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伊
學校里的剪紙室,是個剪紙人的世界,在這里,一手拿紅紙,一手拿剪刀,便可任憑他們創(chuàng)作出一個新奇、曼妙的世界。
剪紙人的手,是靈巧的。我的剪紙老師,是一個地道的剪紙人。在她手上,一張樸素廉價的紅紙,只需要對折幾次,拿剪子穿梭其中,一幅美麗的畫卷便躍然紙上。有時是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她剪出的公雞雄赳赳昂著頭,雞冠高高豎起,小兔則溫馴可愛,將身子卷成一個小圓球似的。身上還有許多小花紋,“小老鼠偷白菜”是她的新作,將那怯懦卻又無知可愛的小賊的心虛與不知所措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她也剪風景,以剪刀為畫筆,勾勒出大自然的每一個細節(jié),每一個靈動的生命。春天一來,她便剪出一副“鶯歌燕舞圖”,一串串柳葉隨風拂過燕子輕軟的羽毛,搖著,擺著,像春天里少女的發(fā)絲,每一根都在跳、在舞。三月,學雷鋒日,她隨即刻出一個雷鋒像,還有岳陽樓、公園,那些精妙宏大的建筑都從她手里剪到紅紙中。上課時,我們剪,她也剪,但她手里的剪刀,穿梭于紙間,如毛筆般順暢,行如流水,遇到拐角,她遵循“剪刀不轉(zhuǎn)紙在轉(zhuǎn)”的原則,靈巧地轉(zhuǎn)紙,將世間萬物都轉(zhuǎn)進了那張紅紙里,然后極快地兩手一并,速度快而準,離紙斷開只剩一點兒距離,卻鏤空得極為干凈、漂亮。
剪紙人的心,是安靜的。剪紙老師在第一節(jié)課說的第一句話是:剪紙,要靜下心來。而我恰恰相反,拿起剪刀,沒剪幾下就開始盯著鐘表看,甚至剪不好時就偷偷將廢紙疊起來,再一刀“咔擦”下去,將紙片弄得到處都是,卻快感十足。慢慢地,我也嘗試努力學習老師的慢慢剪,偶爾也發(fā)現(xiàn)自己很享受揮舞著剪刀,看著剪刀兩刃慢慢閉合的樣子。再后來,居然也開始喜歡上剪那些平日覺得很難剪的弧線,背貼著椅子,兩手懸在桌前半空,左手拿紅紙,右手執(zhí)剪刀,一張張紙片落到膝蓋上,我卻渾然不知,只顧著剪……
剪紙人的性格,是豁達的。第一次剪“春”字,因為有一個連接的地方被我剪斷了,正巧老師走了過來,本以為老師看見這幅破破爛爛的字會加以批評,沒想到老師只是爽朗地笑起來,她說,剪紙剪斷,是我們常犯的錯誤,這再正常不過了,老師即使練過很多,也難免會有剪斷的時候。沒事,重新再來,總能剪好的嘛。老師隨即跟我們分享了她的一幅大作,一幅經(jīng)過了多次“重新再來”的大作。
一把剪刀,無數(shù)張紙,一幅作品。是無數(shù)次的失敗振奮了他們的意志,開闊了他們的心胸,成就了那顆安靜的心,那雙靈巧的手。后來,我逐漸明白,剪紙人最重要的,不是手法的嫻熟或技藝的高超,而是一種豁達的心胸,愈挫愈勇的意志。
學校很大,生活很忙,我愿意坐在那間剪紙教室,做一個安安靜靜的剪紙人!
(作者系岳陽市第十中學2007 班學生,指導老師: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