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元互動教學模式,是一種把教學活動看做是師生之間的多元交往溝通和動態(tài)的交互影響過程的模式。多元互動教學模式應用于《政治學原理》課程中,既是政治學教學改革的要求,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創(chuàng)新能力的需要。
關鍵詞:教學模式;多元互動;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9-153
一、前言
《政治學原理》作為公共管理類專業(yè)最基礎、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一般在大學一年級先于其他專業(yè)課開設,處于為高年級的專業(yè)課程學習打下理論基礎。如何更好詮釋新時代新文科教育新使命,對《政治學原理》課程的教學進行改革,成為各高校所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文從多元互動教學模式入手,對于如何再《政治學原理》課程教學應用進行粗淺的探討。多元互動教學模式,總體來說就是把教學活動看做是師生之間的多元交往溝通和動態(tài)交互影響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各種與學習有關的教學要素,調節(jié)各要素間關系,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從而形成全方位、多層面的良性互動,以產生教學共振,提高教學效果的教學模式。在該模式下教師是教學過程的設計者、組織者、管理者,知識傳播的指導者和促進者;學生是教學過程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教學活動的自覺積極的參與者和教學結果的體現者。
二、《政治學原理》課程實行多元互動教學模式必要性
第一,是符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要求。傳統(tǒng)教學過程學生往往難以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只能被動地接受滿堂灌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現代教學觀認為,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兩個構成要素,應該是師生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互動過程。因此,為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政治學原理》課程有必要運用多元互動教學模式。
第二,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提振專業(yè)信心的需要。當前政治學理論課程存在一定的偏見,往往被當作是在現實生活中沒用的脫離實際的空洞的大道理,甚至表現為學生對本專業(yè)信心不足,進而影響對政治學基本理論和相關公共管理話題的興趣。開設于大學一年級的《政治學原理》課程,必須肩負激發(fā)學生對政治學理論和專業(yè)學習興趣的重任,多元互動教學模式通過引導學生運用理論共同分析政治實踐,從而可以激發(fā)學生理論興趣。
第三,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需要。一個缺乏廣博知識的人是難以獨立思考的,只能是人云亦云,迷信權威。僅僅依靠課堂時間就讓學生掌握大量的政治學知識并能加以運用,是不切實際的。因此課堂上實施多元互動教學,尊重學生獨立思考的觀點,讓學生大膽表現自我、陳述其觀點,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其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三、多元互動教學模式在《政治學原理》課程應用原則
(一)多元互動教學模式應在課程教學每一環(huán)節(jié)落實、落細。
進入新時代的中國,首先《政治學原理》課程的教學宗旨已由單一的傳授政治學基本原理轉變?yōu)樵谥R傳授中重視學生能力培養(yǎng)和素質提高。其次教學內容已發(fā)生巨大改變,教師需要拓展參考書目列給學生,供其閱讀。再次至于教學方法,也應是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中圍繞教學內容,注重激發(fā)學生的理論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政治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只有在《政治學原理》課程的整個教學過程即教學宗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環(huán)節(jié)都始終如一地貫徹多元互動教學模式,才可能將教學變?yōu)槿谥R傳授、能力培養(yǎng)與素質提高于一體的綜合教育。
(二)教學內容深入淺出,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政治學原理》課程需聯(lián)系三個實踐:第一個實踐是學生日常生活實踐。只有距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最近,才能使學生感興趣,并樂于探究其中真理。例如第一次課時學政治學的學生并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政治,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則從學生的見解談起,進行分析,再聯(lián)系著名學者、政治家們對政治定義的理解,引導學生分析,最后由師生共同總結出政治的定義。第二個實踐是國際國內政治事件。政治學原理課程教學中不僅僅只講述書本上抽象的基本原理,而要將基本原理與現實政治事件的表現形態(tài)結合起來。例如可就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親歷的政治事件分析政治文化的作用和影響,從而加深學生對政治文化的理解。第三個實踐是國際國內學術實踐。教學中不僅要闡明教材上的政治運行規(guī)律的一般原理的基本內容,還要就相關內容介紹該理論研究的最新發(fā)展,引導學生了解國內外最新學術動態(tài),豐富課程的教學內容。這就要求學生課下閱讀相關資料,然后在課堂上討論。對政治學研究前沿學術理論的介紹和討論,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理論知識面,而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理論興趣,促使他們進一步向政治學理論的縱深處鉆研探索。
(三)注重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營造民主的學習氛圍。
第一,在采用常規(guī)的理論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和采取新的教學手段時應注意以下問題。首先,在政治學原理課程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手段。教師利用網絡教學資源,進行網上備課、網上教學、網上答疑。這一教學手段提高了學生課后靈活學習、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利地促進了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其次,大力提倡啟發(fā)互動式教學,力戒填鴨式的滿堂灌做法。課堂教學中采用啟發(fā)式、互動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踴躍回答,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一種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到知識,這有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再次,常規(guī)的課堂講授是必要的。在《政治學原理》所有的課堂中全程使用啟發(fā)式教學是不現實的,有些理論內容需要以教師講授為主,在講授理論的過程中,也可以借助各種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第二,教師還應注意營造民主的學習氛圍。多元互動教學模式倡導教學民主,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體現了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使教師的主導地位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起來。教師應明白,教學成敗的關鍵并不僅僅取決于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教學技巧,還取決于師生間的人際關系、情感態(tài)度。教師應對學生抱以積極的態(tài)度,真誠對待學生,使其感到親切可信;同時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關心并尊重學生的情感和體驗,愛護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為學生稟賦和潛能的自由充分發(fā)展創(chuàng)造寬松的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劉方亮,師澤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何以構建[J].探索,2017(04):86-95.
[2]《政治學概論》編寫組.政治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馬君昭.行政管理專業(yè)“政治學原理”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教育與職業(yè),2014(26):134-136.
[4]黃梅.《政治學原理》課程教學改革思考[J].教育評論,2014(03):111-113.
作者簡介:韓云超(199204),男,碩士研究生,黃山學院教師,助教職稱,研究方向:基層治理、公共政策分析
黃山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安徽 黃山 24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