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日樂圖
摘要:信息技術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個信息爆發(fā)的時代,它對人們生活和工作產(chǎn)生著巨大影響。隨著信息化技術不斷提高與進步,多媒體教學模式也逐漸完善,并且計算機網(wǎng)絡化趨勢日益明顯。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新媒體資源來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教育目標與方法,并將其落實到課堂學習當中去;同時還要加強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知識的理解能力及應用能力培養(yǎng)等方面的訓練,以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基礎技能和綜合運用所學技術手段進行自主性學習。本文就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探討如何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進而增強其綜合應用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實踐與探索;
一、引言
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得到了廣泛地應用,但是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得局限性與不確定性,這導致它很難被廣大師生接受和認可;而傳統(tǒng)媒體所提供出來信息內容比較單一,并且也因為傳播速度較慢容易受到限制;同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信息資源進行整合時也存在著很多問題,這就使得信息技術教學效果不佳或沒有太大成效的情況發(fā)生。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和提高課堂效率。
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的現(xiàn)狀分析
從當前信息技術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大部分學校都在強調“以人為本”,但對于學生學習興趣、自主性和積極性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首先是教師缺乏對多媒體技術應用意識與重視程度不夠;其次就是老師使用計算機時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實際情況;再次則是老師們不能夠正確地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去有效指導同學進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活動。這都是當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課標的開展。因此,在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下,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信息技術課堂的有效實施[1]。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十分重要,并且對學生學習過程和課堂效率都有很大影響。然而由于初中生自身特點與教材內容存在一定差異性。因此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輔助工具也就應運而生了;計算機是信息時代發(fā)展到今天應用最為迅速且必不可少得東西,而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這些功能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理解和學習效率。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在初中信息化教學中也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作用。
三、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的原因
信息技術教學的目標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自主探究能力,提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應用性問題的創(chuàng)新思維、實踐與解決問題能力,在初中階段信息技術課程中要注重對教師提出新要求。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新興事物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因此需要加強課堂上師生互動交流平臺建設及豐富多彩網(wǎng)絡視頻資源等形式來增強教學效果;同時還需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究,培養(yǎng)其主動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變?yōu)橹鲃訁⑴c,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果[2]。
四、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1)教師應加強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該不斷學習,提高自己對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這樣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可以更好地理解所要學內容。同時也能夠有效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學活動與練習活動等形式來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合作意識以及創(chuàng)造力等,最后還能激發(fā)出他們對新事物好奇心理及興趣愛好。
(2)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學習,可以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在計算機操作中,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和多媒體教學設備。這樣不僅能激發(fā)他們對課堂內容產(chǎn)生興趣,還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了良好思維方式方法與實踐技能水平,從而使信息課程質量得到提升并提高信息技術教育質量[3]。因此,教師應重視對學生信息技術知識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引導他們學會使用多媒體技術與學習方法。
(3)信息技術教學應該是一種師生互動的過程。在信息化時代,教師和學生之間有著不同層次上的交流與溝通。因此,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課堂中不僅能夠改善傳統(tǒng)教育方式下單一、枯燥等問題,還能使學生通過網(wǎng)絡獲得更多新奇信息資源,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激發(fā)他們對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知識的探索熱情。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中,教師要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對知識點理解和記憶能力。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效率而且還能增強了師生之間、生生間的互動。
總結: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方式是一個動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地完善自己所教學科目的與內容。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形式來參與課堂活動。這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和科學素養(yǎng);也有助于激發(fā)他們對知識點進行探索性思考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同時可以使師生之間相互交流更加密切。從而達到教學目標的達成并且實現(xiàn)教育改革的最終理想效果,讓信息技術真正成為促進人發(fā)展、社會進步必不可少且重要途徑之一。
參考文獻:
[1]姜曉麗,馬曉艷.關于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04-105.
[2]張昱崢.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和實踐[J].學周刊,2019:75.
[3]廖成林.關于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的探討[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