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樹 偉
(開封市婦產醫(yī)院生殖不孕科 開封 475000)
不孕不育是婦科臨床的常見病,目前醫(yī)學界對于該疾病的病因尚未形成統(tǒng)一結論,認為與多種因素有關,例如生殖器官功能異常、內分泌紊亂、免疫功能失調等,多數研究人員提出內分泌失調可能導致性激素及免疫性相關抗體發(fā)生變化,可能是不孕不育的主要病因[1~2]。本次研究分析了性激素及關聯抗體在不孕不育診斷中的檢測價值,現報道如下。
將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共70例不孕不育女性患者納入觀察組,另選取同期70例健康女性作為對照組。觀察組年齡24~38歲,平均年齡(30.45±4.31)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4.05±1.19)年;其中原發(fā)不孕31例,繼發(fā)不孕39例。對照組年齡23~38歲,平均年齡(30.17±4.58)歲。兩組年齡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
采集所有研究對象月經卵泡期2~5d靜脈血,經離心處理后分離血清。性激素通過化學發(fā)光法進行檢測,檢測指標包括黃體生成素(LH)、泌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睪酮(T)以及雌二醇(E2)。免疫性抗體通過酶聯免疫吸附法進行檢測,檢測指標包括抗心磷脂抗體(AcAb)、抗精子抗體(AsAb)、抗子宮內膜抗體(EmAb)、抗卵巢抗體(AoAb)、抗絨毛膜促進激素抗體(AhAb)以及抗透明帶抗體(APAb)。
對比兩組性激素水平以及關聯抗體陽性檢出率。
通過SPSS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E2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其他指標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性激素水平對比
觀察組各項抗體指標陽性檢出率均高于對照組,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關聯抗體陽性檢出率對比[n(%)]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環(huán)境的變化,不孕不育的發(fā)生率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對患者的婚姻、家庭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3]。根據不孕不育的類型,可分為原發(fā)性不孕不育和繼發(fā)性不孕不育,其中繼發(fā)性不孕不育的發(fā)生率略高,發(fā)病因素較多,例如病毒感染、月經不調、人工流產、內分泌紊亂等[4]。隨著醫(yī)學研究的深入,不孕不育目前已經成為婦科的重點研究課題,臨床中遵循早發(fā)現、早治療的原則,因此早期診斷至關重要。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E2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其他指標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機體激素水平分泌異常會影響機體的排卵功能,從而引發(fā)不孕不育,是導致不孕不育的根本原因。從本次研究可以看出,不孕不育患者E2水平明顯較低,E2水平下降表示機體卵巢功能明顯不足,直接影響到子宮內膜的發(fā)育情況,導致胚胎難以著床,形成不孕。FSH水平上升表示卵巢的儲備能力異常,卵巢難以有效分泌激素。LH是促進黃體發(fā)育及排卵的重要物質,當LH水平較高時,會導致卵母細胞早熟,難以與精子有效結合,且著床難度較高[5]。T水平異常上升會影響機體的正常排卵及胚胎著床。PRL異常上升可能引發(fā)月經失調、閉經、排卵障礙等一系列癥狀,與不孕不育的發(fā)生有密切關聯。由此可以看出,通過對性激素水平的檢測,有利于醫(yī)務人員判斷患者的詳細情況,從而為不孕不育的診斷提供依據。
本次研究還發(fā)現,觀察組各項抗體指標陽性檢出率均高于對照組,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cAb是導致女性流產的重要免疫性抗體,與不孕不育的發(fā)生密切相關。AsAb導致不孕不育的原因可能是會抑制精子活動、打破精子聚集,使精子無法與卵子進行有效的識別,從而阻礙受精,導致不孕。EmAb是子宮內膜物質刺激機體免疫系統(tǒng)后產生的抗體,對子宮內膜功能有重要的影響,可能導致生長因子的分泌以及生長抑制因子紊亂,受精卵著床難度較高。AoAb屬于自身抗體,當機體受到感染或受到促排卵藥物影響時,會分泌出卵巢抗原,免疫系統(tǒng)受到刺激后會產生AoAb,而AoAb會直接影響到卵巢內的分泌,導致不孕不育。
綜上所述,性激素與關聯抗體在不孕不育診斷中均具有較高的檢測價值,不孕不育患者E2會有明顯下降,其他性激素有明顯上升,且關聯抗體檢測結果可能呈現為陽性,可作為臨床診斷的重要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