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政文
聽說過“肺活量”這個醫(yī)學(xué)術(shù)語嗎?指的是你在最大吸氣后盡力呼氣的氣量,代表肺臟擴張和收縮的程度。近年來,國外醫(yī)療機構(gòu)已將其作為檢測衰老的首選項目之一。來自對長壽老人的調(diào)查顯示:人的肺活量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但長壽人群卻能保持較大的肺活量。換言之,肺活量大的老人易長壽,所以保持正常肺活量堪為一張有效的“長壽入場券”。
一個人肺活量的大小,一方面取決先天體質(zhì),但更多依靠后天鍛煉,當你的測量值偏低時別擔憂,完全可以通過一些鍛煉來提高肺活量。美國學(xué)者希爾提出“向呼吸索取生命力”的口號,很值得我們銘記。
養(yǎng)護肺臟肺是人體呼吸的核心器官,其功能好壞直接決定人的肺活量。因此,首先要注意養(yǎng)護肺臟。一是養(yǎng)肺,即多吃些有助于肺保健的食物,首推蔬果(已有研究顯示,每周至少吃5個蘋果或3個番茄可使人的通氣功能獲得提升),其他如大棗、銀耳、土豆、山藥、蓮藕、葡萄、蘿卜等柔潤之品亦有異曲同工之效。二是護肺,要戒煙、遠離污染的環(huán)境、接種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防治疾?。ㄈ绺忻?、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肺癌等),同時也可酌量食用有護肺作用的食物,如洋蔥含有至少3種以上抗炎成分,對哮喘有一定的食療之功;魚油有助于防治哮喘和氣道炎癥;每天食用含300毫克維生素C的食物,可使哮喘及支氣管炎的患病率降低。
學(xué)會呼吸有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城市人口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呼吸方式不正確,表現(xiàn)為呼吸過于短促,往往在吸入的新鮮空氣尚未深入肺葉下端時就匆匆地呼出去了。正確的呼吸方法是:心平氣和,讓吸入的氧氣深入到肺葉的所有角落,呼氣的時間應(yīng)掌握在吸氣時間的2倍左右,盡量用鼻來呼吸,少“勞駕”嘴巴。一旦改變了錯誤的呼吸方式,許多常見病癥如哮喘、支氣管炎、高血壓、心臟病、頭痛、抑郁等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減輕,甚至一些慢性疲勞、月經(jīng)紊亂及各種過敏反應(yīng)都會有所改善。
主動咳嗽每天早、晚,選擇一處空氣清新之地做深呼吸。深吸氣時雙臂慢慢抬起,呼氣時突然咳嗽,同時放下雙臂,咳出痰液,如此反復(fù)做10次。每次深呼吸之后做幾次正常呼吸以免過度換氣,及時清除積存于支氣管中的痰液,可增加呼吸深度,提升肺活量。
堅持運動運動可通過增加呼吸肌的力量,提高肺的彈性,使呼吸加深,提高和改善肺呼吸的效率和機能。中長跑運動員和游泳運動員的肺活量可達6升以上就是有力的佐證。運動時機也有講究,一天中養(yǎng)肺的最佳時間是上午7-9點,很適宜進行耐久跑等有氧運動;夜間9-11點則是肺臟最弱的時段,最好做靜坐冥想、深呼吸等消耗較小、比較平和的練習(xí)。
堅持正確姿勢坐、站或走路的姿勢也影響呼吸。長期堅持挺胸抬頭直腰的姿勢,肺活量可增加5%~20%,還能提高大腦的功能。
笑口常開人在笑時會不自覺地充分開放氣道,深度換氣,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暢,并擴大肺活量,改善肺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