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穎
《家》作為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所表現(xiàn)的思想積極且對舊社會的舊制度的抨擊明顯。就當時傳統(tǒng)教育背景下,由于人們的思想無法得到救贖,所以他們的生活如行尸走肉般麻木不仁,這也影響到了人們對于家的理解,導致家文化本身也深受限制。雖然這部小說名為《家》,但實際上它是對舊社會不良現(xiàn)象的一種否定,也是一種對革命先進思想的渴望,讓更多新思想血液流淌入家庭之中??梢哉f巴金的絕大部分作品都是反映當時封建社會制度的不合理之處的,且這些不合理導致家庭最終走向了悲劇,這與中國數(shù)千年封建思想的固步自封有關。就《家》的背景而言,它所描寫的是20世紀20年代四川成都封建家庭,當時的長幼尊卑思想根深蒂固于中國人思想意識之中。
《家》中可鑒賞的家文化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它對封建家庭、封建社會進行了抨擊,也探討了家文化中的包辦思想、傳承思想、以及固步自封思想體現(xiàn)。
一、家文化中的封建思想抨擊
《家》中所表達的文學思想非常明確,那就是抨擊當前的封建大家庭思想,同時也抨擊由落后思想所導致的悲劇,這種對思想的抨擊與否定是必要的,也是在面向世人展示一種理念,如果封建思想固化,最終給人們帶來的災難也是相當巨大的?!都摇分袑τ诩彝ニ枷氲目坍嬋肽救郑ㄟ^家庭這一窗口來透視社會人生,其對于人生的思索深刻,所承載的家庭文化內容也非常豐富。就從家族制度文化看來,更多新思想也通過這一制度文化流淌入人們內心世界中,并為人們所接受。所以說,封建家庭對于個人的束縛是巨大的,它要求人們?yōu)榱思易宓难永m(xù)而不惜犧牲個人,而家庭中人們貪圖安逸、不愿嘗試個性則是固步自封的表現(xiàn)。他們害怕失敗,害怕脫離了家所帶來的舒適圈。例如《家》中人物上上下下七十余人,有封建家族最高統(tǒng)制者、封建家長制度代表高老爺,敢于以死向封建專制抗議的丫頭鳴鳳,溫順馴良地吞咽著舊禮教惡果的小姐梅芬,善良厚道柔情的長孫瑞玨,以及接受新思潮影響、向往自由平等,大膽爭取個性解放、敢于反抗封建統(tǒng)治的覺慧、覺民、琴等青年覺醒者和叛逆者形象。還有覺新這個封建大家庭和舊禮教毒害下的悲劇典型。所以說《家》中所描述的家文化是引人深思的,讓人們思考家庭文化的傳承的正確性。
二、家文化中的包辦思想解讀
《家》中家文化的包辦思想是貫穿全文的,其中包括了包辦婚姻、包辦學業(yè)、甚至是包辦前途發(fā)展等等。在當時社會中,私有財產屬于個人神圣且不可侵犯的,思想如此,人的意志亦是如此,在家庭中,家族長的思想就是神圣不容侵犯的,任何人都不可以通過任何事情來更改他人意志,這其中融入了自主性與智慧性內容。然后在《家》中,覺新被剝奪了學業(yè)與愛情,被迫停止學業(yè),放棄了喜歡的姑娘與家庭中父母指定的姑娘結婚,隨后又在父親的安排下,去父親的公司事務所上班,覺慧一切的一切全部都由家族所包辦,覺新只能選擇接受。在這里,即便是新思想的影響也未能改變現(xiàn)實,但是它卻根本沒有勇氣去對抗、改變家庭,只能接受家庭對他的所有安排。
再者,覺民與覺慧在外參加新文化運動和學生運動,遭到爺爺?shù)挠柍?,并被軟禁家中。覺民與表妹琴相愛,但爺爺卻為他定下親事,覺民為此離家躲避,覺新夾在弟弟與爺爺中間受氣。覺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個,他對家中的丫頭鳴鳳有朦朧的好感。高老太爺要將鳴鳳嫁給自己的朋友孔教會會長馮樂山做妾,鳴鳳在絕望中投湖自盡,覺慧決心脫離家庭。這些悲劇都彰顯了《家》中的包辦思想,所以說,這種包辦思想是貫穿于家文化始終的,它處處體現(xiàn)、處處影響著書中覺新的思想與讀者的思想。
包辦思想在《家》中的體現(xiàn)比比皆是,這種可怕的思想體現(xiàn)為倫理長情、親情、期望與責任,在諸多思想錯綜交織過程中,覺新選擇了“屈服”,而相比之下,覺慧則選擇抗爭。覺慧之所以抗爭,因為他是充滿了激昂的夢想與渴望的,他希望打破這種固步自封的家庭環(huán)境,敢于大膽冒險、抗爭下去,與哥哥不同,他沒有選擇妥協(xié),而選擇了抗爭與突破自我。
三、家文化中的傳承思想解讀
無論是封建家庭亦或是現(xiàn)代家庭,傳承思想都是一直存在的。例如子嗣傳承思想、家產傳承思想、家族文化傳承思想等等,在《家》中這些思想都有傳承且表現(xiàn)明顯,可以說傳承思想在家文化中對于《家》文化中的具體體現(xiàn)是非常到位。在整個封建社會中,家庭思想代代相傳、綿延不絕、最終讓整個家族不斷能傳承發(fā)展下去,這就導致古代重男輕女現(xiàn)象的發(fā)生。男子是能夠占據(jù)社會更高地位、取得更高社會成就、幫助家庭發(fā)展延續(xù)下去的關鍵,這種思想即便是在現(xiàn)代社會中也為人們所信奉堅守。在《家》中,這種傳承思想是存在具體體現(xiàn)的,例如覺新是長孫,他提前結束學業(yè)進入社會鍛煉,這是因為他作為家庭中子嗣傳承的第一順位,所以他必須子承父業(yè)、必須與指定的女子結婚。而覺慧作為次子,他則有空間接收學習更多新思想,進而追求實現(xiàn)自由與革新信念,所以說覺新相比于弟弟承受了更多的家庭壓力。
傳承思想為當代人帶來的影響與意義都非同小可,它被人們理解為一種堅持的理念,每個家庭其發(fā)展歷程都要經歷波折。實際上,這種傳承在封建社會中是變了味的,因為為了家族的利益,家族中的成員不得不選擇了妥協(xié)與犧牲,他們都不愿意打破常規(guī)去拼搏和發(fā)展,這就完全拋棄了傳承所存在的本真意義?!都摇分兴凵涞膫鞒兴枷朐诋斀裆鐣械暮篱T望族也有體現(xiàn),豪門望族之子往往缺少了拼搏的信念與傳承,不過為了家族的延續(xù),他們背叛了精神層面的堅持。
四、家文化中的固步自封思想解讀
《家》中所呈現(xiàn)的家文化思想是固步自封的,這其中表現(xiàn)為一種維持現(xiàn)狀的固步自封思想,因為封建家族甚至是整個封建社會都表現(xiàn)出了固步自封,他們維持現(xiàn)狀,小富即安,這種思想嚴重且難以改變。就以《家》為例,在高家公館中,高老太爺是非常具有權威的人物,在家族中,他的一言就能決定后輩的一生,作為家中的領導人,最終他為高家所帶來的是看不清楚的局,這種局就是固步自封的結果。高老太爺一輩子都不愿意接受任何新思想,所以他也害怕革新,因為他害怕革新所帶來的結果。在《家》中,新思想是遭到排斥甚至被囚禁的,這是因為新思想代表了對未知結果的革新,這是高老太爺乃至高家所無法接受的。
就當時那個封建社會而言,社會是需要持續(xù)進步才能發(fā)展的。無論是馬可波羅一本游記展示天朝上國的美麗與富庶,還是八國聯(lián)軍一聲炮響,最終叩開大清帝國閉關鎖國多年的大門,外部力量讓中國意識到體制的落后必須要改變,其國家發(fā)展的必然性也必須得到完善。數(shù)千年的封建統(tǒng)治思想需要更多改變,國家也希望在經歷過戰(zhàn)爭、革命與思想之后發(fā)生轉變。為此,國家的制度必須獲得根本性變化,這意味著所有人、所有思想必須實現(xiàn)與社會發(fā)展的完全同步與統(tǒng)一。在這一過程中,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學會不斷完善與發(fā)展進步,而在《家》中,這種家文化也在中國延續(xù)了千年,它摒棄了《家》文化中的諸多缺點,它讓人們不斷完善和發(fā)展進步,將那些古老的文化傳承下去,以便于更好適應當前社會的現(xiàn)實發(fā)展需求。
在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進程中,家文化被逐漸完善與傳承,其中所蘊含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為人們所學習、理解。在作品《家》的尾聲部分,覺慧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對未來充滿憧憬與向往但又伴隨著迷茫,用期盼的情感“逃離他可詛咒的家”。正如作品所寫:“這水,這可祝福的水啊,它又會把他從住了十八年的家?guī)У轿粗某鞘泻臀粗娜巳褐?。他這樣想著,前面的環(huán)境迷了他的眼睛使他再也沒有時間去悲惜被他拋在后面的十八年的生活了。他最后一次把眼睛掉向后面看,他輕輕地說了聲“再見”,仍舊回過頭去看永恒向前流卻沒有一刻停留的綠水了。”覺慧對于家庭的抵抗與出逃是破除舊時代思想的最好表現(xiàn),它不同于大哥覺新,在人生選擇上更加大膽,這是《家》作品中的一個亮點,令人唏噓。
在《家》中,一代人一代人被囚禁在家的監(jiān)牢中無法掙脫,他們不愿意面對現(xiàn)實,在貪圖安逸過程中失去了自己的遠見,而是將自己的思想強行延續(xù)給下一代,雖然完成了家族思想的傳承與子嗣的延續(xù),卻忘記了家族文化的革新與改變。在如此背景下,家族勢力的影響與制約導致了精神世界的幾近崩潰,因此巴金先生就需要用這樣一部藝術作品來喚醒人們渴望自由的內心,幫助越來越多的人實現(xiàn)思想上的救贖,讓某些落后的、不合理的家文化被人們所抨擊和淘汰。
參考文獻:
[1]賈玉民.巴金:從“小說家”到“藝術家的小說家”[J].美與時代(下旬刊),2010(10):22-27.
[2]時萍.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女性意識與女性書寫[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38(7):108-110.
[3]徐楠.以《家》為例淺談傳統(tǒng)文化對巴金小說的影響[J].山花,2020(1):39.
劉穎,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呼和浩特分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