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富勇(北京市奶牛創(chuàng)新團隊密云綜合試驗站)
吳立佳(北京市密云區(qū)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近年來,奶牛場的犢牛時有感染球蟲病。斷奶后的犢牛多發(fā),出現(xiàn)腹瀉、血樣糞便,脫水嚴重可導致死亡。球蟲蟲卵感染主要多發(fā)生在溫暖多雨的夏季。一些感染牛和隱性感染成年牛排出球蟲卵囊,在溫濕的環(huán)境中形成孢子化卵囊-感染性卵囊,污染的墊料、飼草和飲水被犢牛吞食,子孢子進入宿主腸上皮細胞內進行無性和有性繁殖導致犢牛出現(xiàn)腹瀉、血便等癥狀。
該牛場存欄牛1815頭,其中6~9月齡的犢牛63 頭,腹瀉犢牛為緊鄰的3個犢牛圈的犢牛。向場負責人調查,犢牛飼草飼料均未發(fā)生改變,發(fā)生腹瀉的時間是在犢牛圈清除了厚厚的稻殼墊料的第二天,7~8頭犢牛出現(xiàn)腹瀉,癥狀為水樣腹瀉,有的牛發(fā)熱、有的出現(xiàn)帶血樣黏膜糞,按照腸炎對癥治療不見效果,7天左右,因腹瀉死亡4頭,淘汰23頭。
1.球蟲檢測情況。筆者到發(fā)生腹瀉的犢牛圈舍采樣,采集水樣糞樣6個,稀便糞樣3個,共計9個糞樣,通過鏡檢,在7個糞樣中發(fā)現(xiàn)球蟲卵囊,2個糞樣中未檢出球蟲卵囊,球蟲卵囊檢出率77.78%,同時在1個糞樣中發(fā)現(xiàn)蛔蟲卵,2個糞樣中檢出其他線蟲卵。
2.其他病原檢測。采集腹瀉犢牛的糞樣和對應的血樣,送北京市畜牧獸醫(yī)研究所,由北京市奶牛團隊崗位專家協(xié)助進行其他方面的病原學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病原學檢測結果
檢測結果分析,5頭發(fā)生腹瀉的犢牛的糞便中檢出空腸桿菌、輪狀病毒和冠狀病毒,在血樣的病原檢測中檢測到一頭腹瀉黏膜病毒陽性。因在牛場糞便采樣檢測常能檢測到空腸彎曲桿菌、輪狀病毒和冠狀病毒,結合發(fā)病犢牛日齡和發(fā)病季節(jié)等因素判斷空腸彎曲桿菌、輪狀病毒和冠狀病毒這3個病原不是此次腹瀉的主要病原,檢測血樣中有一頭腹瀉黏膜病毒陽性,表明存在腹瀉黏膜病原。
腹瀉犢牛病原檢測分析,犢牛腹瀉主要由球蟲感染引起腹瀉、糞便帶血等癥狀,但也存在著腹瀉黏膜病毒。
1.球蟲藥的選擇。針對球蟲的繁殖特點,筆者選擇了主要作用于球蟲第一代裂殖體,阻止其形成裂殖子,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的第3天的鹽酸氨丙啉抗球蟲藥和作用在第二代裂殖體的磺胺喹噁啉抗球蟲藥,因此選擇鹽酸氨丙啉磺胺喹噁啉鈉可溶性粉(該藥每100克:鹽酸氨丙啉7.5克+磺胺喹噁啉鈉4.5克)作為犢??骨蛳x藥。
2.投藥范圍和劑量。對腹瀉犢牛和同圈舍的犢牛全部投藥,按照每千克體重用本品300毫克(即每5千克體重使用本品1.5克),灌服或飲水,1次/天,連用5天。
3.糾正犢牛腹瀉脫水。脫水嚴重者應盡快解除脫水狀態(tài),出現(xiàn)便血者,肌內注射酚磺乙胺或卡巴克洛。在飲水中添加口服補液鹽,自由飲用,腹瀉嚴重的犢牛靜脈補液,補液以復方生理鹽水和5%葡萄糖液為主,按照脫水程度計算補液量進行補液糾正脫水。
4.對腹瀉犢牛群調整日糧。日糧飼喂中停止精飼料的飼喂,只喂燕麥干草,無腹瀉癥狀后再恢復正常日糧配方飼喂。
5.預防。對出生30~40天犢牛,投喂鹽酸氨丙啉磺胺喹噁啉鈉可溶性粉(規(guī)格100克:鹽酸氨丙啉7.5克+磺胺喹噁啉鈉4.5克的藥計算)每千克體重200毫克,即每5千克體重使用本品1克,連用3天,控制球蟲早期感染。犢牛斷奶、轉群、天氣突變、改變飼料等應激發(fā)生前后,進行一次預防性保健,投喂一次鹽酸氨丙啉磺胺喹噁啉鈉可溶性粉,連用2~3天,有利于保證犢牛健康成長。
6.防治結果。經過10多天的治療,只淘汰2頭腹瀉時間長的犢牛,其他病牛全部治愈,該犢牛圈舍未出現(xiàn)新的腹瀉癥狀。
該場犢牛出現(xiàn)腹瀉的原因是由于清除墊料后,未及時鋪新墊料,犢牛在濕涼的地面上休息發(fā)生應激,造成犢牛腹瀉。經病原檢測,犢牛腹瀉以球蟲感染為主,也檢測到一頭腹瀉黏膜病毒陽性,通過應用鹽酸氨丙啉磺胺喹噁啉鈉可溶性粉治療,并對腹瀉犢牛補液和調整日糧,只飼喂干草燕麥,有效控制了犢牛球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