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怡學
【關鍵詞】中學;管理;手機;策略
一、堅決落實通知要求,建章立制加強管理
學校組織領導干部和班主任認真學習《通知》精神,深刻認識到加強手機管理是保護學生視力、防止沉迷網(wǎng)絡和游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舉措。學校堅決執(zhí)行《通知》中“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的規(guī)定。制定《外國語學校手機管理辦法》,修訂《學校學生懲戒條例》,明確違規(guī)使用手機的處理辦法。全體教職工齊抓共管,嚴格執(zhí)紀,形成對違規(guī)使用手機行為的外部壓力,杜絕校內(nèi)違規(guī)使用手機情況。
二、以生為本求真務實,滿足學生切實需要
一是以生為本,廣泛征求意見。學校召開家長、學生、教師座談會,聽取多方意見。家長、教師對禁止手機帶入校園非常支持,大部分學生認為禁止帶手機對自己沒有影響,也有部分學生表明了將手機帶入校園的需求,包括:在校期間有與家長應急通訊的需要;離校有刷共享單車和移動支付的需要;晚自習后使用公共交通回家,隨身攜帶手機可隨時溝通,保證安全;部分住校生周末離校時自行回家,距離遠,多次倒車或使用網(wǎng)約車,需要手機與家長聯(lián)系,保證安全。二是滿足切實需要,提供周到服務。我校區(qū)別對待家長和學生提出的手機使用需求,細化管理措施,提供周到服務。為有應急通訊需要的學生提供便利、安全的公共通話服務。教學區(qū)、宿舍區(qū)等公共區(qū)域增加智能通訊設備,學生刷臉即可使用,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應急通訊需要。學校各辦公室電話也對學生開放。對僅有應急通訊需要的學生不準其帶手機進入校園。確需在離校時使用手機的,學生由家長提出書面申請,經(jīng)指導處審核同意后,學生入校時使用在門衛(wèi)室安裝的智能儲物設備,通過刷臉方式存放手機。學生使用智能儲物設備的權限由指導處根據(jù)家長申請確定,申請審核通過的學生方可刷臉存儲手機。手機是否存儲和存取時間信息自動上傳統(tǒng)計,若出現(xiàn)異常情況則由指導處處理。
三、深刻理解通知精神,把握手機管理本質(zhì)
一是針對學生手機過度依賴,家校齊抓共管。在開學前第一周,學校通過班級家長微信群,做好面向家長的宣傳解釋工作,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引導家長以身作則,在正確使用手機方面為孩子樹立榜樣。二是同意孩子攜帶手機的家長提出書面申請時,要到校與班主任面對面交流學生使用手機情況,填寫《學生手機依賴程度測評問卷》。對測評結果為手機過度依賴的,班主任要與家長達成共識,制定方案,糾正學生過度依賴狀況。三是激發(fā)學生主體意識,提升學生發(fā)展內(nèi)驅(qū)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通過開學第一課,面向?qū)W生做好文件精神解讀和宣傳引領,贏得學生對此項工作的理解和配合。在與學生達成共識的基礎上,通過及時鼓勵,適當約束和提醒,增加文體活動等方式,使學生擺脫對手機過度依賴。
四、加強手機管理,讓學生精神富起來
一是教育宣傳要耐心。通過國旗下講話、主題隊會、集中宣講等方式教育引導學生認識到過度使用手機(包括電腦、平板)的危害,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自控品質(zhì)。要向家長講明,其子女如何使用手機、手機費是多少等等,原則上只有家長管得了,家長要積極配合,主動擔責。二是言傳身教要當先。教師和家長都要科學合理使用手機,盡量不在孩子面前利用手機玩游戲、刷抖音。教師在課堂上不要接打手機,更不得在學生讀書、做作業(yè)期間看新聞、發(fā)微信、聊QQ。三是家庭氛圍要溫馨。提示家長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多和孩子交流,防止孩子因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網(wǎng)絡和手機游戲。四是嚴禁孩子利用手機查找作業(yè)答案。教師和家長都要告訴孩子,不會的作業(yè),可以等第二天聽任課教師統(tǒng)一進行講評。利用手機查找答案,會逐步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形成惰性思維。五是學生在校期間原則上不得將手機帶入校園、帶入課堂,確需帶入的應交班主任統(tǒng)一管理。上課期間,家長有特殊情況需要找學生,可通過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聯(lián)系,也可以聯(lián)系學校電話。對于留守兒童和家庭特殊的學生,確實需要與孩子交流的,可以讓家長購買不能上網(wǎng)、不能玩游戲的老人機給孩子使用,同時要做好合理管控。“五項管理”的關鍵在于直面問題,落實措施,只有這樣 中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才能成為現(xiàn)實。
參考文獻
[1]廖麗芳.教師設計好作業(yè)指南[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國務院辦公廳.轉(zhuǎn)發(fā)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Z].2012-10-22.
[3]教育部. 中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Z].2021-03-31.
[4]吳夕龍.“適合的教育”需要“適合的管理”[J].江蘇教育,2018(0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