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華,賈朝爽,王文輝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果樹研究所,遼寧省果品貯藏與加工重點實驗室,遼寧 興城 125100)
紅香酥梨是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以鵝梨和庫爾勒香梨雜交育成的紅色梨品種,平均單果質量220 g,果實成熟時果皮呈綠黃色、向陽面三分之二以上果面紅色、肉質細脆、多汁、風味香甜、品質上等,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是目前銷售的主要商品梨之一[1-4],也是實現出口盈利最有優(yōu)勢的梨品種[5]。筆者連續(xù)幾年對紅香酥梨的跟蹤調研發(fā)現[6],由于采前果園管理或采后處理不規(guī)范等一些不確定因素導致果實貯藏中后期(即春節(jié)至五一期間)果皮褪綠轉黃且出現油膩化現象,有時還出現果心褐變等問題,降低了果實商品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紅香酥梨的市場競爭力和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因此,采用合理的貯藏保鮮技術,減少采后損失是目前紅香酥梨貯藏保鮮行業(yè)面臨的主要問題。
乙烯作為一種植物內源性激素,果實在成熟的過程中將被釋放,可以刺激果實成熟。乙烯不利于果實貯藏,它將增加果實的呼吸強度,導致果實的衰老與軟化,縮短貯藏壽命。1-甲基環(huán)丙烯(1-MCP)作為乙烯受體拮抗劑,能不可逆地作用于乙烯受體,抑制乙烯釋放,明顯延緩果實成熟和延長貨架期[7],已被廣泛應用于梨[8]、蘋果[9]、香蕉[10]、李子[11]等果品采后保鮮領域。乙烯吸收劑通過物理吸附和化學反應的方法去除果蔬貯藏環(huán)境中的乙烯,抑制果蔬乙烯的自我催化作用[12-13],對延緩果實衰老、延長貯藏期有一定效果。保鮮袋自發(fā)氣調包裝(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MAP)作為一種投資小、使用簡單的貯藏技術,廣泛地被應用在果蔬貯運保鮮中[14-16],MAP技術主要是采用對二氧化碳(CO2) 和 氧氣(O2)具有不同透性的薄膜密封包裝來調節(jié)果蔬微環(huán)境氣體條件,在包裝袋內形成高濕度、低O2和高CO2的微環(huán)境,達到抑制果蔬呼吸、延緩衰老、從而延長貯藏保鮮期的目的[17-18]。
目前,有關保鮮袋自發(fā)氣調結合1-MCP和乙烯吸收劑的報道較多,其中1-MCP結合乙烯吸收劑和MAP包裝可顯著延緩黃金梨果實衰老,降低果心褐變的發(fā)生[19],但并未見有關紅香酥梨的相關研究。本試驗針對紅香酥梨果實貯藏期間果皮褪綠轉黃、油膩、果心褐變、品質劣變等產業(yè)問題,在(0±0.5)℃低溫貯藏條件下,采用PE袋結合1-MCP、乙烯吸收劑復合處理以及PVC保鮮袋包裝分析了貯藏120~240 d貨架7 d果實的采后生理品質變化規(guī)律,旨在為生產上安全又有效延緩紅香酥梨果實果皮褪綠轉黃、延長貯藏和貨架期、改善或提高梨果貯藏品質提供技術支撐。
紅香酥梨(Pyrusspp. Hongxiangsu pear)果實于2017年8月28日采自山西省運城市一管理水平中上等、樹齡10年生的果園,選定30株有代表性的梨樹,從每株樹不同方位采果約25 kg,共采所需試驗果實750 kg,果實采收后48 h之內運回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果樹研究所(遼寧興城),選大小、著色基本一致、無病蟲害和磕碰傷的果實進行不同包裝試驗。
試驗共設6種包裝處理,分別為:處理Ⅰ:0.02 mm厚聚乙烯(PE)薄膜袋冕口(不扎口,記作對照,CK);處理Ⅱ:0.01 mm厚高滲出CO2保鮮袋扎口(記作高滲袋);處理Ⅲ:0.02 mm厚PE薄膜袋扎口(記作PE袋);處理Ⅳ:0.02 mm厚PE袋+1小包1-MCP保鮮劑扎口(記作PE袋+1-MCP);處理Ⅴ:0.02 mm厚PE袋+1小包乙烯吸收劑扎口(記作PE袋+乙烯吸收劑);處理Ⅵ:0.04 mm厚聚氯乙烯(PVC)薄膜袋扎口(記作PVC袋)。其中:處理Ⅰ(CK)包裝袋冕口主要為了防止果實失水,未形成氣調環(huán)境;處理Ⅱ、Ⅲ、Ⅳ、Ⅴ、Ⅵ包裝袋內均形成自發(fā)氣調環(huán)境。高滲出CO2保鮮袋和乙烯吸收劑(名稱:高效乙烯去除劑,由沸石浸泡高錳酸鉀制成,每小包10 g)均由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農產品貯藏保鮮研究所提供,PE和PVC薄膜袋由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津)提供,1-MCP保鮮劑由山東奧維特生物有限公司提供(每小包0.2 g)。
每種包裝處理12袋果實(相當于12次重復),每袋(每次重復)裝果量均為10.0 kg,所以每種包裝處理用果量均為120 kg,所有處理果實裝袋后先敞口放入0~5 ℃冷庫預冷,以防由于果實溫度驟降造成袋內結露,24 h后扎口或冕口,之后將所有包裝處理果實均放在(0±0.5)℃低溫冷庫貯藏,袋內相對濕度為85%~95%,定期從冷庫取出,在常溫20 ℃平衡24 h和放置7 d測定相關指標。
1.2.1 包裝袋內CO2、O2和乙烯濃度 在貯藏庫中,不打開包裝袋,用墊貼片貼到包裝袋上,用采樣針頭扎透墊片貼,采用Denmark PBI Dansensor公司的CheckPointⅡ O2/CO2分析儀測定袋內CO2和O2體積分數,單位均為%;同時采用Italia FCE公司的Ethlene Spy ES100乙烯測定儀測定乙烯濃度,單位為μL/L。CO2、O2和乙烯濃度均為每10(貯藏60 d前),30,60 d(貯藏60~240 d)測定1次,每種包裝處理每次固定測定6袋(6次重復)。
1.2.2 呼吸強度和乙烯釋放量 參考王志華等[4]方法測定,呼吸強度單位:mg/(kg·h),乙烯釋放量單位:μL/(kg·h)。冷藏120,180,240 d,分別從冷庫取出,在常溫20 ℃放置7 d,分別于第1,3,5,7 天測定果實呼吸強度和乙烯釋放量(用低溫貯藏天數+1,+3,+5,+7表示),每種包裝處理均取3袋(3次重復)進行測定,每袋分別取9個果實,共測定27個果實。
1.2.3 乙醇和乙醛質量分數 參考王志華等[4]方法測定,單位均為mg/kg。
1.2.4 果皮顏色 采用日本Konica Minolta公司的CR-400全自動色差儀測定果皮的L值、a值、b值和h°,其中,L值表示顏色亮度,L值大,果皮顏色偏亮,L值小,顏色偏暗;a/b值表示色澤比,a/b負值越小,表示顏色越綠,反之顏色由綠偏黃;h°為色調角,h°趨近180,顏色趨于綠色;h°趨近90,顏色趨于黃色;h°趨近0,顏色趨于紫紅色[20]。
1.2.5 果實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果實(去皮)硬度:采用南非GUSS公司的GS-15水果質地分析儀測定,單位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采用日本ATAGO公司的PR-101α折糖儀測定,單位%。
1.2.6 果心褐變調查 果心褐變分級及指數計算參照賈曉輝等[21]方法。
冷藏120,180,240 d,每種包裝均從冷庫取出3袋果實(相當于3次重復),在常溫20 ℃條件下平衡24 h(用低溫貯藏天數表示)和貨架放置7 d(用低溫貯藏天數+7)時測定以上指標。具體步驟:每次重復分別取20個果實進行調查和測定,每種包裝3次重復共計60個果實。首先在每一個果實赤道線對稱方向取2個點進行單果測定果皮色澤、果肉硬度和SSC,取平均值,之后將果實沿赤道部位橫切調查果心褐變情況,最后取上述果實的果皮和果肉組織部分50 g混勻然后勻漿并過濾,每個重復取上清液5 mL測定乙醇和乙醛濃度。
1.2.7 感官評價 以果皮顏色正?;虬l(fā)暗、油膩發(fā)亮、果肉疏松或果肉脆、風味淡或風味佳以及有無異味等來對果實進行感官評價。每種包裝每袋(每次重復)用6個果實進行貨架7 d時感官鑒評,重復3次共18個果實。
所有數據均為3次重復的平均值,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和SPSS 16.0數據分析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Duncan新復極差法檢驗差異顯著性。
圖1為紅香酥梨果實在(0±0.5)℃低溫條件下冷藏240 d期間6種包裝袋內CO2和O2體積分數以及乙烯濃度變化趨勢。由于CK果實(處理Ⅰ)包裝袋內未形成氣調環(huán)境,所以袋內CO2和O2體積分數與大氣基本一致,而處理Ⅱ、Ⅲ、Ⅳ、Ⅴ、Ⅵ包裝袋均扎口,因此均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氣調作用,但不同包裝袋內氣體成分差異較大。冷藏240 d期間,PVC袋內CO2體積分數保持最高,為2.33%~3.00%,顯著高于CK、高滲出CO2保鮮袋和3種PE袋包裝內的CO2體積分數;對于3種PE袋內CO2體積分數,由高到低依次為:PE袋(1.80%~2.41%)>PE袋+乙烯吸收劑(1.60%~1.92%)>PE袋+1-MCP保鮮劑(1.18%~1.39%);高滲出CO2保鮮袋內CO2體積分數為0.30%~0.50%,顯著高于CK(0.05%~0.11%)。對于不同包裝袋內O2體積分數來說,由高到低依次為:CK(20.87%~20.95%)>高滲出CO2保鮮袋(20.15%~20.27%)>PE袋+1-MCP保鮮劑(18.75%~19.5%)>PE袋+乙烯吸收劑(18.43%~18.74%)>PE袋(17.08%~17.35%)>PVC袋(16.23%~16.88%)。對于不同包裝袋內乙烯濃度來說,貯藏90 d前,PE袋+乙烯吸收劑處理的乙烯濃度保持最低,僅為0.38~3.25 μL/L,但隨著貯藏時間延長,逐漸升高,冷藏240 d試驗結束時,達到16.23 μL/L,顯著高于CK(5.89 μL/L),初步判斷,PE袋內放置的乙烯吸收劑作用主要表現在貯藏90 d前,之后乙烯吸收劑作用減弱,導致袋內乙烯濃度升高。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冷藏期間,PVC袋內乙烯濃度最高,為48.3~67.1 μL/L,顯著高于PE袋(30.5~45.3 μL/L),PE袋處理內乙烯濃度顯著高于PE袋+1-MCP保鮮劑處理(16.5~28.7 μL/L),CK、高滲出CO2保鮮袋和PE袋+乙烯吸收劑處理的乙烯濃度顯著低于其他3種包裝處理。
保鮮膜的透氣性直接影響包裝袋內CO2和O2體積分數以及乙烯濃度。從不同包裝袋內CO2、O2體積分數和乙烯濃度變化規(guī)律進一步證實,高滲出CO2保鮮袋由于O2/CO2通透性較高,袋內梨果呼吸作用產生的CO2通過滲透和外界氣體進行了交換;PVC袋氣體滲透性相對較差,在MAP包裝內外的氣體動態(tài)變化過程中,包裝內更容易積累較高的CO2體積分數和乙烯濃度;PE袋對氣體的滲透性介于PVC袋和高滲出CO2保鮮袋之間,因此,PE袋內的CO2、O2和乙烯濃度介于PVC袋和高滲出CO2保鮮袋之間,但PE袋+1-MCP保鮮劑處理能夠明顯抑制果實呼吸,PE袋+乙烯吸收劑處理能夠吸收包裝袋內梨果釋放的乙烯,因此,這2種包裝袋內CO2體積分數和乙烯濃度低于單一PE袋處理。
圖2結果表明,隨著冷藏和貨架時間的延長,各包裝處理果實的呼吸強度變化規(guī)律基本一致,均表現為冷藏180 d貨架7 d期間果實的呼吸強度高于冷藏120 d各自包裝處理的呼吸強度,而冷藏240 d貨架7 d期間又有所下降。圖3結果表明,冷藏240 d貨架7 d期間,各包裝處理果實的乙烯釋放量較冷藏120,180 d貨架7 d時略有下降。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冷藏120,180,240 d對應的貨架7 d期間,均表現為CK果實的呼吸強度和乙烯釋放量最高,PE袋+1-MCP保鮮劑處理果實的呼吸強度和乙烯釋放量最低,CK與PE袋+1-MCP保鮮劑處理之間的果實呼吸強度和乙烯釋放量均達到差異顯著性,其余4種包裝處理的呼吸強度和乙烯釋放量介于兩者之間,與CK和PE袋+1-MCP保鮮劑處理之間的呼吸強度差異不明顯,但乙烯釋放量卻明顯高于PE袋+1-MCP保鮮劑處理、顯著低于CK。結果表明,與CK相比,5種扎口包裝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果實呼吸強度和乙烯釋放量,其中,PE袋+1-MCP保鮮劑處理能顯著降低紅香酥梨冷藏后貨架7 d期間果實呼吸強度和乙烯釋放量,從而延緩果實衰老。
積累太多的乙醇和乙醛會使果蔬采后生理代謝發(fā)生紊亂,產生異味,影響果實正常品質。表1結果表明,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各包裝處理果實的乙醇和乙醛質量分數總體呈增加的趨勢,其中CK、高滲出CO2保鮮袋和PVC袋處理果實的乙醇和乙醛質量分數增加幅度較大。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冷藏120,180,240 d以及對應的貨架7 d,CK果實的乙醇和乙醛質量分數顯著高于除PVC袋處理以外的其余4種處理,冷藏180,180+7,240,240+7 d時,PVC袋處理果實的乙醇和乙醛質量分數顯著高于3種PE袋處理和高滲出CO2保鮮袋處理,PE袋+1-MCP保鮮劑處理果實的乙醇和乙醛質量分數保持最低。
表1 不同包裝處理對紅香酥梨乙醇和乙醛質量分數的影響Tab.1 Effects of different packaging treatment on ethanol and acetaldehyde contents of Hongxiangsu pearsmg/kg
果皮顏色是評價果實感官品質和商品價值的重要指標,也是評判果實成熟衰老的依據之一。紅香酥梨果實在成熟衰老過程中,果皮顏色由綠或綠黃色逐漸向黃或黃綠色轉變,部分果實貯藏后期伴有油膩化現象。從表2可以看出,冷藏120 d以及對應的20 ℃貨架7 d,6種包裝處理果實的果皮L值均較采收時明顯下降,但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除PVC袋以外的其他5種包裝處理果實的L值均表現出升高的趨勢,其中CK和高滲出CO2保鮮袋處理的果皮L值升高幅度較大,冷藏240,240+7 d時,CK果皮L值最高,與3種PE袋和PVC袋包裝處理的果皮L值差異顯著,PVC袋處理果實的果皮L值表現為最低。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6種包裝處理果實的果皮h°逐漸降低,但a/b值呈現規(guī)律不一致,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冷藏120,180 d以及對應的貨架7 d,CK和高滲袋處理的果皮a/b值和h°差異均不顯著,但冷藏240,240+7 d時,高滲出CO2保鮮袋處理果實的果皮a/b值顯著低于CK、而h°顯著高于CK;冷藏120,180,240 d以及對應的貨架7 d,3種PE袋和PVC袋包裝處理果實的果皮a/b值均顯著低于CK和高滲出CO2保鮮袋處理、而h°值均顯著高于CK和高滲出CO2保鮮袋處理。
表2 不同包裝處理對紅香酥梨果實果皮色澤的影響Tab.2 Effects of different packaging treatment on peel color of Hongxiangsu pears
硬度的變化直接反映果實耐貯性的強弱,因此,硬度是衡量果實貯藏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紅香酥梨作為脆肉型果實,硬度對消費者可接受程度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表3結果表明,采收時果實硬度為7.08 kg/cm2,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各包裝處理果實的硬度均緩慢下降,CK和高滲出CO2保鮮袋包裝果實的硬度較其他4種包裝下降幅度大,冷藏240+7 d時,CK和高滲出CO2保鮮袋處理果實的硬度僅為5.57,5.89 kg/cm2。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冷藏120,120+7 d時,CK與其他5種包裝處理果實硬度差異不顯著,但冷藏180,240 d以及對應的20 ℃貨架7 d時,其他4種包裝處理果實的硬度顯著高于CK和高滲出CO2保鮮袋處理,紅香酥梨果實在整個冷藏和貨架7 d期間,除CK和高滲出CO2保鮮袋處理外的其他4種包裝處理果實之間的硬度差異不顯著。
表3 不同包裝處理對紅香酥梨果肉硬度的影響Tab.3 Effects of different packaging treatment on pulp firmness of Hongxiangsu pears kg/cm2
SSC的變化不僅反映果實的品質和衰老情況,也是果實呼吸代謝的主要底物[22]。從表4可以看出,冷藏120,120+7 d時,所有包裝處理果實的SSC與采收時相比,均略有升高,但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CK和高滲出CO2保鮮袋處理果實的SSC表現出下降趨勢,兩者之間的SSC差異不顯著,其他4種包裝處理延緩了貯藏180,240 d果實SSC的下降。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冷藏120~240 d以及貨架7 d,5種扎口包裝處理果實的SSC差異不顯著,但冷藏180,240 d以及對應的貨架7 d時,除高滲出CO2保鮮袋處理以外的其他4種包裝處理果實的SSC顯著高于CK。初步判斷,貯藏前期果實的SSC上升可能是因為淀粉向可溶性固形物的轉化,后期SSC下降是淀粉轉化完全后由于果實自身呼吸消耗而導致SSC下降[23]。
表4 不同包裝處理對紅香酥梨果實SSC的影響Tab.4 Effects of different packaging treatment on fruit soluble solids content of Hongxiangsu pears %
調查結果表明,冷藏180 d前,所有處理均未出現內部組織褐變,但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冷藏240 d和貨架7 d時,僅有PVC袋處理果實出現了輕微的果心褐變,褐變指數分別為4.6,10.3,其余各包裝處理直到冷藏和貨架結束,果實也未發(fā)生果心褐變,褐變指數均為0。
對果實的感官鑒評結果表明,冷藏120,180 d對應的貨架7 d時,與其他5種包裝處理相比,CK果實除外觀顏色與其他處理有差異外,口感和風味均無明顯差異;但貯藏240 d+貨架7 d時,各包裝處理果實的外觀和內在品質開始呈現出一定差異,CK果實甜味較采收時變淡、肉質酥松稍發(fā)軟、果皮較其他包裝處理顏色偏黃、個別果實果皮油膩發(fā)亮、品嘗果實有異味;高滲出CO2保鮮袋果實肉質稍軟,風味基本正常;PVC袋果實肉質疏脆、甜、果皮顏色綠,但發(fā)暗,個別果實有輕微異味;3種PE袋處理均保持了貯藏后期紅香酥梨果實較好的外觀顏色和正常的口感風味,其中PE袋+1-MCP保鮮劑處理感官品質最佳。
保鮮袋自發(fā)氣調包裝(MAP)在一定程度上可調節(jié)袋內氣體成分,袋內穩(wěn)定的CO2和O2濃度取決于保鮮袋透氣性、厚度、表面積、果實質量、呼吸強度、貯藏環(huán)境等諸多因素[24]。Li等[25]提出MAP雖對改變袋內氣體成分有巨大的優(yōu)勢,但袋內氣體濃度不適宜會使果實組織受到嚴重迫害的風險,比如將氧氣濃度下降到維持厭氧呼吸所需的臨界限度以下,果實就會開始發(fā)酵,使果實產生異味。因此,采用MAP貯藏時,必須定期監(jiān)測袋內CO2和O2濃度直至穩(wěn)定,以避免由于低氧或高濃度二氧化碳造成貯藏風險發(fā)生。本研究中,與CK和高滲出CO2保鮮袋相比,PVC袋和PE袋包裝均具有良好的氣調能力,均能顯著降低袋內O2體積分數和提高CO2體積分數,但由于2種包裝袋透氣性差,所以袋內乙烯濃度也相對較高,但較高濃度的乙烯并沒有影響紅香酥梨果實貯藏后期的保綠效果。1-MCP與乙烯吸收劑處理雖然均具有抑制果實乙烯合成的作用,但因其作用機理不同因而效果有所差異。1-MCP對乙烯的抑制有持久的作用,而乙烯吸收劑則隨著乙烯脫除劑物理吸附和化學反應能力的下降,抑制乙烯合成的作用會隨著時間延長逐漸減弱。本試驗中,與單一的PE袋包裝相比,PE袋+1-MCP保鮮劑和PE袋+乙烯吸收劑處理袋內CO2體積分數和乙烯濃度相對較低,進一步表明了1-MCP處理可降低果實的呼吸強度和乙烯釋放量,而乙烯吸收劑的作用效果主要表現在貯藏90 d前,90 d后作用減弱,因此,對于乙烯釋放量較高的水果[26],是否通過適當增加乙烯吸收劑的用量,達到較長貯藏期內較好的抑制果實乙烯合成,有待進一步驗證。
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紅香酥梨果實底色逐漸由綠色或綠黃色轉為黃色或黃綠色,主要原因可能是果皮中葉綠素分解和類胡蘿卜素合成[27]。采用色差計測定的果皮L值、色澤比a/b值和色調角h°結合肉眼觀察,貯藏240+7 d時,CK部分果實的果皮顏色相對較亮,個別果實油膩,高滲出CO2保鮮袋包裝能延緩貯藏后期果皮的轉黃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果皮油膩返糖發(fā)亮,但效果不明顯;3種PE袋和PVC袋包裝均能較好抑制或延緩果皮油膩和顏色發(fā)亮,抑制果皮轉黃(a/b值較低、h°較高),延緩果實衰老,與劉佰霖等[15]在玉露香梨上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而與此不同的是,Teixeira等[28]發(fā)現不同氣調條件對番石榴的L值與色度無顯著影響,但隨著CO2濃度增加至39.30%~43.33%時,果實的色度受到顯著影響,色調角h°降低。本研究通過肉眼觀察PVC袋包裝處理果實的果皮顏色雖綠但偏暗,失去了原有光澤,同時測定的顏色亮度L值也顯著低于其他幾種包裝處理。結果表明,紅香酥梨在冷藏240 d和貨架7 d期間,PE袋+1-MCP保鮮劑處理果實的外觀顏色最佳,其次為PE袋和PE袋+乙烯吸收劑處理。
隨著貯藏時間延長,果肉硬度逐漸下降,可能是由于細胞間質物質(淀粉、果膠類物質等)的分解,細胞間質增大,果實細胞滲透壓減小,水分流失,導致果肉軟化、風味下降[29]。Teixeira等[28]研究驗證了以上觀點,此研究發(fā)現番石榴在貯藏過程中,其硬度出現了下降,尤其是以5 kPa O2+20 kPa CO2條件下進行貯藏14 d后,果實的硬度明顯下降。本研究中,與CK相比,高滲出CO2保鮮袋對果實硬度和SSC的維持效果不明顯,其余4種包裝處理能更好地保持紅香酥梨貯藏后期果實的硬度、明顯延緩果實SSC的下降,4種包裝處理間硬度和SSC差異均不顯著。但冷藏240 d及貨架7 d,PVC袋內紅香酥梨果實出現果心褐變以及風味異常,可能由于PVC袋透氣差,袋內長期相對高的CO2體積分數(2.33%~3.00%)使袋內CO2蓄積導致。Blanch等[30]認為可以使用初級代謝物和次級代謝物(發(fā)酵代謝物和揮發(fā)性化合物)的特征表現進而體現果實對氣體濃度改變所做出的響應,這與大量研究表明袋內長期過高的CO2濃度易對果實造成傷害導致組織褐變[31-32]或影響果實正常風味[32-33]具有一致性。本試驗中,CK和高滲出CO2保鮮袋內O2體積分數一直保持較高,加快了果實的衰老進程,這是采后果蔬的基本生理變化規(guī)律,PE袋內CO2和O2體積分數基本適中,所以長時間保持了果實較好的品質風味。
呼吸作用是機體進行生命活動的有效代謝過程,呼吸作用消耗了體內積累的有機養(yǎng)分,降低了果實貯藏品質和貯藏性能,乙烯加速果實成熟衰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果實的乙烯釋放量和呼吸強度對貯藏保鮮具有重要意義。本試驗中,與CK相比,5種包裝處理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紅香酥梨果實的呼吸強度和乙烯釋放量,其中,PE袋+1-MCP保鮮劑處理能明顯抑制紅香酥梨果實的呼吸強度和乙烯釋放量,進而延緩果實衰老。
綜上所述,選擇保鮮膜包裝要綜合考慮外觀顏色、內在品質、口感風味以及果實衰老程度等多方面因素。若貯藏期120 d左右,紅香酥梨果實可以采用保鮮袋冕口(CK)貯藏;若貯藏期180 d左右,高滲出CO2保鮮袋即可達到保鮮效果;若貯藏期180~240 d甚至更長時間,則建議采用0.02 mm 厚PE袋包裝,其中,PE袋+1-MCP保鮮劑處理不僅保持了冷藏和貨架期紅香酥梨果實較好的外觀顏色和正常的口感風味,還顯著降低了果實的呼吸強度和乙烯釋放量以及乙醇和乙醛質量分數,其長期貯藏效果最佳,PE袋和PE袋+乙烯吸收劑包裝效果次之。為了降低風險,防止CO2傷害導致內部組織褐變,紅香酥梨果實不建議采用PVC袋進行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