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林,鄭依依
(華東交通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明傳奇名篇《南柯記》講述了功名不就、落魄潦倒的游俠之士淳于棼在自家庭院一棵大槐樹下做夢,夢中進入槐樹下的蟻穴——大槐安國,與瑤芳公主結(jié)為夫妻,其出任南柯郡守期間政績斐然,在公主病故后,淳于棼被召回京城當宰相,期間因小人挑撥而遭國王的疑憚,后被遣返人間,最終看破紅塵虛幻,成佛升天的故事。
《南柯記》由唐傳奇著作《南柯太守傳》衍生而成,《南柯太守傳》在主角淳于棼出場時就描寫了大古槐:“家住廣陵郡東十里,所居宅南有大古槐一株,枝干修密,清陰數(shù)畝,淳于生日與群豪大飲其下。”[1]108此外,李公佐還在文本命名上著意于槐樹,通過“大槐安國”“金枝公主”“南柯郡”等一再強化槐樹在文本中的存在感。大古槐作為重要的敘事要素推動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赌峡掠洝费永m(xù)了《南柯太守傳》的主要故事框架和情節(jié),并添加了許多細節(jié)。戲本中亦多次強調(diào)“大古槐”:同樣在主角淳于棼一出場就提到了槐樹,“家去廣陵城十里,庭有古槐樹一株,枝干廣長,清陰數(shù)畝”[2]510,淳于棼潦倒不顯,常飲酒醉于槐樹下;夢中的槐穴是一個“與人世甚殊”的異域,在這個異域中很多事物都與槐樹有關(guān),除了槐安國、南柯郡、南柯太守、金枝公主等名稱,甚至淳于棼與公主定情的金釵也是由一枝槐枝化成,這枚金釵后來又成為淳于棼真正看破情緣的突破口;夢醒以后,淳于棼伐樹證夢等舉動,亦使現(xiàn)實與夢境交匯于古槐。此外在《南柯記》中的多處環(huán)境描寫中也時常出現(xiàn)槐樹以渲染氣氛。由此可以看出,“大古槐”穿插于戲本的整個敘事過程中,對于故事的展開與深層意蘊的表達都有著重要作用。歷來對《南柯記》的研究往往只注重于夢境空間構(gòu)造、主旨思想、悲劇意蘊等方面,對大古槐的文化意蘊分析卻極少。本文將探析“槐”字語源,結(jié)合《南柯記》的故事情節(jié)與時代背景,系統(tǒng)分析槐樹在戲本中的文化意蘊,以加深對戲本整體構(gòu)思和創(chuàng)作主旨的理解。
從字形構(gòu)造上看,“槐”形成于鬼魂觀念產(chǎn)生之后?!墩f文解字》記載:“槐,木也。從木,鬼聲?!盵3]132鬼,既是“槐”的聲旁也是形旁?!墩f文解字》又載:“鬼,人所歸為鬼,從人像鬼頭。鬼,陰氣賊害?!盵3]198《禮記祭義》也說“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謂之鬼”[4]47。人死后魂氣為鬼,肉體埋進土里,而槐樹長于地上,植根于大地之下,可見“槐”字與“鬼”的聯(lián)系不是說槐樹長得像鬼,而可能是指這種樹木充當了人死為鬼后歸于土地的一種媒介。
而槐樹以“鬼”而得字,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槐樹是一種長壽樹種,可存活數(shù)百年,人類生命短促,因而會對這種長命樹產(chǎn)生敬畏之心;二是古人流行土葬,認為土地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槐樹樹根盤錯于地下,而地上又枝葉繁茂,其奇特的外形更是增添了神秘色彩?!盎笔a”即“槐陰”,在槐樹濃蔭之下,陰氣旺盛,在崇拜自然的時代,“老槐有靈”的觀念自然就會產(chǎn)生,因此人們認為槐樹具有溝通陰陽的功能。于是“槐”從造字之始,便與鬼魂精怪聯(lián)系在一起。
字形確定后,字的文化意蘊演變主要是由讀音的變化體現(xiàn)的。最早記錄“槐”讀音的是東漢時的《廣韻》。據(jù)《廣韻》記載,“槐”此時有兩種讀音:一是戶恢切,平灰,匣,讀“回”;二是戶乖切,平皆,匣,讀“懷”。筆者認為當時槐的第一種讀音更接近于《說文解字》中記載的“從鬼聲”的音?!墩f文解字》釋“鬼”為“人所歸為鬼”。《爾雅釋訓(xùn)》亦釋:“鬼之為言歸也。”[5]68可見,“鬼”字從“歸”聲,而“槐”從“鬼”聲,因此看來也初讀“歸”聲。如《太平御覽》引《春秋元命苞》曰:“樹槐,聽訟其下?;敝詺w也,情見歸實也。”[6]89此處槐便讀“歸”聲。“歸”聲屬尾韻,上聲;“回”屬灰韻,平聲,一聲之轉(zhuǎn),而“歸”“回”的意思有聯(lián)系,“槐”又由“歸”讀作“回”?!稄V韻》把此讀音記載了下來,雖后來此讀音消失,但“槐”與“鬼”之間的聯(lián)系仍成為槐樹歷代延續(xù)的重要文化意蘊之一。結(jié)合“槐”的字形與讀音可知,“木鬼”通陰的玄學意蘊是槐樹的第一層文化意蘊。
東漢魏晉以來,佛教、道教盛行,槐樹“通陰”的文化意蘊被傳承下來。一些唐傳奇著作中便記載了很多與槐樹有關(guān)的神異故事。如《廣異記·王僴》記載:王僴躺在槐樹下歇息時,有幾個宮中使者打扮的人來迎接他,才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死了?!恫┊愔尽だ铧S》載:李黃邂逅了一位美貌白衣女子,后來發(fā)現(xiàn)該女子是居住在槐樹洞中的一條白蛇。《酉陽雜俎·崇賢里槐》載:陳樸黃昏時觀察門前的大槐樹,看見一個女人,一只老狐貍,還有一只怪異的鳥都進入了槐洞里。這些故事比較集中體現(xiàn)了以下兩點:一是槐樹底下是人們遇見鬼神的常見地點;二是槐穴之中居住著其他的鬼怪精靈,別有洞天。這些小說里槐樹的作用都體現(xiàn)了槐樹可通陰陽的“木鬼”屬性。由唐傳奇《南柯太守傳》衍生而來的《南柯記》也繼承了槐樹這一意蘊。
《南柯記》中淳于棼日日對著庭中槐樹飲酒時,就發(fā)出了“把大槐根究,鬼精靈庭空翠幽”的感嘆。隨后,淳于棼在七月十五盂蘭盆節(jié),前往孝感寺聽經(jīng)時,被從槐穴來到人間替公主挑選駙馬的瓊英郡主等人看中。七月十五便是民間俗稱的“鬼節(jié)”,幽冥之物可返回人間。后來淳于棼通過大古槐走入槐穴中,就進入了另一世界,這個異域世界是蟻國,亦是冥界。這在文中有多處暗示,《南柯記》第一出《提世》就說到“國土陰中起”,戲文中交代淳于棼身世時,說其父已戰(zhàn)亡沙場多年,在淳于棼進入大槐安國后卻被告知父親在鎮(zhèn)守北土,而且能夠與其書信往來。淳于棼在大槐安國見到了田、周兩位舊友,他出夢時兩位舊友并沒有一同出來,他們現(xiàn)實中的情況是,周生暴病身亡,田子華臥病不起。可見,《南柯記》中多處描寫玄幻詭異之事,槐穴之中就是一個幽冥世界,大古槐在戲本中的最大意義之一就在于提供了這樣一個冥界的敘事空間,并成為主角進出該異域的契機與媒介,這就是槐樹“通陰”的玄學意蘊。
槐樹“通陰”意蘊的盛行延伸了槐樹的另一個重要的玄學意蘊——“悟道”,此意蘊亦深刻體現(xiàn)在《南柯記》中。槐樹神秘通靈的特點,在玄學之風盛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備受文人推崇?;睒渑c仙人相通、食槐子可成仙的說法廣為流傳,人們多以槐樹寄托“槐仙之道”“槐蔭悟道”的玄學意蘊。這個意蘊也成為槐樹的固定文化意蘊之一,一直延續(xù)到后世。
槐樹本就具有重要的醫(yī)用價值,許多古醫(yī)書都記載了槐樹枝、葉、根、花、實等的藥用功效。東漢末期道教思想產(chǎn)生后,槐樹長壽的特征和“通陰”的功能使其果實成為人們追求長生的一味藥餌?!短宀菽痉健份d:“槐者,虛星之精也。以十月上巳取子服之,好顏色,長生通神?!盵7]689《抱樸子·仙藥》載:“槐子……日服之,此物至補腦。早服之,令人發(fā)不白而長生。”[8]槐樹的藥用價值與其“通陰”的靈異屬性相結(jié)合,使槐樹作為仙方靈藥,被引入了悟道飛升的神仙境界。諸多詩文中論及的玄言、玄理往往與槐樹有關(guān),“槐”意象一定程度上成為人們談玄論道或表現(xiàn)游仙修道的題材或載體,或借槐樹言修身,或借槐探討玄學之有無。如王融《游仙詩》中“習道遍槐岻,追仙度瑤碣”一句,即寫其通過行走槐岻和瑤碣而習道追仙。沈烱《建除詩》“除庭發(fā)槐柳,冠劍似神仙”,寫槐樹形貌似神仙,體現(xiàn)了槐樹通仙、通靈的神秘功能。魏晉之后,人們也延續(xù)此說,即多借“槐”意象來談玄論道、追仙參佛。
明朝統(tǒng)治者多信仰佛教、道教,官府出資修建寺廟、道觀,大量封授僧、道,頻繁舉行法事,并召集文人、僧道編刻宗教經(jīng)書等,這些舉措都對佛道二教起到了提倡和保護作用。明正統(tǒng)年間,“男女出家,累千百萬”;嘉靖至萬歷年間,禪宗風靡江南,大師輩出,如雪浪、達觀等。湯顯祖同李贄、達觀等人的交往加深了他對禪宗的理解,其逐漸成為一名佛教徒。這與其仕途、命運多舛有很大聯(lián)系。湯顯祖出身書香門第,年少時即以才華卓異而聲名遠揚,跟淳于棼未醉酒被棄之前一樣,年少才高、前途無量。作為明代舉業(yè)八大家之一,以湯顯祖的才華,本可輕中科舉,然而自他22歲會試起,多次落榜,直到34歲才中舉。他的一次次落第跟科場舞弊、打壓異己的不良風氣有很大關(guān)系。在屢次落第的這些年中,他深刻感受到懷才不遇的苦悶,《南柯記》開篇淳于棼潦倒不遇,日日于槐樹下喝悶酒亦是作者情懷的共鳴。在他終于考中進士后,準備實現(xiàn)儒家士人理想時,又因其公正廉潔、直言不諱而遭到猜忌、彈劾和貶職。在經(jīng)歷多年宦海沉浮、郁郁不得志后,他終于在萬歷二十六年憤而棄官歸里。《南柯記》中淳于棼在南柯郡政績斐然,回到京城卻被猜忌和非議、被辭官歸里,這就是湯顯祖本人經(jīng)歷的寫照。治世為民的儒家政治理想與黑暗的官場、多舛的命運對比強烈,于是他逐漸打消仕進之念,潛心于戲劇和詩詞創(chuàng)作。此生平經(jīng)歷使其產(chǎn)生了眾生在紅塵滾滾中摸爬滾打、追求高官厚祿,終究碌碌一生、猶如夢幻的想法。這與淳于棼在槐安國經(jīng)歷一世榮華富貴后失去一切,回到現(xiàn)實中已物是人非、一切皆空的意境相吻合。
在《南柯記》中,淳于棼通過槐樹連接陰陽的特質(zhì)進入大槐安國,在這個異域世界里,熙熙攘攘、欲望追逐亦如人間。湯顯祖在《南柯記》結(jié)尾感嘆“笑空花眼角無根系,夢境將人殢。長夢不多時,短夢無碑記。普天下夢南柯人似蟻”[2]697,萬丈紅塵,人忙如蟻,碌碌一生,轉(zhuǎn)瞬成空。淳于棼從潦倒不遇,到入槐穴世界后獲取榮華富貴、實現(xiàn)人生理想,最終被驅(qū)逐后醒來,回到現(xiàn)實世界后領(lǐng)悟浮生若夢的人生哲理,“呀!金釵是槐枝,小盒是槐筴子。啐!要他何用?(擲棄釵盒介)我淳于棼這才是醒了。人間君臣眷屬,螻蟻何殊?一切苦樂興衰,南柯無二。等為夢境,何處生天?小生一向癡迷也”[2]696。于是淳于棼由先前沉迷酒色,去佛門聽經(jīng)后仍不悟,進入槐安國經(jīng)歷一番夢幻之后仍混混沌沌,到如今見到定情金釵竟是槐枝,被契玄禪師點化后幡然醒悟,看破紅塵,最終成佛升天。這正是槐樹“悟道”意蘊的體現(xiàn)。
《廣韻》記載“槐”的第二種讀音“懷”也是后來最常見的讀音。據(jù)《周禮·秋官》記載:“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長眾庶在其后?!盵9]69鄭玄注曰:“槐之言懷也。懷來遠人于此,欲與之謀?!盵9]70“槐”的“懷”之音由此而來,同時指出了槐的政治寓意?!痘茨献印吩唬骸熬旁鹿俸?,其樹槐。是月繕修守備,故官候樹槐?!盵10]78許慎注曰:“槐,懷也,取懷近遠也?!贝颂帯盎薄币嘧x“懷”聲。由此可見,“槐”的“懷”之音與其政治意蘊相關(guān)聯(lián)。后來“三槐九棘”便成為常見典故,代指三公九卿。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并列坐在三株槐樹下,又出現(xiàn)了槐座、槐門、槐庭這些與宰相之位相關(guān)的詞語?!叭薄钡牡涔适埂盎薄钡奈幕馓N從鬼事轉(zhuǎn)為人事,功名觀念由此開始。隨著功名觀念的不斷加強,“槐”的“懷”之音成為其固定讀音。
漢武帝時置太學,太學旁廣栽槐樹,由于位至三公是讀書人的夢想,因此在太學旁植槐起著激勵士子的作用。《三輔黃圖》曰:“去城七里,東為常滿倉,倉之北為槐市,列槐樹數(shù)百行為隧,無墻屋。諸生朔望會此市,各持其郡所出貨物及經(jīng)傳書記、笙磬樂器,相與買賣,雍容揖讓,論議槐下,侃侃誾誾?!盵11]91學子們在槐樹下買賣書籍、交流學問,因而稱“槐市”。后來“槐市”就成為了士人讀書問學之地的代稱。到了唐代,隨著科舉制度的發(fā)展,通過科舉考取功名,從而獲得榮華富貴,成為唐代士人的最高理想?!盎薄迸c“魁”字音相近,士人祈求能得到魁星神君的保佑從而登科入仕,因此常將槐與科考聯(lián)系在一起。唐代科舉考試的鄉(xiāng)試一般在八月舉行,稱“秋闈”,這時正逢槐樹開花結(jié)果,故又稱“槐秋”,舉子赴考稱“踏槐”,考試的月份稱“槐黃”。唐代取士,除了看考試成績,還可通過名人的推薦。《紺珠集》引李綽《秦中歲時記》載:“進士下第,當年七月復(fù)獻新文,求拔解,故曰‘槐花黃,舉子忙’?!盵12]132落榜的舉子閉門苦讀,當七月槐花剛泛黃時,就將新作的文章呈給有關(guān)的官員以求推薦提拔,“槐花黃,舉子忙”亦成了廣為流傳的俗諺,槐樹也成了士人爭取功名的見證者。在唐朝的民間故事中,槐樹的榮枯也與功名富貴聯(lián)系在一起,槐樹出現(xiàn)的異象也成為功名的預(yù)兆?!兑蛟掍洝份d:“都堂南門東道,有古槐垂陰至廣。相傳夜深聞絲竹之音,省中即有人入相者,俗謂之音聲樹?!盵13]69槐樹吐清音預(yù)示當宰相這個典故在《南柯記》中亦有反映。這些都說明,在士人的心目中,槐樹具有濃厚政治色彩,由槐樹即想到功名富貴和仕途的榮辱得失,這一文化意蘊隨著科舉制一直延續(xù)到后代。
《南柯記》借托背景為唐朝,實則作于明朝。明朝是在推翻元朝暴政后建立起來的,重新恢復(fù)了科舉考試,恢復(fù)了漢族文人的尊嚴以及重新提供了可以建功立業(yè)的途徑。于是明朝文人的功名心并不亞于唐人,創(chuàng)作于明朝的《南柯記》中的大古槐自然離不開時代賦予的文化意蘊,對戲本的主旨起了很好的渲染作用。在《南柯記》中淳于棼在大槐安國出將入相、宦海沉浮,其對功名富貴的追求正是《南柯記》故事開展的關(guān)鍵。在《南柯記》開篇淳于棼出場時便說,“精通武藝,不拘一節(jié),累散千金,養(yǎng)江湖豪浪之徒,為吳楚游俠之士。曾補淮南軍裨將,要取河北路功名”[2]510,不僅認為自己武藝高強,而且明確表達了自己對功名的渴望與追求。然而“偶然使酒,失主帥之心;因而棄官,成落魄之像”[2]510,從此才“每與群豪縱飲”于槐樹下。在縱情聲色的表象下,作為曾因武藝拜將而擁有權(quán)力的人,淳于棼心中深藏著對功名富貴的渴望?!罢撝挠⑿蹖Τ?,遇知音英雄散愁”“一生游俠在江淮,未老芙蓉說劍才”[2]513等唱詞也表達了其懷才不遇的苦悶之情。淳于棼以酒澆愁時,眼前即是枝繁葉茂的大古槐,潦倒不顯的淳于棼與寓意著功名富貴的槐樹就形成了一種對照,并預(yù)示著故事發(fā)展的脈絡(luò)。而淳于棼進入槐洞后,確實如古槐所寓意的那樣平步青云,經(jīng)歷了仕宦路上的變化起伏。如第三十三出《召還》中淳于棼聽到槐樹發(fā)出清音,公主說“本我國中但有拜相者,此樹即吐清音??创思颜?,駙馬蚤晚入為丞相矣”[2]640,這便運用了槐樹吐清音是拜相的預(yù)兆這一典故,具有強烈的功名意蘊。因此,以槐樹來寓意功名富貴是湯顯祖在《南柯記》中運用的一種渾然天成的巧妙構(gòu)思,槐樹被賦予的功名觀念則是深入理解戲本主旨的重要文化背景。
除功名觀念外,“大槐安國”的命名還折射出“槐安天下”思想,這也寄托了古代儒家士人心懷社稷治國平天下的理念,這便是《南柯記》中槐樹的另一層政治意蘊。
《南柯記》中淳于棼所入的蟻穴王國“大槐安國”這個名稱便包含了“槐安天下”的意蘊,寄托了作者心懷天下、盼萬民安樂的思想。湯顯祖出身書香門第,從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除了追求封侯拜相、位列三公的功名利祿外,更有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理想。然而因為仕途多舛,他深感自己真摯的用世之情和忠君為國的抱負無法施展,于是政治理想由熱切轉(zhuǎn)向失望,最終棄官歸鄉(xiāng)。他在《南柯記》的創(chuàng)作中把現(xiàn)實中無法實現(xiàn)的政治抱負寄托到了主角淳于棼身上?!按蠡卑矅笔且粋€由意識構(gòu)造的理想國,淳于棼的用世之情在這里得以施展,他娶妻生子,飛黃騰達,以駙馬身份得任南柯郡太守,而且南柯郡在他治理下政通人和、太平一方,其深受百姓愛戴。在戲本第二十四出《風謠》里,紫衣使者奉王后之命到南柯郡給公主送佛經(jīng),看到南柯郡風景優(yōu)美,男女老少載歌載舞、和樂融融,一位在此經(jīng)商的商人跟他講,“這南柯郡自這太爺?shù)饺我詠?,雨順風調(diào),民安國泰。終年則是游嬉過日,口裏都是德政歌謠,各鄉(xiāng)村多寫著太爺牌位兒供養(yǎng)”[2]599。在擊敗檀羅國的進犯、立下功勛后,淳于棼甚至被召回京城當宰相。湯顯祖心中安萬民平天下的儒家政治理想在淳于棼身上得以實現(xiàn)。
《南柯記》第三出《樹國》蟻王出場介紹槐安國時便說大古槐“真乃天上靈星,國家喬木”“樹在王門之內(nèi),待學周武王神禁,無益者去,有益者來,聲聞鄰國之間。要似齊景公號令,犯槐者刑,傷槐者死。此乃為君之法度,要全立國之根基”[2]514,明確表達了湯顯祖希望通過槐樹阻擋不益之神、庇佑子民的“槐安天下”的創(chuàng)作理念?;睒涫[郁茂盛,象征蒙天子恩蔭,使百姓得以安居樂業(yè)?;睒渥鳛樯鐦涫苋藗冏鸱?,既是百姓祈福平安的心理寄托,又是文人“槐社安民”的思想慰藉。如戲本中蟻王說“夏后以松,商人以柏,及周人而以栗,敝國寄在槐安?;鸩荒芊伲懿荒芊?,三槐如在,可成豐沛之邦”[2]514。由此可見槐樹寄托了家國安寧的愿望。
《南柯記》中的“大槐安國”就像一個完整的人間世界,有王孫貴族、高官大將、黎民百姓,淳于棼在此得以平步青云,實現(xiàn)現(xiàn)實人生中渴望的功名富貴、天下升平的理想,這些都與“槐樹”蘊含的功名觀念、“槐安天下”的愿望深刻吻合。
《南柯記》中槐樹的第三重文化意蘊是婚姻意蘊,這是由“懷”的讀音與槐樹的社樹意蘊延伸而來的。
首先,“槐”的“懷”之讀音固定下來以后,由于槐樹枝葉茂密、生命力旺盛的特點,與古人渴望的子嗣旺盛、福祿長壽聯(lián)系起來,讓人聯(lián)想到“懷春”“懷孕”等與愛情婚姻有關(guān)的意蘊。“槐樹”有著巨大的樹蔭,《南柯記》中的大古槐“清蔭數(shù)畝”,而“蔭”與“姻”同音,“槐蔭”亦可理解成“槐姻”或“懷嬰”之諧音。這個意蘊在明代洪楩《清平山堂話本》中記載的《董永遇仙傳》一文中便有體現(xiàn)。董永與織女在大槐樹下相遇并結(jié)為夫婦,文中說到“槐樹為媒”“槐蔭樹”等,說明至少在明代民間傳說中槐樹便具有婚姻意蘊。湯顯祖出生晚于洪楩近百年,到了其晚年創(chuàng)作《南柯記》時,民間槐樹的婚姻意蘊就更為普遍了。
而槐樹的婚姻意蘊更深層次的來源是其作為社樹的文化意蘊。樹木崇拜這種遠古信仰體現(xiàn)在各地的社樹崇拜中。何星亮在《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一書中指出:“20世紀50年代以前,各地仍保留有社,社中一般有社樹?!盵16]115社神即是中國民間廣泛信仰的土地神,在后世的不斷演變中,社神的形象逐漸演化成男性,但是社神的原始形態(tài)應(yīng)是女神,且以樹木為象征物。丁山指出:“社神,民間常稱為‘后土祠’。后字最原始的含義,像親育子形,社母,才是真正的后土。”[17]43他從“后”字的字形推測出其與女性有關(guān),被稱為“后土”的社神也應(yīng)為女神。李立的《文化整合與先秦自然神話演變》中也說:“后土的原始意義是母土,原始意象是地母神。其形象的女性神祗特點,是由古代先民對土地孕生萬物的自然屬性的母性化認識所決定的?!盵18]56趙國華亦認為,“‘社’為古代舉行‘高禖’祭儀之場所”“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它一直是祈求生殖繁盛的場所”[15]228。聞一多先生解釋說:“古代各民族所祭‘高禖’全是各民族的先妣。”[19]98“先妣”就是女性祖先。因而,社神最原始的形象是由樹母神演化來的女性始祖。社樹將土地的生產(chǎn)意蘊與自身的繁殖意蘊深深結(jié)合在一起。
中國人的死亡觀為“人之所歸”,即人最終的歸宿。人死后葬于土地,在許多地方都有在墓旁種樹的說法,也有很多從墓中長出樹木的民間傳說,如《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夫婦死后墓地中長出連理枝。樹木被作為孕育萬物的母神崇拜,從回歸母體的死亡又再生的信仰出發(fā),樹木也就同時獲得了兩種特質(zhì):一是萬物最初的誕生繁衍之地;二是死亡后的再生之處?!赌峡掠洝分谢睒渥鳛樗劳龅幕貧w處,本文在論述其玄學意蘊時已經(jīng)講過,而其生殖孕育的意蘊則體現(xiàn)在淳于棼與公主的婚姻當中。
《南柯記》中記載淳于棼庭院中的大古槐,樹蔭濃密,他常于樹下飲酒,后來槐安國國王招他入槐洞為女婿,“奉迎君子,托以姻親”,槐樹自然成為其婚姻的媒介。第七出《偶見》中寫上真仙姑等人到人間為公主覓夫婿,在孝感寺與淳于棼相見,其中“今生打破前生蔭。〔合〕拜深深,姻緣和合,蟲蟻一般心”[2]532“槐殿欲成陰,把金枝付瑟琴,尋花配葉端詳恁”[2]532,直接便將槐樹與主角的姻緣聯(lián)系起來?!敖鹬Α辈粌H指金枝公主瑤芳,亦指淳于棼與公主的定情信物——裝在盒子里的一只金釵。大夢一場醒來之后,最終發(fā)現(xiàn)金釵是槐枝所造,小盒則是槐筴子。這促使淳于棼與公主結(jié)合的定情信物最能體現(xiàn)槐樹的婚姻意蘊。第十二出《貳館》寫淳于棼與公主新婚洞房時也提到了槐樹,“翠羅黃帳,翠羅黃帳,夜合宮槐覆苑墻”[2]556。淳于棼與金枝公主生二男一女,“俱以門蔭授官,許聘王族,與國咸休”[2]564,亦可對應(yīng)槐樹生命力旺盛、子嗣興旺、榮祿加身的意蘊。
淳于棼在夢中成為南柯太守,由此走上權(quán)力的巔峰,這些都是在他迎娶公主的基礎(chǔ)上得到的。在第十六出《得翁》中公主問淳于棼“你如今可想做甚么樣官兒”,淳于棼說“俺酣蕩之人,不習政務(wù)”,公主勸道“卿但應(yīng)承,妾當贊相”[2]574,國王命其為南柯太守后,淳于棼嘆曰“這等做老婆官了”。戲末詩詞也寫道“驥子書有隔,鸞儔鏡乍輝。綠槐無限好,能借一枝棲”[2]574,將槐樹與主角婚姻以及婚后得益聯(lián)系在了一起。第十八出《拜郡》中淳于棼說:“敢前希望,憶年時醉游俠場。普人間沒俺東床,湊南柯飲著瓊漿?!埠稀尺@是有緣千里路頭長,富貴榮華在此方?!盵2]578便體現(xiàn)了“皇家女婿”的身份給其帶來了以往潦倒時所渴求的榮華富貴。此出尾聲亦寫道“從來尙主有輝光”。淳于棼上任南柯郡太守后,“自守郡二十載,風化廣被,百姓歌謠,建功德碑,立生祠字。王甚重之,賜食邑,錫爵位,居臺輔”[2]598,淳于棼在南柯郡頗有政治建樹,這也是儒家文人治國平天下、安黎民濟蒼生的理想。與公主的結(jié)合成為淳于棼實現(xiàn)理想的契機,此情節(jié)折射的亦是中國古代士人難以割舍的高門情結(jié),認為寒門士子通過姻親躋身上層社會,才會有更大可能獲得功名利祿。魏晉六朝時門閥觀念深重,世族與庶族間互不通婚,這種婚姻上的門閥觀念到唐朝時依舊存在,唐律規(guī)定:“人各有耦,色類須同。良賤既疏,何宜相配?!边@不僅強化了世族在婚姻上的門第觀念,亦從客觀上強化了人們對高門的崇尚情結(jié)。而士人對高門的執(zhí)著追求,除了受世俗風氣影響外,還出于仕途上的功利性目的?!端逄萍卧挕分杏涊d:“薛中書元超謂所親曰:‘吾不才富貴過分,平生有三恨:始不以進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國史。’”[20]45這五姓女,分別指崔、王、李、鄭、盧五姓世族女子,寒門士子和五姓女聯(lián)姻能獲得巨大利益,不僅可提高身價、滿足其虛榮心,亦可成為他們躋身于上層階級的階梯。這種由娶貴氏女而進入上層階級從而發(fā)跡的故事情節(jié)一直流傳在后世的小說戲曲之中。湯顯祖身負高才卻十二年間多次會試落第,進官場后又被貶謫排擠,因此也生出了娶高門仕女使仕途通順的無奈心思[21]。由此可知,淳于棼因娶妻而發(fā)跡的情節(jié)亦反映了古代士人晉升無門而渴望攀附高門轉(zhuǎn)變命運的心態(tài)。
淳于棼在迎娶了金枝公主后得到的一切,在公主逝世后很快便失去了。其由于聲名顯赫而遭到了國王的忌憚,最終只身被遣回人世,離開了槐穴世界,醒來后在孝感寺得知定情金釵竟是槐枝后,看破情緣,萬般皆空。因此,槐樹在《南柯記》里亦具有非常重要的婚姻意蘊。
槐樹作為《南柯記》的核心敘事要素,穿插于整個敘事過程中,對于故事的展開與深層意蘊的表達都有著重要作用。本文通過探析“槐”字語源發(fā)現(xiàn)《南柯記》中的槐樹具有三層重要的文化意蘊。
首先,從“槐”字字形看,“槐”的“木鬼”屬性與最初“槐”的“歸”讀音使槐樹具有明顯的“通陰”意蘊。戲本中槐穴里就是一個幽冥世界,槐樹是主角進出此異域的媒介。隨著魏晉以來玄學的盛行,具有“通陰”屬性的槐樹又常常成為人們“悟道”的媒介。淳于棼通過槐安國的經(jīng)歷最后看破情緣、立地成佛便深刻體現(xiàn)了槐樹“悟道”的玄學意蘊。其次,“槐”的另一個讀音“懷”來源于“三槐九棘”指代“三公九卿”的典故,賦予了槐樹明顯的政治屬性。此外,《南柯記》中“大槐安國”的命名也體現(xiàn)了古代士人獲取功名后治國平天下的“槐安天下”的愿望。最后,“槐”的“懷”讀音與槐樹的社樹意蘊使槐樹具有了婚姻意蘊?!赌峡掠洝分写居阼ㄟ^槐枝化成的金釵與槐安國的“金枝公主”定情,體現(xiàn)了槐樹的姻緣意蘊。淳于棼與公主結(jié)合后子嗣旺盛,享盡榮華富貴,體現(xiàn)了槐樹生殖孕育的意蘊。隨著公主的逝去,姻緣聯(lián)系的切斷,淳于棼也失去了一切從而出夢。因此,槐樹在《南柯記》中亦具有重要的婚姻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