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xiàn)有的小學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較缺乏的。因此,在小學階段心理健康教育,我們更應該將重心放在各學科上,結合各學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唯有將日常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學生才能在心理健康道路上越走越順暢。而語文書上,含括了不少豐富的思想教育渠道,十分利于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尊重 模范學習 文字疏導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趨勢來看,對人的要求首先是:學會做人,后做事。只有在社會行為處事中,學會生存、適應、選擇,才能更好思考、發(fā)展、進而創(chuàng)造。可見擁有健康的心理,在現(xiàn)代社會是多么重要!近年來,不少新聞、報刊播出有關在校青少年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學生行為、性格出現(xiàn)異常,使學校在進行教書育人方面,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負起了重擔。因此,國家有關部門加強指導各中小學老師加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課,努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他們在生活中受挫能力,使其更好地遵循社會規(guī)則,是家庭學校社會共同的心愿。心理健康教育在現(xiàn)有條件下,只有重視各學科教育,從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挖掘蘊含的心理教育內容。語文學科中,含括了豐富的育人思想知識,十分利于輔導學生走上心理健康的道路。在這幾年的教學中,我采取了幾點方法,使語文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功不可沒之效。
一、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有利于老師走進孩子們心理
“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老師和孩子們之間的關系,不是貓見老鼠,而是互相尊重、民主自由的狀態(tài),而這種狀態(tài)也是是最好的教書育人狀態(tài)。構建課堂上輕松快樂的教學氛圍,才是教師向往的教育境界。以朋友的身份,對學生坦誠相待,才能讓學生既保持敬畏之心、有消除負面情緒之路。
在教學中,我一直追求與孩子們平等相處的機會。每當批評孩子,對他們行為規(guī)范提出要求時,我總會說一句:老師要求你們的事情,我自己會做好。如果哪一次沒有做好,請你們指正并批評我。剛入三年級的孩子,被我的話給驚呆了。但是這一段話,往往讓我更快地走進他們的心里。
當老師在每一件事都講平等、尊重、民主,就是孩子們加快步伐與老師成為“好朋友”的時候。當學生遇到困難的事,在挫折中無法自拔,產(chǎn)生心理壓力時,老師就是他們的知心人。輕聲的問候、耐心聆聽,親切的疏導,都能讓孩子們迅速敞開心扉。在此時,老師能更準確快速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減輕他們心理壓力,重新建立健康的心理環(huán)境。在語文課堂中,只有在教師與學生間建立起信任“橋梁”時,孩子們才會將對課文的問題、對主人公的處理方式的問題,毫無保留的分享給大家,因為他們沒有太多顧慮。也許有的時候,他們對課文的好奇,受現(xiàn)在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但與此同時,這也讓身為語文老師的我十分欣慰,只有在語文課上提出問題不受拘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才能真正的走進孩子們心里,知道此時此刻的孩子,正在受什么影響,作出什么反應。
營造了一個積極向上、互相尊敬、民主自由的環(huán)境,以知心者的身份與學生親密接觸,才能準確的把握學生現(xiàn)狀心理在想什么。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愛護、接近中,讓學生的心靈獲得感化,為構建正確、樂觀的人生觀,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奠定基礎。
二、巧取語文教材真善美,無形中滲透心理健康知識
語文書本身就是由一篇篇聲情并茂、一個個富含情感的小故事組成,不但對學生在認知心理過程中得到正確的教育,還能滲透著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內容。在課文素材中,可以利用教材中獨特的人物性格,來激勵學生不斷前行。如課文《獅子和鹿》中,小鹿對自己哪都不滿意,但當遇到危險時,正是這些被它嫌棄的丑陋的部位,才使它得救。這時,我并沒有把重點放在獅子身上,而是對小鹿沒有遇到獅子所發(fā)生的事,讓孩子們想一想、編一編。小鹿對自己的不喜歡,在以后的日子里,肯定會吃虧。于是我順勢引導孩子們要學會自愛、自強,當信心成為了生活的力量時,才能擊破種種困難。
學校生活是團體生活,而小學生的情感正處于容易受影響的時期。在語文課文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教材給予主人公積極向上的因素,引導學生對課例的主角所遭遇的事產(chǎn)生共鳴,孩子們細雨潤物無聲中受到感染。如在課文中,《灰雀》中,列寧對小男孩的尊重,小男孩放灰雀回家、對列寧承諾的贊美之情;《女媧補天》中女媧為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們,不怕危險、甘于奉獻;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
三、以文字教學為切入點,給學生一個抒發(fā)情緒的場地
社會變化很快,每天都有新鮮的事情影響著整個世界。在這個網(wǎng)絡發(fā)達的社會中,孩子們很容易受到不良的信息所影響,成長的煩惱,對新奇事物的奇特想法,對不解而無法訴說給父母或旁人時,這時候,給學生一個平臺——寫下來。讓學生在這個平臺上,將自己碰到的困擾,大膽地寫出來,老師加以疏導,心理上的困擾得到了及時的解決。文字發(fā)泄既滿足了孩子傾訴的須要,又解開他們的心結,同時也提高了寫作水平。如談談對網(wǎng)絡的看法、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甚至有孩子寫:游戲真的會毀了我們一生嗎?這些題目,一些難以啟齒的話題,在作文中可以直舒胸意,坦誠面對自己、他人,積郁的情感不僅得到了傾瀉,有時候加上老師在旁的引導,世界觀也得到了改造。
總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了小學生涯中最重要、最嚴峻的問題之一、也是家庭、社會重點關注的問題。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效、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為了現(xiàn)在語文課標重中之重。在語文教學的潛移默化中,有效的提高學生勇敢、自信、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質,抗衡困難,使小學生心理素質得到提高、個性得到宣揚,為塑造新世紀的祖國的花朵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如何與小學生進行心理溝通》 文娟,李慧編著 中國發(fā)展出版社 (2009年版)
2、《語文課程標準》?語文出版社?(2003年版)
3、《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 國際文化出版社 朱學強 (2009年版)
廣東省惠州市新湖小學 古薇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