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山
簡單來說,Blender是一款以3D為基礎的設計軟件,它集建模、渲染、合成等等多項視頻特效功能于一身,作為設計從業(yè)者,或打算入行的未來設計師,培養(yǎng)版權(quán)意識很重要,而Blender作為一款開源軟件,可以任意作為商業(yè)用途使用,省去了高昂的軟件授權(quán)費用。即便是學習3D設計的概念,這種成熟的開源軟件也比使用盜版Cinema4D、MAYA等來得更安全。
Blender安裝包建議到官方網(wǎng)站www.blender.org下載,目前最新的穩(wěn)定版為2.91。事實上所有的PC軟件,我們都建議最好到官方網(wǎng)站進行下載,而不是通過魚龍混雜的第三方市場,這是保障安全的第一前提。
需要注意的是,Blender雖然可選擇中文UI,但并沒有完整翻譯,如果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有一定信心的話,建議直接選擇英文UI,操作感會統(tǒng)一很多,事實上它會用到的英文單詞量并不大,經(jīng)常使用的情況下很快就能融會貫通。
打開Blender的第一步就是熟悉軟件界面,Blender根據(jù)不同的應用目標有多種預設UI,默認的“Layout(布局)”是3D視圖+時間軸+大綱視圖+屬性的組合。而在軟件頂端的菜單欄,還可以切換為以3D視圖+大綱視圖+屬性為主的“Modeling(建模)”模式;雕塑模式的3D視圖+大綱視圖+筆觸的“Sculpting(雕塑)”模式;文件瀏覽器+圖像編輯器+材質(zhì)預覽模式3D視圖+著色器編輯器的“Shading(著色)”模式等等十余種布局模式,可以應對各種使用需求。
而且Blender的UI可隨心自定義,你可以縱向/橫向切割畫面并選擇自己想要的功能模塊,比如在渲染模式下調(diào)整起來速度太慢,你可以劃一部分出來切換成速度更快的物體模式并以第三視角進行調(diào)整,這樣就能同時保證攝像機視角以渲染模式進行最終效果預覽,同時還能快速進行調(diào)整……
聽上去是不是有點兒復雜?事實上跟所有的設計軟件一樣,功能相當全面的Blender也需要用戶記憶大量的快捷鍵,比如Z鍵呼喚渲染模式切換轉(zhuǎn)盤,Shift+A鍵快速添加物體/著色器、對物體使用G鍵進行移動、S鍵進行縮放、R鍵進行旋轉(zhuǎn)等等,Tab鍵可進入物體編輯模式,而Ctrl+Tab則是呼出更豐富的物體模式轉(zhuǎn)盤,由此可快速進入雕塑、權(quán)重繪圖、材質(zhì)繪圖等模式,而且這還只是它整套系統(tǒng)中非常小的一部分。總體來說,Blender就是一款相當復雜的軟件,系統(tǒng)性的學習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初窺門徑”。
所謂“萬事開頭難”,任何軟件的出發(fā)點都是人,所以大家只需要循序漸進,每天花一點時間來進行學習和練習,很快就能有所收獲。既然是第一期,那我們就先從最簡單的移動、旋轉(zhuǎn)和縮放開始,在進入到Blender初始的Layout界面后,如果想要修改語言,可以在Edit-Preference-Interface-
Translation-Language選項中找到簡體中文。然后在界面中就能看到Blender默認放了一個立方體、一個光源和一個攝像機。
這時候按0,注意是鍵盤右側(cè)的數(shù)字鍵盤區(qū)內(nèi)的0鍵,就可以切入到攝像機視角,再次按0,或者按住鼠標滾輪并移動鼠標就能切出,并在三維空間內(nèi)以物體為中心轉(zhuǎn)換視角,除此之外也可通過數(shù)字鍵盤區(qū)的2、4、6、8鍵進行視角旋轉(zhuǎn)。
如果想要移動視覺中心,只需要先按住Shift鍵,再按住鼠標滾輪并移動鼠標即可實現(xiàn)。
如果想要將視覺中心放在某一個物體上,就先按鼠標左鍵選中該物體,再按數(shù)字鍵盤區(qū)的“.”鍵即可。
這時候我們來添加一些新的物體吧,首先大家可以在前面截圖的3D視圖中看到一個紅白相間的圓環(huán),這就是指針點Cursor(沒有官方中文翻譯),這是所有新建物體的位置點,可以通過Shift+右鍵來快速自定義指針位置,指針放在哪里,新建的物體就以它為中心而創(chuàng)建,可以看到我們提供Shift+A快捷鍵快速新建的UV球形就是以指針點為中心創(chuàng)建。
想要指針回歸到坐標極點,只需按Shift+C,或者Shift+S呼出指針定位的餅圖,選擇左下角的“Cursor To World Origin(移動指針到世界視圖原點)”即可。當然,因為是3D空間的關系,自定義指針有時候并不能非常準確地落在我們想要的位置上,所以更多還是通過移動物體來實現(xiàn)準確的位置擺放,這時候我們可以利用3D視圖左側(cè)的一列工具來進行操作,如果沒有看到工具欄,可按T鍵呼出。
首先,通過數(shù)字鍵盤區(qū)的1、3、7鍵可以快速調(diào)整為正視、側(cè)視和俯視,如果想看另一面可以按9鍵進行180°的旋轉(zhuǎn),具體的方位朝向可以觀察3D視圖右上角的坐標指示,實線指向正方向。
選中物體并使用Move工具,就可拖動物體上的坐標,使其沿X/Y/Z軸進行移動,當然,也可按G鍵進行自由移動,但如果此時只想沿X軸移動就先對物體按G,再按X,就能沿X軸移動了,Y軸和Z軸也是相同的操作。而如果是想在某兩個軸移動,比如X/Y軸,只需在G鍵后接上Shift+Z,就能避免Z軸的移動,只在X/Y軸移動了,縮放(S鍵)和旋轉(zhuǎn)(R鍵)的操作也能沿用這一邏輯。
顯然,本期的課程只是最簡單的移動視角、添加物體和移動物體,并大致熟悉了一下Blender的UI,堪稱基礎中的基礎,適合幾乎所有人學習,而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一切的高級操作都建立在這些最基本的工作之上。我們下期將會開始從一些簡單的實操工程入手進行系統(tǒng)解讀,比如如何調(diào)整形狀、如何為物體上色、如何渲染輸出等等,歡迎大家到時收看,有任何疑問,或?qū)lender教程有任何建議的讀者朋友可搜索并關注微信公眾號:CPCW1992,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回復大家的私信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