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燦煌
摘 ?要:小學階段語文屬于一門主要學科,還是小學生的學習難點,所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非常關鍵。伴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傳統(tǒng)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的需要。因此,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變成必經之路。下面將通過介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8-0102-02
On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CAI Canhuang ?(peace center primary school,Yunxiao Coun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Primary school Chinese belongs to a major subject,or the learning difficultie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With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the traditional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mode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education.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update teaching concepts and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in time. The following will introduce the importance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analyze the status quo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and explore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strate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Keywords】New curriculum reform;Primary school Chinese;Reading teaching;Strategy
新課標提出閱讀作為學生收集與處理信息、認知世界、開發(fā)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渠道。閱讀作為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在新課改的引導之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出現了較大的改變,對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來說,新課改之后的語文教學更加重視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閱讀能夠更好的幫助小學生開拓視野,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為發(fā)展學生潛能、認識世界起到重要的作用。學生在閱讀課內外文章時,都能通過閱讀了解文章具體表達的含義,文章風格樂觀積極有助于形成學生良好的心態(tài),樹立起學生正確的觀念。教師采用有效的方法帶領學生進行閱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推動學生健康成長,提高學生綜合水平。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1)備課缺乏針對性
新課改背景之下,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前期備課針對性不強。前期備課形式并不合理,通常都是教師參考教材寫出教學計劃,甚至照搬照抄教學方案,未能按照教材需要與學生實際情況展開備課,所以導致教學方案可操作性差。
(2)教學手段落后
受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大部分教師依然在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難以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始終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講臺上一味地進行介紹,學生在講臺下被動的聽講,師生之間互動較少。此種落后的教學手段,讓教師依然使用固定的教學模式來授課,無法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還沒有展開深入思考,教師就進入后續(xù)環(huán)節(jié),長此以往,學生會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甚至產生厭煩語文的心理。
(3)閱讀靈活性差
小學生身心發(fā)育不健全,所接觸的外部世界各有不同,學生在閱讀上不像過去那樣有局限,學生具備自身個性化的閱讀方式??僧斀駮r代下,大部分教師的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并未從學生的角度來為學生閱讀展開多樣的引導,造成學生閱讀面較窄,不能積累豐富的閱讀知識,更不能主動進行閱讀。
(4)缺乏閱讀氛圍
環(huán)境會對人的心理、行為習慣帶來巨大的影響,好的環(huán)境能讓人產生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在當今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已經完全忽略掉環(huán)境帶給學生的影響,不重視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閱讀氛圍,導致學生在課外閱讀活動中提不起興趣。未能展開對課外閱讀的延伸,單純依靠課堂內的閱讀時間與練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影響最終的教學質量。
3.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1)做好課前準備
結合目前小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個性特征,需要學生在保持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之后,調動起學習閱讀課的積極主動性,激發(fā)學生閱讀欲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制定閱讀方案時,要在教學計劃當中詳細的表現出自己的態(tài)度,嚴格在課堂上進行規(guī)范,課堂教學避免過于隨意。教師要確保課堂教學內容圍繞教學計劃,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及時找到閱讀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尋求教師的幫助,在不斷提高個人學習能力的同時,建立起師生間的良好關系。教師在制定出明確的教學目標時,應該科學合理掌握好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按照學生的閱讀能力制定相對應的教學策略與執(zhí)行教學方案的方法。教師要利用多種方法,調動起學生閱讀的積極主動性。
(2)巧妙設置問題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巧妙設施閱讀問題可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對文章展開閱讀,實現導入新課的教學目標。可是教師設置問題要綜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來進行,針對低年級的小學生,設置的問題要直接,簡單,過難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失去閱讀的興趣。針對中高年級的學生,設置問題不能過于簡單,太簡單就會讓學生不經過思考就答出答案,學生也會覺得無趣。不管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的學生,在閱讀中都要逐步進行正確引導,碰到不會讀或者讀的正確的,能夠逐字逐句地指導學生閱讀,并且及時提供學生鼓勵性評價。這樣一來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展開閱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加強學生閱讀水平。教師在講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節(jié)課時,教師在學生閱讀課文時適當設置閱讀問題。這篇課文具體是介紹了周總理少年時代立下的志向,學生經過閱讀,教師向學生提問:“租界中一名女子的親人出事,為什么中國巡警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學生們紛紛表達出自己的看法,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文章所表達出來的情感,營造出非?;钴S的課堂氛圍。另外教師向學生提出思考問題:“同學們,你們是為了什么而讀書呢?”讓學生們深刻進行思考。這樣一來通過讓學生進行問題的討論,引發(fā)學生深思,從而加強民族責任感。
(3)游戲教學法
過去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時常會組織學生展開學習的互動,可極少數教師愿意投入更多的時間來寓教于樂。而現如今,小學語文教師將教學知識點與游戲良好的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從而實現游戲與學習之間的平衡,加強教學的趣味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這樣一來更好的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符合學生性格特點的基礎上,帶動學生更加有意義地進行學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具備非常強的課堂掌控力,要學會在適當的范圍中控制好學生游戲的度,重視語文理論知識與游戲間的結合,具備非常強的把控與應變力。另外,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還需要重視微課與多媒體展開游戲的趣味教學,通過線上閱讀游戲來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更好的消化與吸收閱讀知識。教師還能夠組織學生展開課外閱讀游戲,或者把語文閱讀課堂搬到戶外或者是某一項社會活動當中,讓學生能夠充分參與進來,在思維與情感的共同推動下展開閱讀。
(4)結合實際生活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擅長將學生的語文學習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加強二者間的聯系,方便學生能夠更好的主動探索、合作學習語文知識,提高學生語文水平,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從教材內容出發(fā),對其中的生活化元素進行深入挖掘,便于將學生較為熟悉的生活場景帶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產生較大的歸屬感,能夠讓學生在熟悉的環(huán)境當中保持良好的身心,便于理解與掌握語文知識,讓學生意識到利用實際生活經驗來解決學習語文過程中的問題,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發(fā)現實際生活與語文知識間的聯系,意識到利用生活經驗解決語文問題,利用所學知識點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生活變成學生學習的寶藏之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能夠讓學生從實際生活當中吸取,豐富寫作素材,開闊自己的眼界,讓學生在未來的寫作當中能夠言之有物,意識到用筆記錄自己生活細節(jié),在字字句句中流露出情感。
比如,教師在為學生們介紹關于《冬陽·童年·駱駝隊》這一文章內容時,由于每一個人都需要經歷童年生活,童年是美好的,是充滿歡樂的。而當前的小學生們正好處在童年時期,教師能夠通過學生的童年生活為線索,讓學生講述自己的童年樂事,學生就能夠更加迅速主動地參與到閱讀中來,聚精會神,緊緊跟隨著教師的腳步來探求作者的童年生活。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一些《童年》的歌曲來展開課堂導入,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童年的生活化情境,讓學生仔細回想實際生活當中的樂事,以及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順利地引入學生進入到課堂文本閱讀當中來。經過對文章的閱讀,梳理文章的思路,讓學生經過小組合作學習品鑒文章的重難點詞句,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結合實際生活,更深入的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到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發(fā)現自己童年生活的美好,讓學生們更加珍惜自己的童年。
(5)課外閱讀延伸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重視學生的語言積累,在閱讀目標當中已經提出量化指標的要求,為了更好的實現這一目標,單純依靠課內教材的閱讀是無法順利實現的,要通過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經過大量的閱讀,積累語言。第一,課內外閱讀良好結合。小學語文閱讀過程中,除去要重視課內閱讀教學外,還需要緊緊結合課外閱讀。將課文內容當做基礎,緊緊結合與文章內容有關系的作品,進行課外延伸閱讀,加強學生對課內閱讀的了解,延伸到課外閱讀。第二,讓學生能夠自由展開閱讀。為了充分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擴大閱讀知識面,讓學生在課外選擇出自己所喜歡看的故事書、古詩、名著等進行自由閱讀,體會到閱讀的樂趣,逐漸將閱讀轉變?yōu)閷W生掌握知識的一種內在需要。第三,要求學生做好閱讀筆記或者寫出讀后感。為了讓學生閱讀之后有所收獲,就要求教師幫助學生培養(yǎng)出做好閱讀筆記或者寫出讀后感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在閱讀后寫出讀書筆記和讀后感,讓學生在閱讀每一篇文章后都能有所收獲,利用多種方法,如做批注、摘錄好詞好句等,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閱讀屬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師的閱讀教學不能單純停留在獲得優(yōu)異考試成績上,要充分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重要性。教師需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當中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深入探索出適合學生閱讀的教學策略,通過做好課前準備、巧妙設置問題、游戲教學法、結合實際生活、課外閱讀延伸的策略,不斷增強學生的閱讀效果,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邵雪梅.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13):121-122
[2]江寶平.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分析[J].甘肅教育,2019(04):94
[3]黃向東.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有效途徑[J].教書育人,2018(31):49
[4]黃素娥.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3):229-230
[5]張玉芳.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8(2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