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亞群 夏子健 盧錦英 胡 鋒 畢險平 郭少鋒
(1.武穴市植物保護局 湖北武穴 435400;2.武穴市農(nóng)技推廣中心 湖北武穴 435400;3.武穴市田鎮(zhèn)辦事處農(nóng)技推廣服務中心 湖北武穴 435400;4.武穴市四望鎮(zhèn)農(nóng)技推廣服務中心 湖北武穴 435400)
稻飛虱是水稻上重要的遷飛性害蟲,對水稻生產(chǎn)具有突發(fā)性和毀滅性。長期以來,由于長期不合理使用化學藥劑,稻飛虱已對吡蟲啉、吡蚜酮、唏啶蟲胺等藥劑產(chǎn)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藥性。為進一步提高稻飛虱的防治效果,延緩稻飛虱的抗藥性,驗證并展示20%三氟苯嘧啶WG與50%吡蚜酮WG輪換交替使用對防治稻飛虱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筆者開展此田間試驗,以期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jù)。
試驗于2020年9-10月在武穴市四望鎮(zhèn)陸政村一季晚直播稻田進行,品種為黃華占。該稻田五代稻飛虱大發(fā)生,試驗田管理較好,各試驗小區(qū)的栽培條件(土壤類型、播種期及密度、水肥管理等)均勻一致。
供試藥劑: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劑(先正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江蘇安邦電化有限公司);80%唏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連云港立本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試器械:大疆T16植保無人機,3WBD-16L背負式電動噴霧器。
試驗設(shè)6個處理,小區(qū)隨機排列,不設(shè)重復,每小區(qū)面積667 m2,空白對照50 m2。具體設(shè)計見表1。
表1 試驗用藥方案
試驗采用植保無人機噴霧和人工使用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噴霧兩種進行對比,人工噴霧用水量30L/667 m2,植保無人機噴霧用水量為2L/667 m2。兩次用藥分別于9月25日(齊穗期)和10月9日(蠟熟期)上午9時對葉片均勻噴霧,施藥當天均為晴天,無風。
于兩次施藥當天及藥后3 d、7 d、14 d調(diào)查,共調(diào)查7次。采用平行跳躍10點取樣,每點連續(xù)取2叢水稻,每小區(qū)調(diào)查20叢,調(diào)查稻飛虱活蟲數(shù)。
校正防效(%)=
齊穗期(9月25日)第一次施藥后,從結(jié)果可以看出(見表2),使用人工噴霧或無人機噴霧在防效上差異不明顯。從三種藥劑速效性看,20%三氟苯嘧啶WG人工噴霧和無人機噴霧(處理1和處理2)3 d防效為63.74%和61.22%,效果最好;80%唏啶·吡蚜酮WG人工噴霧和無人機噴霧(處理3和處理4)3 d防效為60.43%和53.75%,效果次之;50%吡蚜酮WG人工噴霧和無人機噴霧(處理5和處理6)3 d防效為38.63%和42.09%,效果最差。
表2 第一次施藥后各處理對稻飛虱的防治效果
從三種藥劑持效性來看,20%三氟苯嘧啶WG人工噴霧和無人機噴霧(處理1和處理2)14 d防效為98.52%和97.71%,效果最好;80%唏啶·吡蚜酮WG人工噴霧和無人機噴霧(處理3和處理4)14 d防效為89.39%和77.31%,50%吡蚜酮WG人工噴霧和無人機噴霧(處理5和處理6)14 d防效為83.70%和82.72%,效果較差。
蠟熟期(10月9日)第二次施藥后,從結(jié)果中可以看出(見表3),使用人工噴霧或無人機噴霧在防效上差異不大。
表3 第二次施藥后各處理對稻飛虱的防治效果
從藥后14 d最終防效來看(見表3),齊穗期用20%三氟苯嘧啶WG、蠟熟期用50%吡蚜酮WG組合人工噴霧和無人機噴霧(處理1和處理2)防效為99.68%和99.85%,效果最好;齊穗期用50%吡蚜酮WG、蠟熟期用20%三氟苯嘧啶WG組合人工噴霧和無人機噴霧(處理5和處理6)防效為93.25%和95.88%,效果次之;兩次均用80%唏啶·吡蚜酮WG防治人工噴霧和無人機噴霧(處理3和處理4)防效為75.20%和83.10%,效果較差。
據(jù)試驗過程中觀察,施藥后各處理區(qū)水稻的株高、葉色及長勢與對照區(qū)水稻無差異,說明供試藥劑在試驗劑量下對水稻生長無不良影響。
本試驗驗證了20%三氟苯嘧啶WG防治稻飛虱具有速效性和持效性。其速效性好,藥后3 d防效達83.59%以上;持效期長,藥后14 d防效可達98.52%。20%三氟苯嘧啶WG防治稻飛虱無論是人工噴霧或是無人機施藥均對稻飛虱具有良好的防效,不同的施藥器械對藥效發(fā)揮并無明顯影響。與50%吡蚜酮WG組合用藥防治稻飛虱時,建議第一次使用20%三氟苯嘧啶WG為宜。在稻飛虱暴發(fā)時期,建議先使用20%三氟苯嘧啶WG,可有效迅速控制田間蟲量,且持效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