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兵
作 者:葉嘉瑩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21年1月
頁 數(shù):600
定 價:188.00元
裝 幀:精裝
ISBN:978-7-5598-2835-4
耄耋之年的古代文學研究專家,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葉嘉瑩,號迦陵。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先生一直致力于中華古典詩詞的研究與傳承。她始終認為,學習中華古詩詞,要賡續(xù)好詩歌的吟誦傳統(tǒng),并以此為抓手,在一場場聲情并茂的吟誦里,深入領會每一首古典詩詞的韻致,進而在不斷的啟悟參透中,深刻把握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人文旨趣。其新作《迦陵各體詩文吟誦全集》,以此為引,收錄了她論述吟誦的相關篇什,充分彰顯出葉嘉瑩先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拳拳摯愛。
出生于書香世家的葉嘉瑩,童年時代就與中華古典詩詞結下了不解之緣。在祖父和父親的悉心調(diào)教下,她從《四書》入手,以《唐詩三百首》作為學習的重點,針對每一首膾炙人口的唐詩,在理解背誦的基礎上,力求逐字、逐句大聲吟誦出來。這種學習古詩詞的方法和習慣,她一直保持至今。
許多人認為,研習古典詩詞,或借助口耳相傳,或通過字典等各類工具書,能把握其字義和字里字外的思想蘊涵,也就基本達到了治學的目的??扇~嘉瑩卻有著新的理解,在她看來,古代文人雅士在創(chuàng)作古詩詞的時候,通常是邊寫邊吟。有時候,反復的吟誦不僅能強化寫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還能由此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靈感,在一詠三嘆中,提筆寫下雋永而深刻的絕句佳詞。因著這樣的緣故,后人在賞析中,時時以這種抑揚頓挫的吟誦方式細細品味,便能借助音律、節(jié)奏上的變化,體會和揣摩出作者的情感律動,最終在感同身受中,較為準確地領會整首詩詞的精深要義。
基于此,葉嘉瑩先生極力主張恢復傳統(tǒng)的吟誦方式。在她看來,品鑒古詩詞也好,傳承古老的詩學文化也罷,只了解詞賦本身的字面意思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運用好吟誦者聲音上的婉轉起合,用極富動感的音律,在營造韻味悠長的情境、意境中,充分體會古詩詞的博大之美。秉持這一文學初心,葉嘉瑩不但借助寫作《迦陵各體詩文吟誦全集》,闡釋吟誦之于古詩詞的內(nèi)在關聯(lián),分析其對于傳承中華文化的獨特價值。而且,文中還提綱挈領地講解320篇經(jīng)典詩文的內(nèi)在意蓄。在書中,每首詩文,都配有她極富情致的原聲詠誦,讀者只要掃一下書頁上的二維碼,就能第一時間,透過跌宕起伏的聲音,感受古詩詞的無窮魅力。而書中遴選的仇英、陳洪綬、石濤等古代畫家之傳世作品,更是在情景交融的藝術氛圍里,帶給讀者從視聽到文字再到心靈的三重愉悅。
全書共分上、下兩冊,所選篇目,涵蓋中國古典詩、賦、詞、曲、駢文、散文等多種文體。來源包括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楚辭》、展現(xiàn)漢魏六朝民歌為主的《樂府詩》、運用樂府舊曲來補作新詞的《擬樂府》。除此之外,也收錄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五言古詩、七言古詩,以及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等。雖然,葉嘉瑩先生的吟誦未必字正腔圓,但她的這種有聲演繹,卻巧妙地利用中國漢字平仄上的紛繁變化,輔以她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對古典詩詞本身的獨到理解,從而,構筑出一幅聲音與文字交相輝映的多元景觀。這種詠誦,既融入了葉嘉瑩先生深沉而繾綣的情感共鳴,又匯入了她九十六載笑看風云的豁達大度。從中,我們不僅能讀出古詩詞的遣詞之妙、藻飾之巧。而且,還能從葉嘉瑩先生心意相通的吟誦中,讀出諸多生命體驗、人生感悟、心靈追求和家國情懷……進而在亙古悠長的人文探尋中,讀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宏闊之美。
被稱為“古典文學”擺渡人的葉嘉瑩先生,多年來,先后榮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中華詩詞終身成就獎、2020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等多項殊榮。面對眾多的鮮花和掌聲,她淡看名利,卻始終對古典文化的教育事業(yè)情有獨鐘。談及中國古典詩詞,她深有感觸地說:“詠誦是體會中國各體古典文學意蘊之美的一個重要途徑。”言為心聲,葉嘉瑩先生以文字和聲音作為媒介,以擇一事、終一生的匠心和執(zhí)著,奮力叩開了中國古典文學的傳承之門,助力著我們以新的方式和新的作為,為傳承中華文化增添生動的注腳。
(編輯 文鳳 見習編輯 汪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