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敏
摘 要:無論是國家民族的發(fā)展,還是學校教育理念的落實,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一直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一般情況下,教師都會通過推薦書目閱讀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目前在小學高年級的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所推薦的書目種類比較多,很難從根本上去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所以教師要事先了解學生們的閱讀實際情況,從學生閱讀發(fā)展規(guī)律出發(fā),這樣才能夠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就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書目推薦做簡要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外閱讀 書目推薦
書目推薦也稱書目選讀與導讀,是針對某一特定的讀者群,圍繞某一專門的目的進行文獻的選擇性推薦。在推薦書目時能夠迅速拉近書籍和讀者之間的距離,幫助他們提高閱讀效率。另一方面,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提出了,小學生們課外閱讀量不少于100萬字,所以課外閱讀已經(jīng)被重視。但是小學教育由于受到長期的應試教育影響,在學生們的生活中,網(wǎng)絡和媒體無處不在,很多學生對閱讀并不太感興趣,他們更感興趣的是看電視玩手機,玩電腦,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要有效指導學生進行整本書的閱讀,這樣才能夠發(fā)揮課外閱讀的作用,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1 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滿足學生閱讀個性化需要
由于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促進人的發(fā)展,所以教師在推薦課外閱讀書目時,也要從這一目的出發(fā),首先要了解學生這一群體的基本特點,還需要尊重學生們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閱讀需求。我國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在各項改革深入的過程中,都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所以要從學生的基礎教育來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盡量去尋找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各種類型圖書,這樣才不會讓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受限,才能夠讓學生的發(fā)展從各個學科中進行。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尊重學生閱讀的規(guī)律,盡量以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去拓展他們的多學科閱讀,這樣學生才會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地將閱讀事業(yè)向多個學科進行延伸。比如有些學生對童話故事感興趣,教師就可以為他們推薦《灰姑娘》、《小紅帽》;有些學生對詩詞類比較感興趣,那么就可以為他們推薦一些古詩詞,比如王維的《相思》,王昌齡的《出塞》。每個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天賦都是不同的,所以這就會直接導致學生的語文成績存在差異,如果教師按照原本的教學方式,那么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說,會有不同的影響[1]。
2 尊重學生認知規(guī)律,明確閱讀層次與閱讀目標
閱讀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進取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師要從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來進行閱讀書目的推薦。比如教師要了解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根據(jù)他們的興趣選擇合適的閱讀書目。還需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進行自由的閱讀,基本上學生在這種情況下進行課外閱讀的效率會有明顯的提高。比如在學習完《智取生辰綱》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們推薦同類型的文學著作吳承恩的《西游記》,也可以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閱讀水滸傳的整本書,去感受其中各個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但因為學生認知規(guī)律存在著差異,所以針對不同學生,教師要為他們樹立不同的閱讀目標。比如那些閱讀水平欠缺的學生,教師就可以先不用讓他們進行整本書的閱讀,只要讓他們先了解其中的某一個故事情節(jié)。而那些閱讀能力較好的學生,教師就可以為他們布置一些能夠引人深入思考的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整篇文章的閱讀。教師在進行閱讀方法的教學時,也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要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閱讀的機會,所以必須要明確閱讀的目標和層次,讓學生學會主動閱讀。當學生掌握了多種閱讀方法之后,教師要為學生推薦不同的閱讀書目,讓他們進行閱讀方法的鍛煉,還需要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去深入理解文本的內(nèi)容,這樣學生才能夠將理解性閱讀與欣賞性閱讀有機地結合起來,發(fā)揮課外閱讀的真正作用[2]。
3 強化學生交流學習,開展閱讀推薦交流的活動
教師除了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之外,還要通過課外時間去組織一些多樣化的活動,這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時的鞏固效果。也就是說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提供舞臺,讓學生充分表現(xiàn)自我。比如在為學生推薦《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魯濱遜漂流記》等文本的閱讀后,教師就可以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交流活動,讓學生去分享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所感所想。首先可以在每天的早讀課時間開展讀書心得交流會,讓學生去分享一下自己,在閱讀這兩篇文本時獲得的感想,這才能夠為他們展示自我提供平臺,這樣學生就會樂此不疲的進行更多書目的閱讀。其次還可以在平常的教學中進行讀書知識競賽活動,因為這種競賽屬于良性競爭,能夠帶給學生不一樣的成就感,他們會真正體驗到閱讀具有的好處。最后可以根據(jù)學生們所讀書目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進行讀書小報的設計和制作,這種方法能夠讓學生有目的的閱讀,因為很多學生都渴望表現(xiàn)自我,所以在進行設計和制作時,基本上都會竭盡全力,在閱讀過程中也會將文章中的一些優(yōu)美詞句及時摘錄,并靈活運用在小報的設計和制作中。通過這些活動的設置,學生們的交流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他們在閱讀整本書時也會有更加明顯的效果[3]。
4 結束語
通過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在小學課外閱讀推薦書目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們的個體差異和認知規(guī)律進行閱讀目標和層次的確定,這樣才能夠滿足學生們的個性化閱讀需求。同時也需要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和學習,可以通過多樣化活動的開展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參考文獻:
[1] 唐玖江,榮維東,薛相鋒.青少年課外閱讀推薦書目研究:基于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施視角[J]. 圖書館雜志,2020, v.39;No.349(05):67-77.
[2] 林燕萍. 大手拉小手,閱讀同步走——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書目推薦探析[J]. 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 2020(5).
[3] 郭藝蘭.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閱讀課外閱讀指導策略[J]. 學周刊,2020,000(002):P.110-110.
江蘇省南通師范第一附屬小學 (江蘇省南通市 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