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內地高校的藏族學生具有民族意識和自我意識強烈、受宗教影響較大、語言及學習基礎比較薄弱、更敬畏自然等特點。內地高校應以培養(yǎng)能夠推動民族團結、民族復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最終目標,從發(fā)展校園文化、注重實踐育人、加強隊伍建設和增強人文關懷等方面加強藏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關鍵詞:內地高校;藏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日益成熟,藏族學生在內地高校學生中的占比逐年增加。作為藏族同胞中的優(yōu)秀成員,他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關注的關鍵少數。從某種程度上講,這部分學生的思想、信念、品行、學識直接影響著社會主義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
一、內地高校藏族學生特點
藏族學生大多來自西藏、青海等高海拔區(qū)域。生活環(huán)境、宗教氛圍、語言習慣、民族風俗等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們的思想。內地高校要做好藏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準確把握其特點、深刻認識到其與內地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提升育人實效。
(一)民族意識和自我意識強烈
大部分藏族學生從小生活在環(huán)境較惡劣、人煙較稀少、地區(qū)較封閉的西藏。他們與其他民族文化接觸相對較少,導致其民族意識和自我意識強烈。具體表現(xiàn)為:藏族學生常常跟本民族學生關系較好、聯(lián)系較密切,甚至超過與同班級其他民族學生的交往程度;喜歡向周圍人展示本民族的風俗習慣,渴望得到其他民族學生的理解與尊重;更加關注自己的喜好和發(fā)展,集體意識較弱。
(二)受宗教影響較大
藏傳佛教源自古象雄王朝,現(xiàn)在主要集中在我國藏族聚集地,如西藏、青海等地區(qū),對藏族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藏族學生自小感受到較濃厚的宗教氛圍,在性格和思想中形成了忍辱無爭、崇善利他、寬容平等的藏族文化印記。
(三)語言及學習基礎薄弱
由于西藏教育條件和生活水平相對落后,藏族學生家庭經濟情況較困難,自身學習基礎較差,與新媒體新時代下的教育接觸較少。同時,內地高校的藏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普遍較弱,語言禮儀欠缺,常常用非常生硬的方式與人交流溝通。這些情況不僅導致藏族學生自信心欠缺,不愿在同學面前表現(xiàn)自己,更容易形成抱團現(xiàn)象,影響了各民族學生相互交融和團結。
(四)更尊重自然
在青藏高原這樣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中一代代生長與延續(xù)的藏族人,不僅適應了較差的自然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而且更懂得敬畏自然,形成了特殊的山水文化。在山水文化中,人們認為天地山河是神靈的處所或棲息之地,有著不可侵犯的神圣性,任何觸犯神靈的行為舉止、思想意念都有可能招致神靈的嚴厲懲罰。
二、當前內地高校藏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藏族學生淳樸、善良、民族意識強烈,在文化思潮涌動的今天,極易被西方思想操控、被不良價值觀左右。做好內地高校藏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我國立德樹人教育的根本要求,更是我國民族團結與復興的政治要求。然而,當前內地高校對于藏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還存在一些亟須解決與完善的問題。
(一)思想政治教育停留在面上,缺乏深入度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仍為傳統(tǒng)的思政課。教師一般以班級為單位上課,各民族教育內容和進度相同,以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為主,過度依賴課本和教案,與生活實際、時事政治等聯(lián)系不密切,不能真正透徹地解讀新思想、新理論。這樣的形式能夠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普及度高,卻極易停留在面上,無法真正讓學生入耳入腦入心。同時,由于藏族學生普通話水平較差,一些理論性較強的詞語和知識點的灌輸效果并不好。
(二)思想政治教育大而化之,缺乏針對性
藏族學生因為其思想、心理、文化的特殊性,使得大面上、普及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無法完全滿足他們的需求,解決他們的困惑與問題,教育效果欠佳。同時,思政輔導員由于事務性工作不斷增多、師生比例尚未達標等情況,在實際工作中較難實現(xiàn)對藏族學生進行持續(xù)性、高關注、勤溝通的針對性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滯后,缺乏實效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資料和內容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很多教師存在用兩三年前的案例和事件來講解理論知識的情況,與新媒體上實時更新的信息形成鮮明對比,無法滿足時代的需求,缺乏實效性,學生觸動感較弱。同時,對于國內外最新熱門事件、爭議性事件,教師不能在第一時間明確立場、樹立政治旗幟、聲明正確態(tài)度,容易使學生因無法得到正確的方向指引而被網絡言論帶偏。
三、內地高校藏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及提升路徑
立德樹人始終是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沒有民族和地域之分。做好內地高校藏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培養(yǎng)能夠推動民族團結、民族復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最終目標。在實際操作上,高??梢詮陌l(fā)展校園文化、注重實踐育人、加強隊伍建設和增強人文關懷四個方面進行提升和完善。
(一)發(fā)展校園文化
高校在建設和發(fā)展校園文化中,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借助內地高校藏族大學生的力量,挖掘藏族文化的豐富內涵,與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相融合,將其潛在影響力轉化為現(xiàn)實影響力。這樣不僅能幫助藏族學生增強歸屬感、找到自我價值,更能讓民族文化精華充分呈現(xiàn),促進民族融合。比如,開展家鄉(xiāng)風采展、藏族文化節(jié)等,為藏族學生搭建展現(xiàn)民族文化和自我的平臺,充分調動藏族學生的主動性和民族自豪感。
(二)注重實踐育人
大學是學生思想逐漸成熟、三觀基本成型的時期,更是學生成才的黃金時期之一?!案咝摾喂虡淞嵺`育人的工作思想,正確引導少數民族大學生認識社會、深入基層、了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使少數民族大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得到真知,從實踐中深刻理解和認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豐富內涵?!眱鹊馗咝膭畈刈鍖W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學生工作等,在實踐中檢驗思想和品行,提升能力和素養(yǎng),堅定信念和信仰;引導藏族學生利用寒暑假返鄉(xiāng)進行支教、政策宣講、到政府部門鍛煉等社會實踐活動,將強烈的民族意識轉化形成為家鄉(xiāng)發(fā)展貢獻力量的不竭動力,用自身所學所得服務家鄉(xiāng)、幫助家鄉(xiāng)人民,使更多的藏族同胞了解、認同、支持黨和國家的領導。
(三)加強隊伍建設
“目前思想教育工作的困難程度正在加大,由于其工作的范圍廣,突發(fā)性強,且責任重大,因此就對工作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020年,教育部等八個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意見指出,高校必須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標準建設一支高水平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師隊伍。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必須具備強烈的學習意識,要有本領恐慌的壓力,應定期參加培訓,隨時更新理論知識庫,時常關注當下熱點。對于藏族學生存在困惑的地方,教師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既要講清更要講透;對于藏族學生出現(xiàn)思想偏差和問題的地方,教師必須敢于亮劍、勇于直言,能夠以具有時代特色的方式糾正、教育、引導學生,真正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深入度,讓學生真正理解、信服。
(四)增強人文關懷
藏族學生遠離家鄉(xiāng),融入環(huán)境較慢,學習吃力,就業(yè)情況特殊,孤獨感、困惑度比普通學生更甚。內地高校必須增強對他們的人文關懷,做好人文幫扶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可通過翻閱檔案、談心談話、家訪等方式了解其是否存在家庭經濟困難的情況,學習生活上是否有后顧之憂,并適當給予經濟和物資上的幫扶;通過聊天開會、學生干部反饋等方式,掌握學生思想和心理動態(tài),在出現(xiàn)困惑和問題的第一時間給予指導和幫助;通過座談會、專題培訓班等方式,結合藏族學生特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感恩教育等,鼓勵他們將自身所學所得貢獻于家鄉(xiāng)建設、祖國發(fā)展;通過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向HR特別推薦、解讀國家政策等方式,幫助藏族學生消除就業(yè)困惑,明確就業(yè)方向和職業(yè)發(fā)展路徑,讓他們既能獲得一份自身喜愛的工作,又可以在就業(yè)中體現(xiàn)自身價值。
參考文獻:
[1]貢保扎西.論藏族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內核與基本精神[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8(10).
[2]卞成日,高承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J].邊疆經濟與文化,2020(1).
[3]姚彬,李超.新時代加強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11).
責編:嘉 悅
作者簡介:張翌(1993— ),女,山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