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榮 王曉燕
小學“語文主題學習”實驗中,單元預習課是其他課型的“先行者”,關系到整個單元的學習成效,地位至關重要。那么,如何在深入學習整個單元之前,引導學生掃除閱讀障礙,理清文脈,整體感知文本,為整組課文的閱讀學習做好鋪墊,是每一位實驗教師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一、關注目標,引入預習
對于單元預習課,教師在備課時要從整體著眼,立足整個單元教學,理清“雙線”結構,進而從小處著手,找準單元預習的“路標”,圍繞單元導讀,根據(jù)學情合理設計學習目標。
如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圍繞“讀書”這個主題,編排了三篇課文《古人談讀書》《憶讀書》《我的“長生果”》,以及“口語交際”“習作”“語文園地”等多項訓練內容。從編排內容上看,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非常鮮明的,即“引導學生對讀書發(fā)生興趣”。從單元導語看,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分為兩方面:一是閱讀方面,“閱讀時,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內容要點”;二是習作方面,“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點”。單元預習課第一環(huán)節(jié)就是引導學生關注單元目標,確定預習任務。經過長期的課堂訓練,學生就會主動關注單元目標,學會合理安排預習活動。
二、夯實基礎,強化語用
在單元預習課中,要打好學生的字詞句基礎,不斷強化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學生進入小學五年級,在漢字的認讀、識記、書寫等方面已經積累了不少學習方法,在閱讀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能力。預習后,教師要根據(jù)學情,有的放矢地做好檢測,引導學生重點關注易讀錯、寫錯的字。還以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為例,教師可以設計闖關學習形式。根據(jù)單元預習目標,學生自主完成預習任務后,以闖關形式檢測、夯實預習的成果。學生在“字詞達標關”“朗讀達標關”“內容達標關”三個環(huán)節(jié)中相互提醒,不斷習得方法,鞏固新知。在“字詞達標關”這一環(huán)節(jié)里,如“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中的“識”字,就容易讀錯,學生經過相互提醒、反復糾正,對這個字的印象就很深了。這種預習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在單元預習課中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三、巧用問題,增效賦能
統(tǒng)編語文教材的課后問題往往就是對學習目標、學習任務或學習方法的提醒,因此可以作為教師設計教學活動的重要參考。教師可以根據(jù)課后題,創(chuàng)設豐富的語文活動,激發(fā)學生持續(xù)學習。“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是貫穿本冊語文教材的閱讀策略,教師要在單元預習課中不斷滲透,讓學生持續(xù)實踐。學生用較快速度默讀時,教師提醒學生不要逐字逐句地讀,而是帶著問題有思考、有選擇地去讀,并讓學生按要求有針對性地梳理信息。在《憶讀書》一課,教師圍繞課后第一題“作者有哪些閱讀經歷?”來設計單元預習活動,讓學生通過讀后批畫、同桌交流等實踐活動,梳理信息,整體感知文本。略讀課文《我的“長生果”》一課,教師可拋給學生“作者讀過哪些類型的書?”這一問題,提供批注圈畫法、列出文字法、圖表梳理法、思維導圖法等學習支架,引導學生整合提取信息,不斷提升語文學習素養(yǎng)。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區(qū)域性語文主題學習項目式管理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2020YB0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