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江,姜毅,楊雅迪,隋明亮,黃超發(fā),夏大梅,湯衛(wèi)兵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蘇州九龍醫(yī)院,江蘇 蘇州 215028)
體外膜肺氧合(ECMO)的概念是暫時用于替代部分心肺功能的一種重癥技術,絕大多數用于各種循環(huán)和呼吸功能障礙的支持方法[1]。本研究主要簡要分析臨床病例ECPR 搶救成功率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從而更為有效的提高ECMO 成功救治的關鍵,現總結報道如下。
分析2017 年12 月至2020 年12 月期間我院重癥醫(yī)學科收治的12 例常規(guī)ECMO 與ECPR 的患者的資料。分為常規(guī)ECMO 組(n=7)和ECPR 組(n=5),兩組患者年齡、APACHEII 評分相當,兩組患者常規(guī)給與重癥超聲置管后上機,重癥超聲實時監(jiān)測進行器官支持和器官保護等。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年齡、APACHEII 評分比較
納入標準:①所有入選病例均為有ECMO 指征的患者。②所有病例均取得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24 小時內因流量不足等因素下機的患者。所有病例資料經過倫理審批。
通過我院重癥醫(yī)學科登記的應用ECMO 患者的資料為原始資料,觀察指標包括:觀察患者行ECMO 術時間(置管時血管穿刺至ECMO 成功運轉的時間)、并發(fā)癥(消化道出血及血流感染)、生存率(存活及死亡)等指標。
ECMO 組:在器官支持和器官保護的前提下,評估患者需要行ECMO 的為常規(guī)ECMO 組。
ECPR 組:即在CPR 的情況下實施ECMO。
計量資料若為正態(tài)分布,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均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使用的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3.0,以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比對發(fā)現,兩組在出現重大并發(fā)癥上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但在行ECMO 術時間、生存率上有統(tǒng)計學差異,常規(guī)ECMO 組優(yōu)于ECPR 組(P<0.05)。建議在ICU 收治重癥患者中,需要盡早評估ECMO 指征,充分評估后若患者有ECMO 指征則盡早進行ECMO術,以便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行ECMO 術時間,并發(fā)癥(消化道出血及血流感染),存活、死亡例數等指標
ECMO 技術的雛形需要追溯在1953 年,Gibbon和助手研發(fā)出第一臺人工心肺機用于心臟手術,人們開始在探索體外生命支持的道路上幾經成功與挫敗,直到1975 年,第一次Bartlett 醫(yī)生應用床旁心肺轉流成功救治一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嬰兒,樹立了體外心肺支持的里程碑,標志著“ECMO時代”的來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ECMO 技術已逐漸成為有條件的重癥醫(yī)學科的常規(guī)開展的技術,ECMO 支持持時間通常較長,尤其是VV-ECMO,隨著技術和設備的不斷改進發(fā)展,ECMO 技術目前已成為急救醫(yī)學救治的重要方法之一[2-5]。ECPR 為在CPR同時進行ECMO。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突飛猛進的發(fā)展,ECMO 的適應癥也在逐漸放寬,絕對禁忌癥在特定條件下轉變?yōu)橄鄬砂Y,增加了更多患者的搶救成功率[6-7]。與此同時,ECMO 的并發(fā)癥也越來越多的被發(fā)現并治療[8]。ECPR 之所以死亡率高和并發(fā)癥多,與病情危重,起病急,發(fā)展快,技術要求高,心理素質過硬以及器官缺血再灌注損傷可能有關,在診療過程中醫(yī)生及護士應用重癥超聲可以進行監(jiān)測實施及器官保護[9-13]。
本次研究將我院的ECMO 病例分為常規(guī)ECMO 組及ECPR 組,兩組年齡及危重程度相仿,我們發(fā)現,兩組在行ECMO 術的時間上,常規(guī)ECMO 組明顯快于ECPR 組,這可能與在CPR 時,即便是在超聲引導下進行動靜脈的置管,因心臟為無搏動性血流,所以血管穿刺將變得尤為困難,但在重大并發(fā)癥上,兩組無差異,而常規(guī)ECMO 組的病死率要遠遠低于ECPR 組,這可能與CPR 時間越長,心臟驟停的患者,尤其是院外心臟驟停的患者隨著心肺復蘇(CPR)時間的延長,神經功能的恢復可能性將逐漸降低有關。在美國,難治性室顫/室速的院外心臟驟停(VF/VT OHCA)在CPR 后的神經恢復率約為8%~15%,如果進行標準生命支持在30~45 分鐘內仍未恢復自主循環(huán)(ROSC),其生存率將降至5%以下。體外心肺復蘇(ECPR)應用體外膜氧合(ECMO)進行血流動力學支持,最近研究證實可以將難治性VF/VT OHCA 生存率提高到40%~50%[14-15]。這標志著ECMO 將有更多的延伸治療。
2020 年,在新冠肺炎的背景下,ECMO 很大程度上應用在重癥新冠肺炎上[16-20],要大力發(fā)展ECMO,需要從幾個方面入手:①完善ECMO 的規(guī)范化管理;
②大力推廣ECMO 規(guī)范;③開展或參加ECMO 相關會議、培訓等,增加交流;④加強基層醫(yī)院、非ECMO 中心的建設;相信通過進一步ECMO 的規(guī)范化建設,這必將使得我國公共衛(wèi)生事業(yè)邁出新步伐。當然,本研究納入研究的樣本量偏少,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結果的偏倚,期待后續(xù)能有大樣本的隨機對照研究以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