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仍然迷信無效的“學習風格理論”》
●《教育前沿》(Frontiers in Education)
● 2020 年12 月
英國斯旺西大學的一項研究考查了“學習風格理論”對教育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沒有任何證據(jù)支持將教學方法與假定的學習風格相匹配可以促進學習的觀點,這種廣為教師認可的普遍觀念實際上是一種無效的教學和學習方法,并且存在潛在危害;教師與其浪費時間制訂所謂適應學生學習風格的教學內容,還不如好好思考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吸引學生的興趣。
《青少年抑郁更容易導致成年疾病和過早死亡》
●《美國醫(yī)學會雜志·精神病學》
(JAMA Psychiatry)
● 2020 年12 月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yī)學院的一項研究考查了青少年抑郁和成年之后健康狀況之間的關系。該研究以瑞典的一項國家研究數(shù)據(jù)為基礎,包括1982—1996 年在瑞典出生的所有個人數(shù)據(jù),并對青少年診斷抑郁癥后新發(fā)的69 種軀體疾病、全因死亡率和特定原因死亡率作了數(shù)據(jù)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在青少年時期被診斷為抑郁癥的個體仍然面臨著許多軀體疾病和死亡風險的增加。研究者認為,青少年時期早發(fā)性抑郁癥與成年后較差的健康狀況有比較明確的關系,必須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
《童年時自我控制能力強的人中年時也更加健康幸福》
●《美國科學院院報》
(PNAS)
● 2021 年1 月
新西蘭達尼丁多學科健康與發(fā)展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考查了兒童期的自控能力與中年時身心狀況之間的關系。該研究追蹤調查了1 037 名1972 年和1973 年出生的孩子,在他們3 歲、5 歲、7 歲、9 歲和11 歲時定期對他們進行了一系列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水平評估,并在他們45 歲時進行了最近一次的評估。研究發(fā)現(xiàn),童年時具有較高自控能力的人在45 歲時比同齡人衰老得慢,他們大腦老化的跡象也更少,健康狀況也更好。此外,高度自我控制的群體在經濟和社會方面表現(xiàn)更好。
《接受干預的早期逆境兒童可以在青春期成長得很好》
●《柳葉刀·兒童與青少年保健》(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
● 2021 年1 月
美國馬里蘭大學醫(yī)學院的一項研究考查了早期遭受逆境的兒童在接受干預后能否達到正常發(fā)展水平。該研究以巴西和南非的1 600 多名兒童為研究對象,并從他們剛出生追蹤至青少年期。研究發(fā)現(xiàn),同樣是在早期遭受逆境,但是與早期接受干預并采用了互動式養(yǎng)育方式的青少年相比,未能得到及時干預的青少年的智商得分較低,在社交和心理適應方面更容易遇到困難,并且身高也更低。研究者認為,采用類似的早期干預方法能幫助早期遭受逆境的兒童在將來擁有更加幸福的人生。
《學生的興趣在氣候變化教學中的作用》
●《科學教育》
(Science Education)
● 2020 年12 月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一項研究考查了學生的興趣在氣候變化教學中的作用。研究人員連續(xù)開展了2 次準實驗研究, 分別以644 名和582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利用科學家如何使用數(shù)學模型預測氣候變化的案例提升實驗組學生對氣候變化主題的興趣,并在接下來開展了氣候變化的主題教學。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對氣候變化的興趣與他們對氣候變化的知識掌握水平間接相關,學生的學習動機、對氣候變化重要性的信念、認為自己能否學好的自我效能感等都是二者關系的中介因素。