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姝
摘 要:眾所周知,學生是語文教學的主體,是知識的接受者和運用者。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尊重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并構建與學生認知、學生生活最為接近的授課模式,真正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讓他們在此過程中,掌握相應的語文知識,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最終達到增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高效性的目的。
關鍵詞:生本理念;初中語文;語文閱讀;高效課堂
在現階段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部分語文教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提升學生的閱讀成績上,并采用大量練習的方式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導致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動性受到嚴重制約。針對這種狀況,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轉變原有的授課方式,真正從學生的角度入手,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真正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掌握相應的閱讀方法,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的確立,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真正讓學生在語文閱讀的學習過程中受益,增強初中語文教學的高效性。
一、在初中語文閱讀過程中引入生活教學模式,讓學生思辨思維獲得提升
將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模式融入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勢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點,真正為學生搭建屬于他們的舞臺,并讓學生找到適合個人的語文學習方法,促進他們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第二點,為教師的語文教學提供參考。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成果以及他們的語文思維,進行針對性引導,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此部分內容的解析,增強學生思維的思辨性,增強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性。為了達到上述效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從生活化教學的角度入手,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
例如,在講授《塞翁失馬》這部分內容時,為了增強學生思維的思辨性,教師運用生活化的方式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讓學生學會一分為二地看待生活中的問題,增強學生思維的思辨性,獲得良好的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效果。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點,整體闡述問題。因為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提供獨立自主的思考空間以及時間,并鼓勵學生交流閱讀體驗,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與此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表達狀況,進行針對性指導,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第二點,提出生活化問題。眾所周知,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為此,教師注重從考試失利的角度舉例,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從一分為二的角度分析考試失利的利弊。通過和學生的交流,教師發(fā)現大部分學生認為:考試失利可以讓一個人傷心,也可以讓一個人反思失利的具體原因,并在此過程中找到對應的方法,真正促進一個人的成長。第三點,展示教學成果。通過運用生活化的授課方式,教師真正讓學生意識到“一件事物具有兩面性”的道理,并在此過程中增強學生思維的思辨性。
二、在初中語文閱讀過程中引入合作教學模式,讓學生突破個人認知局限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合作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突破個人的認知局限。真正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角度,彌補學生的思維空白。真正讓學生在此過程中,從不同的角度探究語文問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講授《愚公移山》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采用合作教學的模式,并注重問題創(chuàng)設的開放性,注重小組分工的合理性,真正讓學生更為積極地融入交流的過程中,并在相互交流個人看法的過程中,突破個人的認知局限,增強學生思維的多元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讓學生思考“堅持”的真正內涵。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結合個人的生活體驗,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從而真正讓學生跳出“唯課本認知”的局限,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文本內容,促進學生思維的多元性,增強初中語文合作教學的有效性。
三、在初中語文閱讀過程中引入多媒體教學法,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真正為學生構建豐富性、情境性以及多樣性的氛圍。并在此過程中,結合學生的觀頻感受,進行針對性引導,真正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講授《水調歌頭》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授課法,并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真正讓學生從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在理解文本內容的情況下,聯(lián)想個人的生活,真正將文本感悟與學生的生活建立連接,促進學生文本解讀能力的提升,增強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此運用文字,對學生的一段描述進行簡要介紹。小陳說:“我最喜歡‘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詩句。這句話既是對期盼團圓的希冀,也是一種心態(tài)的達觀?!蓖ㄟ^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教師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理解文本中的內容。并在此基礎上,運用這種理解,更為深入地分析生活。也能在此過程中,獲得個人的認知,真正促進學生文本解讀能力的增強,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的確立,獲得良好的多媒體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生本理念的運用,并在此過程中,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相應的閱讀指導。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相應的閱讀方法,而且還要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構建連接,構建與學生已有認知的連接、與學生生活的連接、與學生語文知識的連接。真正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學習和分析閱讀內容,促進學生閱讀體系的構建,促進學生綜合閱讀能力的圖四橫,增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陳敏.基于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華夏教師.2016(10).
[2]吳志秀.把握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脈搏[J].才智.2017(03).
[3]李維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對話”的應用與創(chuàng)設[J].教育革新.2016(12).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qū)鼎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