1000微波·紫外·超聲波三位一體合成萃取反應(yīng)儀,購自上海新儀微波化學科技有限公司;DHG-9123A電熱鼓風干燥箱,購自上海精宏實驗設(shè)備有限公司;pH-3E酸度計,購自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WQF-510A傅里葉紅外光譜儀,購自北京北分瑞利分析儀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VEGA3SBH掃描電子顯微鏡,購自泰思肯貿(mào)易(上海)有限公司。H3PO4、HCl、NaOH、羅丹明B均為分析純產(chǎn)品,購自成都市科龍化工試劑廠。試驗用水為反滲透(reverse osmosis,RO)膜過濾水。
1.2 試驗方法
1.2.1 ?吸附劑的制備 本試驗所用臍橙采自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一個臍橙生產(chǎn)基地12月的果實。采取臍橙后取皮,在電熱鼓風干燥箱中于60 ℃烘干。取1份烘干臍橙皮,加入25%磷酸溶液浸泡 24 h 后用400 W微波輻射3 min,然后用RO膜過濾水洗至中性,再于80 ℃烘干后粉碎、過60目分樣篩,裝袋制得臍橙皮改性吸附劑(以下簡稱改性吸附劑)。另取1份臍橙皮,在電熱鼓風干燥箱中于80 ℃直接烘干,粉粹后過60目分樣篩,制得臍橙皮未改性吸附劑(以下簡稱未改性吸附劑)。
1.2.2 吸附劑的表征 分別取改性吸附劑、未改性吸附劑,在SBC-12離子濺射儀中抽真空、噴金鍍膜制樣,再將吸附劑置于VEGA3SBH掃描電子顯微鏡樣品臺上放大2 000倍觀察并攝像,考察其形貌特性。取改性吸附劑、未改性吸附劑,加KBr(試樣與KBr質(zhì)量比為1 ∶ 200)制樣,在WQF-510A傅里葉紅外光譜儀上,在波數(shù)為400~4 000 cm-1的范圍內(nèi)進行光譜掃描,考察其結(jié)構(gòu)特征。
1.2.3 羅丹明B標準曲線 準確稱取2.000 g羅丹明B,用RO膜過濾水溶解并定量轉(zhuǎn)移至 1 000 mL 容量瓶中,定容后配制成2 000 mg/L標準溶液。移取25.00 mL標準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用RO膜過濾水定容,配制成質(zhì)量濃度為 50 mg/L 的工作液。然后分別取2.00、4.00、6.00、8.00、10.00、12.00、20.00 mL羅丹明B工作液于 50 mL 容量瓶中,加RO膜過濾水定容、搖勻,得到1.0、2.0、3.0、4.0、5.0、6.0、10.0 mg/L標準溶液,在波長554 nm處測定其吸光度,得到吸光度(y)與質(zhì)量濃度(x)的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為y=0.040 52x+0.000 25,r2=0.999 9。
1.2.4 吸附試驗 分別稱取一定量改性吸附劑、未改性吸附劑于100 mL錐形瓶中,再加入35.00 mL一定濃度的羅丹明B溶液,用保鮮膜封口后戳1個小孔以便平衡瓶內(nèi)外的壓力,將錐形瓶置于水浴中振蕩,在一定pH值、溫度下振蕩吸附一定時間,然后于4 000 r/min離心分離10 min,在波長為554 nm處測定離心液的吸光度,并計算其吸附率。
1.2.5 單因素試驗 以吸附溶液體積為35 mL、改性吸附劑(或未改性吸附劑)用量為0.100 g、羅丹明B的質(zhì)量濃度為50 mg/L、pH值為7(未改性吸附劑的pH值為4.8)、吸附時間為120 min、吸附溫度為30 ℃作為固定水平,改變其中某一因素水平,按照“1.2.4”節(jié)中的方法進行吸附試驗,考查各因素獨立變化時對吸附率的影響。因素水平分別做如下設(shè)計:吸附劑用量設(shè)為0.010、0.020、0.040、0.060、0.080、0.100、0.150、0.200 g,羅丹明B初始質(zhì)量濃度設(shè)為20、50、80、100、150、200、300、400 mg/L,pH值設(shè)為3、4、5、6、7、8、9、10,吸附時間設(shè)為30、60、90、120、150、180、210、240 min,吸附溫度設(shè)為20、30、40、50、60、70、90 ℃。
1.2.6 吸附量與吸附率的計算 吸附量、吸附率按以下公式計算:
吸附量計算公式:Qe=(C0-Ce)V/m;
吸附率計算公式:R=C0-CeC0×100%。
式中:Qe為吸附量,mg/g;R為吸附率,%;C0為初始質(zhì)量濃度,mg/L;V為溶液體積,L;m為吸附劑質(zhì)量,g;Ce為吸附平衡時的質(zhì)量濃度,mg/L。
1.2.7 等溫吸附分析 參照文獻[23]的方法,取初始質(zhì)量濃度為20、50、80、100、150、200、300、400 mg/L 的羅丹明B溶液,加入0.100 g改性或未改性吸附劑,當pH值為7時(未改性吸附劑試驗的pH值為4.8)、溫度為30 ℃時進行吸附試驗,以 Ce/Qe 為縱坐標、Ce為橫坐標擬合繪制Langmuir吸附等溫線,以lnQe為縱坐標、lnCe為橫坐標繪制Freundlish吸附等溫線。
Langmuir方程為:CeQe=1KLqm+Ceqm。
式中:Ce為平衡濃度,mg/L;Qe為平衡時的吸附量,mg/g;qm為吸附劑的最大吸附量,mg/g;KL為Langmuir常數(shù),與吸附劑和吸附質(zhì)之間的親和度有關(guān)。
Freundlish方程為:lnQe=lnKF+1nlnCe。
式中:KF為Freundlich常數(shù),是與吸附劑吸附容量有關(guān)的參數(shù);1/n為吸附指數(shù),n是與吸附分子與吸附劑表面作用強度有關(guān)的參數(shù)。
1.2.8 吸附動力學分析 參照文獻[24]中的方法,取0.100 g改性或未改性吸附劑,在pH值為7(未改性吸附劑試驗的pH值為4.8)、溫度為30 ℃的條件下,加入35 mL質(zhì)量濃度為50 mg/L的羅丹明B溶液,考察時間變化下的吸附動力學特性,用準一級動力學方程、準二級動力學方程模型對數(shù)據(jù)進行擬合。準一級動力學以ln(Qe-qt)為縱坐標、時間t為橫坐標進行作圖分析,準二級吸附動力學以t/qt為縱坐標、t為橫坐標進行作圖分析,qt為t時的吸附量。
1.3 數(shù)據(jù)處理
用Origin 7.5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作圖,試驗重復(fù) 2~3次,用標準偏差表達試驗結(jié)果的離散性。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吸附劑表征結(jié)果
由圖1、圖2可知,吸附劑在改性前后的形貌有較大變化,未改性吸附劑表面光滑,相對平整,吸附點位相對較少;改性吸附劑表面的纖維素斷裂,結(jié)構(gòu)疏松且多孔,比表面積增大,纖維素斷裂后暴露出了更多活性官能團,活性位點數(shù)增加,從而利于提高吸附效果。
由圖3可知,改性前的臍橙皮在 3 368 cm-1附近的吸收峰較強且寬,是來自臍橙皮中大量纖維素、果膠等官能團的羥基(—OH),改性后的吸收峰移動至3 391 cm-1,吸收峰依舊強且寬;2 365 cm-1處的伸縮振動變化不大,但透光率改變較大;1 643、1 743 cm-1處的吸收峰說明出現(xiàn)了CO的伸縮振動,這2處的吸收峰都略小,可能由于羰基與其他官能團發(fā)生了反應(yīng);增加的波數(shù)為2 851、2 912 cm-1,此外的雙峰可能是由P—OH中的O—H伸縮振動引起;波數(shù)為 1 631、1 735 cm-1處的峰由PO的伸縮振動引起;波數(shù)為1 066 cm-1處的峰可能是由于P—O—C的伸縮振動引起,使得改性后的臍橙皮渣具有磷酸的相關(guān)特性。
2.2 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
2.2.1 改性前后的吸附率結(jié)果對比 由圖4可以看出,在吸附溫度為30 ℃、pH值為7、吸附劑用量為0.100 g、羅丹明B質(zhì)量濃度為50 mg/L、體積為35 mL時吸附120 min,改性后的吸附劑對染料羅丹明B的去除率大幅度提升,吸附率達到了93.36%,而改性前僅為8.75%。這可能由于改性后的吸附劑增加了磷酸基團,同時在微波處理過程中也增加了吸附劑的孔隙數(shù)量及比表面積,從而使吸附能力大大提升。
2.2.2 吸附劑用量對吸附率的影響 由圖5可知,當改性或未改性吸附劑用量在0.010、0.020、0.040、0.060、0.080、0.100、0.150、0.200 g范圍內(nèi)變化時,改性吸附劑極大地提高了對羅丹明B的吸附率。當改性吸附劑與未改性吸附劑的用量小于0.04 g時,吸附率隨著吸附劑用量的增加幾乎呈直線增長,原因是吸附劑用量的增加增大了接觸面積和活性位點。當改性吸附劑用量大于0.04 g后,對羅丹明B的吸附率趨于平衡。對于未改性吸附劑而言,其對羅丹明B的吸附率仍然隨著吸附劑用量的增加而緩慢提高,但吸附效果仍不如改性吸附劑。
2.2.3 羅丹明B濃度對吸附率的影響 由圖6可知,當羅丹明B質(zhì)量濃度在20、50、80、100、200、300、400 mg/L范圍內(nèi)變化時,改性吸附劑對羅丹明B的吸附性能遠大于未改性吸附劑。當羅丹明B質(zhì)量濃度為 20~100 mg/L時,改性吸附劑的吸附率變化不大,可能是吸附未達到飽和。當羅丹明B質(zhì)量濃度大于200 mg/L時,吸附率幾乎呈線性下降趨勢,原因是當吸附劑用量一定時,吸附達到平衡,已無多余吸附活性位點。
2.2.4 pH值對吸附率的影響 由圖7可知,當將溶液pH值分別調(diào)至3、4、5、6、7、8、9、10時,改性吸附劑吸附羅丹明B的能力遠大于未改性吸附劑。pH值的改變對改性吸附劑性能的影響很小,吸附率均在96%以上,有很好的吸附效果;未改性吸附劑的吸附效果隨著pH值的增加而減小,之后趨于平衡。為了不增加試劑投入、減小對環(huán)境的污染,在使用該吸附劑時,不需要調(diào)節(jié)染料廢水的pH值。
2.2.5 吸附時間對吸附率的影響 由圖8可知,當將吸附時間分別調(diào)至30、60、90、120、150、180、210、240 min時,改性吸附劑吸附羅丹明B的能力遠強于未改性吸附劑,二者在30 min內(nèi)均可以達到吸附平衡,吸附30 min時的吸附率分別為98.09%、18.87%,在本試驗條件下,改性吸附劑的吸附率始終接近100%,而未改性吸附劑的則在20%左右。
2.2.6 溫度對吸附率的影響 由圖9可知,當吸附溫度分別為20、30、40、50、60、70、90 ℃時,隨著溫度的升高,改性吸附劑的吸附量與吸附率的變化都不大,而未改性吸附劑受溫度的影響相對較大,原因可能是溫度變化會影響吸附劑的吸附熱動力及吸附熱容,致使吸附劑的吸附能力發(fā)生了變化。而改性吸附劑可能是因為改變了材料的原有結(jié)構(gòu),使得其吸附性能受溫度的影響較小,從而有較好的溫度適應(yīng)性。在吸附溫度為40 ℃時進行比較,吸附率可由改性前的20.76%提高到99.29%。
2.3 吸附等溫線分析
將羅丹明B質(zhì)量濃度為20、50、80、100、200、300、400 mg/L的試驗數(shù)據(jù)用于吸附等溫線的擬合。由圖10、圖11、表1可知,羅丹明B的Langmuir吸附等溫式中的r2為0.965 13,F(xiàn)reundlish吸附等溫式中的決定系數(shù)(r2)為0.976 47,說明吸附劑對羅丹明B的吸附屬于Langmuir和Freundlish型的復(fù)合吸附,即單層吸附和吸附劑表面的非均質(zhì)吸附同時存在。
2.4 吸附動力學分析
吸附動力學是吸附量隨時間的變化關(guān)系,將吸附時間設(shè)為30、60、90、120、150、180、210、240 min用于吸附動力學的擬合。由圖12、 圖13、 表2可以看出,羅丹明B準一級吸附動力學模型的r2為 0.188 92,準二級吸附動力學模型的r2為0.999 87,說明改性金堂臍橙皮吸附劑吸附羅丹明B更符合準二級吸附動力學,吸附速率被化學吸附所控制。
3 結(jié)論
金堂臍橙皮通過磷酸、微波雙改性制備成改性吸附劑,增加了吸附劑的活性基團和比表面積,能顯著提高其吸附性能,快速達到吸附平衡,并且受羅丹明B質(zhì)量濃度、pH值、吸附時間、溫度的影響小。當吸附溫度為30 ℃、pH值為7時,加入 0.100 g 吸附劑于35 mL質(zhì)量濃度為50 mg/L的羅丹明B溶液中吸附120 min,改性后的吸附率可由改性前的8.75%提高到93.36%,改性吸附劑吸附羅丹明B的規(guī)律符合Langmuir等溫模型和Freundlish等溫模型。改性金堂臍橙皮渣對染料廢水中羅丹明B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是一種具有潛在利用價值的生物吸附材料。
參考文獻:
[1]譚 軍,許海軍,韋曉燕,等. 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及回收技術(shù)現(xiàn)狀與發(fā)展[J]. 化工管理,2019(35):71-72.
[2]趙 倩,王廣智,張 寧,等. 改性活性炭技術(shù)處理印染廢水的研究進展[J]. 上海紡織科技,2019,47(4):4-8,39.
[3]胡必清,朱亞偉.印染廢水的化學法處理研究進展[J]. 印染,2016,42(13):46-50.
[4]呂偉偉,姚繼明,張 維. 印染廢水的電化學氧化脫色研究進展[J]. 針織工業(yè),2019(4):53-57.
[5]張 兵.生物技術(shù)處理印染廢水研究進展[J]. 印染助劑,2019,36(4):10-12.
[6]隋聚艷.天然高分子絮凝劑處理印染廢水研究進展[J]. 印染助劑,2018,35(1):16-21.
[7]黃瑤瑤.農(nóng)業(yè)廢棄物作為生物質(zhì)吸附劑對廢水處理的研究進展[J]. 應(yīng)用化工,2017,46(2):173-178.
[8]劉雪梅,吳 凡,章海亮,等. 農(nóng)林廢棄物生物吸附劑處理重金屬廢水的研究進展[J]. 應(yīng)用化工,2019,48(11):2703-2707,2713.
[9]盧 穎,代學明,南國英.改性農(nóng)林廢棄物吸附印染廢水的性能及其優(yōu)選[J].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9,37(4):136-139.
[10]王 瓊,黃麗媛,黃 玲,等. 生物質(zhì)廢棄物柚子皮作為潛在吸附劑用于廢水處理[J]. 湖南工業(yè)大學學報,2019.33(6):89-94.
[11]米蘭芳,呂樹萍,馬 冬,等. 我國臍橙品種的來源及特性[J]. 贛南師范大學學報,2019,40(6):80-84.
[12]張俊艷,林高山,張麗芳,等. 基于3S技術(shù)的四川省臍橙適宜區(qū)分布研究[J].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19,47(22):284-292.
[13]段振華. 臍橙加工利用技術(shù)研究進展[J].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6,37(24):199-202.
[14]鐘觀林,林 琴,林尊賢,等. 贛南臍橙皮中有效成分的提取與結(jié)構(gòu)鑒定[J]. 贛南師范大學學報,2020,41(3):65-67.
[15]沈 銳,謝青松,趙壯志,等. 響應(yīng)面優(yōu)化臍橙皮中果膠的提取工藝及理化性質(zhì)分析[J].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8,38(4):77-83.
[16]王曉君,張秀玲,陳少華,等. 微波輔助復(fù)合酶法提取臍橙皮中總黃酮的工藝優(yōu)化[J]. 食品工業(yè)科技,2017,38(8):172-177.
[17]黃 茜,李建鳳,廖立敏. 超聲波輔助提取臍橙皮多糖研究[J].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6,37(19):40-43.
[18]張 娟,陳海燕,曹艷平. 贛南臍橙皮精油的提取、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性研究[J]. 食品科技,2016,41(12):220-224.
[19]張旻杰,艾芳珍,朱業(yè)晉,等. 臍橙皮渣活性炭對水中低濃度 Cu(Ⅱ) 的吸附性能[J]. 應(yīng)用化工,2016,45(8):1492-1495.
[20]朱業(yè)晉,劉 穎,劉 立.不同活化劑制備的臍橙皮渣活性炭對Cr(Ⅵ)的吸附研究[J]. 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5,36(6):58-60.
[21]朱業(yè)晉,林立強,謝 成,等. 臍橙皮活性炭對亞甲基藍的吸附[J]. 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2,33(6):42-44.
[22]趙 華,陳愛華,張耀海,等. 甲醛改性臍橙皮對重金屬Pb(Ⅱ)的吸附[J]. 食品科學,2012,33(19):57-61.
[23]韓承輝,謝偉芳,阮小燕,等. 柚子皮基活性炭對水溶液中 Cu(Ⅱ) 的吸附及機制研究[J]. 有色金屬(冶煉部分),2019(12):84-91.
[24]王彥飛,李海普,楊兆光. 改性棕櫚生物炭的制備及其對水體磷酸鹽的吸附性能[J]. 科技風,2020(10):18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