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英 張 琳 陳豫閩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河南 洛陽 471003)
急性腎衰竭發(fā)生機制較復雜,由各種因素導致的腎小球濾過率快速下降至正常50%[1],臨床癥狀表現為雙腎排泄功能快速減退[2],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安全,病情嚴重者甚至死亡。急性腎衰竭是臨床各科常見并發(fā)癥,及時治療是提升預后關鍵途徑。連續(xù)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是一種較新型的血液透析方法[3],能有效清除炎性物質及代謝廢物,但對血流動力學影響尚未明確。本文選取醫(yī)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腎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使用CRRT治療,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醫(yī)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腎衰竭患者180例,隨機數字法將其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9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49例,年齡18~69歲,平均年齡(62.87±3.95)歲;發(fā)病原因:重癥胰腺炎22例、嚴重感染32例、重度20例、腎臟疾病16例;衰竭嚴重程度:輕度36例、中度29例、重度25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47例,年齡18~70歲,平均年齡(62.71±3.97)歲;發(fā)病原因:重癥胰腺炎20例、嚴重感染35例、中毒22、腎臟疾病13例;衰竭嚴重程度:輕度39例、中度30例、重度2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4]:符合WHO制定的急性腎衰竭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1)知情同意;(2)病情穩(wěn)定;(3)成年患者。排除標準:(1)認知功能障礙;(2)妊娠期、哺乳期患者;(3)既往血液透析患者;(4)晚期腫瘤所致急性腎衰竭;(5)嚴重出血患者;(6)治療前3個月接受免疫抑制劑與糖皮質激素的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間歇性透析治療,本組患者接受ICU標準化治療,內容有生命體征監(jiān)護、禁食及營養(yǎng)支持、補充血量。右側頸內靜脈或股靜脈穿刺雙腔靜脈導管置入,采用德國生產的4008B型血液透析儀進行透析,血流量是250~350ml/min,透析時間4~5h,兩日1次,連續(xù)透析2周。觀察組患者接受CRRT。透析前進行稀釋,輸注劑量為40ml/(kg·h),血流量為150~200ml/min,脫水量為200~300ml/h,治療時間6~12h,低分子肝素抗凝,首次2500U,然后以500~1000U/h持續(xù)輸入,兩日1次,連續(xù)治療2周。
1.3評價指標 (1)臨床療效:統計兩組患者尿量600ml/d時間,采用慢性健康狀態(tài)(APACHEⅡ)評分標準評定患者健康狀態(tài)。(2)血流動力學:治療前后采用血流動力學檢測儀檢測患者平均動脈壓(MAP),使用超聲心動圖儀檢測心排血量(CO)、體循環(huán)阻力(SVR)。(3)生化指標:治療前后抽取患者肘靜脈血8ml,離心處理留下血清,使用電解質分析儀檢測PH值,酶電極法測定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4)炎性因子:治療前后抽取患者肘靜脈血,離心處理后留下血清,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清C-反應蛋白(CRP),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白細胞介素-6(IL-6)。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尿量600ml/d時間(15.92±4.29)d、APACHEⅡ(14.71±2.69)分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2.2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MAP、CO、SVR水平差異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增加;觀察組患者MAP(10.87±0.39)p/kPa、CO(58.76±0.26)qv/L·min-1、SVR(112.57±4.59)F/kPa·s·L-1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比較
2.3兩組患者生化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PH、BUN、Scr水平差異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降低;觀察組患者者PH(7.01±1.96)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比較無統計學意義,BUN(28.71±3.29)mmol/L-1、Scr(301.81±18.69)μmol/L-1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生化指標比較
2.4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對照組患者CRP、IL-6水平低于觀察組(P>0.05),治療后降低;觀察組患者CRP(18.73±3.92)mg/L、IL-6(48.63±2.69)ng/L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急性腎衰竭臨床表現為器官功能衰竭,發(fā)病后會快速表現出腎單元調節(jié)功能寄居衰減,病死率最高70%[5],其中4%以上的患者需要接受透析治療[6]。間歇性透析要求較簡單,技術已經成熟,但不能在床邊操作[7-10],容易引起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增加腎臟負擔,不利于腎功能恢復。CRRT克服了間歇性透析的弊端,通過持續(xù)緩慢脫水模式避免血容量波動,進而穩(wěn)定血流動力學[11-13]。高青豹等[14]認為CRRT在維持腎臟循環(huán)、恢復腎功能上有作用,同時床旁透析能減少炎性因子釋放,穩(wěn)定機體內環(huán)境。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較好,600ml/d時間恢復時間較短,APACHEⅡ分較低。CRRT通過持續(xù)過濾功能清除毒素,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從而促使患者腎濾過功能恢復,提升患者健康。同時本組患者血流動力學較好。CRRT的超濾及灌流計數持續(xù)清除患者機體內炎性因子及毒素等,避免腎臟功能繼續(xù)損傷[15],從而穩(wěn)定機體血流動力學,改善MAP、CO、SVR釋放。觀察組患者腎功能的生化情況較好。CRRT與間歇性透析相比,能在床旁持續(xù)清除進體內毒素,改善炎癥因子不給,糾正免疫失衡,從而改善PH、BUN、Scr水平。最后觀察組患者機體炎癥小,提示CRRT在減少CRP、IL-6釋放上有價值。
綜上所述,CRRT能抑制炎性因子釋放,促使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保護腎功能,推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