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20分)
1.九(9)班舉行“中華古詩文賞析”綜合實踐活動,小笙、小毅等人組織這次活動并將整理的資料發(fā)到了班級釘釘群,請你參與交流。(8分)
(1)以下文字是小笙主持稿的開頭語,請你補充完整。(4分)
同學們,祖國大地,處處讓人想起先賢的名篇佳句。途經武漢,我們心頭定會涌現(xiàn)崔顥《黃鶴樓》詩中寫盡千百年來文人墨客們濃濃鄉(xiāng)愁的名句①“□□□□□□□?□□□□□□□”;穿行三峽,我們會不自覺地吟誦起酈道元“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的名句;行走西北,我們也渴望欣賞王維詩中②“□□□□□,□□□□□”的奇異風光。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中華經典古詩文的美吧。
(2)以下文字是小毅撰寫的活動簡訊結語,請你補充完整。(4分)
古代文人以睿智的雄辯論述人生理想,以詩意的語言抒寫人生感悟:“富貴不能淫,③□□□□□,□□□□□”告訴我們初心不能丟;④“□□□□□?□□□□□”(劉楨《贈從弟》)告訴我們萬物有節(jié)、時窮乃現(xiàn)。閱讀賞析中華經典古詩文活動,讓我們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胸襟。
2.五一假期,小毅隨父母回老家,參加家鄉(xiāng)新農村建設成果展。小毅注意到邀請函表述非常雅致?,F(xiàn)在請你與他一起根據(jù)拼音,補寫文段中的詞語。(3分)
好客的村民,淳樸的民風,熱氣騰騰的生活,一切都那么自然美好,構成一幅ɡé diào( ① )清新、令人心曠神怡的水彩畫。清晨,云霧在遠遠近近的山嶺繚繞,飄飄蕩蕩,山嶺若隱若現(xiàn)。行走在qí qū( ② )山間,路邊各種不知名的野花讓人yǎn huā liáo luàn( ③ )。鳥兒在林間嘰嘰喳喳唱著歡樂的歌兒……鄉(xiāng)村小鎮(zhèn),山靈水秀,生活和美,一定是你心中的向往!
3.下面是小恒寫的“學習抗疫英雄”隨筆中的一段,其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3分)
越是困難時刻,越能見證不折不撓的精神;越是緊要關頭,越要凝聚同舟共濟的力量。在醫(yī)院前線,醫(yī)護人員殫精竭慮與病毒較量。在醫(yī)院這個戰(zhàn)場之外,還有絡繹不絕的人,在物資保障、科研攻關、民生供應、基礎預防等方面全力以赴,任勞任怨與疫情競速。謝謝你們,真心英雄,是你們凝聚成阻擊疫情的鋼鐵長城。
A.不折不撓 ? ?B.殫精竭慮
C.絡繹不絕 ? ?D.任勞任怨
4.在“423”讀書節(jié)期間,學校知行文學社準備開展“人無信不立”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為激發(fā)同學們參與活動的興趣,社團邀請學校語文科組長劉老師為同學們做講座。下面是文學社宣傳委員小笙擬好的邀請函,但是有些問題,請你幫忙修改。(3分)
(1)畫線句子有語病,請修改。(1分)
_______________。
(2)邀請函中一處用語不得體,請寫出來,并修改。(2分)
_______________。
5.周末小毅和小恒去科技館觀看科技成果展,請你參與并完成相關任務。(3分)
(1)在第一展廳有一則新聞,請你用一句話概括這則新聞的主要內容。(不超過20個字)(1分)
人民日報5月20日電 浪潮集團日前發(fā)布全新人工智能一體化系統(tǒng)“浪潮元腦”,該系統(tǒng)包含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深度學習框架與工具等產品,具有人工智能算法優(yōu)化、系統(tǒng)優(yōu)化服務等能力,將為人工智能提供基礎創(chuàng)新支撐,加速產業(yè)人工智能化進程,浪潮集團副總裁彭震表示,“浪潮元腦”的發(fā)布,標志著浪潮人工智能戰(zhàn)略的再度升級,實現(xiàn)了從“能力構建”到“能力輸出”。
(2)進入第二展廳,看到一組展示中國科技進步成果的實物模型。大家探究發(fā)現(xiàn),它們的命名都很有特色,請選擇其中一個分析其命名的深意。(2分)
①登月探測器——嫦娥 ②暗物質粒子探測衛(wèi)星——悟空 ③全球定位衛(wèi)星系統(tǒng)——北斗________選擇:________(填序號)。
命名的深意:________。
二、閱讀(50分)
(一)(17分)
【甲】周亞夫軍細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本訜o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背啥Y而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乙】
汲黯字長孺,濮陽人也。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為謁者①。河內失火,延燒千余家,上使黯往視之。還報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燒,不足憂也。臣過河南,河南貧人傷水旱萬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謹以便宜,持節(jié)發(fā)河南倉粟以賑之。臣請歸節(jié),伏矯制②之罪。”上賢而釋之,遷為滎陽令。黯恥為令,病歸田里。上聞,乃召拜為中大夫。以數(shù)切諫,不得久留內,遷為東海太守。黯學黃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靜擇丞史而任之。其治,責大指③而已,不苛小。歲余,東海大治。稱之。
(節(jié)選自《史記·汲黯列傳》,有刪改)
【注釋】①謁者:官名。②矯制:假傳圣旨。③大指:大的原則。
6.選出加點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上使黯往視之/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
B.以數(shù)切諫/請以軍禮見
C.乃召拜為中大夫/天子乃按轡徐行
D.不得久留內/軍中不得驅馳
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項是( )(3分)
A.臣過河南(經過)
B.臣請歸節(jié)(邀請)
C.病歸田里(返回)
D.或父子相食(相互)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_______________。
9.請用“/”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3分)
黯 學 黃 老 之 言 治 官 理 民 好 清 靜 擇 丞 史 而 任 之。
10.《史記》寫人時?!坝脙煞N突出的性格或兩種不同的情勢,抑或兩種不同的結果,作為對照”。細讀文章,說說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對比的寫法,對刻畫人物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
11.讀完《史記·汲黯列傳》后,小毅與小組同學交流時認為,文中的汲黯雖然是文臣,但和《周亞夫軍細柳》中的武將周亞夫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作為他的組員,請你結合文本,把你的看法寫在下面。(3分)
_______________。
(二)(10分)
材料一
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包括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等不可移動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是指各種以非物質狀態(tài)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tǒng)文化表現(xiàn)形式,包括口頭傳統(tǒng)、傳統(tǒng)表現(xiàn)藝術、民俗活動、禮儀與節(jié)慶等,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共分為10個大類。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或群體的文化及其傳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人類社會或群體以至民族和國家的文化認同、民族精神的承續(x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與物質文化遺產相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延續(xù)更多的是依靠個人的力量,這與其存在特點有很大關系,因此也決定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鏈容易出現(xiàn)中斷。某些領域或項目往往因傳承人的死亡而走向衰落,不經意就會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之中。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歸根結底要落實到每一個群體、每一個傳承人。
(摘自互聯(lián)網,有刪改)
材料二
(摘自國務院《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材料三
東莞,坐擁江海、群山,一座有五千年人類定居史的城市。東部的水鄉(xiāng)文化與西部的山鄉(xiāng)文化,在這片沃土碰撞交融,迸發(fā)出東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光彩,形成了這個城市熠熠生輝的人文精粹。
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營造非遺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11月11日起松湖書院特舉辦“山水相逢——東莞非遺地圖”主題展覽,集中呈現(xiàn)當下東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成果,豐富非遺紀錄影像的傳播方式,為大眾深入了解非遺提供了便利平臺,提升大眾的文化認同感。集中展示了東莞33個街鎮(zhèn)共計12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整理近兩萬字的文本參考資料,展覽以“地圖”為基礎,概要選取東莞各鎮(zhèn)(街)具有代表性的非遺項目,以圖文為主的形式向觀眾展開敘事,觀眾也可以根據(jù)自身興趣需要,掃描相關非遺項目二維碼,以便更深入學習了解。
在展廳里細細品味這些千姿百態(tài)的非遺文化,就像享受著一場場關于東莞傳統(tǒng)文化的“時光之旅”,讓人身臨其境地感受著東莞的地域韻味。精雕細琢的茶山公仔,賦予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煥發(fā)更加鮮活的生命力。委婉動聽的東坑木魚歌,飄逸在坊頭巷尾撥動人的心弦。具傳統(tǒng)風味的高埗矮仔腸制作技藝,演繹著舌尖上的風土人情……這是一次文化的大發(fā)掘,為東莞這座古老又年輕的城市保留一份生動而莊重的人文檔案。
(摘自2020年11月16日東莞陽光網,有刪改)
九(9)班開展了以“尋找身邊的文化遺產”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12.小毅代表小組分享收集的與“文化遺產”有關的信息,他想言簡意賅地將三則資料的信息傳達給同學們,請你幫他提煉出三句話,每句話字數(shù)不超過20字。(3分)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13.同學們聽了小毅對三則材料的簡介,對“身邊的文化遺產”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轉述的過程中,小毅一時粗心,將一條信息說錯了,請你幫他找出來吧( )(3分)
A.材料二柱狀圖中占比前三的傳統(tǒng)技藝、傳統(tǒng)音樂和傳統(tǒng)戲劇在現(xiàn)實中存在最為普遍,分布也最為廣泛,傳承和發(fā)展也更為有利。
B.東莞傳統(tǒng)浪漫的望牛墩“乞巧節(jié)”、設計精巧的莞城可園、具傳統(tǒng)風味的道滘裹蒸粽制作技藝,都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
C.由三則材料可以看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傳承和發(fā)展,與人文歷史和社會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D.東莞非遺主題展覽,以圖文為主的形式向觀眾展開敘事,觀眾也可以掃描相關非遺項目二維碼以作更深入學習了解。
14.班里召開了以“我和身邊的文化遺產”為主題的討論會。假如你是小天,請你結合以上材料及生活實際,補全下面的討論發(fā)言。(4分)
主持人(小笙):同學們都想多了解身邊的文化遺產,但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收集資料,大家能提一些建議嗎?
小毅:我覺得可以用網絡搜索。
小天:小毅說得很好,我還有兩個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持人(小笙):感謝兩位同學的發(fā)言。
參考答案
1.(8分)①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②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③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每句1分,錯1字扣0.5分)
2.(3分)(1)格調;(2)崎嶇;(3)眼花繚亂。(每空1分,錯1字不得分)
3.(3分)C(絡繹不絕,意思是人、車、馬等往來不斷,前后連接。用在此處不符合語境。)
4.(3分)(1)把“增強”改為“提高”;(2)請勿缺席,改為“歡迎您的到來”或“期待您的到來”。
5.(3分)示例:(1)浪潮發(fā)布“浪潮元腦”系統(tǒng),人工智能戰(zhàn)略再度升級。(2)①嫦娥:“嫦娥奔月”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流傳最為廣泛的美麗神話。以“嫦娥”命名中國登月工程實現(xiàn)了古人對“登月”的幻想,賦予它更多的歷史內涵和人文氣息。②悟空:“悟”有領悟的意思,“悟空”寓意領悟、探索太空之意;另一方面,寓意暗物質粒子探測衛(wèi)星的探測器猶如悟空的火眼金睛,可以在茫茫太空中,識別暗物質的蹤影。③北斗:北斗七星能夠幫助我們辨認方向,寓意全球定位系統(tǒng)也可以幫助我們辨認方向。
6.(3分)B由于/用,使用(A.命令,派遣;C.就;D.能夠)
7.(3分)B.請:請求
8.(2分)任命河內郡郡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在細柳:以防備匈奴侵擾。(“以”“軍”“備”各0.5分)
9.(3分)黯學黃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靜/擇丞史而任之。(每處1分,多斷、漏斷扣1分)
10.(3分)文帝在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與在細柳軍的兩次入營受阻、在營中“不得驅馳”形成對比,體現(xiàn)周亞夫治軍嚴明;在霸上及棘門軍“將以下騎送迎”與在細柳軍周亞夫“持兵揖”“不拜”形成對比,體現(xiàn)周亞夫剛正不阿、恪盡職守;出營門后,群臣的“驚”和文帝的“稱善者久之”形成對比,表現(xiàn)出文帝的賢明,側面襯托周亞夫“真將軍”的特點。(每點1分)
11.(3分)示例:我認為汲黯與周亞夫一樣不畏強權,按理處事,從他拿著使者的憑證征發(fā)河南郡糧倉的粟米來救災可以看出。
【參考譯文】汲黯字長孺,濮陽縣人。景帝死后,太子繼位,任命他做謁者之官。河內郡發(fā)生了火災,綿延燒及一千余戶人家,皇上又派汲黯去視察。他回來報告說:“那里普通人家不慎失火,由于住房密集,火勢便蔓延開去,不必多憂。我路過河南郡時,眼見當?shù)刎毭耧柺芩禐暮χ啵瑸拿穸噙_萬余家,有的竟至于父子相食,我就趁便憑所持的符節(jié),下令發(fā)放了河南郡官倉的儲糧,賑濟當?shù)貫拿瘛,F(xiàn)在我請求繳還符節(jié),承受假傳圣旨的罪責。”皇上認為汲黯賢良,免他無罪,調任為滎陽縣令。汲黯認為當縣令恥辱,便稱病辭官還鄉(xiāng)?;噬下動?,召汲黯入朝任中大夫。由于屢次向皇上直言諫諍,他仍不得久留朝中,被外放當了東??ぬ亍<橱龀缪龅兰覍W說,治理官府和處理民事,喜好清靜少事,把事情都交托自己挑選出的得力的郡丞和書史去辦。他治理郡務,不過是督查下屬按大原則行事罷了,并不苛求小節(jié)。一年多的時間,東??け闶智迕魈?,人們都很稱贊他。
12.(3分)①文化遺產的特點;②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③“東莞非遺地圖”主題展覽。
13.(3分)B(莞城可園,屬于物質文化遺產)
14.(4分)閱讀書籍報紙;訪問當?shù)乩先?參觀展覽等。(每點2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