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忠明,吳琛,姚愛華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肝膽中心,江蘇 南京 210029)
LBL是傳統(tǒng)的灌輸式授課模式,主要由老師通過板書、課件等向學生講授課本知識,但實踐表明只通過LBL教學法進行臨床帶教無法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1-2]。而PBL教學法作為一種由國外引進國內的新型教育方式,其主要通過臨床帶教過程中以學生提出的問題為中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圍繞問題展開,進行一系列合作、自主、探究式的學習,讓學生主動去解決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達到更深層次的理解知識[3-4]?;诖?,本文探討了在肝膽外科臨床帶教中聯(lián)合應PBL和LBL的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通過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60名于我院肝膽外科參與實習的學生均分為兩組,其中男22名,女38名;年齡22~26.8歲,平均(24.3±1.5)歲;本科41名,碩士研究生19名。兩組學生在性別比例、年齡、文化水平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由工作時間在5年以上且具有高度責任心的肝膽外科醫(yī)生作為帶教老師對兩組學生進行教學,兩組的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均相同,主要包括有關肝膽外科相關疾病的診治、預防等。對照組學生采取LBL教學,由帶教老師將有關肝膽外科疾病的基本知識和實習內容介紹給學生,學生在老師的統(tǒng)一指導下,參與患者的手術、換藥、拆線等過程,完成查體、書寫病歷等基礎性工作,在此過程中帶教老師要向學生強調每項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觀察組進行LBL聯(lián)合PBL教學,臨床帶教老師提前準備好由學生收集的肝膽外科相關的典型病例、圖像以及視頻等資料,然后設置相應的理論、基礎以及技能等方面具有難度梯度的問題,問題集中在學生是否已經綜合掌握了肝膽外科疾病的知識點。根據(jù)問題來引導學生自主查找相關疾病資料,總結問題并分成多個小組參與討論,最后對總結的結果匯報。并定期的開展相關肝膽外科帶教實習研討會,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老師聽取并解答學生的提出的問題。通過問卷調查和考試考核的方法對兩組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和比較。
1.3 觀察指標。對兩組學生實習期結束后進行測試,滿分100分,測試內容包括肝膽外科的理論知識和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其中理論測試占總成績40%,難易程度適中。實踐技能主要包括兩種:其中一項占總成績30%,主要是查體、書寫病歷和問病等操作;另外一項亦占總成績的30%,主要是考查學生是否能夠熟練完成在線、縫合、換藥等。對兩組學生關于肝膽外科知識的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興趣的高低以及對具體疾病的診斷情況通過座談會和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記錄和反饋,以優(yōu)秀、良好以及差來計算滿意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 21.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的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學生考核成績比較。對照組的??评碚摮煽?yōu)椋?0.16±4.68)、基礎理論成績?yōu)椋?2.56±3.17)、實踐技能成績?yōu)椋?1.47±3.34)、總成績?yōu)椋?5.12±6.24);而觀察組的??评碚摮煽?yōu)椋?5.37±3.57)、基礎理論成績?yōu)椋?7.55±2.24)、實踐技能成績?yōu)椋?6.24±2.68)、總成績?yōu)椋?7.45±5.87)兩種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2 兩組醫(yī)生滿意度調查結果(n,%)
表1 兩組學生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學生考核成績比較(±s,分)
2.2 兩組學生教學效果的比較。觀察組對知識掌握、問題解決、興趣提高及思路提升方面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肝膽外科收治的很多都是合并多種疾病或病情比較危重的患者,因此該科室的醫(yī)護人員需要具備高層次的理論知識和高水平的實踐能力,所以在肝膽外科在對實習學生進行臨床帶教時具有艱巨的任務[5]。而臨床實習教學作為醫(yī)學生將理論知識結合臨床實踐的關鍵階段,臨床實習過程中能否學到有用的經驗直接影響著醫(yī)學生的畢業(yè)質量,同時亦關系到學生即將工作醫(yī)院的醫(yī)療質量;臨床實習在醫(yī)學生獨立臨床思維的養(yǎng)成中具有關鍵意義,這也引起了醫(yī)學院校對臨床帶教的研究[6-7]。為了進一步促進肝膽外科臨床帶教效果的提高,就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逐漸在臨床帶教中應用優(yōu)勢顯著的新型教學模式[8]。PBL教學方式可以通過讓學生根據(jù)帶教老師提前給出的問題來觀看典型病例,引導其進行分析,從而加深醫(yī)生的印象,有利于學習的深入[9-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學生理論及實踐方面的成績、對臨床帶教各方面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原因可能是本研究將PBL教學法引入教學中,由臨床帶教老師提前準備好肝膽外科相關的典型病例、圖像以及視頻等資料,設置相應的具有難度梯度的問題,根據(jù)問題來引導學生自主查找相關疾病資料,拓展知識面,將所學的知識消化、吸收,大大提高了其自主學習能力[11]。此外,通過總結問題并分成多個小組參與討論,定期的開展相關肝膽外科帶教實習研討會,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從而更好地發(fā)展了學生的批判性思考、分析能力,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良好的溝通能力及合作意識[12]。
綜上所述,聯(lián)合應PBL和LBL對肝膽外科學生進行臨床帶教具有可行性,能夠增加其學習滿意度、積極性以及學習效果,值得臨床帶教中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