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思考具體化的方法,運用思維導圖圖文并重的技巧,可以充分發(fā)揮左右腦的機能,提高學習效率。目前,新課標要求學生閱讀整本書,“整本書閱讀”將幫助學生學會思考,鍛煉思維,充實精神,提升境界。
中學時代是人生中美好的時光,文學作品是最美妙的種子。引領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就是在他們純潔的心靈中播下文化的種子、語言的種子、審美的種子、思想的種子……這些種子必將長成參天大樹,結出累累碩果。
早在1941年,葉圣陶先生在《論中學國文課程標準的修訂》中提到:“把整本書作主體,把單篇短章作輔佐”,明確提出學生應進行整本書閱讀。那如何讓整本書閱讀更加高效,這就要教給學生一種有效的方法。思維導圖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必將優(yōu)化文本閱讀過程,促進學生高效地達到閱讀效果使學生愛上閱讀,在閱讀中思考,終生受益。
學生通過閱讀整本書,開闊了視野,自己總結出整本書閱讀的經(jīng)驗,形成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這一做法提高了學生的文本閱讀鑒賞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深入學習和獨立思考,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一、利用思維導圖繪制人物事跡
小說的第一個層次是梳理情節(jié),在這個層次的閱讀中,學生要明晰作者的思路,了解整本書的大體內容,了解小說的故事梗概。在這一層次的閱讀中,要求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繪制人物事跡,學生在繪制過程中,逐步理清文本思路,以圖的形式展示閱讀所得。
以科幻小說《三體》為例,全書共分三部:《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學生采用“旁批式”閱讀,邊讀邊批注,最后要繪制出主人公的事跡圖,了解主人公生平。
以《三體》第一部《《地球往事》為例,示例如下:
在基礎閱讀這一過程中,學生理清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并根據(jù)情節(jié)繪制思維導圖,把提煉的信息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基本明白了整本書到底在談些什么。這一過程為深層次的閱讀奠定了基礎。
二、利用思維導圖繪制人物品格
利用思維導圖指導學生進行語文閱讀是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閱讀方法。教師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展示閱讀成果,這一做法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繪制思維導圖,把文本轉換為圖例和圖像,用直觀的圖像來代替文字表達。這一做法有利于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
小說閱讀的第二個層次是分析小說的人物性格,解讀小說的主旨。分析閱讀要求讀者通過整本書閱讀,判斷作者的寫作目的,作者想要反應哪一方面的社會現(xiàn)實,表達什么思想和愿望,并通過相關經(jīng)驗、導論與摘要、工具書等輔助閱讀,公正地評斷一本書,進而在閱讀中明確自己的收獲,讀文本的同時讀出自己?!奥勏腋瓒乓狻?,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閱讀的較高境界。
以《西游記》為例,要求學生在基礎閱讀的之后分析人物形象,并做成思維導圖。
在分析閱讀這一過程中,學生在基礎閱讀所繪制的思維導圖的基礎上,深入挖掘,讀出人物品質,讀出了自己需求,提高了對生活的認知。同時摘錄好句好段,深入理解文本主旨。
三、主題閱讀,思維導圖繪制對比所得
主題閱讀是所有閱讀中最復雜也最系統(tǒng)化的閱讀,同一系列的小說,每一部的主題側重點不同。在對比中學有所獲,這是我們閱讀教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以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為例:
鳴鳳的故事在全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她的死激化了家庭內部的矛盾,直接喚醒了本部小說的第一個叛逆者——高覺慧。鳴鳳的死與覺慧的叛逆標志著這個家族已走向盛極而衰的轉戾點。在覺慧的直接影響幫助下,高覺民起而抗婚,并取得了勝利,從而進一步暴露了封建專制主義色厲內荏的虛弱本質。隨著全家最高權威——高老太爺?shù)娜ナ?,各種腐朽的觀念更加明朗化、公開化了,原本潛伏著的各種矛盾沖突在這一刻都爆發(fā)出來。于是,一方面是蛀蟲般地對高家的腐蝕,另一方面是以覺慧、覺民為代表的對高家統(tǒng)治原則的公然反抗,它們都在同時加速地進行著,并構成了兩把各自向著相反方向撕裂的鉗子,把高家溫情脈脈的情感紗幕撕得粉碎?!都摇返木薮蟪晒?,有力地實現(xiàn)了作者原初的寫作意圖?!拔乙纯惯@個命運”,“我所憎恨的并不是個人,而是制度”,“我要向一個垂死的制度控訴”!
三部曲的第二部《春》主要描寫的是淑英抗婚的故事和惠表妹遇人不淑,最終香消玉殞的悲劇事件。同樣寫的是愛情,但和《家》中所描寫的內容已有顯著不同?!洞骸凡皇潜憩F(xiàn)為對美好婚姻的追求以及這一追求實際上不可能實現(xiàn)的矛盾,而是表現(xiàn)為不合理的、丑惡的婚姻制度對婦女的摧殘以及對封建專制的婚姻制度的控訴與批判。淑英和惠一樣,受父母、上司之命,要與自己從未見過的,聲名狼籍的男人完婚,不敢反抗的惠生病致死,而淑英則因受時代、新思潮的影響,在覺民、覺慧的幫助下,逃出了封建大家庭的囚籠。這里,《春》實際是表現(xiàn)了專制制度下婦女解放的主題,同時,在另一方面,它也使讀者看到,反叛者的隊伍擴大了,舊家庭的統(tǒng)治者也轉到第二代克明的身上,但統(tǒng)治力量的作用已經(jīng)大大減弱了。
三部曲的最后的一部《秋》,表現(xiàn)了舊家庭分崩離折,“樹倒猢猻散”的結局。這主要是通過對高家第二代,第三代的道德加速腐化以及整個高家已后繼無人的描寫顯示出來的,作品自然地把注意力放到第三代的命運上,描寫了周枚與高淑貞的悲劇以及覺英、覺群的墮落。在這里,著重抨擊了專制主義假手封建禮教腐蝕、摧殘青少年的罪惡。隨著第二代家長克明的死亡,整個大家庭的重擔已經(jīng)找不到任何人來承擔了,因為就連長房的承重孫覺新也起來反抗了?!肚铩返闹黝}可以說著重揭示了封建專制主義精神大廈的坍塌。
學生根據(jù)以上提示,結合自己繪制思維導圖的習慣,在通讀《家》《春》《秋》三本書后,繪制出對比閱讀的思維導圖。這一層次的閱讀耗時最長、需要做的工作最多,但收獲也最大。在這一層次的閱讀中,特別要引導學生關注的小說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的成長經(jīng)歷,學生根據(jù)主題需求檢索資料、分析文本、匯總信息,展示閱讀成果:思維導圖。在合作探究的基礎上,完成主題閱讀。長期堅持,學生的整合信息的能力會逐步得到提升。
思維導圖的繪制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將學生的思考具體化地呈現(xiàn)出來,加速對閱讀材料有效信息的量的積累,能有效開發(fā)學生左右腦的功能,也讓閱讀教學變得更輕松有趣。
王日玲,碩士研究生,陜西省西咸新區(qū)秦漢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