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
摘要:在小學教學階段,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重視心理健康教育不僅符合新課標思想指導,也能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家校合作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既可以滿足新時期小學生多樣化的發(fā)展需求,也非常適用于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教師應該深化對家校合作理念的理解,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積極應用家校合作策略,架起學校與家庭之間溝通的橋梁,從而全方位為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9-258
前言
隨著我國新課標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和推進,教師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努力為學生探求多樣化的發(fā)展路徑,家校合作策略應運而生。學校和家是兩個最主要的提升小學生心理健康素養(yǎng)的教育場所,校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將校園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結合,不僅可以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形式,也能有效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下面我們就針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展開簡單策略分析。
一、積極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
在傳統(tǒng)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疏于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無法全面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只能根據學生的在校表現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不僅會降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也會導致心理健康教育趨向片面化發(fā)展。眾所周知,學生所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是立體化的,無論是校園教育還是家庭教育,如果單獨存在都會影響心理健康教學效果。溝通是家校合作的基礎條件,也是提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助燃劑。積極的溝通,不僅可以拉近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還能讓家長感受到教師對孩子的關懷和重視,進而取得家長的信任和支持,促使家長更加配合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學工作。因此,教師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實施家校合作策略所要開啟的第一個程序,就是積極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為學生量身定制心理健康教育計劃,既能實現家校合作的順利開展,也能體現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
例如,某學生近日來在校表現不佳,不僅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輕微的厭學行為。教師敏銳的捕捉到這一現象之后,意識到學生可能是心理健康方面出現了問題。為了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溝通得知該生是一名留守兒童,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致使他性格沉默寡言,在心理上對父母有很多不滿。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后,教師明確了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而選擇談心方式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心理疏導,使學生懂得父母在外務工的辛苦和不易,不僅消除了學生心理上對父母的怨憎情緒,也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素養(yǎng),充分體現家校合作策略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實效。
二、定期召開家長會,打造家校合作的平臺
學校和家庭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兩個主要場所。教師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非常迫切的想要了解學生的家庭表現,與此同時,家長也十分關心學生的在校情況。在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主要有兩個途徑,一個是教師家訪,另一個是教師與家長的少量碰面。教師工作繁忙想要對學生逐個家訪是不現實的,少量碰面隨機性又太高,所以兩者都不是最有效的家校合作途徑。為了優(yōu)化家校合作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方式,教師可以定期召開家長會,打造家校合作的平臺,促進學生與家長的溝通互動,進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
例如,教師可以召開以“心理素質考察”為主題的家長會,通過調查問卷形式收集學生的家庭表現、興趣愛好、心理素質等信息,根據問卷調查結果設計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計劃。通過教師與學生家長的互動溝通,明確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問題,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引導,不僅可以彌補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的不足之處,也能讓家長感受到教師嚴謹治學的工作態(tài)度,進而提升家長參與家校合作的積極性,大幅度提升小學心理健康教學效率。
三、建微信群,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很多家長工作繁忙,沒有時間親自到學校參加家長會,使家校合作策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落實遭遇重重阻力。但是家校合作模式的推行不能就此擱置,教師應該努力開拓創(chuàng)新的實施路徑。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微信遍地開花,被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這一教學潮流也為教師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應用家校合作策略帶來了全新的靈感。因此,教師可以延展教學思路,充分利用新媒體的教學功能,建設家校合作工作號,助力家校合作的順利開展,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定期在微信群中推送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指導家長科學實施家庭教育手段,多角度提升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家長和教師也可以在微信群的交流區(qū)互動溝通,既高效便捷,也能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解決家長不能到校面對面溝通等現實問題。家長們還可以在交流中分享優(yōu)質的家庭教育經驗,不僅可以使家長摒棄一些落后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也能顯著強化家校合作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效果,從而幫助學生養(yǎng)成優(yōu)良的心理素養(yǎng)。
總結
綜上所述,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除了校園之外,家庭也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場所,小學生的很多心理素養(yǎng)和人生態(tài)度都是在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中形成的。家校合作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也是提升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應該積極與家長溝通,定期召開家長會,建設家校合作微信群,多角度落實家校合作策略,全方位培育學生的心理健康素養(yǎng),從而彰顯家校合作的運用實效。
參考文獻
[1]郝迎春.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20(14):17-18.
[2]柏蘭春.家校聯動在農村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效實現[J].科技資訊,2020,18(06):245+247.
[3]曹俊紅.家校合作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文學教育(下),2019(12):160-161.
羅城城中小學 廣東 云浮 52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