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雄,朝 浩,程桂榮
(1.武漢科技大學醫(yī)學院,武漢 430050;2.武漢科技大學附屬漢陽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武漢 430050)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老年人群中一種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及高致死率的危急重癥,其病因多為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引起的血管狹窄或閉塞[1-2]。因此,及時開通閉塞血管,恢復缺血半暗帶區(qū)域血液供應是此病治療的關鍵。目前,發(fā)病時間4.5 h內采用靜脈注射阿替普酶進行早期溶栓治療是AIS的一線方案,但此法存在治療窗口短、并發(fā)癥多等缺陷[3-4]。血管內介入治療技術可解決時間窗缺陷的治療難題,可有效開通閉塞血管,改善患者預后[5]。Solitaire支架取栓是目前臨床上用于AIS早期血管再通治療的有效手段之一,但臨床中關于Solitaire支架取栓術對AIS患者血清炎性標志物的影響研究相對較少。因此,本研究選取了武漢科技大學醫(yī)學院2017年1月—2019年11月經(jīng)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療的AIS患者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研究,分析了Solitaire支架治療AIS的療效及血清炎性因子、認知功能、并發(fā)癥的影響。
選擇2017年1月—2019年11月于武漢科技大學醫(yī)學院接受的Soliatire或微導管機械碎栓術治療的120例AIS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齡51~79歲,平均年齡(63.77±5.46)歲;發(fā)病至入院時間1~5 h,平均時間(4.14±1.05)h;梗死部位:顱內大血管35例,基底動脈25例;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評分(11.07±2.31)分;合并癥:高血壓32例,房顫23例,糖尿病21例,高脂血癥9例。觀察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齡50~78歲,平均年齡(64.11±5.57)歲;發(fā)病至入院時間1~6 h,平均時間(4.66±1.12)h;梗死部位:顱內大動脈37例,基底動脈23例;NIHSS評分(11.15±2.26)分;合并癥:高血壓33例,房顫21例,糖尿病19例,高脂血癥10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院倫理會批準(審批號:HYT201903214)。
經(jīng)頭顱影像學及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明確為顱內大動脈或基底動脈梗死,首次發(fā)病,NIHSS評分>8分,卒中發(fā)病時間<8 h,無出血趨向,具有Solitaire取栓或微導管機械碎栓術指征,臨床病歷資料完整。
頭顱CT提示腦出血或有出血趨向,患者Alberta卒中項目早期CT評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6分,腦梗死后出現(xiàn)癲癇患者,CT血管成像相關禁忌證,合并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不可控性糖尿病及高血壓等其他嚴重性疾病,精神異常,近期有外傷或手術史。
所有患者均參照《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6]開展基礎性治療。對照組采取微導管機械碎栓術聯(lián)合溶栓治療,采用全身麻醉,全身肝素化處理,明確責任血管位置,采用seldinger穿刺技術置入6F導管鞘于血栓所在部位,將Finecross微導管系統(tǒng)送至血管閉塞段近端,利用微導絲通過血栓到達血栓遠端后,抽動微導管與微導絲進行機械碎栓操作,建立遠端通道,將微導管置于血栓段,通過1萬U·min-1的速度泵入10~20萬U尿激酶進行溶栓,溶栓后血流達腦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TICI)分級Ⅱ~Ⅲ級后結束治療。觀察組采取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療,采用全身麻醉,明確責任血管位置,全身肝素化處理,于患側頸動脈放置6F導管,0.36 mm微導絲引導下于血栓遠端放置支架導管,置入Solitaire支架(4 mm×15 mm,美國covidien公司)于血栓處釋放,觀察Solitaire支架展開形態(tài)、位置,導引導管造影,觀察血管再通情況,支架停留3~5 min,將支架導管移至支架尾端,并連同支架一并撤出導引導管,回撤時停止肝素滴入,取栓后造影復查,通過改良腦梗死溶栓(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mTICI)試驗判斷血流再灌注情況,觀察20~30 min,當達到TICIⅡ~Ⅲ級后即可結束手術。兩組患者術后均給予低分子肝素[0.4 mL(40 mg)/次,2次/d]抗凝,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1)、氯吡格雷(75 g·d-1)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壓,并適當進行補液和營養(yǎng)支持,隨訪3個月。
術后3個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7]評價患者療效,0級:癥狀消失,可獨立完成日常工作及生活;1級:癥狀基本消失,能完成基本生活和工作;2級:輕度殘疾,能完成日常生活及部分日常工作;3級:中度殘疾,能獨立行走,但日常生活需家屬協(xié)助;4級:中重度殘疾,不能獨立行走,日常生活需家屬照料;5級:重度殘疾,臥床、大小便失禁。0~2級為預后良好,3~5級為預后不良。
(1)治療前、術后72 h血清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S100-β蛋白(S100-βprotein,S100-β)、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細胞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變化,分別于治療前、術后72 h取患者肘靜脈血3 mL,EDTA抗凝,離心后取上層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NSE、S100-β、TNF-α、IL-6水平,所有試劑盒均購自武漢明德生物科技公司,檢測操作步驟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2)治療前、術后3個月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認知功能情況,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采用NIHSS量表[8]進行評價,分值范圍為0~45分,評分越低則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越輕;認知功能采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9]進行評價,分值范圍為0~30分,評分越高表示認知能力越好。(3)記錄兩組臨床并發(fā)癥情況。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NSE、S100-β、TNF-α、IL-6、NIHSS評 分、MoCA評分等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配對或獨立t檢驗;預后MRS分級組間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臨床并發(fā)癥等計數(shù)資料以例或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所有患者均完成3個月隨訪,無病例脫落。觀察組MRS分級預后良好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Solitaire支架取栓后大腦中動脈完全再通,見圖1、圖2。
表1 兩組患者MRS分級比較
圖1 頭顱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
圖2 頭顱影像學檢查結果
治療前,兩組血清NSE、S100-β、TNF-α、IL-6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與治療前比較,術后72 h兩組NSE、S100-β、TNF-α、IL-6均降低(P均<0.001);術后72 h觀察組NSE、S100-β、TNF-α、IL-6均低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2。
治療前,兩組NIHSS、MoCA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與治療前比較,術后3個月兩組NIHSS均降低,MoCA評分均升高(P均<0.001);術后3個月觀察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MoCA評分高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及術后72 h血清因子變化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及術后72 h血清因子變化比較(±s)
注:a對照組治療前與術后72 h比較,b觀察組治療前與術后72 h比較,c兩組術后72 h比較。
組別 n 時間 NSE/(μg·L-1) S100-β/(ng·mL-1) TNF-α/(ng·L-1) IL-6/(ng·mL-1)對照組 60 治療前 18.57±3.35 77.56±11.27 54.47±6.35 339.43±37.15術后72 h 13.16±2.47 56.33±10.42 35.84±4.16 230.25±35.42觀察組 60 治療前 18.53±3.31 78.07±12.02 55.06±6.31 340.72±40.35術后72 h 11.85±2.38 48.29±9.76 27.57±4.08 164.68±32.13 t/P值 10.010/<0.001a 10.760/<0.001a 19.011/<0.001a 16.580/<0.001a t/P值 12.350/<0.001b 14.880/<0.001b 26.740/<0.001b 31.350/<0.001b t/P值 2.958/0.004c 4.308/<0.001c 10.990/<0.001c 9.870/<0.001c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及術后NIHSS、MoCA評分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及術后NIHSS、MoCA評分比較(±s)
注:a對照組治療前與術后3個月比較,b觀察組治療前與術后3個月比較,c兩組術后3個月比較。
組別 n 時間 NIHSS/分 MoCA/分對照組 60 治療前 11.07±2.31 17.76±3.17術后3個月 4.15±1.52 25.69±3.45觀察組 60 治療前 11.15±2.26 17.84±3.23術后3個月 3.31±1.34 27.64±3.38 t/P值 18.260/<0.001a 18.770/<0.001a t/P值 22.67/<0.001b 23.004/<0.001b t/P值 3.211/0.002c 3.127/0.003c
兩組術后繼發(fā)腦出血、繼發(fā)腦栓塞、再灌注損傷、腦卒中進展等臨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臨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例(%)]
無論是靜脈溶栓還是血管介入治療的目的都是使閉塞的血管再通、恢復腦部血流灌注、減輕神經(jīng)功能缺損、提高認知功能及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從而治療AIS。Solitaire支架取栓裝置是近年來臨床上廣泛使用的一種治療AIS的有效手段,具有再通率高、預后良好及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10]。Solitaire支架是繼TREVO支架后由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委員會(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xiàn)DA)批準用于急性腦卒中的二代取栓裝置,研究表明,在發(fā)病6~8 h內,采用Solitaire支架治療的AIS患者發(fā)病后90 d的神經(jīng)功能預后可得到顯著改善,且顱內出血和死亡風險無增加跡象[11]。李克等[12-13]研究發(fā)現(xiàn),應用Solitaire支架治療復雜性前循環(huán)遠端超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血管再通率高、術后并發(fā)癥少,術后14 d、90 d神經(jīng)功能評分均較術前降低,生活自理能力恢復良好。本研究中觀察組90 d后NIHSS評分低于術前,MoCA評分高于術前,同上述李克等[12]報道結果一致。提示Solitaire支架取栓可有效改善AIS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NSE是神經(jīng)元胞質中的一種特異性同工酶,具有促進神經(jīng)元分化及膠質增生的生物學功能,而當神經(jīng)元或膠質細胞損傷時,NSE進入血液,造成血液NSE濃度升高,NSE是神經(jīng)損傷重要標記物[14]。S100-β是中樞神經(jīng)特異蛋白,在腦損傷或神經(jīng)損傷時,S100-β蛋白從胞液中滲出進入腦脊液,再經(jīng)受損的血腦屏障進入血液,從而導致血液中S100-β濃度迅速升高,S100-β為腦損傷特異性標記物[15]。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術后72 h NSE、S100-β水平低于治療前及對照組,結果提示,Solitaire支架取栓可改善腦局部血流灌注,從而減輕腦組織損傷。研究表明,AIS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多種血清炎癥因子參與腦損傷的過程[16]。馬榮[17]研究發(fā)現(xiàn),AIS患者血清TNF-α、IL-6等炎癥因子出現(xiàn)升高,同時,TNF-α、IL-6的升高可加重腦損傷,NSE、S100-β等表達上調。本研究中,觀察組術后TNF-α、IL-6低于術前及對照組,提示Solitaire支架取栓可降低炎性反應,從而起到控制病情進展的作用。
Solitaire支架取栓術是治療AIS的有效手段,但同時Solitaire支架取栓術也有其特定的適應證和注意事項。(1)目前,Solitaire支架直徑只有4 mm、6 mm兩種規(guī)格,對于腦內直徑較小分支血管閉塞無法實現(xiàn)Solitaire支架取栓,此時采用微導管機械碎栓后溶栓法更為合理;(2)Solitaire支架取栓術治療前循環(huán)的時間窗為6~8 h,后循環(huán)的時間窗為12~24 h,對于發(fā)病時間窗接近6 h或超過6 h的患者,Solitaire支架取栓術更為合適,但對于在發(fā)病4.5 h內的患者,則采用微導管機械碎栓后溶栓法更為簡便有效[18];(3)手術操作方面,Solitaire術中推送導管時應密切注意觀察雙側頸內動脈狹窄程度和斑塊情況,避免斑塊脫落造成更嚴重的梗死;在血栓拖行過程中,如無球囊導引管,應回抽血液直至支架拉出,將導管中的殘余血液及血栓碎片全部吸出后,再行下一步操作[19];(4)Solitaire取栓后處理,取栓需造影檢查血管再通情況,如管腔內仍有多處狹窄,可給予尿激酶,如狹窄不緩解,可給予球囊擴張或放置支架等治療,以達到提高治療療效的目的[20]。
綜上所述,Solitaire取栓支架可降低AIS患者血清NSE、S100-β、TNF-α、IL-6等水平,改善神經(jīng)缺損程度及認知功能,臨床療效滿意,安全性高,在AIS患者的治療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