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佃民
摘 要:當今世界科學技術不斷的發(fā)展,推動了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和經(jīng)濟的繁榮,也正是因為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對每一位公民的科學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科學教學作為基礎性學科之一,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意識、科學素養(yǎng)以及批判意識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科學教學不應該停留在理論知識上,教師需要結合科學實驗,更全面地發(fā)揮科學教學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科學 實驗教學 科學素養(yǎng) 批判意識
小學生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小學階段的教學更像是啟蒙教學,讓學生能夠有一顆充滿好奇和探究欲望的心。而科學教學的開展能夠讓學生正確地認識世界,同時還能夠在科學理論知識的幫助下積極地探索世界,是培養(yǎng)學生探究意識,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關鍵性學科。但是小學生的理解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差,過于理論知識的教學并不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這一點。而通過實驗教學的開展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的認識教學內容,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提高其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批判能力等,更好地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小學階段的科學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要重視科學實驗教學的開展,做好科學實驗教學的啟蒙性,促進學生的成長。
1 重視教學生活化導入
課堂導入教學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課堂導入能夠更好地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保障教學的有效開展。而對于小學科學教學來說,學生對科學內容的認知還不夠充分,同時對科學教學內容也沒有更好的理解,就導致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而教學內容越是貼近生活就越容易被學生所理解,同時還能夠更好地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在科學實驗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重視課堂導入教學的開展,將課堂導入教學與生活化教學相結合,保障科學實驗教學的開展。
例如在《光》這一單元內容的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有關于生活的科學實驗對學生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可以列舉一些的生活中“光”的例子。如:“燈光、太陽光、月光”等,然后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再列舉生活中的光,通過這樣的方式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之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太陽光照射下物體的影子為例對學生進行生活化的舉例教學,讓學生發(fā)現(xiàn)“光的傳播會遇到阻礙”。最后教師可以利用手電筒分別照射不同透光度的材料,如“透明玻璃、磨砂玻璃以及鐵板”,利用生活化的材料讓學生在實驗中更充分和直觀了解教學內容。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的認識教學內容,同時,通過生活化的教學導入能夠更好的激發(fā)起學生的探究和學習欲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2 重視知識與技能融合
科學實驗教學的開展目的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同時在實驗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和探究思考能力。而在科學實驗教學開展的過程中,部分教師過于重視實驗教學開展的實踐性,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了解科學知識,而忽視了教學開展的知識理論教學。反之,在科學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忽視了實踐教學的開展。科學教學是理論和實踐的一體性教學,只有做好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才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因此在科學實驗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知識與技能的融合,讓學生能夠在實驗中學習和成長。
例如在《改變運輸?shù)能囕啞愤@一章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科學實驗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首先,教師要通過動手實踐的方式設計一個“小車”,讓學生觀察“車輪”,之后教師讓學生動腦思考并設計出一種除圓形以外的“車輪”,最后通過教學實踐的方式觀察有哪些不同。教師要對學生的設計進行一一驗證,讓學生在驗證的過程中不斷地改進和思考。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主動地學習教學知識,同時還能夠在實踐中驗證學習知識,有效地做到知識與技能的融合,更好地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3 重視教學提問的啟發(fā)
教學的開展是以學生為主體的,目的是在于學生個體的成長。而這一成長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成長,更多時候是科學素養(yǎng)和探究意識的成長。在以往的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過于重視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而思維的固化不利于科學教學的開展,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因此在科學實驗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給自己定位于教學的引導者、啟發(fā)者,通過教學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的探究,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例如在《水》這一章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教學提問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啟發(fā)性教學。首先,教師可以根據(jù)四季的變化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講述不同季節(jié)水的不同狀態(tài)。例如夏天的水是液態(tài),而冬天水結冰之后就變成了固態(tài)。在此之后教師要針對背后原因進行提問,讓學生能夠在自主探究和學習的過程中理解教學知識。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家庭中對“水”進行實驗,讓學生在家長的共同監(jiān)督下完成水的沸騰和水的冷凍,觀察不同情況下水的不同形態(tài)。通過這樣的生活化提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科學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評判一個國家是否強盛的重要標志?!吧倌陱妱t國強”,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意識能夠有效地推動國家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同時科學教學還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fā)揮科學對小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才能夠有效地推動國家繁榮昌盛。
參考文獻:
[1] 張芙蓉.樹立聯(lián)系的觀點,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質量[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000(005):24.
[2] 羅宏偉.如何上好小學科學實驗課[J].小作家選刊,2017(14).
山東省濱州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里則街道實驗小學 (山東省濱州市 25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